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zhàn)神 第139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zhàn)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dāng)z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難道,是娘娘心中有鬼,擔(dān)心我們會對你不利?” “娘娘久居深宮,不了解外面的情況,我兄弟也不會怨你,但你總還是我司馬家的太后,怎可和王謐合作?” “現(xiàn)在我兄弟匡復(fù)建康,太后娘娘是不是也心中惴惴,擔(dān)心我們不給你活路?” 王貞英的鎮(zhèn)定并沒有換來司馬兄弟的良心,他們越過王恭,反而還威脅起她來。 “太后娘娘若是想尋死,我兄弟自然不會攔著,您自己選個好辦法,也省了我們兄弟的事了!” 想尋死? 那還不容易? 自我了斷就可以了。 辦法有的是,我們兄弟也不會攔著,你想怎么死都可以,什么用刀、用繩子、用白綾,高級的,低級的咱都有。 你呢,是個柔柔弱弱的女人,又是司馬家曾經(jīng)的正牌皇后,咱兄弟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難看了。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當(dāng)然還是讓手上不要沾血更好。 雖然,我們司馬家的人也從來都不是個講究的,但有些時候,還是要給點考慮的。 弄死王貞英易如反掌,而且,現(xiàn)在的形勢,公理也還是在司馬兄弟的。 其性質(zhì)相當(dāng)于鏟除內(nèi)賊了,誰讓她王貞英作為我大晉的太后,卻聯(lián)合外人呢? 但是,思想上毫無顧慮的司馬兄弟也還是沒有這樣做,究其原因,還是畏懼王謐和他手里掌握的北府兵而已。 你要知道,雖然王謐已經(jīng)成為了瑯琊王,在熟悉朝堂政治的人眼中,已經(jīng)是完全的攝政王待遇了。 這次北伐若是成功,等到王謐回軍,這個朝廷可就真的要改個姓了!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司馬兄弟才不顧一切的突襲了京口,扣押了劉牢之。 時間,對于他們來講也是十分迫切的。 失去了這個機會,等到王謐在北伐當(dāng)中有所建樹,那個時候,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會歸心于他。 司馬家的人就沒有了存在感,等到王謐回來,想要搞事就更加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北伐又是不得不走的一步,而且,少不了王謐的親自指揮。 北伐之前,王謐的種種糾結(jié),鋪墊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他其實早就已經(jīng)預(yù)判到了現(xiàn)在的這種情況。 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如果不趁著這個難得的建康城權(quán)力的真空期搞事,那他們就不正常了。 不過,現(xiàn)在也要承認,王謐雖然想到了這種情況,卻也還是預(yù)估不足,他原本以為,會先在建康城內(nèi)亂起來。 比如王恭一流,就極有可能按捺不住,誰讓在王謐這里吃了大虧呢? 然而,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司馬家的人會先跳起來。 簡直是沒有天理! 然而,應(yīng)該說,如果司馬尚之他們現(xiàn)在就把王貞英除掉,在輿論上也不會占到太大的便宜。 人嘛,總歸還是要遵循一個論跡不論心,就算是人人都看出王謐早有不臣之心,可他畢竟不是還沒那么干嗎? 再說,在他的統(tǒng)領(lǐng)下,北府兵連戰(zhàn)連捷攻城獵地這些可都是實打?qū)嵉墓儭?/br> 老實說,以王謐的戰(zhàn)績,現(xiàn)在,只要他不在建康城內(nèi)大開殺戒,只要他想做皇帝,朝堂之上都不會掀起太大的波瀾。 畢竟,舉目四望,還有誰比他更有資格來做這個皇帝? 現(xiàn)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大晉能夠統(tǒng)領(lǐng)那么多的地盤,半壁江山都是王謐一仗一仗打下來的。 是實打?qū)嵉膽?zhàn)功,有了這樣的功績打底,就算是行廢立之事,也是應(yīng)該的。 只要王謐不搞劉裕那一套,在大臣當(dāng)中的口碑就不會崩,如若這般,司馬兄弟現(xiàn)在這么著急跳出來,理虧的可不就是他們? 如果只是進兵都城,還可以有托詞,驅(qū)逐jian臣之類的,現(xiàn)在他們對外就是喊的這樣的口號。 可若是他們把王貞英殺了,甚至把司馬德宗也干掉的話,他們自己的那套說辭可就被戳破了。 太后娘娘有什么錯呢? 小皇帝又有什么錯呢? 但是,沒有錯就可以留在那里,一動不動了嗎? 王貞英暫且不說,司馬德宗怎么處置? 就算是王謐今天要登基,他都不一定會向小皇帝痛下殺手,根本沒有那個必要,廢掉就可以了,安置在一邊,管吃管喝。 這種事,以前司馬家的人也是做過的,再往前,曹家的人也是做過的,大家的業(yè)務(wù)都很熟練,輕車熟路。 但是,別人可以這樣做,司馬尚之卻絕對不能。 如果留著司馬德宗,那這個皇位就不可能落到他們兄弟手里,要知道,一般來講,自家的人起兵反抗,那都是為了驅(qū)逐jian臣,而小皇帝是沒有錯的,自然要保留,作為大晉的忠臣,宗室子弟的肱骨,當(dāng)然要全力擁護現(xiàn)任皇帝了。 就算他只是個不會說話的小娃娃,那也一樣。 因為皇位就是這樣一個職位,一旦接受了冊封,正式登基,只要血統(tǒng)上沒有毛病,那滿朝文武就只能承認。 小皇帝只是一個招牌,朝政上面的事,全都可以委托給大臣們,只要大臣們通力合作,即便小皇帝在短時間內(nèi)根本管不了事,帝國的運轉(zhuǎn)也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問題。 如果司馬道子還活著的話,他也是可以這樣行事的,皇位還可以讓你司馬曜的兒子來坐,而我司馬道子就負責(zé)具體的事務(wù)。 全權(quán)把握朝政,身位站的可正了,大臣們就算是對我有意見,也不敢說出口。 然而,這樣的事情,司馬道子做的,司馬尚之卻做不得。 別的不說,司馬道子是司馬曜的親弟弟,司馬曜故去,在他沒有正式定接班人的前提下,作為已經(jīng)接近成年的司馬道子,是極有可能直接做皇帝的。 兇死而弟繼的故事,以前又不是沒有,從皇位的繼承原則上來講,也完全說得過去。 是符合禮法的方式。 可誰也不會把皇位直接傳給堂兄弟,堂兄弟實在是太多了,到時候,因為到底誰有資格就可以打一仗。 所以,司馬尚之要想做皇帝,就只能除掉司馬德宗,或許有人會說,他們也可以向司馬道子學(xué)習(xí),直接掌握朝廷的權(quán)力就可以了。 干什么要管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呢? 就讓他在那里繼續(xù)當(dāng)吉祥物,不可以嗎? 如果兄弟兩個愿意,當(dāng)然是可以的,群臣也會支持他們,那就又是另外一個局面了。 然而,司馬家族的人一向不具備耐心,可能是他們的老祖宗司馬懿把家族的耐心,容忍全都用盡了。 到了他的后代,即便是自家人,小娃娃也不愿意暫時留下,這個皇位,要么就是自己的。 要么就根本不會爭搶。 但殺掉司馬德宗,反而會給盤踞在外的北府兵以匡扶正義的理由,你可以鏟除jian臣,別人就不可以反過來鏟除你嗎? 如果你除掉了司馬德宗,那你可就是jian臣本尊了! 到時候,你還想登位? 還想安安分分的當(dāng)皇帝? 門都沒有! 第1190章 征途在繼續(xù)(最終章) 到時候,群雄逐鹿,司馬兄弟的皇帝夢也做不了多久就會被掀翻,他們扛不住大晉境內(nèi)的其他勢力的。 就算他們僥幸可以和北府兵抗衡,荊州兵呢? 毫不夸張的說,就算是把桓沖和桓玄放出來,他們兩個都不是對手。 沒辦法。 現(xiàn)在的局勢就是僵在那里了,對王貞英和司馬德宗,司馬尚之是殺也不行,不殺吧,心里過不去這一關(guān)。 至于北府兵,王謐那邊,他們是想殺,也夠不著,更沒有那種能力,于是,建康城如今奇怪的形勢就形成了。 圍而不打,皇帝也依然在位,令人痛恨的太后也還照樣是太后,這樣的形勢,讓司馬兄弟渾身不舒服。 現(xiàn)在這種局勢也不能持續(xù)太久,他們起兵倉促也沒有太多的幫手,一旦遲疑不決,不只會把北府大軍等回來,境內(nèi)的其他勢力也極有可能趁亂打劫。 司馬兄弟忍不下去了! 今天進宮,就是為了給這件事一個了斷的! “看來,你們是在逼我了,逼我自盡?” 也不知道是哪里來的勇氣,王貞英沒等司馬兄弟下狠手就自爆了。 呵呵! 不就是個死嗎? 都到了這個地步,性命基本上就是攥在他們手里的,還有什么好怕的? 王貞英這樣說,司馬兄弟倒是當(dāng)場愣住了。 他們個個都是腰佩寶刀的,只要抽出來,只要他們夠膽量,他們就可以輕輕松松的結(jié)果了這對孤兒寡母的性命。 雖然兒也并不是母的兒,母也從不曾真正當(dāng)過母親。 然而,司馬兄弟卻沒能痛快的動手! “太后娘娘何出此言?” “你是先帝的皇后,是正經(jīng)的太后,我司馬家兄弟可還敬重著您呢,您又何必這樣說?” “我兄弟對您可沒有半點怠慢?!?/br> 王貞英只想冷笑:“我的命,不過就是在你們的手里攥著罷了。你們現(xiàn)在不殺我,不是因為你們不想殺,而是你們擔(dān)心一旦北府大軍趕到建康,你們沒有要挾他們的工具而已!” “你們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們的心思嗎?” 一向溫婉的太后突然變得這樣狠絕,也是讓司馬兄弟驚掉了下巴! 對了! 這就對了! 原來,這才是這個狠毒女人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