第5節(jié)
姐兒幾個圍坐在榻邊。 老太太講古,原是上了年紀,世情上經歷的不少,說的話極有道理,因說道:“我年輕時候,跟家里從交州乘船北上,有日途徑一個名喚合浦的大郡,趕晚下船停駐。正巧哪兒過節(jié),說是迎廁神紫姑,院子里珠圍翠繞,姑娘們裝扮一新。在廁坑處設香案淘籮,并置銀筷一雙,覆上綢帕,用以占卜休咎?!?/br> 姑娘們個個凝神聚目,丫頭們也停了嘻鬧,好不認真。 二太太三太太坐在一處,吃茶說話,聽老太太說,底下一水兒姑娘聽,不由聽出了趣兒。 虞宓挨老太太坐一處,興起了,因笑問,“老祖宗可同她們玩了,姑娘們都所求何事?” 姊妹幾個俱好奇不已,忙說道:“想必是求家里平安喜順,或有求體己事兒的?!?/br> 老太太擱下手里的牛乳蒸羊糕,喝一口茶,悠悠道來,“我雖不曾同她們一處,年輕姑娘們求何事倒也猜著了幾分?!?/br> 眾人一聽,不知想到了何處,皆臉紅紅的,閉口不答了。 說了一會子閑話,老太太乏了,太太們帶人出來。 姐兒幾個都去離迎松院不遠的苓花閣坐,虞蓉忙命紅袖、紅燭上茶。 因心系方才老太太所述之事上,一時丟不開手,這會兒別無外人,問道:“還有這等事兒,既是迎神仙,怎的在那腌臜地界兒?” 虞蓉時常不喜讀書,只在胭脂水粉上下功夫,那些地方俗禮,不知者頗多。 虞宓悶悶笑,給她瞧見,板臉道:“七丫頭,你何事發(fā)笑?我說的不對?那紫姑想來也是個美人,不若何以成仙?” 虞宓把玩腰間宮絳,不回其問,反道:“你向來不是百曉生?這個倒來問我了?!?/br> 虞萱也心癢癢兒,不由催說,“好jiejie快說罷,倒是如何?” 虞宓這才回說,這紫姑也是有來歷,有記載紫姑品貌不俗,嫁與一戲子為妻,后被一官吏瞧上,害死其夫,強納為妾,其嫡妻忌恨交加,趁官吏外出,殺紫姑于廁間。 后來天帝憐憫,封其為廁神,專管農耕子孫之事,這才有了元宵節(jié)迎紫姑的習俗。 姑娘丫頭們聽了,皆唏噓不已,虞萱執(zhí)手巾拭臉,“這紫姑當真命苦,大婦著實惡毒,皆是女子,竟不能體諒一二?!?/br> 虞蓉怒目睜睜,很是不忿,“要我,成了神,定不放過那大婦,得以牙還牙,方的出氣?!?/br> 虞宸獨自閑坐在一處,聽小姑娘議論,好笑搖搖頭,不置一詞。 幾人說完,虞宓笑說:“要報復也該找那官吏才是,想來那大婦縱有不是,其丈夫該是禍首,她也是個可憐人?!?/br> 這話有趣兒了,不想古時還有女子有這等覺悟,虞宸轉頭細聽。 這樣的事不少見,不論時地,自來都是女子受罪,那犯惡的仍逍遙自在。 世道于女子不善,同類cao戈,更助長歪風邪氣。 三人各有意見,丫頭們想法也不一,不由問虞宸。 “我倒覺得七meimei所言極是,那官吏才是惡頭,不過紫姑忒軟弱了些,如何叫那大婦取了命?!?/br> 依她的性兒,既是進了那家門,便不能輕易由人辱她分毫,若能相安無事,便皆大歡喜。 若來下作手段,損了她在意的,必要還回去方罷。 眾人話不投機,眼見要爭起來了,虞宓忙道:“罷,罷,罷,什么要緊的事兒,是真是假還不論,那作惡的已作古,受害的也升了仙,咱們爭的面紅耳赤又如何呢?” 聽她這話,幾個姑娘平了平心,又恐太太們知曉,就歇下此話不提了。 再說虞宸自此事上看出虞宓可結交之處,閑暇之余倒來找她說話,姊妹兩個親近不少。 府里議了四月中旬去寺里上香,兩位老爺恰逢休沐,大奶奶并姨娘們留府。 這日戌時未到,虞宓便在丫頭們服侍之下調停妥當。 天色昏暗,園子里懸燈結彩,四個姑娘在儀門處一溜兒立著,個個珠環(huán)玉繞,花枝招展。 丫鬟婆子隨了一地,待老太太來了,調停分派,老爺公子翻身上馬。 老太太上了頭輛馬車,后頭依著長幼,共去一二十輛,婆子媳婦候在車側。 車子外觀一樣,車頭掛著木牌,上書小篆‘虞’。 車隊從金城出發(fā),穿過西市,一路上商鋪遍地,商品琳瑯滿目,路上的小攤小販不計其數。 吃食尤其不可勝數,各色干脯、野味、酥糖香飄十里。 吆喝喊叫中氣十足,市井氣息濃厚, 虞宓掀開窗幔一角,目不暇接,云桑跟阿蘩從另一邊往外看,歡喜道:“快看,這糖人做的多精巧,真似活的?!?/br> “那邊還有糖葫蘆,那白白的圓果子又是什么物件兒?” 虞仲煜打馬走到虞宓車邊,彎腰笑道:“可是饞了,想吃什么?哥哥我辛苦點,幫你cao辦了?!?/br> “多謝多謝,勞煩三少,來點荔枝膏、麻飲細粉、素簽砂糖就是?!?/br> 虞仲煜一身圓領云紋長袍,長發(fā)束起,頭戴嵌寶紫金冠,腰間系著五彩絲織長穗香囊,配一柄墨玉狐貍佩,登著青緞黑底小朝靴。 面如傅粉,眼如明星,唇紅齒白,一身書卷氣,翩翩佳公子。 身騎白馬,緩緩而來,路上行人紛紛回視,指點言笑。 行至虞宓轎邊,遞過零嘴兒,吩咐平安幾句,那小廝便把手里各色糕點,奉給轎中眾人。 路上耗時約兩個時辰,到了西郊,此處達官貴人莊地眾多,管事的擇了府里一處歇腳。 外頭老爺們備腳婦小轎以備上山,莊上的看守管家媳婦過來,做了簡便的飯菜,眾人用過。 出發(fā)前,虞宓拉了虞仲煜到人后,央求一事。 三公子“唰”地打開折扇,搖頭淺笑,“這信使也做的沒回數了,可備了謝禮,沒好處還勞我跑路?!?/br> 虞宓自袖里掏出一物,攤在手心,戲謔道:“勞三公子費心,只身上別無長物,這桂花糕我珍藏了良久,如此忍痛割愛,還望成全。” 虞仲煜收起折扇,笑道:“這等小器,我就這么好打發(fā)了,罷了,去問表弟討賞也是一樣。” 原系此處距離姜元讓養(yǎng)病的莊子不遠,因即刻上山,不能親去,虞宓便借了兄長的小廝一趟。 表姐弟兩個素來親厚,想他一人在此許久,不免無趣,虞宓自家?guī)Я诵⊥嬉馀c他解悶。 上山途中樹木豐茂,仲春過去,郁郁青青一片,雖說山路料峭,一路上去倒別有風味。 姑娘們嘻嘻哈哈一路,前呼后喚,采花的摘果的,好不熱鬧,幾個姑娘下了轎子,隨丫頭們一處往上走。 前頭老爺太太吩咐媳婦婆子跟著,自去不提。 大梁建國上百年,望京地域遼闊,城池巨大,名寺古剎奇多,這法云寺卻有些來歷。 據傳高祖自阡陌崛起,一路過關斬將,最后與另一強大競爭者狹路相逢。 二人皆是俠義之士,相約在不二山一決雌雄,高祖雖勝,卻極賞識死于自己劍下的強敵。 遂修建法云寺,供其骸骨,再有此寺曾出過一位得道高僧,助第三任帝王梁文帝收服南方犯邊羌族。 至此,尊法云寺為國寺,不時修茸,成就了這第一古剎。 ☆、靈猴故事 法云寺可謂在云深不知處,從山腳爬起,至參天大樹蟠扎之處。 拾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階梯而上,穿過一片綿延十里的紅楓林,滿山紅葉,如置身火海。 養(yǎng)在深閨的姑娘們何曾見過這般奇景,個個興異不定,三三兩兩穿梭其中,人俏景奇,自成風景。 不一時,來至能容上萬人的石磚鋪就之處,高大巍峨的山門立在前頭。 寬約二十幾丈,高莫十來丈,大小分了七八個石拱門,容人通行。 山門后高高低低的建筑紅瓦青墻,延綿出去數十里。 山門前人流稀疏,有布衣百姓,有華服貴人,燒香祈福,來來往往。 門前立了十來個和尚,最前頭一個慈眉善目,光頭上六道戒疤,身披紅色袈.裟。 長輩們下了轎子,前去寒暄,虞蓉虞仲煜等隨侍其后。 虞蓉偷瞄一眼,悄聲道:“不知這法云寺有什么有趣兒的去處?等會兒咱們去瞧瞧?!?/br> 虞萱自來怯懦,從不敢逾越規(guī)矩,出了門是不肯多說一句、多行一步的,當即怯怯,“別了罷,這佛門清地,如何有玩樂之處。” 虞宓細瞧殿中金碧輝煌的佛身,笑道:“玩樂之處定是沒有,想來景色宜人處必不少,到處看看,也圓滿咱們走了這一路。” 虞蓉道:“就你膽小,不敢去就罷了,七丫頭咱們去。早先聽說這有一棵許愿樹,直沖云天,那得多大啊,咱們去瞧?!?/br> 知客僧人請了虞府人進備好的客舍休憩,丫頭們閑不住,央了老太太要去逛。 二太太恐人多眼雜,委屈了姑娘們,老太太笑道:“她們年少小丫頭,耐的住和咱們去聽經拜佛?多派些人跟著,你和三太太也去歇歇?!?/br> 如此,二太太便著婆子跟著,交代一番,放了姑娘們去。 二老爺及三公子帶家仆巡視禪房外頭,以免閑人叨擾。 鳥鳴山更幽,寺里后山上,山花爛漫,道道小徑交錯,樹繁草盛。 虞蓉喊了個小沙彌帶路,十二三歲的小和尚,想是沒見過這么多妙齡小姐,拘謹地直念“阿彌陀佛”。 白凈的臉上泛紅,結巴又語無倫次,“不不不知幾位女施主,想去何處,小僧定知知無不言?!?/br> 自來了這里,因大家門戶規(guī)矩重,虞宸一直不肯貿然露出散漫本性。 今兒脫了那鳥籠,和姊妹們玩鬧一路,得了意便忘了掩飾。 山中美景如畫,小和尚純真可愛,不免起了逗弄之心,懶懶笑道:“小師傅這樣兒,我們是女妖精不成,盯上了你這唐僧rou?” 虞宓訝然笑問,“唐僧rou?莫不是人rou?這是個什么典故?” 虞蓉不虞,“又掉書袋子,哪來那么多典故,怕不是她杜撰罷。” 虞萱和眾丫頭緩行,并不開口。 來此已近一個月,虞宸早把身邊的環(huán)境打聽的清楚,華夏史上并無大梁此國。 雖也有名人名作流傳,卻無唐宋乃至后來的千年文化,也就是說,在這里,無論她創(chuàng)作出什么,都是原創(chuàng)! 微微一笑,虞宸眼珠微動,笑容慵懶,清秀的臉似有無邊艷色,“唐僧啊,這故事可長了?!?/br> “從前,天地形成之際,有一塊石頭,受日月精華沐浴、萬物生靈感念,有一日突然開了靈識……” 虞宸聲音緩慢,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聽的人不由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