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漢世祖在線閱讀 - 漢世祖 第882節(jié)

漢世祖 第882節(jié)

    一名內(nèi)常侍走近前來,弓腰九十度:“小的在,官家有何吩咐?”

    “喦脫呢?”見不是自己熟悉的人影,劉皇帝語氣變得有些嚴(yán)厲。

    內(nèi)常侍察覺到了,趕忙應(yīng)道:“官家,喦大官去巡察宮中各司局差事,特著小的在此伺候!”

    聞言,劉皇帝臉色這才緩和了些,不過很快淡淡地說了句:“他倒是安排起朕身邊伺候的人來了……”

    這話,讓這常侍不禁愕然,小心地瞟了劉皇帝一眼,又迅速埋下頭,這本身就是喦脫的職權(quán)啊……

    “你!”劉皇帝則盯著這名內(nèi)常侍,直接吩咐道:“去,讓少府把那座雞公山避暑山莊的設(shè)計圖給朕拿來!”

    “是!”不敢怠慢,其人麻利地去了。

    沒有讓劉皇帝等多久,圖紙送到,很多,很詳細(xì),足足一大箱子,不過對于那些細(xì)節(jié)的建筑設(shè)計,劉皇帝基本是一竅不通的,他能看個大概的,也僅僅是整體的建筑布局示意。

    “好山莊??!”盯了許久,劉皇帝終于長嘆一聲,臉上露出點可惜的表情,擺了擺手,吩咐道:“把這些圖紙都拿去燒了吧……”

    第318章 碩果僅存

    以一個慵懶的姿勢在躺著,手里優(yōu)哉游哉地翻看著一份奏章,依照慣例,重臣去世之前,只要有機(jī)會,都會準(zhǔn)備一份遺表,趙匡胤自然是有準(zhǔn)備的,因此他的遺陳十分完整地呈遞到劉皇帝手里。

    不過,此前也不知劉皇帝在忙什么,一直沒有閱覽,如今抽得點閑暇,翻開一番,看看趙匡胤臨死前有什么好說的。

    結(jié)果呢,并不是那么讓人滿意,趙匡胤的遺奏,寫得比較平順,并沒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不像王樸、魏仁溥等大臣,還要對時弊做出一番針砭,對朝廷事務(wù)提出最后的進(jìn)諫。

    而趙匡胤只是對自己的一生做了個簡要的總結(jié),再就是違心地對劉皇帝的恩賞厚遇表示感謝,最后對劉皇帝與大漢社稷做了一番祝愿,僅此而已,普通以致乏味。

    放下手中的遺奏,劉皇帝陷入一陣深沉的思考,然后搖了搖頭,也沒什么好說的了……當(dāng)然,劉皇帝還收到皇城司關(guān)于趙匡胤死前的一些活動與行為,包括那名“意外”死亡的宮女,在劉皇帝看來,趙家兄弟并不像表面上那般安分,即便是趙匡胤。

    尤其是,一想起趙匡胤與那些軍中宿將稱兄道弟的情況,劉皇帝的猜忌之心就無法遏制,還想搞“義社十兄弟”?

    不過,逝者已矣,死了就好,也去劉皇帝一塊心病。沒有趙匡胤的趙家,威脅自然大減,至于上躥下跳的趙匡義,不得不說,劉皇帝只是欣賞其政治才干,把他當(dāng)個工具人看待。

    真要說有多忌憚,那就顯得太高看趙匡義,至少趙匡義對于軍隊是基本沒有什么影響力的,那些與趙匡胤親近的軍事勛貴,可不是那么容易馴服的,他們對趙匡胤這個一刀一槍打出威名的統(tǒng)帥服氣,卻不可能輕易接受趙匡義遞去的橄欖枝,就靠一個弟弟的身份,顯然不可能,就是兒子也未必。

    而觀趙匡義在治喪期間的表現(xiàn),一副趙氏家長的做派,意圖繼承趙匡胤留下的福蔭,但那些政治資源可不是那么好整合的。

    一個政治勢力最核心的人員走了,其凝聚力顯然是會下降的,繼承者若沒有足夠的威望與手腕,甚至能搞得崩潰,所謂樹倒猢猻散,大抵如此。

    當(dāng)然,以趙匡義的手腕,繼續(xù)扛起趙家這面旗還是足夠的,但要像趙匡胤在世時那般穩(wěn)如泰山,顯然還有待觀察。

    劉皇帝也聽說了,在趙匡胤的靈堂上,黨進(jìn)等一干侯伯與驕兵悍將,是痛哭流涕,哭得死去活來,跟死了親爹一般,甚至有哭暈過去的……

    不過,對于現(xiàn)如今的劉皇帝而言,對趙匡義的猜忌,或許只剩下本能了,那來自于記憶深處的戒心,畢竟,若以原來的世界線做參照,趙匡義是當(dāng)世活著的人中,唯一具備“真龍”氣運(yùn)的人了。雖然有些玄學(xué),卻能反應(yīng)出老皇帝最真實的心態(tài)。

    “官家,壽國公請求覲見,殿外候詔!”深沉的思慮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常侍又匆匆趕來,有些局促地稟道。

    在劉皇帝身邊伺候的人中,除了喦脫之外,沒有任何人能有自如的表現(xiàn),一個個都謹(jǐn)小慎微的。一是因為習(xí)慣的原因,二則是劉皇帝自認(rèn)為的“隨和”在內(nèi)侍們眼中只是喜怒無常。

    而聽到李少游回京了,劉皇帝人都坐了起來,老臉上立時綻開笑容,難掩喜色,當(dāng)即吩咐道:“快請他進(jìn)來!”

    劉皇帝顯然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物,越是年老,其矛盾特性也就越發(fā)突出。一方面,性情古怪,猜忌心重,常做杞人之憂,懷疑一切人事,精神上的疾病實則是越發(fā)深重的。

    但另一方面,卻也更加念舊了,當(dāng)然,針對一些特殊的人,比如雍王劉承勛、徐王劉承赟,壽國公李少游這個玩到大的心腹股肱,也在特殊之列。

    自卸任武德使后,李少游大部分時間都在地方任職,從來不失方面重職,封疆大吏,大漢那幾十道,幾乎有三分之一他都擔(dān)任過,其中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京畿、河南、河北、河?xùn)|這樣的中原腹地,替劉皇帝牧養(yǎng)著帝國的統(tǒng)治核心地盤。

    對李少游,劉皇帝的感情自然是很深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連他的皇子龍孫們都比不上。因此,對于歸來的李少游,劉皇帝的喜悅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只是頃刻的功夫,李少游便進(jìn)入殿中,熟悉的身影進(jìn)入眼簾的第一刻,劉皇帝便有些急沖沖站起來,走上前去,不讓他行禮,便抓住他的手,親切地喚道:“游哥,快快免禮!”

    不過,面對劉皇帝這般親近的表示,李少游卻保持著謹(jǐn)慎,還是鄭重地行了個禮:“禮不可廢!老臣參見陛下!”

    見他這副謹(jǐn)慎得體的模樣,劉皇帝也不在意,仔細(xì)地打量了他兩眼,不由感慨道:“回來便好!來看看朕,朕就夠高興了!”

    聽劉皇帝這么說,李少游心中浮現(xiàn)出一種怪異感,他是從關(guān)內(nèi)道任上回來的,還是被劉皇帝特地召還,劉皇帝這么說,就好像是他專門回來覲見的。

    壓下心頭的一絲波瀾,李少游恭敬應(yīng)道:“許久不見,老臣對陛下也甚是想念,不知陛下近來可好?”

    “好不了!”劉皇帝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都不說場面話客套一下,不加掩飾他對如今朝廷的不滿:“近來事務(wù)繁多,朝廷爭議不斷,吵得朕耳朵嗡嗡直響!”

    “是為了稅改之事?”李少游問道。

    劉皇帝沒有作話,而拉著他一起坐下,又那么直勾勾地盯著李少游看。李少游沒有穿朝服,衣著比較素,只是一身黑錦,隱隱還帶著些煙塵氣。

    劉皇帝問道:“去榮國公府拜祭過了?”

    李少游頷首,道:“聽聞榮公辭世,順道去進(jìn)了一炷香,聊表哀思!”

    劉皇帝嘆道:“乾祐二十四臣,如今只剩下你和向星民了!老臣陸續(xù)凋零,碩果僅存,寥寥無己,你可一定要保重啊!”

    劉皇帝說這話時,竟然有些動情,見到李少游,眼淚花都仿佛要溢出來了。見狀,李少游不由出言安慰:“陛下不要過于傷感了,還請以御體為重!”

    劉皇帝搖搖頭,指著李少游同樣有些花白的胡子,道:“你也增添了不少須髯??!朕沒記錯的話,快六十了吧!”

    李少游比劉皇帝大了約四歲,也確實年近花甲,聞言,點點頭,應(yīng)道:“有勞陛下惦念,明年,就將進(jìn)入花甲了!”

    “這可得好生cao辦一番,屆時朕給你送一份大禮!”劉皇帝表示道。

    “那老臣就先行謝過陛下了!”

    “你子嗣繁多,是出了名的,如今有幾男幾女,幾孫幾女了?”

    提及此事,李少游有些不好意思,道:“老臣膝下,如今有子19人,女13人,孫子34人,孫女25人,重孫亦有7人了……”

    聞言,劉皇帝不禁笑罵道:“你這老東西,也慣會生養(yǎng),在此事上,朕可是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你?。 ?/br>
    李少游道:“陛下所出,都是皇子龍孫,天運(yùn)所鐘,老臣所出,只是些凡夫俗子,不能相提并論。何況,這一大家子,供養(yǎng)起來,也頗為不易啊……”

    第319章 重任相托

    “這四世同堂雖然熱鬧,煩心事也不少,不瞞陛下,老臣這些子子孫孫,如今天各一方,尚不能認(rèn)全,按照族譜都難辨清誰是誰!”李少游感慨著道:“身后之事,也頗令老臣煩惱……”

    聽李少游如此感慨,劉皇帝斜了他一眼,道:“你此言,似乎有些話外之音啊,怎么,在為傳家之事費(fèi)神?這么多子孫,總有幾個可用之才吧!”

    “陛下一如既往地敏銳??!老臣這點小心思,全讓您看破了!”李少游小小地拍了個馬屁,而后道:“臣之諸子,大多平庸,不堪大用,能夠碌碌此生,已是難得,至于傳家,光耀門楣,老臣已不做此奢望……”

    “你這話言不由衷,虛以謙辭,哪有如此貶低自己兒孫的?”劉皇帝搖了搖頭:“朕可也聽說了,你那些兒孫,半數(shù)都被你遣派到邊地了,安東、安西、漠南、安南、云南、安南、南洋,凡是大漢旌旗飄揚(yáng)之地,都有你李家子孫的足跡,并且其中又有半數(shù)的人堅持了下來,開拓墾殖,揚(yáng)我國威士風(fēng)。這些雖不如那些矚目的文治武功,但在朕看來,可都是好男兒、大丈夫之舉!”

    面對劉皇帝這番肯定與夸獎,李少游趕忙表示道:“陛下過譽(yù)了,老臣這些不成器的兒孫,實在擔(dān)不起如此評價。

    不瞞陛下,過去這幾十年,得益于陛下厚遇,老臣也積累了不少家產(chǎn),但也不夠這么多人分。因此,將他們遣派各地,也是不得不為,讓他們自己去闖蕩謀生……”

    “呵呵!”劉皇帝笑了笑,道:“可你派去的地方,都偏遠(yuǎn)蠻荒之地,不像有些勛貴子弟,一股腦兒地往繁華富庶之所鉆,要過那舒服日子!”

    說這話時,劉皇帝語氣中隱隱表露出不滿。這些年,劉皇帝一直在鼓勵大漢士民向外遷徙開拓,作為核心統(tǒng)治階層的勛貴,表現(xiàn)還是比較積極的,各家各族,也都派遣子弟赴邊,但于整體而言,終究是少數(shù),更多的人,還是更喜歡留在國內(nèi),過那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日子。

    沉吟幾許,劉皇帝又不禁充滿感慨地說道:“你的決定不錯,子孫多了,再大的家業(yè),也經(jīng)不住分割,還是得多出去闖蕩,讓他們自力更生……”

    劉皇帝話里,透著股意味深長,明顯有所指,李少游則下意識地垂下頭,不再發(fā)表任何看法。

    看著有點“縮首如龜”的李少游,劉皇帝擺了擺手,道:“一個不留神,被你兜了這么一大圈子,直說吧,對身后事有什么想法?”

    聞問,李少游露出一點“尷尬”的笑容,而后鄭重道:“陛下,老臣諸子,唯有七子宗愷稍有才干,為人穩(wěn)重,品行敦厚,老臣有心以其傳家,只是他并非嫡出,有些顧慮……”

    此言一出,劉皇帝立刻便意識到這老小子什么意思,直直地盯著他,目光多了幾分銳利:“你莫非是想讓朕下旨,賜宗愷為嗣,解你這顧慮?”

    被看破心思,李少游臉上的尷尬終于真實了一些,低聲道:“老臣斗膽——”

    不等他說完下面的話,劉皇帝便怒斥道:“虧你有臉向朕提出,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的道理你都不懂嗎?你那兩個嫡子,不管是宗瑞還是宗澤,如今都是州府高官,他們能治理好一州府十?dāng)?shù)萬民,治不好你一個壽國公府事?朕看你是老糊涂了,偏心偏到朕面前來了!”

    看劉皇帝反應(yīng)如此大,面對這番堪稱嚴(yán)厲的斥責(zé),李少游繃不住了,趕忙起身跪倒:“陛下恕罪!是老臣糊涂,以致行此昏妄之事……”

    見狀,劉皇帝冷冷地注視了李少游一會兒,看得他頭冒冷汗了,方才收回目光,神色緩和了些,揮手道:“起來吧!”

    “老臣不敢!”

    “讓你起來!”劉皇帝語氣嚴(yán)厲了幾分。

    李少游這才起身,看著他,劉皇帝嘆了口氣,有些語重心長地道:“都一大把年紀(jì)了,求個安穩(wěn)即可,不要隨意折騰了……”

    劉皇帝這番話,顯然毫無自知之明,但李少游還得老老實實地應(yīng)著:“老臣明白了!陛下教誨,老臣一定銘記于心!”

    “好了!說說正事吧!”劉皇帝又欲站起來,撐著御案,看起來有些費(fèi)勁,李少游趕忙上前扶著他。

    劉皇帝也沒拒絕,領(lǐng)著李少游走到始終掛在御前的那面大漢輿圖下,仰頭注視了一會兒,方才道:“朕此番召你回京,是有事相托!”

    聞言,李少游立刻道:“請陛下吩咐了!”

    “稅改之事,想必你也有所了解,朕是要決議推行的。只是,幾個月了,進(jìn)展頗為不順,新制的擬定一直處于遲滯狀態(tài),爭議很大?!眲⒒实坻告付劊?/br>
    “朕知道,很多人心中不滿,擔(dān)心觸及他們的利益,嘴上雖不敢直言反對,但行為上,態(tài)度已經(jīng)很明顯了。

    但是,不管阻力再大,朕決議推動的,就絕不甘休。有些人,恐怕是覺得朕老邁可欺,覺得可以和朕角力,給朕搞拖延遲滯那一套,朕豈能如其愿。

    幾十年來,朕推動了那么多新政改革,哪一項是順順利利、毫無波瀾的?但都被朕闖過來了,不瞞你說,這或許是朕當(dāng)政以來,最后一項重大改革了,成則利在當(dāng)下,功在千秋,至于敗,朕沒有想過。

    不論多大的阻力,朕都要一一破除……”

    聽劉皇帝在這里敘述著,表達(dá)著堅定的態(tài)度,李少游眉頭不由皺起,思慮少許,拱手道:“不自知陛下打算讓老臣做什么?”

    “朝廷大局,有趙普主持,朕可無憂,只要他履任,稍加適應(yīng),朕便能看到進(jìn)展!”劉皇帝繼續(xù)道:“但改革絕不能僅停留在中樞層面,最終是要落實到地方道州執(zhí)行的,因此要雙管齊下,內(nèi)外結(jié)合。京畿與河南道,此前被選作稅改試點地區(qū),過去幾個月,進(jìn)展遲緩,但接下來,朕不會再放他們給朕磨磨蹭蹭了。

    而朕近來思索,這還不夠,另選了兩處作為第一批改革道州,一是榆林道,當(dāng)年那場大亂,雖然破壞嚴(yán)重,卻也清除了一大批魑魅魍魎,改起來阻礙不會太大,且并非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地區(qū),其在畜牧養(yǎng)殖上的稅制規(guī)定,可以給朝廷制定進(jìn)一步的稅制做參照。

    另一處,朕選定江南道,煙花勝地,魚米之鄉(xiāng),耕地數(shù)量比起北方雖有不如,但產(chǎn)出很高,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的一道。

    這些年,江南道的稅收,始終在全國前列,也是南方道州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地區(qū)。因此,江南道是值得率先一試的。

    朕打算派你去江南,主持稅改之事,其他暫時不急,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把土地情況給朕摸清楚,把那些藏著掖著的沃土都給朕找出來,記錄在冊。

    稅改的關(guān)鍵,就在土地,朕查閱了各地土地籍冊,那些數(shù)據(jù),是越發(fā)不能信了,已經(jīng)開寶二十四年了,全國耕地數(shù)目竟然不如二十年前,簡直豈有此理!

    你到江南之后,要好好給朕清理一番!等朝廷這邊新制正式定稿出臺,你那邊則立刻施行,兩相配合,把稅改給朕做實!”

    默默地聽著劉皇帝的交待,語氣并不是太嚴(yán)肅,但李少游直感一股壓力撲面而來。想了想,李少游也鄭重地應(yīng)道:“是!”

    此事,李少游也沒有拒絕的余地。

    對他的表現(xiàn),劉皇帝自是滿意,不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改革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千頭萬緒,是很難理清的,執(zhí)行者,需要身強(qiáng)力壯、銳意進(jìn)取者。不過,朕不信這些,朕覺得,還得用你們這樣的老臣,朕才放心!游哥,你不會讓朕失望吧……”

    聞言,李少游心頭凜然,十分堅決地道:“老臣唯有鞠躬盡瘁,竭盡全力!”

    點了點頭,劉皇帝又道:“讓你去江南,還有一層用意。當(dāng)年初定江南之事,朝廷曾進(jìn)行了一場大遷徙,以打破那些地方舊臣、宗族、地主勢力對江南的控制,效果是有的,朕以大量北方將士落戶,大大加強(qiáng)了對江南的掌控。

    但這二十多年來,也產(chǎn)生了不少積弊,不論官府還是民間,此前的反貪除惡,除掉的,除了貪官污吏,還有不少當(dāng)年為大漢浴血奮戰(zhàn)的功臣將士啊。

    即便朕痛下決心,也只是治標(biāo)不治本。另外,南唐割據(jù)那幾十年的影響,也未徹底消除,這些都需要你到任后,再給朕清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