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要不就說涼州那地方出來的人就是彪悍呢,老爺子在每天起早貪黑的訓練之后,甚至都沒要曹旭給他和程昱這種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放寬的五公里要求,直接跑了個十公里合格。 那段時間賈詡努力到苦bī的樣子大家都是記得的,而現(xiàn)在,郭嘉和戲志才卻不用那么辛苦,只需要通過考試就可以了。 作為出題人,賈詡會放過他們兩小混蛋才奇怪了。 而賈詡坑起人來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嗯,這一點已經(jīng)不需要重復了。 郭嘉簡直要哇的一聲哭出來了,他幾步上前拉著紀衡的手說道:伯瑾先生!讓我做你的題吧! 紀衡的題多學多練多思考,總之還是有希望通過的,但是賈詡 郭嘉真的怕了那老頭了好嗎! 紀衡微笑著把郭嘉的手從自己手上扯下來,然后說道:奉孝這么說,是對文和有什么意見嗎? 郭嘉:qaq 這意見大了去了好嗎! 然而他不敢說_(:3ゝang;)_ 把哭唧唧的郭嘉和戲志才丟到一邊,曹旭則開始處理今年新占領的地區(qū)的事qíng了。 尤其是并州那邊,其實是很讓人擔心的。 曹旭想了想對呂布說道:我想把文遠調(diào)去并州,你覺得呢? 并州那地方,說起來還是呂布比較熟悉,此時聽曹旭這么問,就回答道:文遠去是沒問題的,但為什么不讓我去? 他在并州那才叫如魚得水?。?/br> 曹旭斜看他一眼:你去?那我就得擔心你是不是會和劉備打起來,還是再被張飛坑一回,丟了并州了。 呂布頓時很委屈:我不就那么一次么! 你得了吧,這種蠢事,一輩子有一次也足夠了。 呂布:qaq 但不得不說,呂布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曹旭雖然擔心呂布再次鬧出事qíng來,但她也得承認,張遼或許比其他將領都更加合適,但呂布卻也一定比張遼更加合適。 最后曹旭只好狠心說道:那就不要文遠去,你去,帶上高順,還有,我把元直派給你,如果你這次敢再鬧出事qíng來,奉先,咱們兩的關系再好都沒用了。 失敗可以原諒,甚至是不必受到處罰的,但失誤和錯誤卻一定要承擔責任。 呂布丟了延津本該處罰,但畢竟后面他表現(xiàn)不錯,因此回來也就只是掛科幾次,給他長點記xing罷了。 可如果并州有失,曹旭可就得讓呂布知道法不容qíng四個字怎么寫了。 至于說徐庶,派他去其實主要不是為了呂布,而是為了劉備。 劉備雖然逃往涼州,但看他目前的架勢就知道他是打算以涼州為根基做出一番事業(yè)來的,且這一次,是劉備得到的最大的地盤,也是他底氣最足的一次,如果考慮到目前曹旭的力量的話,那么就該知道,其實劉備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 他沒有任何再次失敗的機會了。 如果劉備再丟一次涼州,那么之后大概也就不用混了,早點回家賣糙鞋比較靠譜,還能抓緊最后的時間給自己攢點養(yǎng)老錢。 因此劉備是一定要注意的,可此時的劉備力量并不qiáng大,且涼州那地方確實偏遠,對于曹旭來說,在明年抓緊時間搞定幽州,然后穩(wěn)固統(tǒng)一北方,之后南下解決掉孫策才是最重要的事qíng。 一旦gān掉了孫策,這天下未來的大勢就已經(jīng)定下了。 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是清楚的。 此時在幽州,袁紹面色略顯憔悴的靠在榻上,而他的另一邊則陪著他目前已經(jīng)成年的幾個兒子,另外還有他帳下謀士。 許攸是徹底死掉了,當然,在許攸臨死之前他也玩廢了逢紀等人,因此目前袁紹的謀主其實是荀諶。 是的,又是一個老荀家的。 荀諶和荀攸荀彧那也是實打實的親戚。 此時荀諶也在給袁紹分析曹旭的動向。 觀之前曹旭講孫權送離青州,以及這段時間孫策在丹陽等地的活動來看,曹旭是已經(jīng)有打算要男鞋解決孫策了,但在解決孫策之前,她勢必會前來攻打幽州,畢竟幽州的事qíng不解決,對于曹旭來說就是在背后留下了一個手握刀子的對手,她絕不可能安心南下。 袁紹點頭認可這話:確實如此,就算我是曹旭,也不可能在背后尚且有對手的qíng況下就南下的。 北方是根基,此時的北方可比南方重要多了。 如果兩相比較的話,曹旭甚至可以丟著南方的事qíng多年不管,也不會愿意在北方有任何失誤的。 而對袁紹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已經(jīng)走到了絕路,再也沒有任何機會了。之前他通過給曹旭寫信,跟曹旭講講舊qíng,不管是曹旭還是曹cao,看在當年的那點qíng分上,都會對他稍微緩上一緩,但明年就不同了。 他已經(jīng)求饒一次,再來一次,不要說是曹旭,就算是袁紹自己也會瞧不起自己的,事實上他當時更多的是為了給兒子們求得足夠的退路,讓他有時間安排好孩子們的事qíng,袁紹自己驕傲到可以在失敗后說一句不過一死,但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后人也這樣啊。 因而這一年,袁紹是打算死戰(zhàn)到底的。 那么現(xiàn)在剩下的關鍵問題就只有一個了,曹旭明年什么時候來攻,她會選擇怎樣的進攻方式? 荀諶則說道:恐怕明年需要思考的,可不是曹旭的問題了。 見袁紹看過來,荀諶解釋道:明年,曹cao的孝期就該過了。 而如果對手是袁紹,打的又是這樣的生死之戰(zhàn),決出最后的勝負的話,恐怕比起曹旭,其實曹家兄妹兩都清楚,曹cao才是更應該來的人。 至少就算是看在朋友一場的份上,他也是要來的。 那么其實就不是曹旭會怎么打,而是,曹cao會怎么打? 袁紹深深地嘆了口氣:多年以前,我又如何能夠想到今天呢? 他最終要和曹cao決出生死。 第146章 冬日里的時候曹旭去曹cao那里的時候,只見到了丁夫人等人,曹cao倒是依舊住在城外。 雖然說起來的話,孝期其實是越往后各方面的要求越寬松,但曹cao還是選擇直接在外面住滿好了。 想想也對,他既然已經(jīng)辭官了,那么無論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還是為了保證最大化的利益,當然都是要做一個合格的孝子的。 倒是曹丕作為孫輩,且不是長孫,他的孝期是早就結束了,而如今十四歲的曹丕其實面臨著一個挺重要的選擇。 明年的時候他將要選擇是繼續(xù)留在學館讀書還是去考軍校,說實在話,曹丕是有些猶豫不定的。 曹丕雖然不是丁夫人親生,但她做主母向來是很合格的,且她本身與曹丕的母親卞夫人的關系也很好,曹丕對嫡母也很敬重,也是真心實意稱呼她一聲母親的。 因此這種事,以卞夫人作為妾室的身份是沒資格找曹旭的,但丁夫人卻主動對曹旭提起這事了,她說起來的時候,換來卞夫人感激的眼神一個。 丁夫人一笑:丕兒也是個好孩子,我怎么能不疼他呢。 卞夫人卻還是堅持對她道了一聲謝。 只是這事不要說是丁夫人和卞夫人,就算是曹丕自己也是拿不定主意的,因此才來問曹旭的意見。 曹旭也是有些困惑的:丕兒喜歡什么只管學就是了,哪里需要考慮那么多。 丁夫人看了眼曹丕,曹丕自己說道:我是想要好好學習,日后幫助父親做事的,如今正逢亂世,如果去讀軍校的話,會不會更有用一些? 他是很想做個讓曹cao驕傲的兒子的。 只是曹丕這話說的曹旭倒是一愣,然后她笑了出來:你這想什么呢,算算你得明年才能考慮這事,而說起來的話,就算是去讀軍校,但等你畢業(yè),那得多少年了? 且也不是軍校畢業(yè)了立馬就可以用的。 這種時候將領們多數(shù)是被分配去中低層做小軍官,得歷練好些年,憑著戰(zhàn)功慢慢的升成有名號的將軍呢。 而謀士們則是被分配去各級參謀團,當然,按照這年頭大家習慣的叫法,是不稱參謀的,叫謀士還差不多。 可因為軍校的建立,很多東西也都得改,比如以后單純的謀士是不會有了,一律稱參謀,配備參謀長之類的職務,畢竟目前軍中如同荀攸之類的人,職務上其實并不是完全明確的,他們并不僅僅是給曹旭當謀士,同時還處理其他事qíng,甚至有些時候他們還得擔負起后勤和基本的軍需分配的職責,紀衡覺得這一塊太亂,他雖然打仗是不行的,但分工明確是知道的。 因此明年開始目前所有的占領地的軍隊可能都需要進行改組,這個改組說的是領導層的變化,比如專門的參謀團后勤部甚至還有秘書室之類的。 實際上看看這年頭很多謀士的職務,其實他們好像包攬了參謀秘書,甚至可能還帶點政委的xing質。 這完全不行嘛。 既然設立了軍校,術業(yè)有專攻,咱科目都分了,職位卻不分有點不太好吧? 因此幾乎今冬就會有初步的調(diào)整方案出來,然后明年開始逐步改動,最后估摸著等曹cao回來的時候,大家正好完成這次改組,可以安心的去打袁紹了。 那么在這種qíng況下,雖然保證了某種程度上的穩(wěn)定xing,不會出現(xiàn)龐統(tǒng)那種,雖然才華高,但經(jīng)驗不足卻坑了自己一臉血的qíng況,但也使得新人想要立刻晉升高位變得很困難了。 也就是說,甭管曹丕怎么選,完成軍校的課程她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而歷練一下,有足夠的資本晉升的話,至少也得花個一兩年吧? 以目前青州的勢頭來看,除非南下他們遭遇慘敗,否則等曹丕學成的時候,他們早gān完了。 因此曹旭說道:除非你找你父親或者我給你開個后門什么的,否則真的沒有必要思考這些,安心選擇自己擅長并且喜歡的東西去學就好了。 我要憑自己的本事做事。 曹丕這話說的很堅定:大哥不也是這樣的嗎? 曹昂原本的職位也不高,之后一路歷練,尤其是在曹cao辭官的這段時間,曹昂的努力大家都是能夠看得見的,除了上次董承的事qíng傻乎乎了一回之外,他幾乎沒犯什么錯誤,因此他才能有如今的地位,才能真正的讓大家稱呼他一句大公子。 或者說是,真正的在心里認同他作為曹cao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