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茶話神州
“是你?!” 以風無心修為,早就察覺到有人到來,不過,她卻沒想到來的這個人竟然是她的老相識——大林法海。 幽冥幻境之中,法海留給風無心的印象之深,絕不下于楚中天,當年正是法海和楚中天二人的出現(xiàn),害的她試煉失敗,其中,楚中天是最大的攪局者,而法海,則是最后的得利者。 所以一看到法海,風無心第一反應就是雙眸一凜,隨之卻是謂然一嘆,一副失落模樣。 幽冥幻境試煉,法海雖是最大得利者,但他靠的卻是自身實力與智謀,而實力與智謀,恰恰是鬼谷先輩設局考驗歷代儒者弒天的目的所在,在實力上,風無心無懼于法海,但在智謀上,她卻是完敗。 風無心可以堂而皇之的找楚中天報仇,卻無法找法海的麻煩,楚中天是邪門外道,人人得而誅之,法海卻是名門正派子弟,找法海麻煩就表示風無心乃至儒門鬼谷輸不起。 儒門最重名望清譽,有損自身和師門名望清譽之事,風無心不想也不敢去做。 更何況,法海如今還是她的恩人,作為一名知恩圖報的儒者,面對法海,她更是不能生出任何敵視之心。 所以,高傲如風無心如今也只能謂然一嘆,再也沒有絲毫爭勝的心思。當然,法海敢大搖大擺的現(xiàn)身于風無心面前,也是因為他料準了風無心的想法。 “多謝司院大師救命之恩,學生風無心銘感五內。”念頭一閃間,風無心已經施然起身,以大禮朝法海遙遙拜下,語氣再無絲毫介懷、誠懇至極。 作為鬼谷新秀,試煉失敗后的風無心能夠打探出法海在大林的身份并非難事,所以開口就以司院大師相稱,以表尊敬。 法海見狀,趕忙伸手一托,阻止了風無心的大禮,接著友善一笑,“風施主不必如此,我佛慈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更何況,貧僧此次不過恰逢其會、舉手之勞罷了。” 風無心沒想到當年幽冥幻境中機詐百出的法海竟然如此謙虛和善,絲毫沒有挾恩圖報意思,言行舉止更是頗為儒雅大氣,一派高僧風范,頓時令風無心心生好感。 見對方神態(tài)頗有幾分結交之心,法海頓時順水推舟,吩咐下人奉上一茗清茶,和風無心品茶論道攀談起來。 一番交流下來,法海方知風無心在幽冥幻境的確已存必死之念,卻因其修為已至六品巔峰,在舍生取義那一刻以身證道,幡然頓悟,在死前瞬間突破了六品極限、金丹化嬰,才留下得以重塑rou身的一線生機。 之后,鬼谷一脈高人以濁世青蓮之體、七竅玲瓏之心為其重塑rou身,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風無心。 風無心蘇醒已是幽冥幻境爭奪戰(zhàn)七年之后,試煉失敗的她已然此生無緣弒天之位,她以后唯一的任務就是找尋下一任有資格成為儒者弒天的人。 受儒家前輩高人指點,風無心將目標放在了部州這片最不可能出現(xiàn)當世大儒的蠻荒之地,再加上又得知楚中天逃到了部州,風無心對此異常上心,幾年前就從神州出發(fā)欲來部州,沒想到卻遇到海外三大魔門爭斗,導致七十二島戰(zhàn)云密布,令她行程受阻,最后求得座師風雅頌出手,才得以順利來到部州。 “海外三大魔門,兩島一國,殺戮島、太極島、欲海春國,這些年不是一直相安無事嗎?怎會突然大動干戈?”法海聽到這里,眉頭不由一皺,殺戮島、太極島、欲海春國位列神州七十二魔門,其活動區(qū)域更是神州到部州必經之路,若在平素,這三大魔門并不會阻止修士往來通行,不過若在戰(zhàn)時,魔門高手必然百般戒備,像法海來時那般乘龍御蒼冥的招搖行為純粹就是挑釁了。 法海之所以皺眉,就是因為修真界的爭斗,動輒百年,他來時容易,短期內想要回神州卻是難了,更何況二島之一的殺戮島還有法海的仇家殺千刀存在。 在神州,法海根本不甩殺千刀,但是到了海外,作為殺戮島少主的殺千刀就是一方魔雄,若是讓他得知法海行蹤,以兩人之仇,法海回程之路勢必劫難重重。 “圣魔現(xiàn),天下亂。如今距圣魔降世還有數(shù)十年,天下未亂,七十二魔門已然先亂。這一次,據說是欲海春國先發(fā)生了內亂,數(shù)萬年來,欲海春國最擅曲解我儒家禮教,一向以男為尊、以女為賤,女人在該國地位豬狗不如,這一次,該國國主不知為何竟欲顛覆萬載國統(tǒng),而且蓄謀經久,內亂一爆發(fā),短短半年間就獨攬大權,組織女修反攻倒算,殺掉了國內近半男性,血流成河、伏尸千萬、元氣大傷、國本動搖。殺戮島和太極島則趁火打劫,想要趁這個機會將海外魔門之尊的欲海春國徹底踩在腳下……如今的神州南海,已然成了百戰(zhàn)之地,除了少數(shù)高手,已然很少有修士去趟那里的渾水了?!?/br> 說起魔門內亂,風無心多少有些興奮,一副恨不得這些魔徒都死光才好的衛(wèi)道者模樣。 欲海春國,一個***的國度,和太極島一般,都是自詡儒門正統(tǒng),不同的是,一個將儒門男尊女卑理念發(fā)揚到了極致,一個則到處宣揚這個世界的前賢大能乃至“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圣人都是他們太極島出來的。 所以,作為神州儒門兩大分支之一的風無心對他們自是印象極差,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除卻魔門之事,法海又從風無心口中打探到了一些大林之事,這些才是他最關心的。 神州和部州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自從來到部州,法海已然十余年未聞門派消息,心中自是極為掛念。 沒出法海所料,自從他遠走異域,大林寺又成了法逸的天下。在幽冥幻境之爭結束后七年間,法逸又數(shù)次進入天墓,每一次都令他實力暴漲,如今大林寺年青一輩,已經無人能夠壓制住他,就算放到整個修真界,也只有趙凌香等寥寥數(shù)人能與其爭輝。 而大林寺無花大方丈對法逸也極為重視,甚至將他當做接班人一般來培養(yǎng),數(shù)次修真界盛會,大方丈都將法逸帶在身邊,一副言傳身教模樣。 七年間,大宋皇帝駕崩,繼位的正是德王,不過德王卻只做了三年皇帝就病死,他的獨子趙嗣順理成章的成了繼承者,趙嗣繼承大統(tǒng)之后,對大林頗多恩惠,使大林順利走出三陽一隅,打著皇家寺院旗號在大宋開枝散葉,幾年間,其在修真界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甚至有直追少林的趨勢。 法逸橫空出世,加上大林的崛起,讓少林寺壓力很大。作為死對頭,少林寺自然不會讓大林順利崛起,所以少林寺就把突破口放在了風頭正勁的一代新秀法逸身上,或者說,法逸的實力之源——天墓之上。 作為當世一品大派,少林底蘊深厚無比,在修真界的能量更非大林能抗衡,在一次修真界盛會上,少林直接聯(lián)合道門一品大派昆侖、峨眉,以及佛門大慈恩寺、小清涼寺等數(shù)個一二品大派向大林寺施壓,要聯(lián)合正道菁英共探天墓。 天墓雖在大林境內,但作為神州始皇陵寢,自然不能算是大林一家的,尤其是少林方丈不知從哪里搞到了一份所謂達摩祖師遺訓,內言始皇陵寢直通死國,百年之內必有妖魔從中而出禍亂于世,而大林寺神光上師只是達摩祖師指定的陵寢看護者,必要時,少林、大林、云林三寺要聯(lián)合正道制止魔禍。 有了這份祖師遺訓,這場少林寺主導的瓜分大林天墓行為就變成了名正言順的斬妖除魔,大林雖然百般反對,但以大林的底蘊和能量卻根本無力抗衡少林,于是,這場盜墓盛宴就被定在了百年之后。 百年之后,圣魔降世,屆時,七十二魔門根本無力分心他顧,少了魔門掣肘,正是正道入墓取寶的最佳時機。 大林的屈服,讓少林等派很得意,在他們來看,搬空天墓不是主要目的,天墓沒了,法逸就失去了實力暴增的源泉,打壓法逸,就相當于打壓大林的臉面和未來,這才是少林等派的真正目的。 所以,這次盜墓盛宴,各大門派必然高手云集,展示肌rou,讓大林寺徹底熄了崛起的心思。 而作為大林寺,這次盛會也是門派能否絕地反擊、順利崛起的唯一機會,青城、云林、天涯海閣等力挺大林的門派,也卯足了勁頭,想要借著這個機會,給那些長期踩在他們頭上的一品大派點兒顏色看看。 從風無心口中得知神州局勢后,法海心知,百年之后,神州大陸,無論正邪兩道,都會面臨一場聲勢浩大的道統(tǒng)之爭,甚至,會變成一次大洗牌。 聯(lián)系之前大方丈的表現(xiàn)和無渡禪師的暗示,法海更是清楚,這一次,看似大林憋屈,實際上各大門派都入了大方丈的局,而大方丈,恐怕是下定決心要玩一把大的了。 這個局,大方丈布了很久,就是不知百年之后,他會將大林帶向天堂,還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