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448節(jié)
對貴族敷衍了事,對奴隸出身的士兵格外鄭重?這里頭說不準還有不少從他們府中逃跑的低賤奴隸?。?/br> 子受大清早的就被這號角聲吵醒了,申公豹看穿了姜子牙的目的,特意來求見,婉言勸了幾句,超度可以,最好在關(guān)內(nèi),雖然大家都知道干了什么,但只要沒親眼見到,就能留下最后一點迂回空間。 子受自然不同意,迂回什么?正面剛他!必須出關(guān)! 出關(guān)超度的詔令發(fā)下去后,他又沉沉睡去,太陽才剛出來,起床還是等正午了再說,至于超度,下午吧。 午后時分。 周軍的號角響了大半天,吹號角的人都換了幾波,從早到午,大軍就一直在汜水關(guān)外干站著,里三重,外三重,各個疲憊無比,干等了半天,換誰都累。 姜子牙已經(jīng)有暫時回營的念頭了,他眉頭緊皺,不斷揣度著,這說不定只是紂王的疲兵之計。 寒風呼嘯將旌旗衣衫吹得獵獵,將士們干戰(zhàn)了半天沒見著人影,難免升起怠惰之心,若是商軍早派兵在關(guān)外埋伏,等到傍晚將士們最疲憊的時候偷襲,再配合關(guān)內(nèi)殺出的大軍,很容易取得一定戰(zhàn)果。 就在姜子牙考慮著要不要回營的時候,號角聲又起,這次是從汜水關(guān)中傳出的,不多時,就見密密麻麻的人馬從關(guān)內(nèi)而出,最后合成密不通風的一片。 商軍終于出來了,所有的人都是呼了口氣。 姜子牙心中也有了底,現(xiàn)在將士們還沒到極限,而且商軍看起來也不像有埋伏的樣子,如果是想正面作戰(zhàn),并不用太過擔心。 雖說一旦打起來,周軍這邊因為疲憊的緣故,戰(zhàn)損會比商軍多一些,但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攻下汜水關(guān),能在關(guān)外正面作戰(zhàn)消耗商軍兵力,遠比強攻關(guān)隘劃算得多。 再說了,一路上召集的西路諸侯兵馬,不就是用來做這種事的? 也不用顧忌到諸侯們的想法,反正諸侯對士卒并不看重,只要控制在一個范圍內(nèi),不讓諸侯們誤會是在削弱他們的兵力就足夠了。 姜子牙策馬而出,高舉長劍,對所有將士大聲激勵,朗聲道:“討伐無道昏君!” 所有人都是一同呼喝,南宮適也喝道:“將那些助紂為虐的jian人殺個片甲不留!” 眾人大笑,姬發(fā)也在經(jīng)歷被追逐的狼狽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反觀商軍之中的氣氛,就顯得極為沉重了。 浩大的隊伍,除了身上的甲胄外,還披著白布,有的布料不夠了,就在胳膊上扎了個白布條,人人面帶沉痛之色。 御駕很快穿過了大軍。 眾將雖是甲胄齊全,但個個低垂著頭。 打仗……是會死的。 超度的不止是敢當軍,還有西征以來所有的士卒,以及以往為大商征戰(zhàn)獻出生命的將士。 英靈太多,總有幾個相熟,商軍將士難免回憶起了往日種種。 “打完這場仗,我就要回老家結(jié)婚了!” “你們先走,我馬上就會趕上來!” “對方只有一個人,大家一起上??!” “我去插個眼!” 不得不說,雖然以高規(guī)格重禮超度士兵,不那么容易讓人接受,會引來無數(shù)口誅筆伐,但總體來說,這些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將領(lǐng)更容易理解,許多人都懷念起當初的東征西討,一時間,在這樣的氣氛之下,連聞仲也禁不住老淚縱橫,蹣跚而行。 商軍唏噓著,感慨著,周軍依舊笑著,嘲諷著,大肆批判著。 御駕行至一半,子受下車,緩步走著。 近衛(wèi)護佑兩側(cè),自汜水關(guān)門至申公豹所處的陰陽壇中心,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直到盡頭。 好不容易上了陰陽壇,子受與壇上的申公豹錯身而站,身邊侍立著幾個士卒,近衛(wèi)們上不來,匆匆搭建的陰陽壇能滿足規(guī)模需求就不錯了,質(zhì)量沒有太大保證。 子受向壇上擺放的一個個骨灰罐子行了個大禮,又拜了幾拜,看得遠處的周軍更是開懷大笑,一國之君,竟然向士卒行禮?上賤下貴,豈有此理? 子受開始焚香,原定的牌位是沒有的,有太多人甚至叫不上名字,不過骨灰盒也挺好,要說超度祭祀時善待將士吧,你燒他們的遺體做什么? 看著那占滿了大半個陰陽壇的骨灰盒,子受的心里,只覺悲愴,他抬頭,張口想說點致辭,卻發(fā)現(xiàn)……忘了詞。 或者說,本來就是突然興起,想到一茬是一茬的超度,根本就沒詞,子受低頭嘆息,拍打著身邊申公豹的肩膀,躊躇良久,才憋出一句話,大聲道: “一路走好!” 隨后又是一陣沉默。 子受歪著頭,這下是真不知該說什么好了,憋紅了臉,老半天才拿起祭祀用的一個紫柰,也就是蘋果,咬了一口。 “……” “來一口?”子受見著身邊的護衛(wèi)有些失態(tài),晃了晃手中缺了一角的大蘋果。 這一下,悲從心起的士卒們,更是悲從心起。 鮮花瓜果,三葷四素,其實要是放得開些,鮮花也是能吃的。 不過還好,自從早些年紂王將祭祖用的牛羊殺來吃之后,一些日子過不去的百姓都開始吃祭品了,吃了活著做一番事業(yè)光宗耀祖,總比餓著下去陪著列祖列宗要好。 申公豹連忙上前幾步,迅速解圍,拿出超度祭文準備念誦。 雖然這祭文是新編出來剛熱乎的,但里頭的每一個詞句,都是逐字逐句,經(jīng)過申公豹、聞仲等人再三斟酌的。 他們做的是頭一遭,以后若是還有超度,他們必將成為范例,一絲一毫都容不得差錯。 不過就在申公豹開口的時候,虛空之中,一點燈火搖曳,青天白日之下,竟是能顯現(xiàn)出點點灰暗不明的幽光,而這一點點灰暗燈火,更是在下一刻籠罩了天地。 申公豹愣在了原地,他似乎在哪兒見過這燈火,就是一時間想不起來,不過當下最重要的是,這祭文還念不念?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天外天傳來了頌?zāi)钪暋?/br> 第584章 元始度人 “上天度人,嚴攝北酆,神公受命,普掃不滅,八威吐毒,猛馬四張,天丁前駈,大帥仗幡,擲火萬里,流鈴八衝,敢有干試……” 頌?zāi)钪曇婚_始,就出現(xiàn)了了不得的東西,具體有多了不得,一般凡人體會不到,大概可以總結(jié)為越是復(fù)雜,越是玄妙,生僻字越多,越牛逼。 天外天傳來的聲音不高,但卻穿透虛空,直接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之中,而那籠罩大地的灰暗燈火也不斷搖曳著,應(yīng)和頌?zāi)钪?,仿佛有什么東西就要出來了。 子受面露難色,頌?zāi)盥曂伦謽O為清晰,聲音溫潤如玉,溫和柔順聽著十分舒服,問題在于,完全聽不懂。 一邊的申公豹則是悚然,他記不得在哪兒見過燈火,但這聲音卻不會忘記。 他的老師,玉清元始天尊。 申公豹一顆心劇烈跳動,這是在針對自己? 也是,闡教門下的玉清門人全是助周,就是云中子那個老好人也只是不忍朝中有妖孽,想著除妖,沒有延續(xù)大商氣運的想法,唯有他申公豹,不僅投身大商當了國師,幫助大商平叛延續(xù)氣運,還身處大商西征大軍之中,今天更是作為核心人員,主持超度事務(wù)…… 難道……師尊終于看不下去了,要對自己出手? 想到這里,申公豹就覺得此時的自己,好像掉入了北海海眼一般,四周都是海水,不斷朝他涌來,海潮的擠壓讓人喘不過氣,卻又無法掙扎。 無能為力。 即使這是師尊對姜子牙的偏愛,他又怎能說出半個不字? “夫天地運度,亦有否終;日月五星,亦有虧盈;至圣神人,亦有休否……” 申公豹越聽,心中越覺得凄涼無比。 枉他還想著超度之后,在兩軍對壘時,與姜子牙做過一場,較個高低,未曾想師尊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 早該想到啊,姜子牙助周封神,一世榮華,他則是直接投商和姜子牙對著干,師尊向來偏愛姜子牙,現(xiàn)在肯定是想要出手懲治了,如此施為,既能為姜子牙立威,又能震懾助商之人,堪稱一舉多得。 “渺渺億劫,渾沌之中,上無復(fù)色,下無復(fù)淵,風澤洞虛,金剛乘天,天上天下,無幽無冥,無形無影,無極無窮,溟涬大梵……” 申公豹悲苦之余,不禁想起了這些年在玉虛宮中的日子,那時,原始天尊講道時,也是這般景象。 雖然因為妖族跟腳屢遭歧視,但多少比那些純粹的野路子妖族修士要強,而且元始天尊平日里對他只是態(tài)度比較冷淡,該教的從不藏私,學的也是玉清正統(tǒng),至于偏袒,其實也只是在大劫一事上,給了姜子牙太多優(yōu)待。 申公豹自然知道,元始天尊破例收他這種被毛戴角之輩入門墻是為了謀劃大劫,可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都有傳道受業(yè)之實,而入玉虛宮修煉的這幾十年,也是他修為提高最快的時期。 可為什么……偏偏要偏袒那個仙道難成,法力低微的姜子牙? 申公豹合上了眼,神情放松了許多,還是繼續(xù)聽經(jīng)吧,以后說不定沒機會了。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樂兮,當人生門,天道貴生,鬼道貴終,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兇……” 圣人嘛,誦經(jīng)肯定不用喘氣的,間隔只是為了凸顯節(jié)奏。 此時無論是千軍萬馬還是名臣良將,都像是入定了一般,默默思忖等待著不知何時到來的煥然大悟,天地間靜的出奇,仿佛只有這些經(jīng)文誦出一般。 子受也不例外,緊皺眉頭沉思著,前面的經(jīng)文沒聽懂,后面生僻字少些,人道渺渺什么的,似乎有點熟悉。 其實這是《度人經(jīng)》,乃元始玉文,被明朝的《正統(tǒng)道藏》列為開篇經(jīng)書,號稱群經(jīng)之首、萬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頭,有了這冊經(jīng)文之后,才使得以往被驅(qū)逐的鬼魂,變成了可以超度的對象。 不過包括子受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人,接觸到的應(yīng)該還是“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這幾句,這幾句被仙劍系列拿去,當做了蜀山派的入門法訣。 “即得死魂受煉,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zhuǎn),與天齊年……” 又一句之后,頌?zāi)盥曨D了許久,才有九條五爪金龍乘空而來,其后拉著輦車,飛云丹霄,羽蓋垂蔭。 這一剎那,日月停輪,神風靜默,天無浮云,一切靜止了好半天,才漸漸能看見兩道童侍座,元始天尊懸座空浮于九龍沉香輦之上,唇紅齒白,明眉皓目,如琉璃玉體,一塵不染。 圣人真容。 只見元始天尊唇齒輕啟:“凡誦此經(jīng)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宮,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 “本命之日,誦詠此經(jīng),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jīng)苦惱,身有光明,鬼精滅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 “至學之士,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wèi),三界稽首,魔精喪眼,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說了這么多,元始天尊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人們跟著他多念幾遍,徹底將這冊新創(chuàng)的經(jīng)文傳世,這經(jīng)文念多了有各種功效,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至于在此之后自己私下念經(jīng)超度沒有用,那也不能怪他,圣人念誦和普通人念誦肯定不一樣嘛。 子受滿心的不愿意,你元始要滅商,還要老子跟你念經(jīng)?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絕對是一樁了不得的功德。 和子受一樣想法的,還有申公豹,明明是他先超度的,制定禮制也好,念誦祭文也好,明明是他先的啊! 但……不得不感慨圣人法力,其所創(chuàng)經(jīng)文有著奪天地造化之妙,任他人怎么想,只是自顧自再次從頭念誦起經(jīng)文,便現(xiàn)出了眾生法相,任諸侯兵卒還是神仙妖魔,皆陷入到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境地中,忍不住誦經(jīng),隨他喝唱,頌?zāi)钪曊饎犹摽铡?/br> 隨著時間推移,不僅僅是汜水關(guān)這一片地界,整個天地間的生靈都開始念誦,似有一種莫名的力量隨著經(jīng)文而動。 就連遠在北海,遙距萬里,身懷大法力的孔宣也不例外,他比任何人對度人經(jīng)的體悟都深。 孔宣在北海用五色神光刷妖魔刷了好幾年,做的其實就是度化、超度的事,北海的是逐鹿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妖魔大多是戰(zhàn)死的亡魂心有執(zhí)念不得超生導(dǎo)致,柏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柏鑒作為黃帝的總兵官,位高權(quán)重,可竟然戰(zhàn)死后歷經(jīng)千年都不能出劫,一直以游魂浮世,不得超脫,不得轉(zhuǎn)世輪回,還得再在封神大劫里蹭蹭功勞,才能混個福清正神做做,堂堂總兵官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尋常士卒了,墮為妖魔只怕都是好事,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才是常態(tài)。 孔宣聽了度人經(jīng)之后,便一邊念誦一邊苦思,他度了這么多年,也只能用五色神光一個個刷,做不到創(chuàng)出經(jīng)文,讓他人協(xié)同的地步,可見圣人的深不可測,看來還得多多修行,尋些機緣再進一步。 七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