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8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杜公公有所不知,每個衙門里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這種事情,一時半會說不清楚……” 杜懷啞然一笑:“咱家倒是覺得,邸報司是個很好當家的衙門,咱家在宮里這么多年了,還第一次見到有什么衙門,能讓陛下每個月從內(nèi)帑里掏錢補貼的?!?/br> 聽到這句話,沈毅神色微動。 他放下筷子,抬頭看向杜懷,問道:“忘了問了,杜公公在內(nèi)侍省……” 杜懷微笑道:“年紀大了,也干不了什么大事,也就是替陛下管管錢,維持維持宮里的開銷而已?!?/br> 好家伙…… 原來是宮里的“戶部尚書”到了。 沈毅沉吟了一番,然后若有所思的舉起酒杯,敬了敬杜懷:“杜公公這一次親自到臺州來,怕不只是為了個小小的邸報司罷?” “沈翰林寫給陛下的信,陛下已經(jīng)收到了。” 杜懷面色平靜,微笑道:“沈翰林在信里寫了,臺州府王家家資百萬,只現(xiàn)銀就有二十多萬兩,陛下知道沈翰林身邊沒有多少人手,開銷現(xiàn)銀還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田宅地契鋪面之類的產(chǎn)業(yè),便不太好處理了?!?/br> 說到這里,杜懷頓了頓,繼續(xù)笑著說道:“陛下說,晉世子跟沈翰林要查抄的不止王家一家,估計還有不少大族要查抄,估計忙活不過來,因此讓咱家?guī)┤诉^來,幫著干些雜活,處理處理這些產(chǎn)業(yè),這樣沈翰林你們做起事情來,也會方便許多?!?/br> 沈老爺愣了愣,然后長出了一口濁氣。 一個甜棗帶了一個巴掌。 這個甜棗還是很甜的,因為八品的品級起點太低了,悄摸摸升到了七品之后,皇帝再想給沈毅升官,就順理成章了一些。 而巴掌嘛…… 不是特別痛,但是這一手拿捏的非常精準。 皇帝先前承諾過,這一次巡海,只要有人通倭,原地抄沒家產(chǎn),統(tǒng)統(tǒng)用作組建海防軍,也就是現(xiàn)在的抗倭軍。 本來,這些錢如果給沈毅跟李穆自由開銷,那么這其中油水就很多了,運用起來也能靈活一些,現(xiàn)在皇帝雖然沒有食言,也沒有想要拿回這筆錢,但是卻派了一撥“賬房”過來,從今以后,不管是李穆還是沈毅,想要花錢,就必須要跟這些“賬房”打招呼了。 沈老爺面露恭謹之色,如釋重負的說道:“在下正愁怎么處理這些贓產(chǎn),宮里能派人過來,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杜懷滿臉笑容。 “沈翰林不嫌棄我們這些人討嫌就好?!?/br> 沈毅連忙搖頭:“都是替朝廷辦事,在下高興還來不及?!?/br> 杜太監(jiān)微微一笑,繼續(xù)說道:“除了這件事之外,咱家還要去見一見晉世子,向世子爺宣旨?!?/br> 說完這句話,他端起酒杯,跟沈毅碰了碰,面帶微笑。 “抗倭軍的建制,兵部已經(jīng)批下來了?!?/br> 第四百三十六章 考驗皇帝格局 雖然朝廷兵部地位尷尬,但是明面上的權(quán)力還是有的,兵部掌管全國的武官選用,軍籍,軍械以及軍令。 像抗倭軍這種臨時建制,本來只是皇帝陛下一時興起所為,兵部沒有給具體的文書,但是抗倭軍目前搞得很不錯,對倭寇也起到了作用,眼下兵部總算給了個正式的編制了。 有了正經(jīng)的編制,像是薛威那種抗倭軍里的將領(lǐng),就不至于有職無官了。 這種雖然沒有什么實際上的用處,也就是朝廷承不承認的事情而已,但是國朝畢竟一百多年了,朝廷的認證在有些人心里非常重要,有了朝廷給的正經(jīng)武官品級,他們也能多一些動力。 沈毅端在手上的酒杯聽了聽,他看向杜懷,問道:“杜公公,這種事情,在下能聽得么?” “聽得聽得。” 杜太監(jiān)微笑道:“臨來之前,陛下特意召咱家去甘露殿說了會話,咱家心里也清楚,這一趟晉世子巡海,明面上沈翰林只是個軍師,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沈翰林在拿主意?!?/br> 他語氣平和:“若非如此,咱家便直接去尋晉世子了,也不會到這里來見沈翰林?!?/br> “公公此言差矣?!?/br> 沈毅咳嗽了一聲,搖頭道:“這一趟巡海,還是世子挑大梁,我最多也就是在世子身后給世子出出主意,談不上拿主意?!?/br> 沈毅語氣誠懇:“這種話給世子聽了去,要不高興的?!?/br> 雖然李穆也說過跟杜懷類似的話,但是人家畢竟是天潢貴胄,有些話別人可以說,沈毅卻不能認,萬一世子哪天聽得不高興了,這趟巡海的差事也就黃了。 差事黃了不要緊,還有可能鬧出一些不愉快。 杜懷在宮里待了幾十年,這些人情世故他也是懂得的,見沈毅這個模樣,老太監(jiān)呵呵一笑,開口道:“難怪沈翰林能夠在這個年紀中兩榜進士,入翰林院,只憑著這股早慧,便不是常人能夠比擬的?!?/br> 這老太監(jiān)口中的“早慧”,是說沈毅在這個年紀,有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智慧。 沈毅低頭喝了口酒,沒有答話。 杜太監(jiān)吃了口菜,漫不經(jīng)心的說道:“陛下已經(jīng)下旨,奉晉世子為抗倭軍指揮使了?!?/br> 聽到指揮使三個字,沈毅挑了挑眉,神色微微有了一些變化。 指揮使,是一個衛(wèi)的最高軍事首領(lǐng),正三品的武職。 比如說臨海衛(wèi),滿編是五個千戶所,也就是五千人左右。 不過指揮使,并不是地方上最高的武職,地方上最高的武職是都指揮使,也就是省級最高的軍事長官,是正二品武職,設(shè)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 朝廷給抗倭軍這個級別的建制,是略低于沈毅預期的。 按照沈毅的預估,朝廷既然把皇帝的堂兄都派下來了,不管抗倭軍能不能編滿,怎么也應該給個都指揮使的名頭,不然給堂堂世子一個指揮使的職位,未免有些掉價。 當然了,對于現(xiàn)在的抗倭軍來說,五千人的建制是妥妥夠用了。 因為現(xiàn)在的抗倭軍,也才二百余人,連一個千戶所都還沒有編滿。 見沈毅一副思索的模樣,杜太監(jiān)摸了摸自己下頜上稀疏幾不可見的幾根胡須,微笑道:“陛下說,如果抗倭軍這兩年做得好,便在沿海設(shè)抗倭都司。” 聽到這句話,沈毅心里暗自補充了一句。 等到抗倭軍升格成抗倭都司的時候,他沈毅會不會在抗倭軍里做事說不準,但是李穆絕不會繼續(xù)在抗倭軍里擔任都指揮使了。 皇家內(nèi)部互相防備的心思,還是很重的,皇帝可以允許李穆做個名義上的指揮使,但是卻不可能容忍他做都指揮使,名義上的也不行。 想到這里,沈毅微微低頭道:“陛下圣明,沈毅佩服萬分?!?/br> 杜懷瞇著眼睛看向沈毅,繼續(xù)說道:“陛下還吩咐了,讓咱家等詢問晉世子和沈翰林,有沒有什么需要我等幫忙做的事情?!?/br> 沈毅想了想,便開口回答道:“有杜公公幫忙處理贓產(chǎn),在下已經(jīng)省力萬分了,不過除此之外,還真有一些事情,杜公公能幫上忙自然更好,幫不上忙就只當在下沒說?!?/br> 杜太監(jiān)眼睛彎成了月牙兒,擠出了幾個魚尾紋,他笑呵呵的看著沈毅,開口道:“沈翰林有什么事情,盡管說就是?!?/br> 沈毅咳嗽了一聲,壓低了聲音。 “杜公公,我想在臺州府沿海建造一個船塢,我需要一些大船的圖紙,還有一批精通于造船的匠人……” “造船……” 杜公公想了想,然后抬頭看向沈毅,開口道:“這個咱家要跟上面請示一下,朝廷工部有不少能工巧匠,如果陛下同意,可以從工部調(diào)一些過來,至于船塢……” 老太監(jiān)淡淡的說道:“船塢自然沒問題,不過戶部恐怕不愿意出錢?!?/br> 言下之意,就是要從贓款里出錢。 這些贓款,沈毅本來就是要花的,聞言直接點頭,然后他咳嗽了一聲,繼續(xù)說道:“再有就是,兵部武庫司是不是有一些專門制造火器的作坊,我想從前兵部抽調(diào)一兩個作坊到沿海來,給抗倭軍提供火器……” 沈毅話還沒有說完,杜太監(jiān)便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老太監(jiān)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著沈毅,這位見慣了風雨的紫衣太監(jiān),零散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艱難的說道:“沈翰林想要什么?” “我想要幾個火器作坊?!?/br> 沈毅眨了眨眼睛,目光有些無辜:“怎么了杜公公,不好辦么?” “豈止是不好辦?” 杜太監(jiān)坐了下來,沒好氣的說道:“沈翰林,咱家方才還夸你早慧!你怎么現(xiàn)在就糊涂了,抗倭軍現(xiàn)在在沿海大肆征兵,名義上統(tǒng)兵的還是晉世子,你現(xiàn)在開口就想要火器作坊,你……” 話說到這里,杜太監(jiān)其實是想說“你還想讓陛下安睡否”的。 但是話說到嘴邊,他還是咽了下去,沒好氣的說道:“你簡直就是瘋了!” 沈毅微微搖頭道:“杜公公,正因為沈某沒有什么私心,才會跟朝廷跟陛下提這種要求,如果我等真有什么私心,便不是跟朝廷要人,而是自己在沿海建火器作坊了?!?/br> “公公,經(jīng)過臨海一役,小股倭寇短時間內(nèi)是不敢上岸了,未來一兩年時間里,抗倭軍慢慢成型之后,相信那些幾千人的大股倭寇,也不會敢再登陸我大陳海疆,但是真正想要掃清海上的倭寇,想要靖平海疆,想要……” “組建沿海水師,就必須要造船出海,在海面上擊敗倭寇!” 杜太監(jiān)臉色有些發(fā)紅,他看向沈毅,嘆了口氣:“造船倒也罷了,火器是絕對不成的,地方軍有火器需要了,給兵部打條子就是,兵部自然會酌情下發(fā),哪里有直接跟兵部要作坊的道理?” “兵部的火器……” 沈毅微微搖頭,開口道:“沈某見識過,能打遠的不能上船,能上船的打不遠,需要花心思改進一番?!?/br> 說到這里,沈毅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杜公公,你把我說的話如實上奏陛下就是,陛下如果準了自然是好,如果不準,我也就只提這么一回,以后再也不會提起,就當我沒說過?!?/br> 杜太監(jiān)搖頭嘆了口氣:“我們把話傳上去,陛下那里就不會當你沒說過了?!?/br> 他看著沈毅,忍不住問道:“這些要求,沈翰林怎么不寫在奏書里?” 沈老爺敬了杜懷一杯。 “我遞上去,陛下多半是看不進去的,但是公公這些宮里自己人送東西上去,陛下說不定能看的認真些?!?/br> 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山頭 不管是船塢還是火器作坊,沈毅其實都可以自己搞。 畢竟火器這東西,在這個時代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就連大一些的倭寇都有幾門炮,甚至還有一些西洋的火槍。 不過這玩意畢竟是軍用的,沈毅如果不經(jīng)朝廷許可,自己偷偷摸摸的搞,而且是帶個宗室偷偷摸摸的搞,怎么說呢…… 犯忌諱倒是談不上。 就是容易暴病而亡。 一個不小心,說不定一家老小統(tǒng)統(tǒng)生病沒了。 所以這東西,需要經(jīng)過朝廷許可,最好是像沈毅這樣坦蕩一點,直接讓朝廷調(diào)派幾個火器作坊過來,再從工部調(diào)一些造船的匠人過來,方便省事。 至于那位皇帝陛下會不會心大到同意這種事,那就不是沈毅需要考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