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8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喜臨門 以邸報司現(xiàn)在的影響力,主官正八品的確有些低了。 因此皇帝陛下開了口之后,禮部與禮部的幾個堂官很快點頭,經(jīng)過幾個堂官的商議,把邸報司主官的品級抬到了正七品。 這個抬升的幅度是很大的。 大陳三品官以上,是一品兩級,也就是分為從三品與正三品,但是三品官一下,是一品四級,除了從正之分外,還有上下之分。 也就是說,這一抬,就是抬了四級。 要知道,這不僅僅是主官一個人升官,衙門品位抬升,理論上來說衙門里的所有人,都會跟著原地抬升四級,除非是業(yè)務能力實在太差,或者是被主官看不順眼了,才會從別的地方另調。 在甘露殿里,吏部與禮部敲定了抬升的品級之后,禮部侍郎吳勘站了起來,他看向首位的皇帝,微微拱手道:“陛下,邸報司司正沈毅,是去年才中的進士,后來被破例晉入了翰林院,又被陛下安排了邸報司司正的差事,不過他年資畢竟尚淺,如今邸報司往上抬了整整一品,是不是另派人進邸報司任司正,給沈毅一個副職……” “或者說,讓沈毅以八品官身代行司正事。” 吳勘這話聲音剛落,禮部的另外兩個堂官,都瞥了他一眼。 吏部的三個堂官,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皇帝抬邸報司,不是因為邸報司現(xiàn)在如何如何重要,而是要抬沈毅這個人,所以才抬了邸報司。 換句話說,是因為沈毅這碟醋,才包了邸報司這頓餃子。 而現(xiàn)在邸報司的事情已經(jīng)議定,沈毅直升七品已經(jīng)是大家默認的事情了,這位吳侍郎卻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 不過幾個堂官只是瞥了吳勘一眼,就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便不再看向吳侍郎,繼續(xù)眼觀鼻鼻觀心了。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伸手揉了揉太陽xue,有些無語。 他很清楚吳侍郎為什么這樣煞風景的跳出來。 因為吳侍郎是去年春闈,也就是去年春闈主考的兩個人之一。 換句話說,他跟沈毅是有一些師徒名分的。 正是因為這一層師徒名分,在沈毅火箭高升的時候,吳勘才會跳出來象征性的攔上一攔,無非是為了彰顯自己全無私心的文人風骨。 不過吳侍郎心里也很清楚,他不太可能阻止沈毅高升,也沒有想跟皇帝陛下作對,插上這一嘴,也就是單純的圖點名聲而已。 沒辦法,讀書人就好這個。 皇帝陛下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這邸報司成立,沈毅功不可沒,對于這種難得的人才,朝廷自然要破格提拔,年資年齡,朕一向是不怎么看重的?!?/br> “若非要說年齡,朕與沈毅同歲,莫不是朕的年資也不夠?” 說著,皇帝擺了擺手,開口道:“好了,邸報司的事情不算是什么大事,就這么定,不必再說了?!?/br> 這會兒,年輕的天子頂著一個不是很黑的黑眼圈,然后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朕有些乏了,諸卿散了罷?!?/br> 禮部與吏部的幾個堂官聞言,立刻起身,對皇帝陛下躬身行禮,然后告退離開了甘露殿。 等這些官員離開之后,小皇帝又伸了個懶腰,悶哼了一聲:“這些文官,真是又酸又臭,有些時候一點實事都不干,小心思倒是一個比一個多。” 高太監(jiān)站在皇帝身側,笑著說道:“陛下偏僻入里,奴婢佩服?!?/br> “少拍馬屁,朕不愛聽?!?/br> 皇帝這會兒有些困了,打了個哈欠之后,徑直躺在軟塌上,閉上眼睛:“朕稍稍歇息一會兒,午膳晚一些傳,替朕召中書宰相以及兵部官員議事,朕睡醒用了午膳之后,有事跟他們商議。” 高太監(jiān)聞言,微微低頭道:“陛下,所有的中書宰相都要召么?” “都來?!?/br> 小皇帝睡眼惺忪:“免得他們說朕不把他們當回事。” 高明面色嚴肅了起來,恭敬低頭道:“奴婢記下了?!?/br> 同時召集五個宰相議事,一般都是朝廷里一些比較要緊的事情。 而這一次,皇帝不僅召集了五個宰相,還召集了兵部官員議事,那么他們議事的內容,就昭然若揭了。 商量有關抗倭軍建制的問題。 或者是,允許沈毅李穆兩個人,在沿海征募多少抗倭軍將士。 一個國家,要新建一個軍隊建制,這自然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且很難落地。 首先戶部那邊的預算就過不去。 好在抗倭軍目前不需要從錢庫里拿銀子,他們可以憑借沿海富商的現(xiàn)銀養(yǎng)活自己,不過皇帝陛下很明顯還是害怕戶部那邊找事,因此干脆就沒有讓戶部的人來議事。 以沈毅目前的搞錢能力,三五年之內,新建養(yǎng)護抗倭軍的錢不需要從錢庫里出。 而三五年之后…… 就更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這天下午,兵部的三個堂官,在甘露殿里嘰嘰歪歪了一整個下午。 最終,皇帝陛下力排眾議,無視了兵部三個堂官的意見以及幾位宰輔的意見,給了抗倭軍很高級別的建制規(guī)格。 次日,一位穿著紫衣的太監(jiān),從宮門出發(fā),然后一路出了皇城,在十幾個內衛(wèi)的護衛(wèi)下,直奔臺州府。 因為這位紫衣太監(jiān)已經(jīng)年過五十,不能騎快馬,只能坐在馬車里趕路,因此這支隊伍的行進速度不是很快,從建康到臺州府一千里路,他們走了六七天時間,才趕到了臺州府治所臨海。 這位紫衣大太監(jiān)在臨??h城里打聽了一圈之后,才終于在王家大宅里見到了沈毅。 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大宅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王家人了。 因為王家嫡脈的二十多個人,被憤怒的李穆統(tǒng)統(tǒng)殺了,一個不留。 甚至王家支脈,也有人遭遇了殺身之禍。 整個王家,統(tǒng)統(tǒng)被這樁通倭案波及,在晉世子李穆的憤怒之下,有二百多個人王家人被流放。 王家大宅,自然也被充公,現(xiàn)在是沈毅的臨時辦公點。 聽說朝廷的使者到了,沈毅連忙帶人迎了出來,看到了眼前這個一身紫衣的小老頭之后,沈老爺目光微變。 他雖然對宮里內侍省的架構不是特別清楚,但是也知道內侍省能穿紫衣的太監(jiān)不多,在高明之下,估摸著也就有七八個紫衣太監(jiān)而已。 沈老爺笑呵呵的上前,對著這個年齡明顯比高明還大,大概率是先帝朝太監(jiān)的小老頭拱了拱手,微笑道:“邸報司沈毅,迎拜天使?!?/br> 他作勢要下拜,但是并沒有拜下去,就被這個紫衣老太監(jiān)扶了起來。 “可不敢受沈翰林的大禮,要折小老兒天壽的?!?/br> 他笑呵呵的看向沈毅,開口道:“恭喜沈老爺,聽說沈老爺在臺州府發(fā)財了?!?/br> 沈毅連連擺手:“公公取笑,何談發(fā)財二字?” “沈翰林不止發(fā)財,還升官了?!?/br> 老太監(jiān)微微一笑。 “雙喜臨門?!?/br> 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掌與甜棗 這老太監(jiān)姓杜名懷,是憲宗時就入宮的太監(jiān)。 先帝朝的時候,他在內侍省的地位就已經(jīng)很高了,距離高明現(xiàn)在的位置,也就是一步之遙而已,可惜的是他不是太子東宮出身,因此當今皇帝即位之后,在東宮伴駕的高明才后來居上,入主了內侍省。 論輩分,他是要長高明一輩的。 不過高明畢竟資歷太淺,人望也不算太高,內侍省事情繁重,事情他不可能一個人處理完,也只能處理一些比較核心的事情,大部分事情,還是要杜懷這種老人去做。 雖然內侍省里不少老一輩的紫衣太監(jiān),背地里看高明不是很順眼,覺得高明是因為走運,才坐到了現(xiàn)在這個位置上,但是杜懷是屬于比較溫和的老一派太監(jiān),跟高明的關系也不錯,因此這一次南下的差事,高明才攤派到了他的頭上。 問過了姓名之后,沈毅將杜太監(jiān)請到了王家大宅,讓人安排了一頓酒席,給這位紫衣太監(jiān)接風,酒桌之上,沈毅向杜太監(jiān)敬了杯酒,然后笑著問道:“杜公公不在宮里納福,怎么不遠千里跑到臺州府來了?” “勞碌命?!?/br> 杜太監(jiān)因為早早的進了宮里,而且升的很快,沒有干過多少粗活,這會兒保養(yǎng)的還算不錯,雖然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但是臉上瞧不見什么皺紋,他跟沈毅碰了一杯之后,笑著說道:“陛下有幾道旨意要給晉世子和沈翰林,讓咱家給送來?!?/br> 沈毅笑了笑:“宮里有什么旨意,差個藍衣公公送來就是了,如何勞動了杜公公?” “年紀大了,在宮里也待的久了,正好出來活動活動?!?/br> 說著,杜太監(jiān)從袖子里取出一份文書,遞在沈毅面前,微笑道:“這是朝廷的文書,沈翰林看一看?” 沈毅面色嚴肅,就要站起來行禮,杜懷擺了擺手,搖頭道:“非是陛下的圣旨,是吏部的文書,沈翰林看一看就是,不必行禮。” 沈毅這才重新坐了回去,接過文書看了看。 這份吏部的文書很簡單,就是邸報司這個衙門升級了。 邸報司升級,并不讓沈毅感到意外,因為哪怕邸報司拆除掉情報能力那部分,單單一個邸報,也不止八品職司了。 現(xiàn)在的陳國朝廷,整體缺少宣傳,而邸報司基本上就是陳國所有的宣傳口子,替換到另一個世界里,沈毅這個職位比起那些地方上的布政使也差不到哪里去。 因為是給邸報司升職,沈毅是蹭邸報司的官升了一品,因此就沒有專門給沈毅的文書以及圣旨。 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顯。 是為了保護沈毅。 畢竟去年的新科進士,這才一年時間就做到了正七品,比起去年三鼎甲爬的還快,傳出去有點拉仇恨,就干脆悄摸摸給沈老爺升了。 沈毅看完這份文書之后,只是默默收了起來,然后對著杜懷拱手道:“多謝杜公公?!?/br> 杜懷有些詫異的看了看沈毅,然后啞然一笑:“咱家在宮里這么多年,也見過不少兩榜進士了,尤其是新科進士,第一次封官升官的時候,都激動的不能自己,怎么沈翰林連升四級,臉上卻不見欣喜之色?” 沈老爺嘆了口氣:“升官不升職,無非就是一個月多幾兩銀子俸祿而已,杜公公不知道,我邸報司雖然是個小衙門,但是底下吃飯的人著實不少,這一次邸報司升了一品,每個月的俸祿都要多發(fā)不少?!?/br> 杜懷愣了。 這個老太監(jiān)愕然問道:“沈翰林,邸報司的俸祿,不是戶部發(fā)么?” 沈毅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 邸報司明面上的俸祿,的確是戶部來發(fā),但是邸報司有官有品的人不多,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品級,也就是沒有編制的。 除了宮里內帑每個月補助的那些錢,其他的部分都是沈老爺自負盈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