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9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帝少的蜜寵嬌妻、小雀躍、被迫嫁給炮灰那些年、所有人都想當我的腿部掛件、當頂流花旦穿成肥宅學霸、大佬你們女兒又兇殘了、花樣暗示、穿越后愛上了我前世冷落的老公、大胸蘿莉的禁忌之戀、穿書成綠茶后我棄惡從善
但不管怎么樣,輔導書的第一波宣傳算是打出去了。 霍耀文的名字也是再一次在報紙上宣揚出去,其所提出的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受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李卓敏的公開贊揚,稱其所提出的理念是先進教育的根本。 就連金鏞在看到幾份報紙報道以后,也是親自在明報上寫道:“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先德后人,方能成才!” 再加上朱文慶安排的幾十個香港知名的學者,撰稿人都在各大報紙上撰寫了“教育”這些內(nèi)容。 一時間,教育這個詞成為了香港當下最為熱鬧,議論最多的一個話題,無論是茶樓小館里,還是工廠辦公樓,全都在討論孩子教育的事情。 ....... 第152章 【周爵士】 八月十四號。 香港大學的法學系和哲學系大樓籌辦好以后,校長樂品淳邀請來港督戴麟趾,教育署署長喬治,布政司司署署長大衛(wèi)埃布爾,以及民政總署署長戴瑞安布利斯等人來參加揭幕儀式。 霍耀文作為哲學課的教師,自然是要過來瞅瞅的,法學系和哲學系的大樓是新建的,從今年初就開始建了,雖然這其中有部分是香港大學校方出資,但大頭幾乎都是名紳商賈所捐贈的。 這不,在揭幕儀式的當天,那些捐贈過的名流富商幾乎都到齊了,在記者面前跟校長樂品淳微笑拍照。 本來霍耀文過來就是看個熱鬧,想看看自己以后上班的大樓搞的怎么樣,看完就走人的,但等揭幕儀式結(jié)束以后,卻沒想被黃主任給攔下。 “耀文,你可讓我一頓好找!”黃主任喘了口氣,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jié)n。 霍耀文看到堵在自己面前的黃主任,不解道:“怎么了黃主任?這天這么熱,我還想回去吹風扇呢!” 八月的天實在是太熱了,要不是今天是新大樓揭幕,霍耀文才懶得過來呢,毒辣的天氣,實在是不好受。 “先別急著回去吹風扇了,有人找你,你同我走一趟?!?/br> 黃主任仿佛是來不急解釋一樣,拽著霍耀文的胳膊就往新建的大樓內(nèi)走去,穿過了門口圍堵的記者和一些來訪的紳士名流,二人朝著二樓的教師辦公室走去。 很快,霍耀文和黃主任兩人到了辦公室內(nèi),他發(fā)現(xiàn)坐在里面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仔細一看,竟然是周希年! 辦公室里的吊頂風扇在緩緩的吹動著,坐在椅子上的周希年在看到二人走進來后,笑著站起身子走過去道:“黃主任,想必這位就是霍耀文霍先生吧!” 黃主任笑道:“是,這位就是出版社的社長霍耀文?!?/br> 還在霍耀文疑惑這周希年找自己的時候,只見對方伸出右手道:“霍先生你好,鄙人周希年,當年也是香港大學醫(yī)學科畢業(yè)的學生,算起來你我二人也算是師兄弟關(guān)系?!?/br> 霍耀文忙不迭的跟他握了握:“周爵士客氣了,您的大名如雷貫耳,在校報杰出校友名錄上可是位居榜首,后輩師生常常以周爵士為榜樣!” 自從學校開辦校報以后,霍耀文為了方便自己日后跟學校的一些師兄前輩聯(lián)絡,也是從學校學生檔案處那弄到了從香港大學開辦以來所有學生的名單,按個的讓學生會的人篩選出一些知名的杰出校友,在校報上特意的弄了一個專欄,就叫“杰出校友名錄”,每一期三到五人,而周希年作為香港大學此時在商界最有影響力的師兄,自然是在校報前幾期就刊登了上去。 “杰出校友名錄?”周希年面露疑惑的看向黃主任,他還不知道校報的事情。 黃主任解釋道:“哦,是這樣的,今年三月份,學?;I辦了一份校內(nèi)報紙,其中有一個專欄是專門報道學校畢業(yè)后對香港社會有杰出貢獻的知名校友。” “哦?” 周希年微瞇著眼哈哈笑道:“我可算不了什么杰出校友,說起來從學校畢業(yè)以后,我雖然從事了幾年醫(yī)療工作,但終究是成了個滿嘴金錢的商人,偏離了當初學醫(yī)的道路和初衷。” 霍耀文笑了笑:“當初孫先生也是在香港大學學醫(yī)的,但最后還不是沒有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路,學校所學的內(nèi)容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基礎(chǔ),一個能夠在其他領(lǐng)域發(fā)展的最后稻草?!?/br> “說的好!” 周希年連連點頭稱贊,“霍先生不愧是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人!剛剛這番話說的很有道理,就跟古人常說一技傍身萬事不愁一樣?!?/br> 霍耀文謙虛了幾句。 周希年瞥了一眼黃主任,朝著他道:“黃主任,我跟霍先生有點事想要談一談,你看……” “好,那周爵士你跟耀文慢慢談,我先出去了,剛好外面忙的很,離不開我?!秉S主任也不在意,笑了笑,說完轉(zhuǎn)身離開了。 等人走后,周希年看著霍耀文,說道:“霍先生,近日聽聞香港大學出版社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拿下了教育署在九龍的訂單,更是同教育署簽訂了未來港島和新界的教材書,價格還是以現(xiàn)在的價格?” 霍耀文雖然不明白周希年是個什么意思,但這事也不算秘密,報紙上早就刊登出去了,說道:“教育署近些年的財政狀況不佳,作為香港大學的附屬出版社,我認為有義務和責任為教育署減輕負擔,這樣也能夠更早的讓全港青少年兒童就讀免費學校?!?/br> 聽著霍耀文滴水不漏的話,周希年滿意的點點頭:“霍先生說的很對,光靠教育署的財政是很難在短期內(nèi)讓全港適齡兒童免費讀書的,光九龍半島就幾乎耗光了教育署的財政資金,所以在聽聞霍先生的情況后,我就想著我是不是能夠提供一點幫助?!?/br> 周希年從45年到64年一直是香港大學的校董和校務委員會成員,學校后面的那個印刷廠,就是在擔任校董期間捐贈給香港大學的。 霍耀文沉思了幾秒,雖然有些眼饞周希年所說的幫助,但還是搖搖頭道:“出版社目前的經(jīng)濟情況雖然不是很好,可勉強能夠維持經(jīng)營,如果周爵士想要為香港教育出一份力的話,不如跟香港大學出版社一起成立一個教育基金,專為貧困學子提供教育助學金。” 成立教育基金的事情,霍耀文早前就已經(jīng)想好了,只是一直在等個時機,這會兒作為工商界大佬,又曾經(jīng)擔任立法局、行政局的非官守議員周希年,自己主動跑上門了,霍耀文自然是不會放過。 周希年沒想到霍耀文居然會提出弄個教育基金,不過還是一口答應道:“可以,不過這個教育基金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弄成的?!?/br> 霍耀文點點頭:“這是當然,稍后我會設(shè)立個章程出來,到時候我親自交給周爵士看看?!?/br> “好?!敝芟D晷χ鴳艘痪?,他每年都會捐贈給香港各個學校不少的物資和資金,每年在教育捐款上最少有一百萬港幣,所以只要霍耀文能夠拿的出基金會的章程來,為香港教育提供幫助他自然不會吝嗇。 ....... 在同周希年商談好成立教育基金會后,霍耀文火急火燎的開始了基金會的籌辦,基金會的章程完全可以照搬國外的一些基金會條例,或者就其他同類型的基金會仿抄。 這些事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給弄好了,但霍耀文不急著拿著章程和教育基金會的規(guī)劃去找周希年要錢。 他在等八月底九龍各個官立小學開學! 既然說好了是跟周希年合作成立教育基金會,霍耀文自然不可能讓周希年一個人出錢,這么個好出名的機會,肯定是要雙方出資,然后大肆宣傳才能有效果。 成立基金會,是霍耀文在計劃弄輔導書的時候就已經(jīng)琢磨的事情,畢竟輔導書賣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一本十元錢,比一般的圖書價格都要高,就算拋去了成本價格和各個官立學校老師商定好的回扣,一本輔導書的利潤都在六元錢左右。 九龍官立小學今年的新生包括老生,總計有十萬人左右,不敢說每個人都買,但在朱文慶同三十多家官立小學的老師主任等人談好價格后,想必在老師的極力推薦,以及各大報紙的教育宣傳下,家長購買的幾率還是非常高的!最少能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隨著購買的人越多,那些沒買的學生肯定會找家長索要。 除了每個年級的輔導書不同外,每一年級總共有三冊,內(nèi)容幾乎囊括了所有的主要科目和相應的考卷題庫等。 一人買三冊,那就是三十塊,十萬人如果都買的話,那就是三百萬!去掉回扣和成本,香港大學出版社最少能夠盈利兩百多萬,這么一大筆錢,早就把之前教材書的虧空給填補上了。 當然了,這是利益最大化,就算往最小了去算,霍耀文也能斷定出版社有個幾十萬的盈利。 而且這也不是一錘子買賣,是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賺錢的營生,其中還不包括港島加新界這兩地的市場。 當初中和出版公司的莫福成說教育署的訂單是一座金山,霍耀文對此很認同,有了跟教育署合作的契機,賺錢的機會自然是多了去了。 霍耀文雖然眼饞這筆錢,但他心里早有規(guī)劃,不管賣的如何,賺多還是賺少,這些輔導書的利潤,扣除掉成本和人工費和回扣,再去掉學校的利潤,他的個人分成全都會捐獻出去,以此來成立一個基金會,用作香港兒童教育。 在霍耀文看來,能夠賺錢的生意有很多,但能博得好名聲的機會并不多,出版輔導書謀取利潤,再反其道回饋給那些需要助學金的優(yōu)秀貧困學生,對于他是個很難得,也是一次博得名聲的好時機! 同時也能夠為他接下來的一些謀劃做準備。 ........ 第153章 【解憂雜貨鋪】 霍成才在家門口新開的書店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趕在開學前順利的裝潢好了,兩個店鋪打通相連起來,總共有一百四十多平米,可以說是周圍幾條街最大的書店了。 霍耀文剛把車停在成才書舍的旁邊,就注意到細妹興高采烈的跑了過來。 細妹一把挽住霍耀文的胳膊,帶著撒嬌的語氣道:“哥,你都好久沒回家了!” “最近比較忙?!?/br> 霍耀文揉了揉meimei的腦袋:“我每次回家的時候都看不到你,還怪我好久沒回家。” 從維也納回來后,他一直忙著出版社和寫書的事情,大半個月的時間都悶頭在學校和公司里待著,哪里有時間回來,也就偶爾白天的時候回來看看阿嫲和阿母她們,只是那時候細妹都跟玩瘋了一樣,整天去找呂素貞或者其她女同學玩,根本沒碰過面。 一邊朝著書店里走去,霍婷婷一邊嘻嘻笑道:“這不是畢業(yè)了嗎?肯定要多玩玩的,而且素貞家距離我們這坐半個小時的巴士車就到了,好方便的?!?/br> 阿母剛好在書舍的門口收拾,聽到走過來的霍婷婷所說的話,皺著眉頭,呵斥道:“天天就知道玩,學習成績那么差,連大學都考不上。” “阿母,好多人都考不上的!”霍婷婷不樂意道。 細妹兩個月前就已經(jīng)中學畢業(yè)了,只是成績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香港兩所大學的門檻。 現(xiàn)在不同于后世,野雞大學遍地,香港總共只有兩所正規(guī)的能夠提供大專學位的大學,雖然有不少類似于大學教課制度的書院和學院,但這些都無法給學生頒布大專畢業(yè)證書。 而細妹下學期就讀的是香港浸會書院中文系,因為不是正規(guī)大學,沒有港英政府的扶持,每年的學費都很高,細妹一學期就要一萬多,可以說是花錢進學校了。 霍耀文上來安慰了幾句:“好了阿母,現(xiàn)在香港就兩所大學,能考進來的肯定都是學習好的,細妹讀書差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沒考上你心里應該早有預料的。” “哥~”霍婷婷不依的拉長嗓子。 阿母瞪了她一眼:“怎么?還不許你哥說了?你要是有你哥一半的成績,肯定能考上的!” 阿母這話倒不是說假的,今年香港大學新生擴招,如果細妹能考兩個a,那么考上香港大學哲學系的幾率就很高,畢竟誰讓霍耀文是哲學系的教師呢?而且哲學系就讀的人本來就少,在國外可能多一點,但是在香港,那就少的可憐了。 香港競爭最激烈的還是法學院的生源,今年香港大學開辦法學系,申請的學生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在香港律師和醫(yī)生這個行業(yè)是最吃香的,特別是律師,如果混到資歷,又有貴人提拔,指不定能夠當個議員什么的。 霍耀文也懶得在這聽阿母訓斥細妹,自顧自的走進書店內(nèi),打量著這間新的成才書舍,面積挺大的,不同于九龍那邊書店的布局,這邊的書全都堆放到了書架上,一目望去,干凈整齊亮眼。 霍成才忙著把書上架,聽到身后的動靜,扭頭看了一眼,“耀文來了。” 霍耀文笑著問道:“這書店布局挺好的,你弄的啊老豆?” 霍成才搖頭笑道:“沒,是明仔那小子提的意見,他說別的書店都有做這種書架,擺放書籍方便又好看,我就讓他做了一批書架送過來,你別說看著是挺不錯的?!?/br> 霍耀文道:“什么時候開張?” 霍成才數(shù)了數(shù)指頭,算了一下日子說:“你阿母說九月七號是黃道吉日,開業(yè)大吉,我準備定在那天開業(yè)。” “行,那天我看看有沒有時間過來看看,最近學校比較忙,我就不多待了老豆?!被粢恼f完便準備離開。 霍成才道:“哎,耀文別急著走啊,不回家吃飯?你都好幾天沒回來了?!?/br> “最近學校和公司那邊都很忙,等過段時間閑下來了我就回來?!?/br> 霍耀文擺擺手,走到店門口,跟在門口收拾地面的阿母和細妹說了一聲,便開車往小區(qū)里開去,他是去找張婉君去了。 張婉君的第一本書《秋天的童話》已經(jīng)在印刷了,就差宣傳了,霍耀文這會兒就是在忙著幫她宣傳的事情。 本來按照霍耀文的意思,是花錢請幾個知名撰稿人在報紙上打打廣告,但他后來想想,就算打了個廣告,張婉君一點名氣都沒有,無法做到他心目中一炮而紅的那種程度,所以就寫了個新書大綱交給張婉君來寫。 ...... 文學世界報館。 鄧麥基親自給霍耀文和張婉君二人倒了杯茶水,等弄好后,他一屁股坐下來,笑看霍耀文和張婉君:“霍生,這位姑娘是?” “這是我表妹,張婉君?!?/br> 霍耀文向張婉君介紹道:“婉君這位是文學世界的總編,也可以算是我的貴人之一了,當初要不是鄧總編的征文比賽,我恐怕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寫言情書的天賦。” 張婉君面帶笑容,舉止大方的跟對方握手道:“鄧總編您好?!?/br> “張小姐你好?!?/br> 鄧總編看她落落大方,姿態(tài)優(yōu)美,忍不住贊嘆道:“霍生,古人常說龍生龍,鳳生鳳,我之前還不相信,但看到二位卻是不由不信,我怎么看,你們倆都如此碧玉佳人,玉樹臨風!” 被鄧麥基如此直白的夸贊,張婉君雖然在怎么懂禮,這會兒也是難免有些羞澀,臉頰微微紅了起來,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表哥。 “鄧總編太過譽了,每次跟你見面我都感覺心生舒暢。”霍耀文哈哈一笑。 鄧麥基一笑:“這是事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