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jié)
林家中午設(shè)了個小宴,程讓順理成章地留下來吃飯。因為林家人少,加上程讓索性就只坐了一桌,還沒坐滿。 阿沅坐在阿娘旁邊,程讓在她對面,稍稍抬起頭來就能看見他凌厲的眉眼,有點兇的長相,但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看著倒還好。不知道以后長開了會是怎樣的‘人間絕色’。 他正偏頭和林潮說話,神色謙遜,舉手投足間卻是一派俠士風(fēng)范,和林家兩位文人完全不同的類型。 “是,我父親說七月底上京?!?/br> 阿沅回過神來就聽到這么一句,原來程家進京的時間已經(jīng)定好了。 林太守摸了把胡須道:“若有什么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彼暰€轉(zhuǎn)了一圈,放在林潮身上,“阿潮最近挺閑的,讓他去幫忙?!?/br> 林潮:“……”我閑不閑,你不知道嗎?天天把我當(dāng)跑腿小廝用,這真的是親爹? 無奈父命不敢違,他態(tài)度良好地答應(yīng)下來,“是啊,阿讓你可不要客氣?!?/br> 程讓點點頭,余光瞥見阿沅正雙手捧著一碗湯在小口小口喝著,喝兩口會伸出舌尖舔一下唇。 好可愛,想揣兜里隨身帶著。 作者有話要說: 實習(xí)了三天的作者已經(jīng)半死不活(t_t)看到這里的小可愛請給我打個call!可以嘛~ 求收藏評論走一波~ 第20章 杏林聞秘言,虎兔相逢暖。 在侍女們忙著準備瓜果拜織女時,阿沅一個人悄悄地摸到了杏林院,暗地里跟著保護她的女護衛(wèi)十分無語。她還以為這位大小姐要去干什么壞事,連收拾殘局的辦法都想好了,結(jié)果她只是在自家宅子里瞎逛? 那為什么行蹤要這么鬼鬼祟祟? 阿沅不知道她的腹誹,事實上,因為這位護衛(wèi)本人存在感太弱,她一直都沒覺得自己身后還跟著個大活人。 杏林院里小藥童正在整理今日剛曬好的書,滿滿三大箱子,大部分是醫(yī)藥典籍。阿沅渴望的視線在上面一掃而過,終究還是按捺下來,轉(zhuǎn)而打探起消息:“先生呢?” 往常這時候徐先生應(yīng)該在院子里澆花才是,今日竟不見人影。 小藥童可疑地沉默了下,隨手將手邊的一本書遞給她道:“這是先生吩咐給您的?!钡劝浣舆^去后,他又補充,“是生辰賀禮,先生說讓您慢慢看,看完他要檢查的?!?/br> 這是賀禮?仿佛給了高中生一套王后雄。 阿沅喜愛看書不假,但檢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徐先生那人向來吹毛求疵,上次因為她有個問題沒答上來,就讓她抄了三遍書。 “……他人不在?” 小藥童收完了書,看看周圍沒人,終于神神秘秘靠過來小聲道:“今日可是七夕,您說先生去干嘛了?” 七夕也是男女相約游河賞燈的好日子,阿沅心里一陣激動,心里叫囂著想跟阿娘說。 徐先生單身多年,徐氏好幾次都想替他cao勞下人生大事,但每次都被拒絕,久而久之她以為這遠房表弟應(yīng)該是不會成家了。 小藥童出聲打斷她的遐想,“二姑娘您可不能說出去啊,若被先生知道,我可就慘了!” 阿沅一臉“我懂”的表情,帶著書和小秘密樂呵呵地走了。 天色將暗未暗,差不多到了和程讓約好的時辰。阿沅想了下,將今日剛收到的藕荷色綰帶編在發(fā)間,又將前些日子程讓送的那只寶石蝴蝶給戴上。 看看鏡子里那個一臉稚氣的姑娘,她暗自感嘆,這鮮嫩的容顏真像花骨朵一樣。 七夕節(jié)出門的人不少,臨近清水河的那條街上熙熙攘攘的,到處都是賣河燈的攤子。阿沅手上已經(jīng)提著一個兔子燈,便沒往那些攤子上去。這是綠綺前幾日上街買的,送她作了生辰禮。 程讓緊緊跟在她旁邊,用身體擋住洶涌的人群。他原想給阿沅買個河燈的,沒想到她自己帶了。失望中他往兩邊的攤子上看,那些花燈都做的十分精致,點亮以后更顯生動。 看了會兒,他突然眼前一亮,手臂勾著阿沅的肩膀帶她轉(zhuǎn)了個方向。 “你喜歡面具嗎?”阿沅被他帶著來到一個賣面具的攤位前,有些好奇。面具的式樣不多,大多是動物的模樣。她一眼就看中了個兔子面具,上面還粘著個白絨絨的毛絨球,超級可愛。 程讓直接拿過來給她戴上,戴好以后,手指沒忍住戳了下毛絨球,“你這樣好像白毛。”看著就讓人想抱一抱。 阿沅沒理他的調(diào)侃,視線在攤子上轉(zhuǎn)了一圈,拿了個老虎面具,踮起腳來套在程讓頭上。 “你也戴上。” 這攤位上的面具風(fēng)格都趨于童稚,威風(fēng)凜凜的大老虎看起來就像一只虎紋斑貓。 阿沅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身姿修長的少年臉上卻戴了一個笑瞇瞇的貓臉面具,難以想像面具下是怎樣一副表情。 店家看見兩人戴上面具后只顧著在那玩,頓時不滿意了,“嘿這位公子你還買不買?” 程讓轉(zhuǎn)頭淡淡看他,清凌凌的目光在幼稚的老虎面具襯托下有些懾人,店家身子一抖,求生欲極強地將視線轉(zhuǎn)到旁邊姑娘身上,“姑娘眼光真好,這兔子面具只剩這一個了!” 程讓一哂,丟了塊碎銀在桌上,拉著阿沅避開人群,走小道往清水河岸邊去。 小道旁的樹上也掛著燈籠,朦朧的光暈開,和月光交織纏繞。這邊人不多,阿沅也走得隨意,反正不怕走散了。 “為什么我們不去覓曲澗???”按理說覓曲澗人少,放燈也輕松些,她原想著要帶兩個侍女去那里玩的,可晚上程讓一直帶著她往清水河走。 程讓一手牽著她袖子,免得她視線受阻看不清路況,另一只手上提著一只剛買的虎頭燈。聞言反問她:“你不是說要去游河嗎?” 阿沅這才想起來自己約他的借口,她原本只是想放河燈,并沒有想過在河邊逗留多久,說游河不過是因為這借口比較正式罷了。 “你租船啦?”她稍稍一想就明白了程讓的想法,游河可不就是要在河上游么? 在此情況下,她不得不感嘆,程讓自從開竅以后,情商與日俱增。 程讓點點頭,引著她往岸邊泊著的一條烏篷船走去。那條船通體漆黑,幸好角上掛了兩只燈籠,這才讓它在黑夜里現(xiàn)出來。 阿沅心內(nèi)驚訝,烏篷船不遠處停著一座華麗的畫舫,在岸上都能隱約聽見畫舫里傳出來的樂音,有身姿曼妙的侍女在里間走來走去,甲板上三三兩兩的儒生正臨河賦詩。 這差別太大了。 不過她倒不是在意船的規(guī)格,就怕那些儒生看見他們兩個人要前來攀談。 她提議道:“先去把河燈放了吧?!鼻逅雍軐挘瑸榱耸褂未c河燈互不相擾,大家都有意識地在東岸偏下一些地方放燈,西岸則多是泊船。 他們到的這地方不遠處就是橫跨東西岸的拱橋,過了橋就可以盡情放河燈了。 程讓卻往身后看了一眼,阿沅隨著他的視線往后看,什么都沒有。 “你在等人?”阿沅今日放了兩個侍女的假,讓她們想去哪玩就去哪玩,這會兒也沒想過自己身后還會跟著人。 不遠處斜躺在樹枝上的女護衛(wèi)懶懶地打了個哈欠,兩個小毛孩子……她隨意地望過去,正好和程讓的視線對上,面色不由一凜。 程家公子不可小瞧。 她收斂氣息,視線沒挪動半分,就算是程家公子也得在她眼皮子底下乖乖的。 巷子里突然傳來一聲慘叫,咕咚一聲,有東西撞到了她倚著的這棵樹。枝干輕顫,她不受控制地往下看,一團黑影,勉強看出來是個人。 再抬起頭來時,就看見不遠處的烏篷船已經(jīng)駛離岸邊,只留下烏黑的殘影。 嘶——大意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一天沒上后臺,上來震驚ing 突然多了這么多收藏(t▽t)我的文文是被掛在了哪里 第21章 烏篷蕩月色,贈玉予美人。 烏篷船里空間不大,但擺設(shè)倒還齊整。一張矮桌上擺了四五盤瓜果糕點,旁邊還有個小爐子,熱氣蒸騰而上,將船艙里熏出一股暖意。 “哎?誰劃船???”阿沅從船尾走到船頭,沒有船夫,她正疑惑著,船卻慢悠悠地動起來,水面上蕩起一圈圈波紋。 她趕緊貓回船艙,船尾處少年正背對著她,手上的槳撐在水邊石塊上,稍用點力,船便蕩離岸邊。 對啊,程將軍長年與水匪、海盜作戰(zhàn),身為他的兒子,程讓怎么會不熟悉船只? 她放松下來,摘下面具坐好,將兔子燈和程讓的虎頭燈放在一處。兩盞燈相依偎著,互相點亮取暖。 “哎等等,程讓程讓,你停一下!” 阿沅有些急切的聲音傳過來,程讓手上動作立馬停了下來,貓著腰就往船艙里鉆,“怎么了?” 阿沅正趴在船艙的側(cè)窗邊,語氣興奮道:“你快來看,那是不是徐先生?” 程讓知道她口中的徐先生是太守府的府醫(yī),也是她的老師。他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水邊柳樹下泊著一葉小舟,舟上一襲白衣背對著他們。 他夜視力好,點頭確定道:“是徐先生?!?/br> “那他對面是誰?”無奈阿沅伸長了脖子都看不到徐先生擋著的那抹人影。 程讓這才知道她為何那么興奮,低頭去看她,她烏發(fā)上的寶石蝴蝶在月光下熠熠生輝。 他倏地笑了,抬手輕觸那只蝴蝶翅膀,“你想知道?” 阿沅的視線卻又轉(zhuǎn)了個方向,“哎那是不是我阿姊?”她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轉(zhuǎn)移。 林泠自嫁入崔家后,就接管了崔家管家事務(wù),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崔家與林家隔得又遠,除了回門那日,竟沒有回過幾次娘家。就算是阿沅生日,她也只是派人送了東西來,沒想到在這遇見了。 程讓看過去,是崔家的畫舫。他眉頭微微皺起,并不想阿沅去找她阿姊,心里正思量著怎么轉(zhuǎn)移話題,就聽阿沅說:“我都好久沒見過我阿姊了,也不知道她瘦了沒有。” 他還能說什么,他總歸是希望阿沅得償所愿的。 “那我們要不要過去?” 阿沅卻搖頭道:“今日可是七夕,阿姊肯定要和姐夫一起游河,我們過去算什么?到時候姐夫要惱我的。” 程讓覺得這話似曾相識,稍回憶了下,他想起來上巳節(jié)那日他們第一次一起出門玩,阿沅想去找阿姊,他當(dāng)時就是這么勸阻她不要去的。 四個月過去了,原來阿沅還記得。 “啊她站起來了!程讓你快看那是誰?”阿沅突然拽住程讓的袖子,扯回他思緒。 不遠處徐先生那條小舟上,他對面的人終于站了起來,無奈夜色下垂掛的柳枝擋住了大半身形,但借著月光和舟上燭火能隱約分辨出那是一個女子。 女子起身折了截柳枝便又坐了回去,阿沅驚鴻一瞥連臉都沒看見,不免有些失望。 程讓卻是目露遲疑,“阿沅,徐先生對面好像是木先生?!?/br> 阿沅精神一震,徐先生和木先生在一處? 木先生全名木谷煙,是穆國有名的女學(xué)士,原籍是湖州人士。在清州定居以后,林太守親自上門請她來給自己女兒授課,和徐先生入府做府醫(yī)的時間差不多。 原來這兩人有來往! 阿沅陷入沉思,聽阿娘說過,木先生立志不嫁人,因她學(xué)問出眾,倒沒有很多風(fēng)言風(fēng)語,但背地里被人嚼些舌根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