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齡寵妃 第15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耍獾游戲、帥哥都有病、竊星(高干h)
這也忒不像話,便是萬歲爺那頭,只怕也會認為主子怠忽職守。 魏佳氏嘆道:“有人會回來的?!?/br> 豫貴妃重情義,這也是她的好處,魏佳氏更不想在此際與其相爭,何況那拉氏的喪事十分棘手,辦得太寒酸,外頭人看不下去;辦得太闊綽,又會令皇帝不喜。 也只有豫貴妃能左右平衡,皇帝對她,總是肯網(wǎng)開一面的。 白梅靜默片刻,“翊坤宮娘娘一走,和敬公主倒是稱心如意了,往后只怕得盯上咱們。” “現(xiàn)在不也一樣么?”魏佳氏哂道,“在這個位子,從來就沒有舒服的時候?!?/br> 事到如今,她明白了先皇后的苦衷,也理解了那拉氏的難處,可畢竟是當局者迷呀。 第202章 斂葬 郁宛讓侍衛(wèi)加快腳程, 奈何剛下過一場山雨,官道上濕滑非常,車夫們也只能小心翼翼的。 新燕勸道:“娘娘無須太過憂心……那棺槨還是放得起的?!?/br> 說完倒滴溜溜打了個寒噤, 天已經(jīng)涼了,是不必擔心遺骸快速腐爛, 就不知留在宮里的人該怎么想。 郁宛唯有默然, 那拉氏是硬撐到現(xiàn)在才斷氣么?便連死亡都不愿給人添半點麻煩。哪怕是早兩天,皇帝都未必趕到熱河行宮, 恐怕還要猶豫該不該折返——那拉氏倒是把后路都理干凈了。 到底是斗氣了半輩子的夫妻啊。 郁宛抱著膝, 覺得有點蕭瑟冷意, 她這趟回程沒帶上阿木爾,而是留給乾隆, 也許潛意識里,還是希望皇帝若惱了她, 阿木爾能幫著說些好話。 不管有意無意, 她畢竟利用了這份骨rou親情。郁宛望向窗外,眼瞳是怔怔的。 身后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卻是王進保揚鞭趕來,將一封油紙包裹的東西塞到新燕手中,道:“萬歲爺命奴才交給貴妃娘娘?!?/br> 新燕望著他被雨沾濕的紅纓帽,下意識說了句,“雨天路險,公公慢走?!?/br> 王進保嗯了聲, 蒼白面頰上顯出微微暖意, 他卻不敢逗留, 踢了踢馬腹便揚長而去。 新燕倒覺情緒復雜, 整理了下神色, 方才回到馬車內(nèi),將東西遞給郁宛。 郁宛拆開看畢,不禁松了口氣,與她料想的差不太多,以皇貴妃之禮將那拉氏下葬,好在并未規(guī)定銀錢數(shù)目,默許她可以隨意行事;此外,要求十二阿哥永璂與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給嫡母穿孝,也算全了人前體面。 可對于生前曾是正宮皇后的那拉氏而言,依舊是難服眾的。 新燕詫道:“萬歲爺當真一點夫妻情分都不講,就不怕外頭流言揣測?” 畢竟帝后決裂的導火索是南巡途中那個陳氏歌姬,這等桃色丑聞,總歸是會貽笑大方的。 郁宛冷笑,“萬歲爺何等睿智,自然不會讓自個兒顏面受損?!?/br> 這份口諭是要昭告天下的,乾隆這樣精明非凡的人物,總不可能為人所詬病,上頭明寫了那拉氏性忽改常、狀若瘋迷,不能在皇太后跟前恪盡孝道,因此他才讓皇后幽居養(yǎng)病,實屬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受他恩澤——末尾到底還是帶了些私人情緒,又說那拉氏行事乖張,即便予以廢黜也是理所當然,他仍存皇后名號,已是格外優(yōu)容,但終究不便按昔年孝賢皇后之例辦理。 人死了還要將兩個皇后拉出來比一比,虧得那拉氏已然含笑九泉,這回倒是犯不著再生氣了。 至于太后雖為那拉氏痛惜,想也知道過后依舊會幫皇帝背書——婆婆再怎么疼媳婦,可畢竟兒子才是親生的。 也罷,粉飾太平,總好過將血淋淋的真相撕開給世人看,郁宛將密折塞回竹筒里,對新燕道:“我打個盹,待會兒再叫我起來?!?/br> 新燕應諾,小心地將披肩打在她肩上,靜靜出起神來。 * 郁宛抵達皇宮已經(jīng)過了頭七,宮中一片肅穆景象,死氣沉沉如陵墓一般。 唯獨翊坤宮前飄著白綾與經(jīng)幡,因不知圣意,寶華殿的法師亦不敢前來,靈堂里頭只簡單布置了一下,最中央太師椅上擱著那拉氏的神位,永璂跪在下首,面容憔悴,嘴唇干枯,也沒穿孝,只一身暗色團紋的素服。 諾敏靜悄悄地過去,向她蹲了個福,焦急道:“阿哥這幾天水米不進,眼看著就快要撐不住了。” 郁宛皺眉,“這可怎么行?后頭還有好多事要辦呢?!?/br> 立馬叫人去弄點雞湯,強灌也得給他喂下去。 又吩咐新燕去扯幾尺麻布,先趕幾身孝服出來。 諾敏頭上早早換成了銀飾,她猶豫道:“娘娘,可使得么?” 怕宮里不許穿孝。 郁宛寬慰道:“羔羊尚有跪乳之恩,萬歲爺不會連這點心愿都不滿足的。” 要是寶華殿的僧人不愿插手,叫外頭的法師來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道場也是一樣,她就不信花了錢還能不給辦事——郁宛本人雖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此時此刻,她寧愿世間真有輪回,保佑那拉氏早日投胎轉(zhuǎn)世,下輩子別再嫁進皇家了。 諾敏點頭,仍舊跪到永璂身邊去,她認準了這個人,自然要跟他同甘共苦,哪怕膝蓋跪得生疼,她依舊目不斜視,閉著眼默念起經(jīng)文來。 郁宛沒有勸阻,讓她去罷,好歹看在諾敏的面子上,永璂也不會自暴自棄。往后余生,也只有他倆能互相扶持了。 郁宛步入內(nèi)室,只見容嬤嬤正在收拾東西,那拉氏生前的衣裳、飾物、茶具,甚至乾隆后來叫人送回的那副嫻妃圖像,容嬤嬤都一并歸攏起來。 她沒有哭,反而向郁宛露出一個短促的笑,“主子走的時候很安心?!?/br> 當時她就已經(jīng)有所預感,那拉氏那天的精神格外好,拉著她絮絮說了許多的話,還談論起閨中時候最愛吃的點心,她偷偷塞了兩錢銀子,讓值守的太監(jiān)去御膳房弄了些棗泥酥來,那拉氏盡管已經(jīng)克化不動,卻還是強撐著吃了許多,午膳后泛起困來,容嬤嬤便扶她回屋休息,又過了半個時辰,進去看時,那拉氏已沒了氣息。 容嬤嬤唏噓道:“主子生前一向克己復禮,又信奉老祖宗食不過三,這回讓她放縱一次,也算如愿了?!?/br> 當了半輩子皇后,唯一越矩就只有這些糕餅,聽起來是有點好笑的,但郁宛還是輕輕點頭,“是啊,娘娘走得無怨無悔?!?/br> 她不曾在與皇權(quán)的對抗中失敗,如今不過是rou/體的消滅,但在死亡之后,她將獲得永恒的超脫,何嘗不是另種意義上的永垂不朽呢? 郁宛看著一臉平靜的容嬤嬤,“您今后打算怎么辦?” 那拉氏走了,郁宛估摸她不會樂意留在宮里,若容嬤嬤想回家鄉(xiāng),郁宛自然愿幫她安排;若是不習慣外頭的日子,郁宛也能幫她找個好去處,譬如永和宮——以她的年歲自然是不宜再受累了,永和宮事少錢多,養(yǎng)老倒是很合適。 容嬤嬤輕輕搖頭,“娘娘的好意奴婢心領(lǐng)了,可奴婢實在不愿離開主子?!?/br> 她跟了那拉氏大半輩子,看著她從青春少艾長到如今模樣,早已當成親生的一般,要她回家,她連家鄉(xiāng)都忘了,又能回哪兒去呢?至于永和宮,她的存在只會給貴妃娘娘帶來壞處,皇帝每見一回,都會想起主子從前種種不足,如此反而牽連了豫貴妃。 容嬤嬤道:“奴婢愿意給主子守陵,還望您成全?!?/br> 人各有志,郁宛也無法了,不過她還是得提醒一言,“萬歲爺不愿與翊坤宮娘娘合葬,故而交代金棺不必遷入裕陵,而是葬入純惠皇貴妃地宮?!?/br> 這招到底是挺狠絕的,畢竟古人極為在意身后事,堂堂皇后與嬪妃共居一墓,怎么看都不是抬舉。 容嬤嬤反而釋然,“如此也好,主子娘娘與純惠皇貴妃從潛邸便相知甚深,如今倒是得以團聚了。” 至于能否跟皇帝合葬,她想主子自個兒亦不稀罕,生前都相看兩厭了,死后還得日日相對么?那才是對主子的折磨。 容嬤嬤遲疑道:“主子扔崩一走,十二阿哥就得守孝三年,諾敏姑娘那頭……” 郁宛笑道:“這個你大可以放心,諾敏對永璂總是一心一意的?!?/br> 何況雖沒行昏禮,圣旨都頒下了,博爾濟吉特那邊還能反悔不成? 容嬤嬤嘆道:“奴婢也只剩這件心事,多早晚十二阿哥成了家,奴婢也能去陪伴主子。” 郁宛忙道:“那可不成,您畢竟是長輩,得看著永璂生兒育女,還有孫子,重孫子,您也知道這世道孩子多難將養(yǎng),看看五阿哥八阿哥,您還能放得心么?” 容嬤嬤被她逗樂了,“看來奴婢總是個受罪的命?!?/br> 到底打消了輕生之念,十二阿哥沒人照顧是不成的,也只能她代替主子活下去了——原來死亡才是最容易的事,主子泉下有知,也會默默庇護她罷? 因著葬禮所用之物多與平時不同,皇家的規(guī)制也比民間繁復,郁宛縱有銀錢,那些大件還是得從內(nèi)務府調(diào)令。 也不知內(nèi)務府是裝死慣了還是怎么著的,連她的話都不怎么管用了,郁宛就琢磨著難道還是請皇貴妃出山?可若魏佳氏打定主意一問搖頭三不知,郁宛也沒法將她從病床上架出來。 好在白梅還是及時送來對牌,說是她家娘娘病得神昏氣喪,一切殮葬事宜只能托賴貴妃照料。 郁宛不管魏佳氏是真病還是假病,總之她肯放行就還算有點良知,郁宛立刻吩咐開了府庫,先把里頭的麻布都搬出來,給永和宮上下都趕制了一套孝衣,皇帝是讓永璂跟諾敏穿孝,可也沒規(guī)定不許旁人穿孝,她偏要鉆這個語言漏洞。 除此之外,留守京中的皇阿哥們也都紛紛前來吊唁,五阿哥更是親自承擔“摔瓦盆”的重任,這是自認為那拉氏的長子了——永珹自然不敢前來,他跟嫡母的交情沒那么深,且出繼一事到底讓他有些畏首畏尾,不必要再得罪皇帝。 郁宛也無心理會,世事涼薄向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拉氏就很希望風光大葬么?不過世人的基準如此,郁宛也想保住那拉氏逝世后的最后一分顏面罷了。 有這些皇阿哥們充數(shù),其實也盡夠了。 她只意外和敬公主居然也會前來,還哭得比誰都悲痛,看她衰服哀泣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死了親額娘呢。 和敬以帕拭淚,哽咽著道:“娘娘走得好苦,當初潛邸時何等情深,卻怎料……” 郁宛本應做出一副深受感動的模樣,但實在哭不出來——連她見到那拉氏棺槨的時候都沒動容,何況這幾滴假惺惺的鱷魚眼淚呢? 郁宛木著臉道:“公主還是莫太傷心了,娘娘泉下有知,也不愿見你這般為難自個兒?!?/br> 和敬公主不知聽沒聽出她話里的譏諷,眼睛滴溜溜一轉(zhuǎn),上前柔聲道:“我和你一樣,都知曉翊坤宮娘娘是被jian人所害,如今娘娘芳魂早逝,那位卻依舊逍遙自在,真叫人……” 郁宛冷冷打斷她,“公主,您恐怕說得太多了?!?/br> 和敬以袖掩面,“她但凡有點良心,都該叫十五阿哥出來致個禮,怎能這樣心安理得?” 話音方落,就見白梅一身素服牽著個六歲孩童出來,帶他到靈前跪坐進香。 和敬公主撇撇嘴,“表面功夫誰不會做?真是貓哭耗子假慈悲?!?/br> 郁宛心想,這位更是毫無自知之明的。 烏鴉笑豬黑。 第203章 蠟油 那拉氏的葬儀辦起來也容易, 比起孝賢皇后逝世那年引起的震動,實在是輕省許多。當然朝堂上還是有些許風波,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書“請行三年喪禮”, 卻被乾隆痛罵巧為援引、居心叵測,然后這位頭鐵的御史大人就被革職并充軍伊犁。 不管他是否真因為繼后發(fā)聲而遭遷怒, 皇帝此舉卻也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勉強封住了悠悠之口。于此同時,那拉氏一族被撥回鑲藍旗并改為公中佐領(lǐng), 皇后的侄子訥蘇肯亦被降為三等侍衛(wèi), 堂堂后族頃刻凋零, 委實令人不勝唏噓。 可對十二阿哥而言,也如同壯士斷腕, 往后這些族裔休想打著皇后娘家的旗號作威作福,自然也就牽連不到十二阿哥。郁宛不管皇帝此舉是否為保護永璂, 但她希望乾隆還是有點慈父之心的, 就算那拉氏的倔強在他看來是種悖逆,可如今人死也都煙消云散了,實在不該牽連下一代去。 唯獨諾敏臉上頗有愁容,她阿布跟額吉很擔心會牽累自己,而永璂昨日更是親口說出,不如由他請皇阿瑪下旨退婚?如此兩邊都了卻心事。 諾敏氣得甩了他一巴掌,掉頭就走了,現(xiàn)在還鬧別扭呢。 郁宛難免扶額, “十二阿哥也是為了你好?!?/br> “我知道他是為我好, 可他不問問我是怎么想的嗎?”諾敏氣鼓鼓地道, “我看他把我當成嫌貧愛富的膽小鬼了。” 因著法事還沒做好, 她不便立刻回家去, 只能將就在郁宛這里躲一躲,又囑咐別告訴人她在這兒。 沒多時,永璂也找來了,帶著一頭凌亂不堪的毛茬子,野人似的——孝期不能隨便理發(fā),難為諾敏不嫌棄他這副模樣。 他遲疑著請教郁宛,“貴妃娘娘,諾敏姑娘在這兒么?” 他都稱我為姑娘了,可見是要劃清界限。諾敏在屏風后憤憤想著。 郁宛問他,“你當真要跟諾敏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