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5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而且,一旦約為兄弟之邦,那么將來大齊的后世之君,想要再興兵南下,就成了無名之師。 雖然對戰(zhàn)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畢竟說出去不會太好聽。 當然了,如果南陳同意這個章程,那么將來,除非北齊做出什么得罪了南陳的舉動,南陳也就沒了北伐的由頭。 嚴禮只是想了想,便想明白了自家天子的想法。 皇帝陛下年紀大了,身體不好。 可能龍馭上賓,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如今南陳北伐的勢頭愈演愈烈,又出了沈毅這么個怪胎,得想法子阻他們一阻。 說白了,就是緩兵之計。 等過幾年,大齊帝位順遞之后,朝廷穩(wěn)固下來了,那么南陳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無非是比拼國力而已。 論國力,如今的北齊是要勝過南陳不少的。 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竅,嚴相看向天子,微微低頭,嘆了口氣:“陛下,若是十年前,這份盟書便是南陳朝廷做夢也想要簽下來的……” 北齊的皇帝陛下擠出了一個笑容:“便是現在,也是南朝朝廷里,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不管是朝廷的勛貴,宗親,還是一些大臣們,心里想的無非是自己的富貴長久。 這份盟書一簽下來,理論上來說,兩個國家成為了兄弟之邦,只要北齊不南下,南陳少說還能茍活個一百年。 這對那些沉湎于聲色犬馬,江南風月的既得利益者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事實上,像趙閥這種既得利益者,最希望見到的,便是這種局面! 嚴禮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老臣稍后便召禮部的人來,讓禮部侍郎哈曼親自帶著國書南下,出使建康?!?/br> 說到這里,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不過陛下,那個南陳的臣子沈子恒,應當如何處理……” “朕會讓清凈司的人去辦?!?/br> 皇帝閉上眼睛,開口道:“能殺便殺了,不能殺,也要讓他低頭,讓他熄了北伐的念頭?!?/br> 對于北齊來說,南陳并不可怕。 南陳的北伐,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真的有南陳的人越過了淮河,并且在淮河以北取得了勝利! 這種勢頭,是一定要掐滅的。 因為旁人不清楚,身為大齊的皇帝陛下,他清晰的知道,大齊的國力,正在慢慢衰弱…… 六十多年前,大齊入關的時候,造下了多少殺孽? 六十多年來,朱里真人在這半座江山里,為了攫取利益,欺壓殺戮了多少漢人? 已經數也數不清了。 正因為如此,這位北齊的趙皇帝,才比誰都害怕清算。 這個清算,不太可能落到他本人頭上。 但是真到哪天落下來的時候,他這個皇帝,將來未必會有香火祭祀! 嚴禮恭敬低頭。 “是,老臣明白了……” 皇帝緊了緊身上的毯子,吐出了一口濁氣,繼續(xù)說道:“再傳朕的旨意,所有在京朱里真人,每家每戶,出一男丁入伍,入禁軍訓練……” 嚴禮愣了愣,不過還是低頭。 “老臣遵命?!?/br> 他跟皇帝說了會話之后,便起身告辭。 這位嚴相離開之后,皇帝又裹起了被子,聲音有些沙啞:“劉乙?!?/br> 一個太監(jiān),畢恭畢敬的跪在地上。 “奴才在?!?/br> 皇帝看了他一眼,緩緩開口。 “傳令給清凈司,讓清凈司司正進宮見朕。” 劉太監(jiān)恭敬起身,轉身去了。 皇帝瞇了瞇眼睛,看向南方。 “清凈司多年在建康布子,該有用處了……” …… 之后的一個月時間里,再沒有什么大事情發(fā)生。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淮河水師與征南軍打得火熱,一個月以來兵事不絕,打的非常激烈,互有勝負。 雙方投入的兵力加在一起,已近十萬人。 不過淮安在這一個月時間里,倒是風平浪靜,因為齊人再沒有進攻淮安,并且在沿淮設防緊密,讓沈毅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再一次北上的機會。 只能跟齊人大眼瞪小眼,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過去。 洪德十二年四月初,齊人派遣禮部侍郎哈曼出使建康。 這位哈侍郎,向大陳皇帝陛下遞交了國書,要求兩國停戰(zhàn),并且就此約為兄弟之邦,世代交好,以淮河為界限,永不相犯。 為了表達誠意,這一次大齊還帶來了十個朱里真美女,送給陳國皇帝陛下。 大朝會上,大陳的皇帝陛下,瞇著眼睛,看著眼前這個遞交國書的哈侍郎。 他臉上沒有什么表情,但是心里卻冷笑不止。 面對這份北齊主動遞交的國書,朝廷上的臣子,俱是歡欣鼓舞。 因為六十多年來,這是北齊第一次,主動向大陳“求和!” 甚至于中書五相,目光里都有一些興奮。 皇帝陛下看著擺在這里面前的這份盟書。 這份盟書,便是先皇帝北伐失敗之后,夢寐以求的物事了。 當初,朝廷北伐失敗,先皇帝曾經派人到燕都去求和,遞給北齊皇帝的國書上,大約就是這些內容。 不過被北齊皇帝給否了。 現在這份國書,又遞到了他的面前。 國書上,雖然言辭懇切,但是他越看,心里便越是覺得煩躁! 皇帝陛下又掃視了一眼朝堂里的大臣們,他深呼吸了一口氣,聲音低沉。 “這件事,朕需要考慮一段時間,貴使一路勞累,去禮部會館歇息罷?!?/br> 哈曼微微低頭,開口道:“皇帝陛下,這一次外臣除了給陛下的國書之外,還帶來了我朝皇后娘娘,送給貴國太后娘娘的禮物,請皇帝陛下,允許外臣親自送給太后娘娘,以示尊敬。” 皇帝微微皺眉:“什么禮物?” 哈曼再一次低頭道:“陛下,我族長于白山黑水,那白山上常有人參,我朝皇后娘娘藏有一支上千年年份的,食之可以延年益壽,養(yǎng)顏祛毒,娘娘特意讓外臣帶來,贈給太后娘娘。” 皇帝想了想,覺得這件事瞞不過太后,猶豫了一會之后,皺眉道。 “既如此,稍后朕帶你去見母后?!?/br> 他要親自盯著,免得這個齊使亂說話。 哈曼恭敬躬身。 “外臣遵命……” 第八百八十八章 爭個不休 大朝會之后,北齊禮部侍郎哈曼,留在了德慶宮之中沒有離開。 中午,他們就在德慶宮里吃了飯,到了下午的時候,后宮才有太監(jiān)過來,將哈曼等北齊使者,帶到了坤德宮,面見太后娘娘。 此時的哈侍郎,已經沒有洪德七年之時,那些齊人的傲氣。 洪德七年的時候,北齊一個禮部的司官,便敢在朝堂上直視大陳皇帝,并且出言冒犯。 而此時的哈侍郎,應該是被北齊朝廷授意,表現的頗為溫良恭儉。 他被帶到坤德宮的時候,已經是下午,這會兒太后娘娘剛剛午睡醒來,而皇帝陛下就坐在她身邊,與太后娘娘聊天。 這會兒,母慈子孝,相當和諧。 哈曼走到太后娘娘面前,恭敬的跪在了地上,開口道:“外臣哈曼,拜見太后娘娘?!?/br> 孫太后此時,也就將將四十歲,因為保養(yǎng)得當,再加上養(yǎng)尊處優(yōu),這會兒看起來還相當年輕,如同三十歲出頭的婦人一般。 自從這位太后娘娘開始慢慢讓渡權力之后,母子倆的關系就慢慢好了起來,到了現在,皇帝陛下已經基本上全盤接手了國政,因此變得格外孝順。 畢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他這個皇帝,要以身作則。 正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孫太后現在已經基本上放權了,但是在朝廷里依舊有一定的話語權,而且……身位皇帝嫡母,又是皇帝生母,她…… 地位奇高。 孫太后方才,正在與皇帝說關于大皇子李望的趣事,說這位大孫子昨天在御花園摔了,惠妃要重責領著大皇子的太監(jiān)以及宮女,誰知這位才三歲的皇長子,竟然開口替那些太監(jiān)宮女說情,說是自家摔倒的。 這件事很快在宮里傳開,大家都說這位皇長子仁慈。 太后娘娘正跟皇帝說起這件事,她拉著自己兒子的袖子,笑著說道:“人說三歲看老,哀家這個長孫,長大之后也壞不了?!?/br> 皇帝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