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綜養(yǎng)崽、乖軟寶貝穿成炮灰了、貴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變美后、禁愛(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離(追妻火葬場)、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斷復(fù)活
愿素王與天下人同在!” 薊城中有數(shù)以萬計的人,無數(shù)人如同潮水一般跪下。 這世上沒有誰會不為恢宏而傾倒,神圣的盟誓,跨越千年的傳承,那些讓人的振奮的言語,那些突破藩籬的言語,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 那些上古的事情,就像是遠(yuǎn)古女媧和伏羲的神話一般,就像是炎帝和黃帝的傳說一樣,但現(xiàn)在活著的傳說就在這里。帶來了素王的教導(dǎo)。 從洛玄星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他沒有一句話提起上天和蒼天,他不厭其煩的說素王上皇。 于是素王上皇就是一切。 …… 發(fā)生在薊城的一切是震撼人心的,楊廣躲在江都醉生夢死,沒有人敢于將外界的事情告訴他,他也根本不想聽,他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時光中,好好享受,而且他認(rèn)為自己還有十萬精銳的驍果軍,保護他的安全沒有問題。 總之,在洛玄星已經(jīng)向著天下人旗幟鮮明宣布自己要殺死楊廣時,楊廣卻完全不知情。 但其他人知道! 洛氏的突然進關(guān)對天下局勢的改變是巨大的,其中改變主要是有兩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讓那些還在造反猶豫中的隋帝國內(nèi)部人員,紛紛加快了腳步,比如李淵,這些人借著各個機會,開始排斥異己,雖然親手去殺楊廣很難,但是讓勤王大軍不過去還是沒問題的。 身為太原留守,李淵對付要經(jīng)過河北的洛氏,本該很容易,但他當(dāng)然不可能去這么做,只當(dāng)做沒看見,如果有其他人去,他還要阻攔一番。 第二個方面是對義軍,這方面的變化最大。 洛氏舉起的旗幟,對義軍號召力是最大的,洛玄星要前往江都?xì)⑺鍩?,最快的就是乘坐船只到洛陽,然后順流而下?/br> 如果要這么走,那除了河北的隋軍之外,有三股勢力攔在路上。 王世充所統(tǒng)領(lǐng)的洛陽隋朝軍隊,這是隋朝目前還存留的強大武力之一。 李密所實際統(tǒng)領(lǐng)的瓦崗軍,李密已經(jīng)準(zhǔn)備投降隋朝,當(dāng)然這種投降是有極高自主性的。 這算是李密的局限性,他出身關(guān)隴勛貴,見慣了皇位更替,所以他想走這條路,先投降隋朝,然后再一步步立下功勛,進而讓皇帝禪讓,他認(rèn)為這是正道。 不過洛氏的歸來,讓李密改變了主意,他決定暫時不投降,先按兵不動,等著隋朝崩潰,然后直接接受隋朝的遺產(chǎn),他是關(guān)隴勛貴,很有機會籠絡(luò)到楊廣麾下的驍果軍。 第三股勢力就是楊廣身邊的驍果軍,這支隋帝國的禁軍,戰(zhàn)斗力還是比較強的,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關(guān)中人,根本就不想待在江都,只想趕緊返回關(guān)中,和家人團聚。 洛玄星在涿郡停留了一個月的時間,主要是為了籌集糧草,他從遼東一路返回,是靠著隋朝征討遼東的糧草,以及遼東國“借”出來的糧草,到了涿郡就地吃糧食還好,但要維持?jǐn)?shù)萬人打仗,那就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了。 …… 王世充是個“大隋忠臣”,他的發(fā)跡是從在江都溜須拍馬起來的,是典型的佞幸之路,指望這樣的人對隋朝忠誠,給隋朝盡忠,那就太過于可笑了。 在楊廣去往江都后,他和越王留在洛陽,軍隊則大部分都在他的手中,面對來勢洶洶的洛玄星,以及河北群雄,王世充所做的很簡單,他直接當(dāng)作沒看見。 在軍事中有句話叫做“歸師勿遏”,現(xiàn)在是同樣的道理,洛氏手底下的那些從遼東九死一生回來的士卒,就是為了去江都?xì)顝V,這有什么必要攔著? 楊廣死不死,和他又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反正現(xiàn)在的楊廣對他也沒有什么用。 大隋的臣子也不是真的很有必要再做。 還有一個原因是,李密對洛陽虎視眈眈,一旦王世充出戰(zhàn),很可能被前后夾擊,那就陷入死地了。 李密派出使者和洛玄星見面,他在這里盯住洛陽,洛玄星可以去江都?xì)顝V。 這種后路略有些不通本來是兵家大忌,但洛玄星也顧不得這許多。 他手下的隋軍士卒,歸心似箭,如果不是殺楊廣這件事還刻在他們心里,人心早就散了。 可能會攔在洛玄星面前的兩大勢力就這樣豁然洞開,這就是洛氏給天下帶來的變化。 …… 大殿之外,喊殺聲不絕于耳,大殿之內(nèi),楊廣聽著那外間的廝殺聲,在恐懼之下,臉色愈發(fā)的慘白,他哆哆嗦嗦的顫抖著,握著蕭皇后的手,強自令自己鎮(zhèn)靜下來,但他做不到,在生死面前,他又如何能鎮(zhèn)靜呢? “嗒嗒嗒?!?/br> 穿甲的士卒行走間所發(fā)出的聲音震懾著他,洛玄星手中持著帶血的劍走了進來,同時走進的人,還有許多,有河北以及齊地的群雄,這些人的目光都盯在了楊廣身上。 所有人的眼中都滿是憤怒和殺意。 洛玄星走在萬人之前,他摘下了頭上的頭盔,撥開落在眉間的頭發(fā),顯出那道熠熠生輝的圣痕來。 “楊廣,當(dāng)日我率領(lǐng)眾人回到中原時,曾說,來殺你。 今日,我走到你的面前,再說一次。 楊廣,我來殺你了,你準(zhǔn)備好了嗎?” 眼見不能活,楊廣頓時生出一股膽氣,怒吼道:“朕乃是天下至尊,使洛氏入朝為臣,使洛氏女入宮,又有何不可,竟然因為此而捍衛(wèi)生亂,你這等亂世賊子,如何敢于……” “閉嘴!” 洛玄星大喝著讓楊廣閉嘴,“你這獨夫、民賊、當(dāng)遺臭萬年的惡人,直到現(xiàn)在,還以為自己只不過是得罪了我洛氏而已。 直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了哪里? 文帝雖然不算是什么圣主明君,但他所留下的天下,終究還是能稱得上一句富庶,我洛氏南遷,本來是要輔佐你隋朝,成為大業(yè)。 但就是因為你這個暴君,這世上如何能夠有你這樣的君王啊? 如何能夠有你這樣不知悔改的人啊。 隋朝曾經(jīng)有百萬大軍,這是三代以來都不曾有過的興盛,這樣的軍隊,我洛氏就算是闔族而起,又如何能勝之呢? 你看看這殿中的人,他們本該都是你建造盛世大業(yè)的官吏,現(xiàn)在卻因為你禍亂天下,而成為了來取你性命的人。 你以為曾經(jīng)那個鼎盛的隋朝,是我洛氏所能夠撼動的嗎? 是你讓天下的百姓都拋棄了你,萬民齊心協(xié)力,讓你失去了軍隊、糧食、金銀,讓你失去了一切,你不知道自己因為什么而失敗,那些從來不曾被你放在心中的百姓,才是決定你這個王朝生死的人。 當(dāng)年靖難諸侯誅殺漢戾帝的時候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們這些元從諸勛,國不過千戶,民不過萬人,兵不過百而已,又有什么神通,能帶著百萬黎庶,西向討賊呢?是因為黎庶士民太憤怒了,一路將我們這些所謂的貴勛,抬進了長安城??!’ 現(xiàn)在我將這番話再送給你,你曾經(jīng)是一個人口五千萬的帝國的君王,你是當(dāng)之無愧的天子,高高在上,一揮手就能讓數(shù)百萬人為你而戰(zhàn)。 這樣強大的君王,我洛氏,或者這些你曾經(jīng)的臣民,又有什么能力推翻你呢? 唯有天下萬民,才能將你這個君王,狠狠地從王座上拉下來啊?!?/br> 洛玄星所言稱得上一句殺人誅心,他就是要讓楊廣知道,他失敗在他最看不上的百姓手中。 楊廣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著,他不再糾結(jié)這個問題,轉(zhuǎn)而望向洛玄星手中滴著血的長劍,昂起頭厲聲問道:“洛氏子,你可是要親手殺死朕嗎? 朕的大好頭顱就在這里,誰來拿?” 他掃視過眾人。 殿中眾人都有些猶豫,天子死是可以死的,但傳說中,殺死天子的人,都會遭遇不幸。 楊廣又望向洛玄星朗聲道:“朕聽聞你們洛氏不愿意沾染天子之血。 朕亦有同感,天子自然應(yīng)當(dāng)有天子的死法,豈可刀劍加身……” “你錯了!” 楊廣正要索要一條白綾,體面的死去,卻聽到洛玄星一聲厲喝打斷了他。 洛玄星想起文公老祖囑咐過他這件事,他厲聲喝道:“天子,天子! 天子生前比百姓高貴,但你不過是個獨夫罷了。 天下有多少百姓,向你祈求活著,你什么時候在意過? 天下有多少忠正之士,向你祈求向善,你什么時候聽從過? 那你這個獨夫的請求,我為什么要答應(yīng)? 你這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死也要死的體面,是不是有些太過于貪婪了? 你應(yīng)該成為往后所有獨夫警戒的人,你的下場不讓天下人看到,如何能夠消弭那飄散在九州上的冤魂之恨? 此番誅殺獨夫,是素王上皇的旨意,什么天子不能死于刀劍,什么天子要有天子的死法,素王上皇不同意! 素王有旨,洛神亦有旨,斬下你楊廣的頭顱,用來祭奠諸夏千千萬的百姓,用來慰藉九州英魂! 楊廣! 你可準(zhǔn)備好死了嗎?” “殺!” 殿中眾人眼中滿是殺意,已經(jīng)毫不掩飾,大殿上滿是寒意。 洛玄星持著滴血長劍大步上前,堪稱龍行虎步,那洶洶的氣勢,沖在楊廣面前,他臉上頓時顯出驚恐。 洛玄星朗聲道:“素王在上,誅獨夫?!?/br> 說罷,毫不猶豫的一劍將他殺死在殿上。 然后洛玄星又取出那把青銅劍,將楊廣的頭顱砍下來,鮮血濺到了他的臉上,卻滿是正氣。 這是洛氏第一次在光明正大下,沾染皇血! 這是洛蘇所讓他做的。 這是素王的名義,天下有誰不服? 天授王權(quán)。 從洛蘇降世來看,上天就徹底變?yōu)樗赝醢伞?/br> 以素王的名義殺死天子,便是如此! 這一劍斬下,洛玄星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這一劍,洛氏忍得實在是太久了。 這一劍,洛氏早就應(yīng)該斬出來了! “獨夫已死!” 洛玄星將楊廣的頭顱高高舉起! 萬籟俱靜! 既而。 人聲鼎沸! ———— 煬帝暴戾,肆虐jian刻,殘義寡仁,愎狠剛惡,兇荒yin戮!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