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劇情降臨、重生后真千金咸魚了、神的崽崽后、我在女尊文里考科舉、錦繡田園:農女種田要發(fā)家、大佬的撒嬌精太甜了怎么辦、街溜子夫君竟然是最強的[穿書]、錦鯉空間:全家穿到古代去逃荒、閣臣夫人日常、我是年代文里的炮灰前妻[八零]
要知道天花病毒是烈性傳染病,非常之恐怖,以往染上天花的人,活下來只有十之一二的可能性。 太醫(yī)院的每個人都欣喜若狂,經過反復試驗,接種牛痘的人染上天花,現在有十之八九的生存率。 這簡直就是利國利民極具價值的好東西! 康熙得知后先是控制了太醫(yī)們,然后又下令讓他們準備百份牛痘,又讓人傳消息出去,將會對此物進行拍賣,價高者的,當然是私底下進行,現在還不是百姓得知此事件的好時機。 達官貴族得知此事是既高興又傷心,高興是自己的小命多了層保障,傷心是皇上莫不是又想薅他們的羊毛,都快被薅禿了喂! 此時他們還認為皇上是想私底下掌控這種技術,以后誰聽話就賞誰。 他們哪知,這事兒只不過是康熙想找?guī)讉€冤大頭,借條財路。 一份牛痘幾乎稱得上是天價,能拿出一大家子的費用來種牛痘還是要有些財力的,所以康熙讓暗部的人統(tǒng)統(tǒng)行動起來,全大清朝稍微有點底氣的人都知道,京城最近有大動作,關于天花,沒人不怕,所以對此他們興趣還是很高,甚至還讓洋人拍了幾份去。 手下的人報告此事時,康熙擺了擺手,“別阻攔,他們種了痘也不清楚是從什么哪里來的痘種?!?/br> 主要方法握在手中,不怕被偷了去。 有了這部分錢財,再加上皇上有令,若是有人捐助修橋鋪路的銀兩達到兩千兩,不僅會在完工時立碑刻字,還能造福子孫,凡商人的子孫皆有一人能參與科考,光宗耀祖。 此舉對于處于士農工商最低位的商人來說無異于喜從天降,他們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錢財。 而往往家族中出了一個頭腦聰明些的子弟,最痛苦的就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考。 現在不一樣,只要給錢,別說兩千兩,就是一萬借也得借來讓孩子讀書,改變階層。 而其他非商級的人若捐贈銀兩達到數量,則可得到由皇上親筆書寫的圣旨及牌匾一副。 這可是皇上,來自這個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獎勵,如此榮耀,擺在家里倍兒有面兒。 芷珠得知此時差點笑癱在男人身上,笑得眼淚都掉下來,調侃道,“你真的是越發(fā)接地氣了。” 幫她擦了擦眼角的淚,男人無奈道,“你不是常說我像個器具,我如今有人情味兒了,你還笑我?!?/br> 一番話說得芷珠又哈哈大笑起來,男人也笑道,“有這么好笑嗎?小心閃了身子?!?/br> 芷珠哼哼唧唧,“你怎么這么聽話呀?” 男人輕哼不答話,芷珠就在一旁鬧他。 門外的梁九功聽到里面?zhèn)鱽淼哪信秸Z,一個情之所鐘,甘之如飴,一個應得之歡喜。 各方動力加持,每個人都對修路這事兒產生了極大的熱情。 而對于百姓來說不僅干活兒有錢拿,而且干的活兒還對自己有好處,所以百姓們能不干好?能不認真?人人都說日子有盼頭,得勁! 在康熙身邊的幾個近臣看到此項工程也是高興,但也有人也憂慮交通便利后,往來人口多了,耕地面積若是不足,也會造成民生哀苦。 康熙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下一步,他便提出讓百姓開荒蕪,自給自足。 清初時期戰(zhàn)亂不斷,導致大量的耕地荒廢,各地很是荒涼蕭條。 為了富起來,土地不能少,修路過后去哪兒都便捷,所以百姓擺攤設點買東西賺錢,或是外出務工的機會也多了,為了加快建設,前段時間,康熙更是下令免了人頭稅。 一時間各地調查人口的官差很是忙碌,因為平日里那些藏著掖著的人都現了出來。 這么多人,土地又少,康熙索性讓他們自己去開墾,每個成年人可以有一畝地的使用權,外嫁的女兒可帶走一半,這意味著土地雖然仍舊屬于朝廷,每年也需要繳納定額稅費,但只要你子子孫孫無窮盡,能延續(xù)下去,那么那些土地就都能被你正常使用。 但是這個決定讓豪紳地主很不滿,諸如世襲的縉紳,原先他們還能雇傭很多農工,使喚他們干活,但現在百姓手握土地,雖然不多,一個三口之家只有幾畝地,但開墾費時間,養(yǎng)肥土地更需要花時間費心神,所以給他們干活的百姓銳減。 而且這條旨意一出,就有地主擔心皇上會收回他們擁有的土地,一度有謠言這樣說,導致他們心驚膽戰(zhàn),惶惶不可終日。 官方遲遲沒有真正的旨意下來,如果皇上真的狠心無情拿他們開刀,那他們是不會依教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懸在頭上的刀遲遲不落,就在他們認為謠言是真,準備做些動作出來之時,康熙終于下了命令,凡事有世襲之位的土地主,從這代起擁有的土地面積將會逐代遞減,若是后輩子孫有大出息者,則可酌情恢復。 終于等到這一天,緊繃許久的他們松了口氣,他們也不想大動刀戈,雖然現在這個結果不是那么讓人滿意,但是比全部都收回去好,而且有腦子的人想得更遠,這樣或許可以督促子孫,不要做那等無用之人。 ? 作者有話說: 依教:<動詞>答應,西南、中原官話。 第85章 心中有光 芷珠和她新收的徒弟將各地送回來的勘圖簡單做了個沙盤,看著初具雛形的交通建設,她恨不得立馬駕車去炫炫,可惜她不會造車,把想法都告訴工匠們,他們也是一籌莫展,芷珠嘆氣,只能希望他們大膽去探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