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jié)
時間轉(zhuǎn)眼到了十月。 聽聞巴爾鐵騎大舉南下,北方告急。 早前北部有莊喆坐鎮(zhèn),如今長風(fēng)國中內(nèi)斗,一盤散沙,巴爾再是忌憚莊喆,可也不愿放棄眼前的肥rou。再加上莊喆扶持旭王,最后是孝王持先帝遺詔登基做了幼帝,沈逸辰和廬陽郡王輔政。莊喆不愿臣服孝王,被扣留京中,廬陽郡王不敢放虎歸山。 此番巴爾南下,沈逸辰舉薦了洛容遠(yuǎn)。 早前洛容遠(yuǎn)從恒拂別苑離開是破曉,離開恒拂別苑后,洛容遠(yuǎn)直接離京。宮中生變也是在破曉,再等鎖城的消息傳到城門口,洛容遠(yuǎn)早已離京。等回軍中,才曉京中生變。 太子逼宮,倒行逆施,舉國征討,鎮(zhèn)陽軍也在其中。 可太子自有支持的勢力,君上又在太子手上,成王敗寇,都在破釜沉舟。而太子也怕君上一死,留下話柄,也一直不敢取其姓名。 雙方僵持。 到了三月,君上病重過世。 僵局被打破! 發(fā)喪禮上,沈逸辰持先帝詔書,要扶幼帝孝王上位。宮中宮外自是一番陰謀算計,亡命血戰(zhàn),最終扶孝王等上了皇位,開弘孝年號。 但弘孝帝上位,長風(fēng)之亂并未結(jié)束。 早前太子為眾矢之的,諸王尚能聯(lián)手,可孝王登基,便無一人心悅臣服。 孝王年幼,何談的治國之能?不知婉妃給父皇吃了何等迷藥,才讓父皇將皇位傳位于并不起眼的幼弟。 諸王不服,京中便一日不太平。 若無沈逸辰和廬陽郡王等人輔政,恐怕長風(fēng)早已分崩離析。新帝觸登位,百廢待興,還有諸王伺機(jī),局勢并不明朗。此時巴爾南下,也唯有洛容遠(yuǎn)堪此重任,而不必?fù)?dān)心另懷心思。 洛容遠(yuǎn)北上御敵的消息傳到晉州已是臘月。 方槿桐半攏眉頭,半是感嘆:“這回姨父姨母當(dāng)擔(dān)心了?!卑蜖栆蛔逅貋眚斢律茟?zhàn),這一場怕是惡戰(zhàn)。 方世年放下信箋,語氣卻平和篤定:“好男兒自當(dāng)建功立業(yè),這一仗,容遠(yuǎn)當(dāng)去?!?/br> 方槿桐垂眸。 木頭尚有消息,那沈逸辰呢? 第116章 逼宮 時間回到弘德二十年, 正月初三。 破曉, 太子攜人逼宮, 封鎖宮門。 君上大怒,斥責(zé)太子謀逆。 起初,太子尚且膽顫驚心, 面對君上斥責(zé)嘴角哆嗦, 面容亦有懼色。自古以來,逼宮的能有幾人有好下場? 他已是太子, 又已監(jiān)國, 朝中有一半都是他的親信, 只要父皇病情過不去, 他便能立即登基,他何苦淪落到逼宮的地步? “都是你!”太子神情激動, “若不是你要廢我, 我何苦走到今日這步?” 弘德帝怔住。 廢太子一事朝中雖然早有流傳,可這一傳就是好幾年,為何偏偏今日反? “就因為前日之事?”弘德帝問。 太子咽口口水,前日,大年初一, 他在金殿上險些將戴平波和曲國公用解酒湯灌死,他也不知道誰在他酒水里下得奪人心智的藥,否則, 他哪會干出這檔子事? 可出了這檔子事,他找父皇認(rèn)錯。 父皇罰他跪了一整日, 而后他便聽到了父皇要廢他的消息。 廢太子的下場,自古以來只有一個,活得過今朝,活不過明朝,左右不過一個死字,若是逼了宮,興許這天下還是他的。 只是這時華瑜來尋他:“太子哥哥,母后已經(jīng)過世,早前父皇對我們的疼愛不過是念在我們是皇后的字句。在金殿上,你險些逼死尚書令和曲國公,父皇豈能再任你擔(dān)任儲君之位?可從太子到廢太子,即便父皇留你性命,余下的幾個,哪個登基會留你?” 太子本就生了逼宮之心,卻遲遲無法決策。 華瑜這番話就如同當(dāng)頭棒喝。 “太子哥哥,自古成王敗寇,只有你順利登基,日后我們兄妹二人才有屏障。若是這一步走得差池了,你我皆萬劫不復(fù)。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賭一把,賭輸了也是個死字,若是賭贏了,天下便都是太子哥哥你的?!?/br> 華瑜遞酒杯給她。 太子本就爐火中燒,華瑜這番話好似魔音一般繞在心里,揮之不去。華瑜遞酒給他,他想也沒想,接過便飲。辛辣入腹,好似激起了內(nèi)心壓抑的不滿,眼底也逐漸變得猩紅。 “meimei說的對,便是我死也要拉幾個陪葬?!碧铀に榱司票?。 …… 逼宮之事,猝不及防。 “都是你逼我!”君華殿內(nèi),太子激動,已有些神志失常,“我處處容忍,你步步緊逼,你別以為我不知曉,你已經(jīng)下旨要廢我。” “你如何知曉的?”弘德帝氣勢威嚴(yán)俱在。 步步上前,太子便步步退后。 他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若是真憑他自己就有膽量做出謀逆之事,那好歹還有幾分君王氣度,可是,他不信。 弘德帝步步上前,太子嚇得退坐在地。 “朕問你,誰給你出謀劃策?誰給你膽子圖謀不軌!” “父……父皇……”太子嚇得頭痛欲裂,只得抱頭不斷抓著頭發(fā)。 弘德帝自然看出了異樣:“你又服了什么東西!” “我沒有,我沒有……”太子怕極,就似物極必反,前日金殿上也是如此,但等弘德帝尋他問話的時候,他便如此唯唯諾諾,像瘋了一般,就抱著頭一句話不說。 “太子哥哥?!比A瑜不知何時來的君華殿。 “瑜兒?”弘德帝先是擔(dān)心她此時來君華殿,可瞬間,弘德帝眸間一簇,忽得明白過來。 而華瑜已經(jīng)上前扶起太子:“太子哥哥,逼宮都逼了,你再軟弱就是一個死字,你還覺得父王能饒你?” “華瑜!”弘德帝又驚又氣,“竟然是你??!” 而太子似是被她先前那襲話點(diǎn)醒,咽了口口水,心底躍躍欲試。 華瑜伸手,將身后侍女手上的盛酒的杯子接過,遞到太子面前:“哥哥,謀大事者,豈能連這些膽量都沒有?” 似是被華瑜的話戳中心底,太子一把接過,臨到唇邊就要吞。 弘德帝喝道:“什么東西你都敢服!你忘了金殿上你做了什么!” 太子一怔,既而惶恐看向手中的酒水,對了,是,大年初一清晨,文武百官進(jìn)宮拜謁前,華瑜來尋他,也是給他一杯酒,恭祝完事順?biāo)臁K胍矝]想,一口飲盡,而后,便覺那金殿上的龍椅尤其耀眼,他離它只有一步之遙,如何不敢坐?壓抑得愿望似是從心中崛起,而后一時到達(dá)了頂峰,解酒湯灌戴平波,連曲國公和蒲陽郡王的孫子他都想殺了了事,總歸,他已半只腳踏上了皇位,擋他的人,都應(yīng)當(dāng)死! 一時間,仿佛無所不能,直到沈逸辰一句話將他點(diǎn)醒。 他心中大駭! 有人給他下藥,讓他在金殿上癲狂,其心可誅!而后他將東宮拷問遍,死了不少人,卻尋不到誰給他下的藥。 昨日在東宮,也是華瑜來尋他,也是一杯酒,他也如同今日這般,以為她是借酒給自己壯膽,誰曾想父皇一句話提醒,原來下藥逼自己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人,竟是自己的親meimei,華瑜! 太子眼中不可思議,而華瑜卻絲毫未曾慌亂,她接過他手中的酒杯,繼續(xù)道:“太子哥哥,即便沒有金殿之事,你以為父皇就不會廢你?” 太子怔住。 “不過是溫水煮青蛙,直到將你煮死在水中罷了,屆時你一個廢太子,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同死了由有什么區(qū)別?” “華瑜!你枉費(fèi)父皇如此疼你!”這番話若不是親耳聽華瑜說出口,弘德帝永遠(yuǎn)不會相信。 華瑜轉(zhuǎn)向他,笑道:“是啊,父皇疼愛我,要不媛妃在建議將我嫁去巴爾和親的時候,父皇怎么會反對呢?” “你!”弘德帝語塞。 身后的媛妃只覺渾身一僵,便見華瑜朝自己走來:“媛妃娘娘這些年在宮中的日子舒坦慣了,便何事都想指手畫腳一番,若是我母后在,又豈會生了將自己女兒嫁去巴爾的念頭?” 媛妃強(qiáng)壓著心中震驚道:“巴爾一族給君上送信,巴爾一族知曉公主是君上最寵愛的女兒,所以才點(diǎn)名指姓要公主和親,否則便會窮兵黷武。早前定北侯的母親也是巴爾一族的公主,而后二十余年雖然邊界一直有摩擦,卻沒有大動作。若是公主去,自然也可保幾十年和平。” 華瑜輕笑:“父皇,有媛妃日日給你吹枕邊風(fēng),你可曾動搖過?” 弘德帝垂眸。 華瑜繼續(xù):“身為長風(fēng)的公主,享受的是常人不可及的公主富貴,也身負(fù)一國公主的責(zé)任,若是皇后泉下有知,也自當(dāng)贊同,為君上分憂?!?/br> 此語一出,媛妃僵住。 “你……”你怎么知道這句話還未說完,華瑜又道:“朕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沒有朕的半分氣度,也沒有半分治國之才,卻手段陰狠毒辣,今日在金殿上,又做出如此舉動,若是他朝即位,其余兄弟怕是一概不得生還,朝中樹敵無數(shù),長風(fēng)勢必分亂,朕要廢太子,主意已定。” 弘德帝也僵住。 太子也震驚看向弘德帝。 雖然心知肚明,而如此直截了當(dāng),還是深深刺痛心中。 “太子哥哥,今日若是逼宮不成,這宮中已無我兄妹二人立足之地,服不服這酒水又有何區(qū)別?”華瑜再次回身,將酒水遞給他。 太子接過,竟想也不想一飲而盡。 衣袖一揮,酒杯一甩。 “逆子!來人??!”弘德帝龍顏大怒! 而原本就不好的身子,被這么一氣,直接嘔血,媛妃上前攙扶:“君上。” 身后幾個侍從上前。 可殿外再無旁人。 弘德帝眼中慌亂,媛妃更是驚恐。 太子卻沉聲大喝:“來人?!?/br> 瞬時間,君華殿中涌入了數(shù)以百計的禁軍。 禁軍?弘德帝心中已全然清楚,“你們這是謀逆!” “即可封鎖宮門,嚴(yán)禁一切人員進(jìn)出。”太子一語既出,立即有人領(lǐng)命去做。 “來人?!?/br> 再有內(nèi)侍官上前。 “給君上服藥,送回寢殿休息,君上病重,君華殿一律不許進(jìn)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