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官媒崔姑姑在線閱讀 - 第2節(jié)

第2節(jié)

    此前庚帖就已送到觀里來了,玉陽道長早就算好日子,剛坐下沒多久,就有一個(gè)小道童拿來帖子進(jìn)來,玉陽道長遞給河陽侯夫人,說道:“明年五月十八,錯(cuò)過了這日子,就只能等到下年了?!?/br>
    河陽侯夫人一笑,她說:“真人算的日子,必是錯(cuò)不了的?!?/br>
    說罷,她又把帖子拿給崔世君過目,崔世君看了一眼,見到河陽侯夫人滿臉笑意,也湊趣說道:“這日子選的好,過幾日我送到陳府,想必她們也是樂意的?!?/br>
    河陽侯夫人再三謝過玉陽道長,過了半晌,有道童進(jìn)屋,說是齋飯備好了,那玉陽道長打發(fā)人帶她們用齋飯,自去不提。

    清華觀的齋飯素有盛名,崔世君與河陽侯夫人用完飯,另有仆婦收拾客房,帶著河陽侯夫人下去歇息,崔世君沒有歇中覺的習(xí)慣,于是帶著阿杏四處閑逛。

    正是中午時(shí)分,山上的香客散了許多,崔世君出了清華觀,沿著山路往外走,遠(yuǎn)處群山層疊,一眼望不到盡頭,崔世君平日在京里,難得看到如此景致,只覺得心情似乎也變得舒暢不少。

    眼見離清華觀越走越遠(yuǎn),四下都是荒山野嶺,阿杏勸道:“姑娘,咱們回去吧,這里連條正經(jīng)的路都沒有,要是跌了腳可不是鬧著玩兒的?!?/br>
    崔世君往前張望,說道:“不礙事,我認(rèn)得路?!?/br>
    說著,崔世君扶著阿杏的手往前,走了小半日,便聞到一股幽香,再走幾步,就見面前是一整片臘梅林,淡黃色的花朵在枝頭迎風(fēng)招展,看著十分喜人。

    阿杏看到崔世君眼角帶笑,說道:“姑娘原是為了來看花的?何不早說,只是姑娘怎會(huì)知道這里有臘梅呢?”

    “早年來清華觀,無意逛到這里,那時(shí)還下著大雪,朔風(fēng)白雪配臘梅,我記了好多年呢。”崔世君說道。

    阿杏嘴里嘖嘖幾聲,她說:“大雪天到這里來看花,姑娘也不怕被狼叼走。”

    崔世君進(jìn)了林子,今日雖不像上次落雪,暖洋洋的日頭卻讓清冷的梅花也少了幾分寒意,崔世君看了半日,指著幾支梅花,對阿杏說道:“你撿好看的折幾支,我?guī)Щ厝ゲ迤俊!?/br>
    阿杏得了令,剛要去折梅,就聽一道聲音從身后傳來:“何人在此放肆?!?/br>
    第3章

    忽然聽到這道聲音,崔世君主仆皆是一驚,她抬頭一看,不知幾時(shí),眼前出現(xiàn)一個(gè)身穿道袍的男子,只見這人身形頎長,留著一把黑色長須,他看向崔世君的目光沉穩(wěn)冷竣,此時(shí)正站在梅花樹下,肩頭落了幾片花瓣,整個(gè)人顯得仙風(fēng)道骨,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意味。

    崔世君看他穿著道袍,想必是清風(fēng)觀的人,再見他衣著舉止,又不像觀里的出家人,她看了阿杏一眼,阿杏出聲說道:“我和我家姑娘路過這片梅林,看到這里的梅花開得好看,正要折幾枝,就被你喊住了,難不成你是這片梅林的主人?”

    那男子看了她們一眼,語氣冷淡的說道:“無知小婦,這片梅林是當(dāng)年先皇親手栽下的,豈可隨意攀折?”

    聽說這片梅林是先帝種下的,崔世君有些驚訝,便是阿杏也嚇了一跳,她連忙望著崔世君,等著她發(fā)話。

    崔世君來過清風(fēng)觀許多次,從未聽說先皇在這里種過一片梅林,不過,先皇曾在清風(fēng)觀修行,看這人又不像說假,興許這梅林真是他老人家種的也不一定。

    崔世君隨際輕聲說道:“小婦人有眼無珠,險(xiǎn)些折壞了先皇的梅樹,還請真人不要見怪?!?/br>
    那男子并不為難她們,他揮了揮手,說道 :“罷了,不知者不怪,你們快離開這里吧?!?/br>
    崔世君朝著他行了一個(gè)萬福,帶著阿杏轉(zhuǎn)身就走,等走到遠(yuǎn)處,阿杏回頭張望,梅林里的那個(gè)男人已經(jīng)不見了,她道:“姑娘,這真的是先皇種的梅花樹嗎?”

    “回去問問觀里的人不就知道了?!贝奘谰f道,阿杏拍了拍胸口,一副后怕的樣子,嘴里小聲說道:“梅花沒折到,差點(diǎn)闖了大禍呢。”

    崔世君笑了笑,她本來就是閑逛來到此地,沒有折到梅花不過是有些遺憾而已,只是也不知那男子是誰,看他氣質(zhì)脫俗,斷然不像尋常人家出身。

    主仆二人回到清風(fēng)觀,剛好和河陽侯府的一個(gè)仆婦迎面相遇,那仆婦笑著說道:“崔姑姑,讓我們好找,我們太太醒了,此刻正在洗漱,太太說天色不早,咱們該回城了。”

    崔世君點(diǎn)頭,隨著仆婦進(jìn)到后面的客房,河陽侯夫人早已穿戴整齊,那隨行的婆子們將東西收拾妥當(dāng),一行人便要告辭離去。

    下山時(shí),玉陽道長并未相送,仍舊是志文和志明二人送她們出門,不想還未走出門外,就有一個(gè)小道童急匆匆跑過來,對志文說道:“師叔,老侯爺回山了?!?/br>
    志文臉色一變,他失聲說道:“真是該死,師父特意跟我囑咐,今日老侯爺要回山,我竟給忘了?!?/br>
    崔世君和河陽侯夫人互視一眼,正要開口說話,就見一個(gè)身影進(jìn)到觀里,志文和志明看到那人,忙不跌的迎上前,齊聲喊道:“老侯爺。”

    崔世君定眼一看,頓時(shí)楞住了,原來志文口中所稱呼的老侯爺,就是不久前她在梅林遇到的那個(gè)男子。

    這位歸來的老侯爺跟志文閑話幾句,扭頭看了她們一眼,當(dāng)他目光落在崔世君身上時(shí),停留片刻,隨后對著她們微微頷首,便走進(jìn)內(nèi)殿。

    崔世君看著他漸漸消失的背影,心道,不想他還是一位老侯爺,只不過她在京里這么多年,未曾聽說誰家的老侯爺在清華觀里修道,這人到底是哪家府上的呢?

    正當(dāng)崔世君暗自思忖,無意看到河陽侯夫人神色帶著詫異,崔世君猜她或許是認(rèn)得這位老侯爺,只是河陽侯夫人既是沒有聲張,崔世君也就默不作聲立在一旁。

    一時(shí),志文親自將她們送到山門處,她們一行人沿著山路下山,路上,崔世君和河陽侯夫人都不曾說話,上了馬車,河陽侯夫人靠在車上閉目養(yǎng)神,崔世君只當(dāng)她累了,便一語不發(fā),安安靜靜的坐在車?yán)铩?/br>
    行了半日,馬車快要進(jìn)城時(shí),河陽侯夫人睜開眼,她輕嘆一口氣,說道:“誰知竟在這里看到他了。”

    河陽侯夫人沒有明說,崔世君心知她指的是今日在清華觀里遇見的那位老侯爺,崔世君說道:“往常我總自夸長安城十個(gè)侯爺,我倒見過九個(gè),今日打了嘴,這一位老侯爺?shù)降资悄募腋系模粗鴮?shí)在眼生得很。”

    河陽侯夫人看了她一眼,說道:“怨不得你不認(rèn)識(shí)他,說起他的名字,你父親崔老爺就該知道了?!?/br>
    河陽侯夫人停頓片刻,又說道:“我先前也從未見過他,聽到觀里的道長喊他老侯爺,那必定就是寧國侯府的老侯爺霍云了?!?/br>
    猛然聽聞這人是寧國侯老侯爺,崔世君不禁有些震驚,她雖說沒有親歷過三十年前的雙王之亂,也曾隱約聽過當(dāng)年的一些傳聞,這位老侯爺身份顯貴,可這幾十年幾乎很少在人家露面,故此崔世君才沒有認(rèn)出他。

    先皇慧帝一生仁厚寬容,在位二十余年,雖無大功,亦無大過,晚年時(shí),安王和成王為爭奪皇位,一母同胞的親生兄弟互相殘殺,無數(shù)文武百官被牽連其中,侯門將府人人自危,生怕引火燒身,最終,成王奪嫡,被封為皇太子,不久,先帝退位,遷入清華觀專心修道。

    至于今日見到的寧國侯老侯爺霍云,他生母本是寧國長公主,長公主與安成兩位王爺皆是先皇后嫡出,身份自是尊貴不凡,便是他生父霍朝恩亦是景陽公府的嫡次子,后因被指為駙馬,先皇賜了寧國侯的封號(hào),哪知,霍家卷入奪嫡之爭,不光景陽公府一夕之間滿門抄斬,就連寧國長公主和駙馬霍朝恩也被賜死。

    威威赫赫的霍家轉(zhuǎn)眼只留下了一個(gè)霍云,成王登基后,念他年幼無知,免去他的罪責(zé),只削去寧國侯府的爵位,先皇可憐他怙恃無依,便帶他上了清華觀,親自將他撫養(yǎng)在膝下。

    只待先皇駕崩,霍云長到十幾歲,圣上復(fù)了寧國侯府的爵位,又幾年,寧國侯霍云娶妻生子,只是他身份尷尬,幾乎不與京中的名門貴族來往,十年前,寧國侯夫人染病仙逝,等到獨(dú)子霍嘉長大成人,霍云為兒子請封后,便離開長安城,輕易不再回來。

    這些是是非非涉及皇室秘辛,崔世君也是道聽途說,真相究竟如何,她不得而知,今日見了傳聞中的寧國侯老侯爺,崔世君難免有些意外。

    河陽侯夫人感嘆幾句,說道:“當(dāng)年的那些事,我至今想起來還打寒顫呢,偌大一個(gè)霍家,說沒就沒了?!?/br>
    崔世君看到河陽侯夫人滿臉唏噓,輕聲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總歸不是我們婦道人家能管得了的。”

    話是如此,天子一怒,流血百里,看看今日的寧國老侯爺,還是圣上的親外甥呢,站錯(cuò)了隊(duì),往下幾代人,也別想再得朝廷重用。

    河陽侯夫人嘆了一口氣,又道:“說起來,寧國老侯爺比我還小幾歲呢,不到四十歲的人,就把爵位傳給兒子,像他這樣的人,也少有了?!?/br>
    這老侯爺不貪權(quán)倒是真的,可是現(xiàn)今的寧國侯霍嘉,跟他父親一樣不愛與人交往,都長到十八歲,還未曾娶親,便是外人看了,也會(huì)替他嘆息幾聲,偏偏自己的親爹并不心急,仿佛兒子娶不娶親,都與他不相干似的。

    崔世君默默回想了一下,她道:“前年科舉,寧國侯被圣上點(diǎn)中探花,我記得他似乎是在翰林院修書?”

    河陽侯夫人笑道:“你倒記得清楚,霍侯爺年紀(jì)輕輕就襲了爵位,又是京里的青年才俊,可惜…”

    她后半句話沒有接著說,崔世君卻能猜到河陽侯夫人想說的,霍嘉本有大好前途,可他被霍家先祖連累,長安城的權(quán)貴人家不敢將女兒嫁給他,那些門第不顯的,只怕霍家又看不上。

    沒過多久,馬車進(jìn)了城,河陽侯夫人和崔世君不再談?wù)搶巼罡氖虑?,過了半日,馬車到了河陽侯府,崔福也趕著馬車,早早的等在侯府門口來接崔世君。

    崔世君將河陽侯夫人送進(jìn)屋里,跟她打了一聲招呼,便要回去,臨走前河陽侯夫人囑咐道:“過幾日,還要煩你替我去陳家一趟,請他家看一看玉陽道長選的日子?!?/br>
    崔世君說道:“我記得呢。”

    眼看天色不早,崔世君沒在河陽侯府多留,一路上,崔世君回想起今日之事,霍云正當(dāng)青年,就將爵位傳給兒子,如今更是做起修道之人,看來當(dāng)真是淡泊名利,霍家僅剩這一支,又被當(dāng)今圣上冷落,若是無人扶持,恐怕就要沒落了。

    胡思亂想了半日,等崔世君回神,馬車已到了崔家,她剛進(jìn)二門,就聽到一道脆生生的聲音喊道:“大姐,我回來了?!?/br>
    崔世君抬眼望去,只見一個(gè)挺著肚子的小婦人站在門口,正是她三妹崔世雅。

    第4章

    崔世雅是家里最小的姑娘,成親還不到兩年,如今懷了六七個(gè)月的身孕,她夫家姓畢,住在京郊一處莊子里,畢姑爺比她大兩歲,前幾年考中舉人,家里有些田產(chǎn),也算是耕讀傳家。

    崔世君見崔世雅挺著肚子站在風(fēng)口,三步并做兩步,上前挽住她的手,問道:“是你一個(gè)人,還是妹夫送你回來的?”

    崔世雅低頭羞澀的一笑,說道:“相公也來了?!?/br>
    說話時(shí),姊妹兩人攜手進(jìn)到里屋,果然看到一個(gè)文質(zhì)彬彬的男子陪著崔海正說話,那人自然便是崔世雅的夫君畢遠(yuǎn)文,他看到進(jìn)屋的崔世君,站起身來,恭敬的喊道:“大姐?!?/br>
    畢遠(yuǎn)文雖有功名在身,為人卻并不迂腐,對待崔世雅也很貼心,崔世君點(diǎn)著頭,又扭頭對崔福家的吩咐:“明日去接二姑娘,就說三姑娘和姑爺回來了。”

    崔福家的稱是,自下去準(zhǔn)備晚飯,崔世君坐下來,先與畢遠(yuǎn)文說了兩句閑話,便和崔世雅一同去找姑老太太說話。

    第二日,崔世君用過早飯,便往永巷去了,前些日子,城西宋舉人家里要買丫鬟,崔世君帶了幾個(gè)過去給宋太太相看,宋太太都沒有看中,不是嫌棄人家年齡不合適,就是嫌棄她帶去的不像是能安份守已的,如此幾回,崔世君打聽到宋太太是給兒子房里挑人,因此這丫頭的相貌不能太出眾,以免白白帶壞了她兒子,可那太木納又不解風(fēng)情的,只怕兒子又該不喜歡。

    永巷是長安城關(guān)押女犯的地方,有幾個(gè)粗壯的婆子專門看守,那些等著被發(fā)賣的女眷,也全都安置在此處,崔世君剛進(jìn)永巷,輪值的劉婆子遠(yuǎn)遠(yuǎn)看到她,滿臉堆笑的說道:“今日甚么風(fēng),把崔姑姑吹來了。”

    劉婆子是永巷的老人,從崔老姑姑當(dāng)官媒時(shí),她就在永巷當(dāng)差,崔世君對她頗為敬重,她跟劉婆子打著招呼,又掃了一眼院里,只見十來個(gè)丫頭正在院里紡線,平日,永巷會(huì)在外接些私活,得的銀錢由劉婆子她們幾人平分,只要做得不出格,崔世君向來是掙一只眼,閉一只眼。

    崔世君一來,劉婆子就知道又是哪個(gè)府里要買下人,她說道:“前些日子吳書辦送來幾個(gè)丫頭,崔姑姑看看有沒有中用的。”

    說話時(shí),劉婆子已從屋里取出一本冊子,崔世君翻開看了幾眼,冊子里詳盡登記著永巷進(jìn)出人口的記錄,她看完后遞還給劉婆子,看著那幾個(gè)面生的丫頭,開口問道:“就是那幾個(gè)?”

    劉婆子點(diǎn)頭稱是,永巷的人,除了她們這些當(dāng)差的,來來去去總是沒完,這些年世道太平,只要日子過得下去的人家,輕易不會(huì)賣兒賣女,哪像早年,圣上剛剛登基,隔三差五就有侯門公府被抄家滅族,罪官家的女眷就拘在這永巷,為奴為婢還是命好的,若有幾分顏色,被賣入花街柳巷,一輩子都是賤籍,那時(shí)候這不大不小的永巷常常被塞得人滿為患。

    現(xiàn)如今,買賣人口多是城里的大戶人家,家生子一代代的往下生,家里用不著這些人手,主子看著不順眼,不拘幾個(gè)銀子,隨意變買,崔世君剛剛當(dāng)差時(shí)還有些不忍心,后來見得多了,這心腸也就慢慢冷了起來。

    新來的這幾個(gè)孩子有大有小,規(guī)矩不差,瞧著也老實(shí),看起來不像是貧苦出身,崔世君問道:“誰家送來的?”

    “趙國公府,都是干干凈凈的好孩子,家里沒了老子娘,主子不抬舉,就被發(fā)賣了?!?/br>
    崔世君招手叫那幾人過來,她們停下手里的活計(jì),一字排開站在崔世君的面前。

    想來這些人自知身不由已,遲早要被人買走,有的神情木然,有的惴惴不安,就算心有不甘,在剛來永巷時(shí),也被永巷的婆子們收拾的服服帖帖。

    崔世君留下五六個(gè),先問了她們的姓名和年齡,便帶著她們前往宋舉人府上,到宋府時(shí),宋太太正在見客,崔世君略微等了片刻,她帶來的幾個(gè)丫頭,皆是安安靜靜候在一旁。

    沒過多久,宋太太房里的嬤嬤來請崔世君,崔世君領(lǐng)著她們隨同嬤嬤一同進(jìn)到內(nèi)宅,只待見到宋太太,問了一聲安,閑話也不必多說,崔世君把帶來的丫頭領(lǐng)到宋太太面前,宋太太先細(xì)細(xì)的看了一遍,笑道:“瞧著比上回帶來的幾個(gè)順眼多了?!?/br>
    崔世君笑著說道:“原先是趙國公府的,規(guī)矩都很齊整?!?/br>
    宋太太已經(jīng)有些意動(dòng),她向來是個(gè)仔細(xì)人,想了一下,問道:“可曾有打聽清楚,都是為甚么被打發(fā)出門?”

    崔世君對她說道:“大家子的奴仆,生了一代又一代,用不著這么多人,就打發(fā)出去了?!?/br>
    宋太太暗自想著,富貴人家□□出來的下人,總比那些窮人家的孩子要懂規(guī)矩,如此一來,宋太太點(diǎn)著三四個(gè)丫頭叫她們上前,先問了她們的姓名,又見她們口齒伶俐,便默默點(diǎn)著頭。

    旁邊的崔世君眼見宋太太臉上露出幾分滿意的神色,心知這宗買賣談成了,果然,宋太太轉(zhuǎn)頭就對崔世君說道:“不挑了,就這幾個(gè)孩子吧?!?/br>
    崔世君笑著回道:“能伺候宋太太,是她們的福氣?!?/br>
    她們的賣身契崔世君隨身帶著,她拿出來遞給宋太太,宋太太連看也不看,直接對身邊的嬤嬤說道:“把銀子稱給崔姑姑。”

    這四個(gè)孩子,三個(gè)年齡稍大一些,每人二十兩銀子,另有一個(gè)小丫頭剛剛留頭,只能算八兩銀子,不到片刻,宋太太的陪房就將稱好的銀子端上來,另有一封銀子是單給崔世君的打賞,崔世君收下銀子,也不再耽誤,領(lǐng)著剩下的兩個(gè)丫頭出了宋府。

    回去的路上,沒被宋太太選中的那兩個(gè)丫頭有些失望,崔世君自是明白她們的心思,在永巷是干活,被賣到主家也是干活,造化好的話,遇上一個(gè)心善的主家,也就算是跳出苦海了。

    “你們不必灰心,我看你倆也不像是挑三撥四的孩子,總會(huì)有出頭的日子?!贝奘谰f道。

    其中有個(gè)鵝蛋臉丫頭,她看出以后能不能找到好人家,還得全靠崔世君,于是勉強(qiáng)打起精神,笑著對崔世君說道:“姑姑,我們年齡小,若有沒做好的地方,你只管教導(dǎo)我們?!?/br>
    崔世君朝著她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吧,會(huì)為你們打算的?!?/br>
    把兩個(gè)丫頭送回永巷,崔世君又回到衙門,先將她們賣身所得的銀子交付吳書辦,彼時(shí)已臨近中午,衙門里別人還在當(dāng)差,崔世君卻已能提前下衙了,她正要出門,就見有個(gè)矮胖的婆子急匆匆的進(jìn)來,那婆子朝著崔世君招招手,嘴里喊道:“崔姑姑,且先等一等?!?/br>
    崔世君定眼一看,來的是城里的私媒趙姥姥,她站住腳步,直等趙姥姥走到跟前,這才問道:“姥姥,你怎么有空閑到衙門里來了?!?/br>
    大冬日的趙姥姥熱出了滿頭汗,她掏出手帕扇著風(fēng),嘴里喘著粗氣說道:“我的菩薩,你是大忙人,我來了幾回總沒碰上你,今日我那小孫子看到你家的馬車從門前經(jīng)過,我這不就急忙趕過來了?!?/br>
    說話時(shí),趙姥姥從小包袱里掏出一本冊子,說道:“喏,這是這個(gè)月等著要簽發(fā)的婚書,地保那里已經(jīng)按了手印,就等著官府蓋戳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