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一夜爆紅[娛樂圈]、龍騎士每日訓(xùn)練心得、[綜水滸]女配不薄命、我死了,你高興嗎[快穿]、幸福那么多、名門私寵:閃婚老公太生猛、我當太后這些年、我的駙馬是太監(jiān)、三線輪回、可憐兮兮
只要這里正式開始冶煉,那么還會配備幾把武器,就算擋不住敵人,那么也能夠在敵人來臨之前將這爐子等東西毀去。 而在水鹿他們第二次將礦石運回來的時候,那些孩子們也重新回到了石洞部落。 羅琦曾經(jīng)給這些孩子約定了一個月的期限,也已經(jīng)教會了他們怎么靠著月亮確定時間,雖然時間間隔有那么三四天的差距,但是這些孩子還是一個不少的回來了。 不但一個不少,還多帶回來了一些。 既然是讓這些孩子去傳教,那么總沒有空著手的道理,石洞現(xiàn)在燒制的陶器是越來越好了,所以換下來的舊陶器,或者是別的雜七雜八的東西總也能湊成禮物,當然不能和送給藍紋部落的重禮相比,但是不管是拿到哪個部落來說,這樣的禮物,已經(jīng)是貴重到值得拿部落里面所有的東西來換取了。 既然是希望交好各個部落,那么當然要有出血的準備了,不過這些孩子回來的時候,身上帶著的東西卻不比帶出去的少,相反,不少人的背簍里裝的滿滿當當,還鼓出來好多。 雖然各個部落的生活水平肯定遠遠比不上石洞部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部落里面就沒有羅琦需要的東西了。 “紅根草、枯葉花、蜘蛛果子”羅琦扒拉著孩子們帶回來的植物。 在之前的交談之中,不同部落都有屬于自己的一點小秘方,有些要用到部落里面獨有的植物,這次都帶了一些來,羅琦會根據(jù)實驗來驗證這些植物的效用。 說實話,人類認識植物的作用,大多屬于誤闖誤撞上來的,因為肚子疼誤吃植物所以發(fā)現(xiàn)能夠治療腹痛的藥草,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在后世神話之中,才有神農(nóng)嘗百草之說。 但是這些植物知識大多只能傳播到一兩個部落,甚至只能在一個部落里面流傳,一個運氣不好就再也無法流傳下去。哪怕到了后世編寫醫(yī)藥之書,大醫(yī)依然會走遍天下,就是因為想要將散落的醫(yī)藥知識總結(jié)集合,方便流傳后世。 羅琦自己所做的實驗,需要時間和機緣,不過從各個部落那里尋找到的秘方,倒是讓那本薄薄的醫(yī)藥葉子本,增厚了不少。 除了藥草之外,還有別的特產(chǎn): “這是我們部落的白背草,可以搓下來做縫衣服的線?!?/br> “這是紫根,結(jié)出來的塊莖很大個。” “咴” 最后一個不是人的聲音,而是來自于一匹馬。 這是一匹紅棕色的小馬,還沒有人高,皮毛上清楚的有被撕咬過的痕跡,脖子上套著一個草編的繩子。 不同于一般野馬的桀驁不馴,這匹小馬出奇的溫順,被人靠近也不害怕,自顧自的啃著地上的草皮。 樹苔說,當時馬群被獅子襲擊,這匹小馬本來要被吃掉的,她遠遠的站在樹上放了幾只箭,嚇跑了獅子,又給這匹小馬涂抹了草藥,所以這匹小馬樂意親近人類,要不然她們也沒有那么容易將馬帶回來。 不管傳教成果如何,只看看這眼前帶回來的東西,就知道這一趟沒有吃虧。 不過羅琦還是忍不住了,她看著人群之中那些明顯陌生的面孔,刺溜著牙縫里的冷氣:“所以,他們是?”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朝圣者 這些重新回到石洞部落的孩子里,儼然有不少陌生的身影。 他們也并不存在一致的特征,有男人有女人,有被母親抱在懷里的孩童,也有皺紋重生的老人。 來自的部落也各不相同,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裝飾風(fēng)格,從細節(jié)的地方很容易看出來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 但是他們也有某些類似的地方。 在這片土地上的部落,基本上是沒有衛(wèi)生的觀念的,就像是羅琦剛穿越的時候,整個石洞都彌漫著難聞的臭味,絕對算是一個正常的文明人的地獄。 而那時候的石洞人呢,身上都堆滿了厚厚一層的污垢,不管是頭發(fā)還是獸皮里都爬滿了各種各樣的寄生蟲,一張嘴,從來沒有刷過的牙齒散發(fā)出的氣味如同沼氣池,能夠把人熏暈。 雖然現(xiàn)在石洞人的衛(wèi)生要求肯定還沒有達到羅琦穿越前的那個地步,但是好歹也都學(xué)會了日常洗臉洗澡,也會嚼碎樹枝來清潔牙齒,和之前相比,簡直像是動物園里的猩猩變成了人類。 但是大河集會上,羅琦有幸或者說是不幸的看到了別的部落的衛(wèi)生情況,當十幾個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哪怕當時是在空曠而且空氣流通良好的草地上,但是羅琦依然差點以為自己在掏糞現(xiàn)場。 但是眼下這些人似乎有些不一樣: 臉上雖然帶著遠行而來的汗水,但是并沒有陳年的污垢。 身上的獸皮難免帶上了些許味道,但是不再是黑一塊黃一塊的,一眼看過去也沒有虱子爬來爬去。 那些亂糟糟的頭發(fā)依然沒有變的柔順,但是有些人的頭發(fā)明顯短了一大截,很明顯是用刀割短了,有些人則用藤條將亂糟糟的頭發(fā)綁緊了,讓這些蓬起來的亂發(fā)服帖的束于腦后。 很明顯,這些陌生人在來到部落之前都或多或少的清潔過自己,有些人的頭發(fā)上還帶著濕漉漉的水汽呢。 他們是來干什么的? 他們會不會把在石洞部落看到的技術(shù)外泄? 要知道,那些孩子可是在部落里面洗腦了好幾個月才放出去的,而且還有同伴一起隨同,既是相互幫助,但是也暗含了相互監(jiān)督的意思。 石洞部落的技術(shù)其實并不難復(fù)制,比如那陶器,就是泥土和水做成模子然后燒成的,雖然中間不免加上了黏土的選擇,用小石子或者草葉增強穩(wěn)定性,先陰干再燒等諸多小技巧,但是大體上來說并沒有多少技術(shù)門檻。 再比如那捕魚,中間雖然有網(wǎng)的制作,墜上石子作為技巧,怎么揮灑才能將網(wǎng)撒勻,但是說到底,也就是一張網(wǎng)的事。 石洞部落的技術(shù)太過低級,太容易學(xué)習(xí)復(fù)制了,所以在折騰出青銅的技術(shù)后,羅琦簡直恨不得建一個堡壘給藏起來。 而這些陌生人,他們會偷學(xué)嗎? 羅琦不敢保證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發(fā)生,所以命令燒制陶器的事情暫時停止,而捕魚呢,也要用撐著竹筏到遠處去捕捉,反正石洞下面河流附近因為過度捕撈,魚兒已經(jīng)變少了。 而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陌生人,所來的目的也都不同。 一個胳膊粗壯如小樹樹干的男人說,他來,是想要給自己打造一把最好的陶刀,作為交換,他可以給石洞部落一張自己打到的黑狼皮。 抱著孩子的母親帶著淚眼求救,說她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右手,而這種不能打獵的男孩會被部落舍棄,她保護了孩子長到這么大,但是如果孩子并不能夠像別的孩子學(xué)會使用長矛,那么一定會被趕出去。 這個無助的母親聽說了石洞部落的女神慈悲而且無所不能,所以帶著孩子想來尋求幫助。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并不是想要交換物品,也不是來看病的,相反是為了“看女神”。 “看女神?” “這是一群信仰女神的人,想要更近的接觸女神戶總額和女神教,你也可以理解為‘朝圣’?!绷_琦回答玩家們的困惑。 這也是幾乎所有宗教的特性,信徒們會不遠萬里跋山涉水的前往圣地去朝圣,有些宗教比較嚴苛的,還會讓信徒們一步一步的五體投地,或者是一步一叩首的爬上,一次大型的宗教集會,在羅琦穿越前,吸引幾十萬的信徒來參加也不罕見。 而羅琦所需要做的,也僅僅是給他們布道講解女神故事和女神教義。 當然各個宗教為了培養(yǎng)出信徒的敬畏崇敬的心理,往往將宗教場所修建的高大輝煌,再塑造出高大的神像,用金子銀子寶石玉石來修飾,讓里面整日彌漫著香味和僧侶們的吟唱,叫人一進去就渾然覺得自身渺小,進而信仰之心更為堅定,就是全然不信的人,到了這種莊嚴場所,也會生出敬畏之心不感褻瀆。 不過因為原始時空落后的生產(chǎn)能力,不管是高大的教堂還是華麗的神像,羅琦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制作出來,就連唯一可以作為宗教圣物的女神圖像,也早就留在了大河部落那邊的石巖上。 羅琦隱隱有些擔(dān)心這些原來的朝圣者會失望,但是事實證明她想多了。 干燥帶著陽光氣息的干草床鋪, 清甜而且能夠讓人保持精神的甜草根水, 富裕到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的陶碗, 碗里堆的滿滿的魚rou和湯還有那烤熟的塊莖, 干凈,整齊,溫暖和飽足。 除了傳說中那無所不能的女神,誰還能夠讓所有人都過上這樣的日子呢?! 而石洞部落日常的祈禱,因為經(jīng)過了訓(xùn)練,所以每個人都身子筆直,動作整齊,而祈禱之聲更是如同一人發(fā)出,響亮的幾乎能讓石洞顫抖。 哪怕沒有高大教堂華美神像,這樣的群體祈禱,也讓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渾然忘卻遠行跋涉而來的辛苦,全身心的投入到祈禱之中。 他們之中的不少人在回到原來部落之后,也被部落里的人追問所見所聞。 而石洞人的生活,不管是帶著花紋的輕薄衣服,還是裝在陶碗里面的美味食物,都會引起一陣陣羨慕的叫聲,也不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那你見到了女神嗎?” 而朝圣者就會捂住胸口看向半空:“當然了,石洞人祈禱的時候,你就能感受到女神的存在呢?!?/br> 第二百二十章 禱告這門生意 朝圣的人并沒有待太久,過了一兩天就重新回原部落而去了。 而帶著物品想來石洞部落交換的人,也紛紛得到了想要的物品。 但是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女人,這就讓羅琦有些為難了。 她看過那個孩子,也只有兩三歲的模樣,天生沒有右手,有些靦腆,不愛說話,老是往他母親的懷里鉆。 也打聽了他們的情況。他們部落和大多數(shù)部落一樣,由年長的女性擔(dān)任首領(lǐng),而這個母親就是首領(lǐng)的女兒,所以她生的孩子才沒有被第一時間扔出去喂狼。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的殘疾無可避免的引來了部落中人的議論。在這片土地上狩獵,對男人的身體要求很高,少了一只手,就像是少了利牙的獅子,再如何訓(xùn)練,也比不過那些健康的獅子。 但是再怎么說也是自己懷胎生下養(yǎng)大的孩子,這個母親怎么舍得將孩子扔出去喂狼呢,恰好這個時候有石洞出來的孩子前來,傳揚女神的仁慈。 這個母親聽說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她知道了石洞部落因為女神的賜福而得到了飽暖,而不管是受傷的人還是難產(chǎn)的孕婦,都因為信仰了女神而得救,所以不顧遠行艱難,執(zhí)意跟隨著來到了石洞部落,就是希望傳說中無所不能的女神能救自己的孩子。 論壇里面有不少醫(yī)生,但是石洞部落現(xiàn)在所擁有的醫(yī)療水平并不高。 這還是建立在羅琦是醫(yī)學(xué)院出身的前提下。 不錯,羅琦所學(xué)的心理學(xué),是掛在醫(yī)學(xué)院下面的,所以她念書的時候也要學(xué)習(xí)一些基本的醫(yī)藥學(xué)知識,比如基本人體解剖啊,雖然不能如同醫(yī)生一樣看病,但是最起碼對人體結(jié)構(gòu)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但是別說穿越前的各種檢查設(shè)備了,就是學(xué)中醫(yī)的穿越到這里,大多數(shù)時候也要兩眼摸瞎,就是因為石洞時空的植被生長和穿越前的時空有所不同,在后世司空見怪的藥草,在這里很可能見都沒有見過,所以就算搜集了多個部落的秘方,再一一實驗,但是石洞部落現(xiàn)在能夠治療的傷病其實很有限。 而這里面絕對不包括安裝假手。 就算是宮斗時空里,天生殘疾的人除非家里豪富,能夠父母養(yǎng)育一輩子,不然升斗小民想要活下去也是困難重重,而且在婚姻也會成為問題,除非高價彩禮“買”媳婦,不然大多數(shù)人真的只能孤獨終老了。 但是農(nóng)耕社會勝過狩獵時代的地方就在于更加穩(wěn)定,而且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所以在狩獵時代被認作是拖累的老人,在農(nóng)業(yè)社會可以得到贍養(yǎng)。 但是就算在農(nóng)耕社會的一般家庭里,最多也只能保證這樣的孩子有口飯吃,不至于餓死罷了,而到了狩獵時代,生存的壓力逼迫部落必須要避免風(fēng)險投資,及時止損。 羅琦能夠有什么辦法呢? 她是無法讓這個孩子重新生長出手掌的,而不管是射箭還是打魚,都同樣需要兩只手一起協(xié)調(diào)動作。 但是面對絕望的母親,她只是摸著那個靦腆男孩的腦袋,對女人說道:“女神讓魚兒長出了鰭,讓鳥兒擁有翅膀,雄獅有利爪,而鹿善于奔跑,我沒有辦法讓你的兒子重新生長出手掌,但是他可以呆在這里,接受女神的教導(dǎo),不用狩獵也可以吃飽肚子?!?/br> “不用狩獵也能吃飽肚子?”這個可憐的女人緊緊的抱住孩子,喃喃自語,無法想象那是什么樣子。 但是事實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 在石洞部落里,確實存在好幾個不用打獵也能享受到食物的男人。 比如老黃狼這樣的老人,又比如水鹿,因為被豹虎獸傷到了手臂,所以他不能出去打獵,但是他在部落里面的地位不降反升,隱然已經(jīng)是男人之中的領(lǐng)袖了。 眼睛所見到的,總是比耳朵里聽到的更讓人相信。 雖然舍不得兒子,但是比起回去之后只能扔出喂狼,讓孩子呆在這里確實更有可能長大。 這個可憐的母親只能緊緊的抱住兒子,大概是石洞部落洋溢著的氛圍感染了她,她一遍遍的朝著女神祈愿,希望能夠保佑這孩子最后能夠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