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魂武雙修、大將、總有那么幾個人想弄死朕、總裁很腹黑、無心、赫氏門徒、圣獄、挖黑魔王墻腳(HP同人)、網(wǎng)游之屠龍牧師、異界大巫
“或許大人創(chuàng)建君子國,并非是為了尋找傳人?!卑着劾险叩?。 “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 “大人的想法,我們從前猜不到,也永遠(yuǎn)無法猜出?!?/br> 白袍老者搖了搖頭,擺袍向回走去:“走吧。話雖如此,也只是我的猜想罷了。這最后一關(guān)是修煉君子三道,倘若大人真想找一傳人,就算天賦絕頂死了,不用個千百年時間如何能修成。不修成君子三道,便出不了歸墟,看起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見不到那個年輕人了?!?/br> 三人回廳喝茶,繼續(xù)守著悠悠歲月漫漫輪回,至于安伯塵,他已來到另一界的世界。 “又是大海。” 盯著懸崖下奔騰的海水,安伯塵有些失望。 他這輩子去過有水的地方太多,比如潭底龍宮,比如五鎮(zhèn)海瀆,又比如蓬萊以及海外百國,本以為這趟旅程會不一樣,卻沒想到又見大海。 細(xì)細(xì)看去,安伯塵忽覺有些眼熟。 大海如山,顛簸不平,像極了蓬萊仙境。 想到那年喝過的老龜泡制的茶水,以及嘲風(fēng)口中種種蓬萊奇事,安伯塵不由心生期待。也不知這里和蓬萊以及海外百國又是什么關(guān)系,會不會讓人饑餓,會不會也有數(shù)之不盡的奇異存在。 即便有,自己這一回也沒空悉數(shù)領(lǐng)略了。 看向手腕邊的珠鏈,安伯塵恍惚間又聽到了女子的歌聲,歌聲遙遙飄向大海深處。 安伯塵心頭一動,正欲順著歌聲飛去。 就在這時,從君子國延伸到此處的黑夜進(jìn)入尾聲,太陽從大海盡頭冉冉升起。 下意識的望向朝陽,安伯塵全身劇震。 “那是什么……” 在安伯塵的目光盡頭,是從天而降的飛瀑,仿佛天河倒灌,又好似掛在天海之間的巨大漏斗。 太陽從“漏斗”底部升起,火紅色的光暈散落在海浪天水間,將海浪點燃,水火如潮奔騰向四方,熱浪掀起時若連綿群山,墜下時仿佛要將大海裂開,紅光道道綻放開,雄壯瑰麗如斯。 如此動人的景致,安伯塵生平僅見。 轉(zhuǎn)瞬后,另一件讓安伯塵心潮澎湃的事情發(fā)生了! 就在朝陽升起的同時,從海底鉆出大片大片瑩白色的巨蝶。每一只巨蝶都有十來丈長,它們展開翅膀飛向朝陽,眨眼間,億萬只長著雙足雙臂的巨蝶結(jié)成遮天蔽日的蝶云,太陽的光華為之一暗。彈指剎那后,它們沖進(jìn)太陽的光圈,無數(shù)團(tuán)火焰如流星般飛射出,卻是億萬只巨蝶被太陽之火點燃,掙扎著,向要沖破著這天地間最大的火團(tuán),然而最終卻如飛蛾撲火般紛紛隕落,沉于海浪之中。 “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br> 安伯塵喃喃自語,不知為何,胸口某處升起難以描述的情緒,鼻尖也酸得緊。 “紅拂,我這有許多比人還大的蝴蝶?!?/br> “你在哪?”紅拂的回信來得很快。 “不知。這里有漏斗一樣的飛瀑,還有巨蝶撲日?!?/br> “難不成你到了傳說中的歸墟?我在公主府的典籍中曾看到過,可歸墟不是毀于遠(yuǎn)古大戰(zhàn)中了嗎?你怎么去了那?” 原來這里叫歸墟。 安伯塵穩(wěn)穩(wěn)了心緒,在信里寫道:“你在那邊還能撐多久?!?/br> “還能撐一會。你好好修煉吧。” “具體多少時日?!?/br> “……一個月左右?!?/br> “我若半月內(nèi)還沒能出現(xiàn)在胤京,你想辦法跑路吧?!?/br> 安伯塵寫道,想了想,又將珠鏈中剩下的法寶全都傳了過去。 紅拂說能頂住一個月,只是想讓自己放心而已,她逞強(qiáng)時說的話多少要打點折扣。 剛來到歸墟,便見巨蝶撲日,只是這轉(zhuǎn)瞬即逝的蝶舞,便讓安伯塵心生感觸,好似有驚濤駭浪奔行于其間,道心險些不穩(wěn)。 歸墟的景致看似美麗動人,可安伯塵也拿不準(zhǔn)其中到底藏有多少危險。 然而再危險,自己也要在半月內(nèi)闖過這一關(guān)。 億萬巨蝶被朝陽吞食殆盡,化作紛紛揚揚的殘灰齏粉,灑入大海,頃刻間被海浪卷走。 安伯塵不再多看半眼,從珠鏈中取出多日不見的野馬王,翻身騎上,迎著粼粼波光倒映著的晨曦,向歌聲所指的方向飛去。 第497章 水火風(fēng)雷壓三蛇(三) 歸墟之大,幾無邊際。 安伯塵為節(jié)省元氣,并沒飛行,而是跨乘坐騎,每隔半個時辰便換上一頭。 珠鏈中的上千頭異獸被安伯塵養(yǎng)了這么多年,如今終于派上用場,有海陸兩行的避水金睛獸,有擅長御風(fēng)的三頭青鸞,腳程都不比安伯塵慢到哪去。 饒是如此,當(dāng)安伯塵到達(dá)天海盡頭那個巨大的“漏斗”前,已是第二天傍晚。 天河倒灌,飛瀑長瀉。 方圓萬余里的大淵倒插入海底,一圈一圈的回繞著,安伯塵將異獸收回珠鏈,站在勾連海天的大淵前凝望向滔滔不絕的大水。 腹中響起“咕咕”的叫聲,安伯塵心道果然,歸墟和海外之地一樣,修仙之人同樣會感到饑餓。 安伯塵左右望去,在這大淵周遭無魚也無鳥,倒是大淵之中隱隱綽綽能看見奇異的生物。 歌聲指向這,此時已不再響起。 “看來,這最后一關(guān)就在大淵中。可笑剛才竟然忘了問他們最后關(guān)是什么?!?/br> 自言自語著,安伯塵縱身躍入大淵。 大淵中自有上升下沉的氣流,安伯塵引氣成風(fēng),盤旋而下。大淵周遭的水壁上不時會出現(xiàn)奇異的生物,例如駕馭馬車的拇指大小的小人,又比如背著山洞的螃蟹,然而當(dāng)安伯塵想要飄移過去捕食,那些生物立馬察覺到。它們仿佛從沒見過活人,先是呆呆的看向安伯塵,待到發(fā)現(xiàn)安伯塵的來意后,每每怪叫一聲,嬉笑著躲進(jìn)水壁中不見蹤影。 安伯塵空有一身法力,卻無法破開歸墟大水,只能順著流風(fēng)向下,到最后索性放棄捕食,身體一沉,直墜而下。 又過了一天,已經(jīng)是來到歸墟的第三天,中午時分,安伯塵終于到達(dá)大淵底部。 “一來一回就要花上五六天,也就是只剩十天時間闖關(guān)了?!?/br> 安伯塵心知時間緊迫,召出野馬王和十來頭異獸,讓它們?nèi)ふ沂澄铩?/br> 上頭有人好辦事,野馬王的品秩在千多異獸中不算墊底,也屬于末流,卻因是安伯塵坐騎的緣故,在珠鏈?zhǔn)澜绲漠惈F里極有威望。當(dāng)下它昂首闊步,發(fā)出“嘶嘶”鼻嗤,帶領(lǐng)十來頭異獸沿著海岸奔馳而去。 大淵底部又是另一番景象。 往上看,不見藍(lán)天白云,只有無邊無際的海水。 海水懸掛于天頭,而安伯塵腳下也是汪洋大海,海水向遠(yuǎn)處奔騰流淌,奔涌到安伯塵幾乎難以望到的盡頭,仿佛突然遇到懸崖峭壁,陡然垂直向下瀉去。 安伯塵沒心思欣賞海景,他的正落于不遠(yuǎn)處的一座小島,小島被一團(tuán)濃霧包裹著,饒是安伯塵施展目神通,也難以破開迷霧看見島中景象。 不一會功夫,野馬王攜眾而歸,將捕捉到的海魚丟在安伯塵腳邊。 這些海魚和塵世間的魚類長得差不離,只除了渾身上下晶瑩剔透,仔細(xì)看去竟是透明的。 生火,烤魚。 安伯塵快速的飽餐一頓,在野馬王的求情下,將珠鏈中的千多異獸一起放出,鬧哄哄的奔馳在海岸邊,安伯塵則騎上野馬王向濃霧中的海島飛去。 少時野馬王到達(dá)海島,一頭扎入迷霧,又飛了少會兒,霧氣漸漸變淺。 出現(xiàn)在安伯塵視野中的,是三條高聳入云的蛇人石像,比君子國中的要大許多,至少有千丈之高。 有了君子國的經(jīng)歷,安伯塵也不以為怪,翻身下馬,安伯塵向三蛇尾巴處走去,在那里同樣有一座神廟。 走到神廟前,安伯塵一愣。 神廟如山,和君子國的幾乎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地方卻是,神廟竟然沒有門,當(dāng)然,也沒有輪回監(jiān)守者。 野馬王突然嘶鳴一聲,扒著蹄子慌張的向后倒退。 安伯塵皺了皺眉,順著野馬王的目光向上望去,安伯塵腦袋“嗡”的一聲,心跳從未有過的快。 那三條蛇人石像竟然都睜開了雙眼,居高臨下,無不玩味的打量向安伯塵,中間那蛇人目光清澈,左邊那條面露猙獰,右邊那條則是眸藏天機(jī),仿佛洞察了一切。 僅僅是它們的目光便讓安伯塵如墜冰窟,道心全失,整個人變得恍恍惚惚,神智全失。 待到安伯塵回過神來時,再望向那三條蛇人,卻發(fā)現(xiàn)它們不知何時又變回了石像,雙目深陷,毫無神采。 “剛才是怎么回事……” 安伯塵緊守道心,抹去額上冷汗,余光落向神廟,目光一閃,就見神廟前出現(xiàn)了兩扇大門。 顧不上奇怪,安伯塵大步走向大門。 神廟距他不遠(yuǎn),只有二十來步,可走了五十步,安伯塵仍沒能靠近神廟。 悻悻然停下腳步,安伯塵對于藏在幕后戲耍他的家伙腹誹不已,正當(dāng)他不知所措時,只見一行古篆浮現(xiàn)于神廟大門上。安伯塵不識遠(yuǎn)古文字,可看到那行字,安伯塵只覺它們一下子涌入腦海,文字雖陌生,可它們所表達(dá)的涵義安伯塵卻已能明了! “這兩扇門通往來處,只有三道蛇人能打開?!?/br> “這門便是最后一關(guān)?”安伯塵喃喃問道。 “然。”廟門上又浮出一個字。 安伯塵一怔,隨即心喜:“你就在神廟里?” “否。”廟門上的篆字回答道。 “那你在哪?你是誰……莫非你就是那個君子國的創(chuàng)建者?”安伯塵問道,心中忽然有些緊張和激動。 “哪來這么多廢話。你還想不想修煉君子道義?!睆R門上又浮出一行古篆。 君子道義是什么? 安伯塵心中奇怪,想到之前君子國中輪回監(jiān)守者們的話,安伯塵隱隱猜到了些什么。 他之前闖過兩關(guān)算是投機(jī)取巧,如今看來,那兩關(guān)的設(shè)立另有目的,似乎是在循序漸進(jìn),和廟門上所寫的修煉“君子道義”有關(guān)。 沉住氣,安伯塵問出了他一直以來最關(guān)心的問題。 “敢問前輩,你可是無上?” “無上是什么。”廟門上浮出一行篆字。 看來遠(yuǎn)古時候的等級劃分和如今不同,可修行的盡頭應(yīng)當(dāng)差不多才對。 安伯塵想了想道:“無上者再無可上,以晚輩的理解,是凌駕于天地秩序之上的修行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