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賤受逆襲[穿書]、修仙帶著作弊器、地府小鬼差 完結(jié)+番外、嘴炮天師當(dāng)影帝[娛樂圈]、見鬼的姻緣、老妖怪就寵貧僧、刀生贏家[星際] 完結(jié)+番外、你怎么穿過來了! 完結(jié)+番外、主播混過仙界 完結(jié)+番外、[快穿]和黑化男主斗爭的日日夜夜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zāi),你這跳的是左還是右???”劉健隨口道,有些心不在焉。 徐溥:“不是罷,我怎么聽說是左災(zāi)右財?兩只眼皮都跳那是什么征兆?” 劉健:“那說不定你等會兒回去的路上會有大美人投懷送抱呢?” 徐溥笑罵:“去你的!” 他旋即又?jǐn)咳バθ輭旱土寺曇簦骸澳闱迫f循吉他們,是不是都有點(diǎn)怪怪的?” 劉健皺了皺眉,他還沒收到唐泛的回音,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有什么進(jìn)展,不過說不定還真是自己多疑了,萬安根本就沒有暗示什么,唐泛自然也就查不出什么結(jié)果。 他循著徐溥的話仔細(xì)觀察萬安等人的表情,發(fā)現(xiàn)對方的舉止其實(shí)談不上奇怪,與往常并無二致,大朝會等場合,自然不能像平日在內(nèi)閣那樣隨意,神色難免也要肅穆幾分。 “你的奏疏準(zhǔn)備好了?”他小聲問徐溥。 徐溥也小聲回道:“備好了,到時候真要這么做?只怕陛下會大失顏面罷?” 正如萬安他們早有成算,劉健與徐溥也已經(jīng)作好打算了。 若是皇帝執(zhí)意要追封萬氏為后,他們就會上疏反對,如果皇帝不肯聽從,他們即便舍棄這頂烏紗帽也不足為惜,如果皇帝肯妥協(xié)退讓,那么他們也不妨退讓一步,同意皇帝給萬氏多上點(diǎn)尊號,聊表安慰之意。 當(dāng)然,皇帝很可能是不會妥協(xié)的,所以兩個人的袖子里都備好了兩份奏疏,以應(yīng)不時之需。 劉健回答道:“如果不這么做,太子難道以后要尊萬氏為嫡母?” 徐溥嘆了口氣,沒有作聲。 太子自入主東宮以來,謙和禮讓,勤奮好學(xué),隱隱已有一代明君的氣象,更難得的是他心地仁善,與他接觸過的人,沒有不喜歡他的,他們因太子幼年的遭遇,這種喜愛之中又夾雜著憐惜之情,當(dāng)年能夠?yàn)樘由釛壭悦膶m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劉健徐溥等人,連唐泛不也因?yàn)榕c太子數(shù)次接觸,而真心想要幫助這位東宮儲君么? 反倒是作為親生父親的天子,對太子卻殊無舐犢之情,又或者說,他對所有兒子都是如此,皇帝所有的感情,可能此生只給了萬氏一人。 二人說話之間,朝臣魚貫入殿。 伴隨著凈鞭響過,皇帝出閣升輦,所有竊竊私語悄然停止,眾臣神色肅穆,靜待皇帝發(fā)話。 坐在御座之上,與站在下面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從皇帝這個角度,他可以將下面所有人的面部表情一一收入眼底。 剛剛登基那幾年,皇帝或許會樂此不疲地坐在這上面觀察朝臣的各種反應(yīng),但是現(xiàn)在的他早就沒了這種心情。 以前萬氏在的時候,他也不見得能夠修身養(yǎng)性,只與萬氏待在一起,每每總還會忍不住去拈花惹草,后宮女人很多,她們的皮相年輕而又漂亮,這些宮女,女官乃至嬪妃,全都貼上了皇帝一人專屬的標(biāo)簽,很難令人把持得住,成化帝也不例外,他沉迷于修仙,除了想要長壽長生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重振雄風(fēng)。 萬氏自然狠不高興,她是一個獨(dú)占欲很強(qiáng)的女人,即使后來已經(jīng)不管皇帝又有多少子嗣誕下,但依舊會對皇帝臨幸某個后宮女人而發(fā)上半天的火。 然而她越不讓做,皇帝反倒越有種偷情的禁忌快感。 不過這一切從萬氏死了以后就徹底改變了。 皇帝忽然發(fā)現(xiàn),無論再漂亮的女人,也不能令他提起興趣,甚至李孜省繼曉向他灌輸?shù)哪切╅L生不老的言論,也無法再讓皇帝覺得動心著迷。 天上地下,唯有那樣一個人,能夠令他感覺到生機(jī),沒了她,自己就像孤魂野鬼一樣,再無活下去的趣味。 也許朕很快就能去見萬jiejie了罷。 皇帝輕輕地,幾乎無聲地嘆了口氣。 他感覺到從未有過的疲憊,從骨子里散發(fā)出來,將整個人都包裹浸染,連坐在這張龍椅上,看著下面那些人的面孔,都讓他覺得窒息。 大朝會本該是有教坊司齊奏鼓樂的,不過今日有些特殊,又非什么重大慶典,誰也不想去觸這個霉頭。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此時本該是首輔萬安出列,提出廢太子之事,然后皇帝首肯,彭華等人順勢拿出廢太子詔書,趁著群臣來不及反對之際,將此事定下來。 如果群臣反對聲浪很大,皇帝就退一步,以不冊封萬氏為后作為交換條件,來換取群臣對廢太子的妥協(xié)。 其實(shí)皇帝本來是已經(jīng)鐵了心要追封萬氏的,奈何昨夜太后聞訊趕來,與皇帝大吵一架,以死相逼,皇帝畢竟沒法真的眼睜睜看著親娘去死,最后只得答應(yīng)下來。 可除了萬黨,其他人并不知道這些內(nèi)情,朝臣還以為今日朝會的主題便是討論萬貴妃的身后尊號。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皇帝的視線望向臺階下面的第一人,萬安。 萬安微微垂著頭,并沒有往上看。 這是覲見的基本禮儀,不能直視君顏。 但這樣一來,皇帝卻看不清萬安的表情。 他為什么還不說話。 萬安不說話是因?yàn)樗讵q豫。 昨天他和劉健大吵一架,當(dāng)然不僅僅是因?yàn)閯⒔〈林兴能浝撸屗麗佬叱膳?,入閣十?dāng)?shù)年,萬安經(jīng)歷過的難堪場面絕對不止劉健那一樁,再難聽的話他都聽過,劉健那種充其量是毛毛雨。 他只是順?biāo)浦?,借著吵架將要表達(dá)的訊息傳遞給對方罷了。 但是那里頭包含的訊息實(shí)在太隱晦了,他不能肯定劉健到底聽沒聽出來,也許聽出來了,也許沒有。 萬安也說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不愿謀朝篡位,更不愿用什么假太子去混淆皇家血脈,所以他希望萬通等人的陰謀可以被劉健他們知悉破解,而自己因?yàn)橛型L(fēng)報信的功勞,怎么說也能得個善終。 但另一方面,這些陰謀從頭到尾又少不了他的份,他無論如何都是沒法徹底擺脫干系,所以很有可能到了最后,他既不為萬黨所容,又被太子那邊的人唾棄,落得兩面不是人。 這種矛盾的心情使得他左右為難,最后才給了劉健那么一個隱晦到幾乎沒人能識破的提示,大有“反正你能猜出來就是我的功勞,猜不出來就不關(guān)我的事”的意思。 眼下,本該輪到他第一個開口請皇帝廢太子,揭開今天的大戲。 但他卻遲遲沒有出聲。 等待的時間有點(diǎn)長,朝臣都莫名所以,面面相覷,若不是有監(jiān)察御史在旁邊盯著,估計都要交頭接耳了。 萬黨更加焦急,都不知道萬安中了什么邪。 彭華幾次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推他,奈何自己前面還站了個劉吉,對方有意無意用身體擋在中間,讓彭華根本沒法下手,恨得他牙癢癢,把劉棉花的祖宗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李孜省終于沒忍住,不想繼續(xù)再等下去:“陛下,臣有本奏!” 眾人皆聞聲朝他望過去。 李孜省是禮部侍郎,貴妃身后喪事也要由禮部來主持,由他先開口倒是可以理解的。 見皇帝沒有阻止的意思,司禮監(jiān)的當(dāng)值宦官喊道:“準(zhǔn)!” 李孜?。骸俺紘L聞太子承天之命,順民之祈,本應(yīng)得天獨(dú)厚,寄四海望,然太子自冊立以來,身邊親眷屢屢橫遭不測,初為生母,后又累及陛下龍體,貴妃性命,兼有慧入北斗,泰山地動等警兆,……” 大殿之內(nèi)轟的一聲就炸開了,所有人都以為李孜省開口是為了逢迎討好皇帝,搶個追封萬氏的頭功,誰能想到他居然將矛頭指向太子?! 前一陣子,廢太子的事情鬧得轟轟烈烈,最后以泰山地震而告終,因?yàn)楫?dāng)時大家都覺得這是皇帝想要廢太子招來的,也都覺得皇帝有生之年估計都不會再提及此事了,孰料李孜省竟又舊事重提,而且還將泰山地震給扣在太子身上! 既然是天災(zāi),天又不會說話,會說話的只有人,天意只會按照人們所需要的來理解描述,既然親太子的人可以將其解釋為皇帝失德,那么萬黨自然也可以解釋為太子失德。 劉健和徐溥都懵了。 他們根本沒料到會有這一出! 要知道兩人袖子里還兜著與萬氏有關(guān)的奏疏呢,結(jié)果萬黨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大大擺了他們一道! 事情來得實(shí)在太突然,別說劉健徐溥,其他人也都毫無防備,只能眼睜睜瞧著李孜省在那里侃侃而談。 “……可見兇德彌著,天地不容,是以臣斗膽請陛下另擇賢明,以順日月人心!” 李孜省幾乎沒有給任何人插話的間隙,直接一口氣說完,然后躬身退入隊列。 “陛下,李孜省信口胡言,恕臣不敢茍同!”劉健反應(yīng)過來,急急出聲,“泰山地震明明是……” 他好歹沒有完全急過頭忘記分寸,說出什么“泰山地震明明是陛下你要廢太子才會引來上天警告”之類的話。 “泰山地震明明是天災(zāi),天災(zāi)難避,與太子何干!再者太子被冊立至今十余載,貴妃薨逝如何又能算到太子頭上?還請陛下萬勿聽信此等jian佞之徒所言!” 李孜省淡淡道:“我是jian佞之徒,劉閣老你又是什么?你只因擔(dān)任過東宮講學(xué),便對太子死心塌地,然則太子雖然尊貴,也不過是儲君,你身為人臣,本該效忠圣上,如今借著效忠太子之名,行結(jié)黨營私之實(shí),可見劉閣老也沒有你自己口中說的那般大義凜然,不過是斯文敗類罷了!” 劉健勃然大怒:“你血口噴人!我心向太子,乃因太子是陛下冊立,名正言順的儲君,絕非藏有半點(diǎn)私心!” 李孜省涼涼道:“劉閣老如此色厲內(nèi)荏,顯然有做賊心虛的嫌疑??!” 劉健意識到自己吵架肯定是吵不過他們的,當(dāng)即就摘下頭頂官帽,跪下叩首,悲痛道:“陛下,太子何辜!” 徐溥也跟著跪下:“陛下,太子自冊立以來,戰(zhàn)戰(zhàn)兢兢,仁善恭謙,并無失德之處,請陛下明鑒!” 當(dāng)場也有不少朝臣反應(yīng)下來,紛紛跟著下跪。 還有一些尚在觀望,或者根本就是萬黨中人。 殿上當(dāng)即就亂作一團(tuán),監(jiān)察御史們不得不出面維持秩序,好一會兒才讓亂哄哄的場面稍微平靜下來。 萬安還是沒有吱聲,仿佛完全忘記了自己身為首輔的職責(zé),一動不動站在那里,跟睡著了似的。 若不是上朝前他曾開口說過話,別人幾乎要以為他被下了啞藥了。 萬通人也在當(dāng)場,不過這種場合一般沒有他開口說話的份,而且由于他的身份使然,如果貿(mào)然開口,反倒會引起文臣反感,更惹來一些原本中立的人奮起反對,他對文官這種心理再了解不過,所以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他也只能選擇沉默。 但他心里卻已經(jīng)將萬安恨入了骨頭,早知道這人會臨陣退縮,他是絕對不會讓對方好過的! 萬通狠狠地剜了對方的背影一眼,繼而不停地向彭華使眼色。 這種情況下,彭華不得不臨時充當(dāng)起引領(lǐng)萬黨繼續(xù)將計劃進(jìn)行下去的職責(zé),所以他又主動提出了給貴妃上謚號,追封其為孝康靖肅哲惠莊仁皇后。 這一下,大家且顧不上反對廢太子的事情,又要開始為了萬氏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被追封為皇后而爭論吵鬧。 劉健哪里還看不出來,今天哪里是要追封萬氏,分明是萬黨想要借著這個由頭廢太子呢! 恐怕皇帝也早已知情,所以一言不發(fā),在配合他們演戲! 他與徐溥相望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慍怒之意,當(dāng)即也不管萬氏的事情,便準(zhǔn)備開口反對太子之事。 這時候,大家便聽到皇帝提高了聲音道:“朕還沒死,眾卿吵嚷什么?” 眾臣不得不紛紛跪下請罪,連劉健徐溥剛要出口的話也只能咽了回去。 怎么辦? 皇帝這一口,必然是與廢太子有關(guān),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太子被廢么? 難道太子最終還是逃不過這種命運(yùn)么? 劉健等人心中焦急萬分,卻束手無策,他們總不能貿(mào)然打斷皇帝的話吧? 上回皇帝還會先征詢內(nèi)閣的意見,這次卻連事先通知一聲也沒有,直接就讓萬黨的人任意施為,只怕真是鐵了心了! 片刻的沉默之后,皇帝道:“太子并非長子,亦非嫡子,只因在他前面的兩位兄長早夭,故而才輪到他冊立為東宮,既然如此,論長排序,也該是貴妃所出的長子才是,從這一點(diǎn)來說,貴妃既然誕下皇長子,追封為皇后,并不為過。但卿等既然竭力反對,朕亦不愿眼見君臣失和,故而決定只廢黜……” “陛下,臣有本奏?。?!” 聲音來自于眾人身后,大殿之內(nèi)寂寂無聲,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便顯得分外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