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人要先留住
丁小白這話不是胡亂說的,這年頭拜師傅,說白了就是給師傅做小工,不賺錢還要伺候一應(yīng)的衣食起居。 這還是好的,更有甚者,若是遇著個渣師傅,打罵虐待更是隨意,有了師徒這層牽絆,更是反抗不得,連個普通的下人都不如。 說不得熬到最后,師傅還要留下后手,讓你學(xué)不著真東西,拿不到真本事,做了幾年白工,可能連師傅都是白認(rèn)了呢。 “這幾天家里做了幾樣家具,在我看來,我爹的手藝還成,你就跟著我爹先練練手吧?!?/br> “反正你倆都沒真正拜過師傅,誰也不用笑話誰,多切磋多實(shí)踐,咱家不缺木料,好料沒有,普通的后山上有的是?!?/br> “別不敢下手,實(shí)踐出真知,做壞了大不了重來,以練代學(xué),或許比你拜師傅還學(xué)得快呢。” 這話把王金虎給說樂了,誰家閨女這么說爹爹的,也就是二丫敢這么說話吧,三叔和三嬸有點(diǎn)慣孩子呢。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臉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燦爛,但王金虎的眼里,卻泛上了暖暖的霧氣,暖得手腳都有點(diǎn)發(fā)燙了。 “二丫,也就你敢這么說你爹,三鎖叔兒雖然沒有認(rèn)過師傅,可他的手藝卻不是鬧著玩兒的?!?/br> “那是跟大師傅干活磨出來的,隨便鋸一下砍一刀都是精細(xì)活兒,我還差得遠(yuǎn)呢。” “這樣啊。”丁小白沒有想到,自家爹爹還真是學(xué)過的,也不知道老宅當(dāng)初都是怎么壓榨爹爹的。 雖然之前不怎么待見自家爹爹的憨慢性子,但她不得不說,那個男人簡直無所不能,種地、木匠、泥瓦匠這些活計(jì),哪樣兒他都是手到擒來的。 怪不得之前做出來的幾樣家具都挺上眼的,竟然還真是下過功夫了,這么說來,有爹爹這個師傅教著,丁小白的打算有可能會更順利些。 “金虎哥既然說我爹的手藝不錯,那應(yīng)該就還行,你就先跟著我爹好好學(xué)吧,等手藝練熟了,過些日子我看看,能不能幫你接些活計(jì)回來?!?/br> “我嗎?給我找活?”王金虎一臉的不敢相信,自己這么一個沒拜過師的半吊子,也能接到活計(jì)。 不過一想到二丫這些日子給丁家攬的活兒,王金虎的擔(dān)心立馬就收了起來,不信誰也該信二丫的,這丫頭別看年歲小,本事大著呢。 “那可要謝謝二丫了,不過,也不知道我的手藝成不成,若是真有了活兒,還得讓三鎖叔幫我看看。” 這個不用王金虎說,丁小白就算是不會做木工活,看她總是會的,如果王金虎的手藝確實(shí)不合格,她自然也不會讓他強(qiáng)出頭。 “那咱們就先這么說著,你也別想著拜師傅了,你等著起家里的病人等不起,等你拜過師傅學(xué)會了手藝,黃瓜菜都涼了。” “明天我去鎮(zhèn)上的時候,幫你請個好些的大夫過來,先把你爹和兩個弟弟的病治了……” 看到王金虎要開口說話,丁小白連忙抬手阻止了,有些話不說比說出來更好些,她不想讓這個男人失去自尊,窮不可怕,失去尊嚴(yán)才可怕。 “你別著急跟我提錢的事兒,你家的情況我知道,診費(fèi)算是我爹借給你的,等你賺了錢再還給我爹就是了?!?/br> 王金虎漲紅了一張臉,連眼睛都是通紅的,這是救命的事兒,二丫卻偏偏說得這么輕描淡寫,仿佛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讓他都不知道怎么感激才好了。 “謝謝什么的就不必說了,我們家現(xiàn)在也是有了這個能力,若按著之前的條件,飯都吃不上,就算是想幫也幫不上你?!?/br> “你家一病就是三口,都是鄰里鄰居的,擱誰也看不過眼去,我們家也就是力所能及地伸伸手?!?/br> 這份恩情說著輕巧,實(shí)則卻是欠大了,王金虎抬手抹了一把眼睛,努力露出個大大的笑容來。 丁家二丫說了幫自己,那就是希望自己一家好好的,這時候掉眼淚,倒是辜負(fù)了她的一番心意。 “好,我不說謝你,不過日后只要你有用得著我王金虎的地方,水里火里絕無二話?!?/br> 丁小白搖搖手,“我沒想著讓你報答,都說了是我借你的,日后賺了銀錢還我就是,你可要記得有借有還噢?!?/br> “嗯,我一定記得?!蓖踅鸹⒅刂氐攸c(diǎn)了下頭,轉(zhuǎn)身回去了院子里,嘴角卻揚(yáng)得高高的,收也收不住。 爹爹和弟弟就要有救了,自家請不起好郎中,就算賣了家里的地,那些好藥也用不起,哪想到一轉(zhuǎn)眼就要見到光了呢? 心里一時興奮得不行,嘴里就哼了兩句,丁三鎖有點(diǎn)奇怪地問他,咋突然就這么高興了?他笑得瞇了眼睛。 丁小白也不管王金虎是怎么跟自家老爹說的,自己轉(zhuǎn)身就去搗鼓她的臭豆腐和腐乳去了。 先是把豆腐都拿了出來,撂在案板上,麻利地把它們都切成了兩厘米的方塊,放到籠屜上蒸。 水燒開后,大概蒸個五、六分鐘就好了,把蒸熟的豆腐塊拿出來,把水分瀝干,然后把豆腐塊放在通風(fēng)的地方晾涼。 提前瞄好并洗好晾干的兩個粗陶壇子,已經(jīng)擺在了通風(fēng)且陰涼的角落里等著備用。 先在壇子底部放一塊透氣的布,再把晾涼的豆腐塊放進(jìn)去,不要放得太擁擠,否則不容易發(fā)酵。 這也是明明一個壇子裝得下的豆腐塊,丁小白卻用了兩個壇子的原因,第一次做,她得小心著行事才行,希望一次就能成功。 雖然在屋里存放可能會有些味道,但室外的溫度太低,會結(jié)冰,想要讓豆腐塊發(fā)霉長毛,自然只能放在室內(nèi)。 豆腐塊完全放進(jìn)去之后,在壇口上放一個蓋子,就不用再管它了,等著它自己發(fā)酵就好。 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五到七天的時間,等到豆腐的表面長出長長的霉線,基本上就是發(fā)酵好了。 李小禾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家閨女正圍著墻角里的兩個粗瓷壇子打轉(zhuǎn),那是買回來打算腌東西用的。 “小白,你又弄什么了?不是說要用這壇子腌雞蛋還是咸菜什么的嗎?”李小禾很清楚,家里現(xiàn)在既沒雞蛋也沒青菜。 “娘,你回來了,我試著做了些小吃食,也不知道能不能成,這兩個壇子您記得別動啊。” 女兒總會弄些自己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像是糖葫蘆啊、奶油蛋糕啊這些,李小禾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趕緊點(diǎn)頭應(yīng)下,“知道了,不動。” “三奶奶怎么說的,咱們村里有合適的人嗎?我剛才邊干活邊想這事兒來著,如果村里沒有合適的,也可以去附近的村子里找。” 只要錢到位,不愁找不到合用的,雖然拖些日子也沒什么的,丁小白到底還是舍不得年前這個好商機(jī)。 李小禾忙道,“不用去別的村里雇人,你三奶奶說了,咱們村里有幾個外村嫁過來的媳婦兒,手藝都是頂好的。” “聽說在家里當(dāng)閨女的時候,賣繡活也能賺不少銀錢呢,嫁到咱們村的時候,帶的嫁妝都是自己攢的?!?/br> 丁小白挑了挑眉,在她的記憶里,還真沒記得有哪個村人家里,是靠著媳婦兒做繡活兒過上好日子的。 “既然家里條件不錯,怎么就嫁到咱們村來了?而且手藝那么好,怎么嫁過來就不做繡活了?有錢都不賺的嗎?不合常理呀?!?/br> 李小禾一臉的無奈,“嫁過來的這幾個,都是跟夫家連著親的,什么姑舅親、姨表親的,有這個人情在,咱村的人去求娶,有些人家就拒不了了。” “我也問了你三奶奶,為什么她們不再賣繡活兒了,原來繡品想要賣高價,只有好手藝是不成的,還得有好布料好繡線才行?!?/br> “咱們村這樣的情況,拿錢去買些看著沒用的綢緞啊彩線啊這些,有幾家是舍得的。” 還真是,沒有投入就沒有產(chǎn)出,舍不得預(yù)支本錢,自然也就別想有收獲了,沒有錢是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的。 果然窮有窮的道理,媳婦兒都是經(jīng)歷過的人,村里人依然不能相信她們,也就只能怪村人的目光短淺了,只看得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兒,但這些不是她該管的。 “娘,既然有人選了,明天你就跟三奶奶去把人請過來吧,考核一下她們的手藝如何,如果確實(shí)不錯,就把人留下?!?/br> “我明天早些回來,到時候跟她們商量看看,能不能做出我想要的衣裳,不能也沒關(guān)系,讓她們先做別的,總之人要先留住?!?/br> 丁小白想得明白,這幾個人的手藝即便沒有達(dá)到她想要的那種程度,人也還是要留下的,先找些別的活計(jì)讓她們做就好。 能讓三奶奶看中并選出來的人,總是不會錯的,起碼在這個村子里應(yīng)該是頂尖的手藝,不然以三奶奶為人和謹(jǐn)慎,不會隨便點(diǎn)出來的。 丁小白現(xiàn)在手里最缺的就是人,哪怕手藝沒她預(yù)期的那么好,大不了花高價雇個人,請回來帶帶她們就是了,總比新手要好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