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官媒崔姑姑在線閱讀 - 第3節(jié)

第3節(jié)

    崔世君翻看一下,里面足有十多張婚書,她臉上一笑,說道:“姥姥生意好啊,光這些謝媒銀子,就夠你過個肥年了?!?/br>
    整個長安城,除了官媒崔家,另有兩家私媒,一位是眼前的趙姥姥,另外一位是住在城東的孫寡婦,因著都是同行,趙姥姥和孫寡婦互不對付,偶爾遇到了,必要拌嘴不可,還常常因為搶生意,鬧到崔世君面前。

    趙姥姥壓低聲音問道:“孫寡婦這個月說成了幾宗親事?”

    崔世君禁不住一笑,她們說媒的又被稱為包打聽, 趙姥姥豈會不知孫寡婦說成幾宗親事,她這是心里得意,故意在崔世君的面前取笑孫寡婦,崔世君也便順著她的意思,笑道:“這長安城里半數(shù)的老百姓都是姥姥做得媒,孫家的哪能比得上你老人家!”

    趙姥姥臉上立時露出心滿意足的神色,隨后她想起正事,對崔世君說道:“有兩家的婚書等著急用,還得勞煩崔姑姑幫我趕一趕。”

    崔世君將手里的婚書遞給阿杏收好,她回道:“放心吧,不會誤了你的生意!”

    趙姥姥見此,不多說廢話,轉(zhuǎn)身出了衙門。

    且說崔福趕著車馬送崔世君回家,路上經(jīng)過桂榮齋的糕點鋪子,崔世君想起三妹崔世雅最愛吃他家的綠豆糕,如今她住在遠(yuǎn)郊的莊上,等閑吃不著,崔世君喊停車馬,叫阿杏去買了幾匣子新鮮糕點,這才又叫崔福趕車。

    不一時,馬車回到崔宅,崔世君剛下車,就看到門口的石樁上拴著一匹大青騾,她走進(jìn)院子里,看到有三四個不認(rèn)識的小孩子蹲在地上玩耍,崔世君正在暗自奇怪,崔福家的就走出來,低聲說道:“大姑娘,莊子上的佃戶來了?!?/br>
    崔世君聽完這話,神色一正,徑直便往屋里走去。

    第5章

    此時,崔家的正堂很是熱鬧,崔海正坐在主位,崔老姑姑陪坐一旁,徐姨娘站在崔老姑姑的身后,往下是崔世柔夫婦和崔世雅夫婦。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翁,他坐在下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說道:“老太爺在世時,素來寬厚體貼,那年水災(zāi),地里顆粒無收,老太爺憐貧惜弱,免了咱們這些佃戶的租子,誰不念他一聲仁義?我們胡家一心想要報答崔家的恩情,誰承想干了幾代,到頭來卻叫東家收回田地?!?/br>
    崔世君進(jìn)屋時,正好聽到這些話,她不急不緩的說道:“我當(dāng)是誰呢,原來是有人哭老太爺來了?!?/br>
    屋里的眾人一楞,除了崔海正和崔老姑姑,其余的人全站起身,原本哭得起勁兒的胡老爹呆了一下,也訕訕的從椅子上站起來。

    崔世君往旁邊掃視一眼,除了胡老爹,另外還有兩個中年漢子并兩個婦人,想來都是胡老爹的兒子和兒媳,再加上外面玩耍的小孩子,這胡老爹一家今日看來是全家上陣了。

    崔世君走進(jìn)屋后,崔世柔讓出座位,崔世君坐下來,她看著對面的胡老爹,不以為意的說道:“這位就是胡老爹吧,大老遠(yuǎn)的你跑到崔家哭老太爺,只怕是不中用,他老人家走了幾十年,管不著陽間的事,有什么要訴苦的,盡管跟我說。”

    胡老爹目瞪口呆,一時連哭訴也忘了,當(dāng)年,他先后和崔老太爺,崔老姑姑并崔老爺打過交道,后來崔家傳到崔世君手里,前幾年原本也是好好的,哪知就在前不久,崔家二話不說,就要收回租給他們的田地,胡老爹一家都懵了,他們一家?guī)状?,靠著租種崔家的田地過日子,要是田地被收走了,靠著他自家的幾畝薄地,如何養(yǎng)得活一大家子人?

    崔家收走田地,自然是因胡家欠租不還,其實先前崔老太爺和崔老爺當(dāng)家時,他家也不是沒欠過租子,一般隔上一兩年就會還上,后來傳到崔世君手里,頭幾年胡家時不時也會欠些租子,等又過了兩年,胡老爹見她一個小婦人,難免就動起了占便宜的心思,于是借口地里收成不好,租子一年一年的拖下去。

    先前每回給崔家送租子的都是胡老爹他兒子,這胡老爹是頭一次見崔世君,他活了一輩子,雖說是個莊戶人家,倒頗有幾分小見識,他很快回過神,唉聲嘆氣的說道:“大姑娘,老頭子我是沒臉見你啊?!?/br>
    他老淚縱橫,一聲三嘆,有那心腸軟的人,只怕也要跟著落淚,不過崔世君并不為所動,她望著胡老爹,等著他繼續(xù)開口。

    胡老爹悄悄覷了她一眼,抹著眼淚說道:“只要有法子,誰愿意拖著租子不還呢,欠賬的名聲是好聽的?只是一來地里收成不好,二來家里人口太多,每年收的那幾個糧食,剛夠糊口,如今東家你把地收回去了,這不是逼著我們?nèi)胰ニ烂??!?/br>
    崔世君一笑,她看著胡老爹說道:“我們兩家?guī)状那榉?,我自然不忍心收回田地,可凡事說不過一個理字,你們胡家欠了幾年的租子,總得有個說法兒吧,否則有一就有二,人人學(xué)你們胡家,餓肚子的就該是我們崔家的人了?!?/br>
    胡老爹張了張嘴,正要說話,崔世君又開口說道:“莊子上的地,佃給哪家都是一樣,這三四年的租子你們要是補齊了,我還是樂意佃給你家?!?/br>
    胡老爹倒抽一口涼氣,三四年的租子,再加上利息,光是想想就跟割他的rou一樣疼,另一旁,胡老爹的兩個兒子也是面面相覷,顯然沒想到崔世君這個婦道人家會如此厲害。

    這次,胡老爹是真的哭出來了,他朝著崔世君說道:“大姑娘,不是不還,是當(dāng)真還不起啊?!?/br>
    崔世君的臉慢慢就冷了下來,胡老爹的大兒子心里一慌,他跟著落下淚,哭道:“大姑娘,你再寬限一年,明年一定還租?!?/br>
    這一老一少哭得可憐,崔海正看了實在不忍心,他扭頭看著崔世君,開口勸道:“君兒,我看胡老爹一家也不是成心欠租,就讓他們多賃一年,實在還不上,再收地也不遲?!?/br>
    崔世君抬眼看著她爹,說道:“爹,你這話我去年就叫福伯帶給胡老爹了,這一年過完了,他家還是說地里收成不好繳不起租子,依我看,倘若胡老爹不是有心欺瞞,那就是他不會侍弄莊稼,要不怎么別的佃戶都能交上租呢?!?/br>
    她這話說的絲毫不留情面,胡家來的幾個人一時都傻住了。

    崔海正也惱胡家欠租不還,可他到底還是顧及著崔家的名聲,便說道:“那能怎么辦呢,這年根兒底下,總不能看著他一家老小去死吧,你沒瞧見院子里那幾個孩子,大冷的天兒,連件厚袍兒都沒穿。”

    胡老爹看到崔海正幫著他家求情,心里燃起一絲期望,他轉(zhuǎn)頭望著崔海正和崔老姑姑,嘴里訴說道:“老東家,我種了一輩子的地,比伺候我老子娘還要勤快,怎么會種不好莊稼?實在是家里人口多,我又時常三病兩痛,這一年到頭也就剛夠嚼用。”

    胡老爹的兒子和兒媳也紛紛對崔海正說著難處,屋里鬧哄哄的,崔海正被說得昏頭轉(zhuǎn)身,他左右為難的望著女兒,指望她拿一個主意。

    “胡老爹?!贝奘谰傲艘宦暎娙送O聛?,一齊看向她,她說道:“崔家不是不講人情的人家,往年欠的租子,你們?nèi)羰钦孢€不上,我不逼著你們強要,緩上一兩年再還也使得,只不過這田地恕我不能再租給你家了?!?/br>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胡家的人要不就是還租,要不就是退地,只不過胡老爹還眼巴巴的望著崔海正,想他這個當(dāng)?shù)膹棄捍奘谰?,崔海正卻在女兒說出這些話后,不再吭聲了。

    崔世君不再跟胡家人歪纏,她朝著崔福說道:“福伯,送胡老爹一家出去?!?/br>
    胡老爹見崔世君心意已定,張嘴嚎哭道:“老太爺啊——。”

    這一聲哭喊還未停,崔世君冷冷看了他一眼,說道:“胡老爹,我勸你省省眼淚,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若真鬧得難看,那就只能請官府來分辯孰是孰非了?!?/br>
    胡老爹被她的話噎得兩眼直翻,地里刨食的莊稼人,就算心里有些小算計,也害怕跟官府扯上關(guān)系,聽到崔世君要告官,胡老爹一家子都不敢做聲了。

    胡老爹一家老小被崔福請走后,正堂只剩下崔家人,屋里的人都瞅著崔世君,便是兩位姑爺,先前只聽說崔世君治家嚴(yán)謹(jǐn),今日還是首次親自見識。

    崔海正悶坐半晌,他嘆了一口氣,對崔世君說道:“何苦呢,這屋淺墻矮的,叫左鄰右舍聽到,鬧得大家都不體面。”

    崔世君抿著嘴唇,她對崔海正說道:“胡家拖欠租子,又不是從我這里興起的,家里這么多佃戶,不立個規(guī)矩,豈不是要亂套??!?/br>
    確實,老太爺和老姑姑那時管家,遇著災(zāi)年時才會給那些佃戶減些租子,等到她爹崔海正接管崔家,他耳根子軟,又一味的愛好虛名,架不住人家三兩句好話,慢慢的就有些佃戶開始拖欠租子。

    二姑爺陳盛容和三姑爺畢遠(yuǎn)文家里也有佃戶,眼見老丈人心里不自在,兩人勸道:“大姐說得是,況且胡家都使得起騾子,未必是真的繳不起租子。”

    崔老姑姑看著崔海正,緊接著開口說道:“崔家既然交給君兒,你就莫要指手劃腳,她這么做,還不是為了咱們崔家?!?/br>
    崔老姑姑發(fā)話,崔海正連忙稱是,畢竟她老人家是長輩,崔海正從來不駁她的話。

    胡家鬧了這么一出,崔家的中飯都推遲了,下午畢遠(yuǎn)文和崔世雅夫妻二人還要出城回家,沒過多久,飯菜上桌,崔海正和兩個女婿一桌,崔老姑姑領(lǐng)著崔世君姐妹并徐姨娘在偏屋另坐一桌。

    吃完中飯,趁著天色還早,崔世雅便要回婆家,崔世君叫阿杏把買來的糕點給她放上馬車,她和崔世柔兩人親自將崔世雅送到門口,嘴上囑咐:“你身子越發(fā)笨重了,千萬要愛惜自己的身子,要是哪里不舒坦,就告訴三妹夫,切莫自己逞強?!?/br>
    想了一下,崔世君又道:“過年你就不必回家走動了,到時叫三妹夫過來也是一樣,等得閑兒,我去看你?!?/br>
    崔世雅點頭答應(yīng),姐妹三人說了半晌話,最后還是畢遠(yuǎn)文催道:“冬日天時短,日頭一眨眼就栽西了,還是早些動身為好?!?/br>
    崔世君見此,趕緊叫他們上路,直到馬車看不見了,崔世君這才和崔世柔回身往屋里走,那崔世柔看了她一眼,語氣酸溜溜的說道:“世雅都已經(jīng)嫁人了,你還惦記著她愛吃桂榮齋的糕點,怎么就沒人想著我呢?!?/br>
    崔世君平心靜氣的說道:“我和老姑姑還有世柔都不吃羊rou,今日桌上的燉羊腿是為誰特意準(zhǔn)備的?”

    崔世柔語塞,她并非爭那幾匣子點心,陳家殷實,就住在城里,想吃桂榮齋的點心也就抬抬腿的工夫,崔世柔不過是嘴上說說罷了。

    “天不早了,你去叫二姑爺一聲,就說我們也該回去了?!贝奘廊釟夂吆叩慕邪⑿舆M(jìn)去叫人。

    崔世君沒搭理她的小脾氣,和阿杏一起進(jìn)屋了。

    第6章

    這幾日,崔世君為了河陽侯府和陳家的婚事,幾乎忙得腳不沾地,進(jìn)入臘月,她還需忙著自家置辦年貨,送年禮,祭祀……好在家里有徐姨娘和崔福夫婦二人幫忙,她這才能騰出手忙公務(wù)。

    這日,崔世君剛剛落衙歸家,就見崔福家的急匆匆迎上前,她看到崔世君,輕聲說道:“姑娘,寧國府來人了。”

    崔世君乍然聽說寧國侯府來訪,十分吃驚,她問道:“來的是誰?”

    崔福家的回道:“是侯府的大總管,老爺正陪著呢?!?/br>
    崔家平時與寧國侯府并無來往,只那日她在清華觀與寧國老侯爺偶然見了一面,卻不知侯府此行為何而來,崔世君沉吟片刻,對崔福家的說道:“走,去看看?!?/br>
    來到前廳,只見崔海正與寧國侯府的大總管分賓主而坐,那大總管看到崔正君進(jìn)門,起身行了一禮,說道:“崔姑姑,在下冒昧來訪,還請見諒?!?/br>
    崔世君回了一禮,笑道:“大總管不必多禮?!?/br>
    說完,她請大總管歸坐,便坐在他對面的位置,問道:“不知大總管光臨寒舍,所為何事?”

    今日登門的這位寧國侯府大總管,五百年前跟他們是一家,也姓崔,名叫崔長松,他在崔世君進(jìn)屋后,先打量她兩眼,她身穿一身青色裙襖,頭上插著幾支珠花,雖是小戶人家出身,舉止卻落落大方,氣度并不輸那些侯門公府家的姑娘。

    提起此行的目的,崔長松說道:“我是受我家老侯爺所托,請崔姑姑為我家侯爺覓一位門當(dāng)戶對的夫人。”

    原來是說親,崔世君心下了然,不過她隨后又有些遲疑,寧國府不同一般的侯府,老侯爺不光要找兒媳婦,還要找一位門當(dāng)戶對的,依這情形,可沒有那么容易呢。

    “我家夫人早年仙逝,老侯爺又一向不在京里,如今侯爺成年,終身大事也該cao辦了,因此這才托負(fù)崔姑姑,還望崔姑姑辛苦這一場,事成后我們侯府自有謝禮?!贝揲L松說道。

    崔世君出聲問道:“請問老侯爺心中可曾有合適的人選?”

    崔長松搖頭,他家老侯爺難得回京一次,連長安城的富貴人家都不認(rèn)得幾個,又哪里會有人選,前幾日,他忽然打發(fā)人送回一封信,叫他托城里的官媒給侯爺說親,城里的官媒就崔家一家,崔長松稟報侯爺后,特意尋上門說了來意。

    坐在主位上的崔海正對寧國侯府始終有些疑慮,他想了半晌,慢騰騰的說道:“連老侯爺都沒有中意的人家,這親事有些難做呀?!?/br>
    崔長松看了他一眼,又扭頭望著崔世君,笑道:“崔家?guī)状墓倜?,連你們都說難做,倒叫我們不知道該找誰呢。”

    崔海正臉上一訕,旁邊的崔世君開口說道:“既然老侯爺信得過我們,小婦人少不得要出力?!?/br>
    崔長松朝著她拱手謝道:“有勞崔姑姑了。”

    送走崔長松后,正堂只剩下崔氏父女,崔海正對崔世君搖頭說道:“只怕沒人敢輕易跟他們寧國侯府結(jié)親呢?!?/br>
    那樣出身尊貴的人家,只因卷入當(dāng)年的奪嫡之爭,都過了幾十年,仍舊被圣上打壓,至今連門親事也只能將就。

    崔海正擔(dān)憂給自家無端招來禍?zhǔn)?,故此并不情愿崔家接下這樁差事,崔世君卻道:“爹你不必多心,我們盡力便是?!?/br>
    崔海正憂心沖沖的說道:“你呀,雖然有些才干,到底還是經(jīng)歷的事太少了?!?/br>
    崔海正自幼長于婦人之手,一生只求安穩(wěn),性子難免有些軟弱,雙王之亂時,他已經(jīng)開始跟著崔老姑姑管家,那時朝堂情勢詭譎多變,他們崔家雖是微末人家,也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遭了無妄之災(zāi)。

    崔海正親眼目睹一個威威赫赫數(shù)百年的家族大廈傾倒,只要想起就會膽寒,偏巧寧國侯府來請他家說媒,崔海正經(jīng)歷了當(dāng)年一事,害怕給自家招惹麻煩。

    崔世君自然明白她爹的心思,她笑道:“當(dāng)年揚州的歐家給寧國老侯爺做的大媒,并不見他家有甚么事,我們何必自己嚇唬自己,再者崔家既然是朝廷指認(rèn)的官媒,來了客人,斷然沒有將人往外推的道理。”

    崔海正嘀咕一句:“歐家是太上皇親自點的,咱們家如何能相比。”

    話是這么說,崔海正倒是沒再說下去,沒過多久,徐姨娘送來一封禮單,是崔長松來訪時送的禮,崔世君看了一眼,皆是尋常的果品糕點一類的,另有幾樣專給老人家服用的養(yǎng)生丸,她將禮單交給阿杏收好,又問徐姨娘:“過年要送禮的東西,準(zhǔn)備妥當(dāng)了么?”

    徐姨娘將禮單也一同帶過來了,她回道:“早就擬好了,老姑姑也看過,說是叫我再拿給你瞧瞧?!?/br>
    崔世君接過單子,一邊看一邊說道:“照著單子,給寧國府也擬一份?!?/br>
    徐姨娘點頭答應(yīng),崔世君低頭細(xì)細(xì)的看了一遍,每年的年節(jié)送禮,是家里的一大筆開銷,依照親疏遠(yuǎn)近,送的東西不一樣,有些人家雖沒怎么走動,禮卻不能少,要是哪里弄岔了,不出幾日,就會成為別人嘴里的笑柄。

    看完后,崔世君把單子遞給徐姨娘,囑咐道:“姨娘,你多費神,再對一遍,切莫有誰家給遺漏了。”

    徐姨娘笑道:“錯不了,都是比著先前的單子擬訂的?!?/br>
    停了片刻,徐姨娘說道:“別家都還罷了,只是太太娘家的禮單,也還照著去年的?”

    崔世君聽了這話,剛剛端起的茶碗又放下來,年初,她外公去世,唯一的舅舅跟她娘一樣走得早,因此崔林兩家走動得不算勤快。

    眼下林家僅剩的長輩就是舅母,崔世君長到這么大,跟這位舅母見面的次數(shù),一個巴掌都數(shù)得清,前幾個月,舅母隨著表兄搬到青州,她娘又沒生個哥兒,想必兩家的關(guān)系到這一輩兒也就斷了。

    一旁的崔海正看到女兒默默不語,對徐姨娘說道:“岳父他老人家今年過世,年禮就照著去年的多添兩分?!?/br>
    徐姨娘見崔世君沒插話,點頭記下了。

    年禮的事商量過后,崔海正也坐乏了,他腿腳不便,崔世君便喚來小廝阿智,將他爹推回屋里,她獨自坐了半晌,想起寧國侯府所托的事,崔世君將長安城有名有姓的姑娘挨個兒數(shù)了一遍,卻總是沒有相配的,眼見想不出個頭緒,崔世君索性將這事暫且放下,轉(zhuǎn)頭去忙別的事。

    一眨眼,年節(jié)將至,衙門里已閑了下來,崔世君卻還是很忙,臘月十八日,廣安伯府次子娶妻,崔世君隨同男方迎親,過門,拜堂,只待將新娘送進(jìn)新房,總算得以喘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