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節(jié)
“他們的船怎么這么?。俊?/br> 使用望遠鏡觀察阿維什王朝艦隊的戚昇皺了皺眉,不由得提升了許多信心。 “打旗語,看看他們能不能看懂!” 戚昇站在寶船甲板上對旗手大聲吩咐,旗手聞言也很快開始揮舞手中令旗。 此刻雙方的距離不過二里,并且還在不斷逼近。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恩里克這才看到了那四艘龐然巨物。 “該死,那是契丹的船嗎?” “好大的船,還有他們船上的火炮怎么那么多” “他們在什么?” 當(dāng)五千料的寶船與三千料的三艘福船出現(xiàn)時,阿維什王朝艦隊上的許多士兵和軍官開始了慌亂。 在海上,船只的體型決定了戰(zhàn)力,以寶船的體型,但凡它對阿維什王朝艦隊發(fā)起進攻,光憑體型就足夠碾碎許多船只。 阿維什王朝艦隊中最大噸位的船不過六百噸,而大明最大的那艘船,恐怕有上千噸。 “該死,里本斯的那群商人沒告訴我大明的船有那么大?!?/br> 恩里克暗罵一聲,但還是開口道:“告訴派迪亞,輪到他表現(xiàn)的時候了。” 在恩里克的吩咐下,一艘三百噸的船駛出了艦隊,朝著明軍那四艘龐然巨物駛?cè)ァ?/br> “放下一艘沙船去交涉,別讓他們靠近寶船?!?/br> 戚昇防范意識很高,萬一對方的這艘船裝載了炸藥,試圖炸沉寶船的話,那他們就會很被動了。 在戚昇的命令中,一艘沙船被放下,運載十余名士兵在兩軍之間的海域與恩里克所派遣的船只碰面。 雙方的船只撞在了一起,兩方拋錨后將船只停穩(wěn),隔著數(shù)丈展開交流。 由于在西亞接觸了不少外國人,明軍倒也沒有因為葡萄牙人的長相而感到驚訝,反倒是阿維什王朝艦隊上的葡萄牙人們在討論大明將士。 “這就是契丹人?” “他們現(xiàn)在好像叫做大明,確實和書上寫的一樣高大?!?/br> “他們的武器怎么這么奇怪?” “應(yīng)該是和火槍一樣的武器,不過的確很奇怪?!?/br> 在阿維什王朝士兵的討論中,一名西亞長相,身穿絲綢的男子走到了船舷處開口道: “尊敬的天朝天兵,我們是來自西洲極西阿維什王朝的艦隊,來到這里主要是想要與天朝建立貿(mào)易?!?/br> 帶著口音的官話響起,甲板上的明軍四目相對,最后還是一名總旗官開口道: “貿(mào)易可以,但你們不能逾越昆侖角前往小西洋貿(mào)易,這是朝廷定下的規(guī)矩?!?/br> “什么?”派迪亞顯然沒想到大明朝還有這樣的規(guī)矩,要知道恩里克的想法就是繞過土耳其人,并前往小西洋進行貿(mào)易。 現(xiàn)在越過昆侖角就是小西洋,可他們卻不能越過這地方,這讓他們?nèi)绾文芙邮堋?/br> “好的,我將會去傳達您的話!” 派迪亞畢恭畢敬的行禮作揖,明軍見狀也收起船錨返回本陣。 在派迪亞的示意下,阿維什王朝的船只開始返回本陣之中,而派迪亞本人也攀爬上了恩里克的坐船。 “怎么樣?” 見到派迪亞出現(xiàn),恩里克立馬上前詢問了起來,派迪亞臉色并不好看,這讓恩里克心里出現(xiàn)了不好的預(yù)感。 “他們說如果只是貿(mào)易,那他們可以和我們進行貿(mào)易,但我們不能逾越昆侖角。” “大明帝國的皇帝下達了命令,不準(zhǔn)任何船隊逾越昆侖角,這和我之前和你討論的結(jié)果差不多,大明帝國將小西洋視為自己的后花園?!?/br> “不準(zhǔn)前往?那我來到這里是為了什么?” 恩里克無法接受這樣的結(jié)果,派迪亞卻勸導(dǎo)道: “最少我們可以和大明帝國直接進行貿(mào)易,反正瓷器、茶葉、絲綢和香料都在他們手上?!?/br> “只是這點利益,無法讓我說服里本斯的貴族們?!?/br> 恩里克臉色難看的進行回應(yīng),派迪亞卻看了一眼明軍的艦隊:“你準(zhǔn)備怎么打算?” “我……”恩里克看向了遠處的四艘大明戰(zhàn)船,又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五十幾艘船只。 “我準(zhǔn)備武力與他們交涉,只要讓他們知道阿維什王朝并非他們所想的那樣弱小,我們就能奪得更多的話語權(quán)?!?/br> “你一定是瘋了!”派迪亞沒想到恩里克居然想著和大明帝國交戰(zhàn)。 “你的艦隊會在開戰(zhàn)的一瞬間被覆滅的,我見識過他們的強大實力,就連沙哈魯都需要對大明帝國稱臣,我們絕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br> “恩里克王子,我認為您現(xiàn)在收起這樣的想法還來得及,或者你可以暫時與大明先進行貿(mào)易,下次再帶更多的軍隊來征討他們?!?/br> “下次?”恩里克搖搖頭:“你看到他們的人數(shù)了嗎?” “他們只有四艘船和不到一千人,而我們有五十幾艘船,三千多人。” “這一戰(zhàn),我不認為我會輸?!?/br> 恩里克這般說著,同時開始對兩邊的士兵下令道:“向他們緩慢靠近,一旦靠近,就學(xué)習(xí)他們的戰(zhàn)術(shù),炮擊他們的船艙?!?/br> 阿維什王朝艦隊的戰(zhàn)船之所以提前幾十年將火炮裝備上船,這也是受到了大明艦隊的影響。 大明艦隊在伊拉克、波斯地區(qū)炮擊阿巴丹的行為讓西亞各國商人記憶深刻。 在鄭和橫掃中亞后的十余年時間里,西亞各國都開始加快了對火炮的研究,其中奧斯曼更是效仿明軍將火炮搬上戰(zhàn)船,因此還取得了幾場海戰(zhàn)。 奧斯曼火炮上船的做法啟發(fā)了各國,恩里克也受此啟發(fā),將火炮裝上了大帆船,并憑此攻陷了休達城。 在他看來,只要打明軍一個猝不及防,那他們就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他的想法很好,但他的想法也暴露的太過明顯。 “他們在緩慢向我們靠近,而且已經(jīng)打開了火炮的擋板。” 戚昇用望遠鏡將他們的行為盡收眼底,同時佩服道:“果然陛下說的很對,西洲夷人畏威不畏德,唯有火炮才能讓他們知道他們與天朝的差距。” 話音落下,戚昇轉(zhuǎn)頭對眾人開口道:“左滿舵,準(zhǔn)備炮擊!” “嗶嗶——” “左滿舵,準(zhǔn)備炮擊!” 刺耳的哨聲在海上響起,即便恩里克再自大也知道明軍發(fā)現(xiàn)了他的行為。 此時他們距離明軍的距離不到半里,只需要放開手沖鋒就能獲得與他們短兵交擊的機會。 “沖鋒!” 恩里克拔出了自己的長劍,在他的吶喊聲中,二十余艘戰(zhàn)船一馬當(dāng)先的沖向明軍。 “放!” “轟轟轟——” 沉悶如雷的炮聲在大西洋上作響,盡管只有四艘船,但經(jīng)過改良的寶船和福船所能裝備的火炮數(shù)量遠遠高于舊式寶船和福船。 “轟轟轟——” “額?。 ?/br> “船!船被打穿了!” 六十余門火炮發(fā)出了自己的怒吼,從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不等的石質(zhì)炮彈在發(fā)射的一瞬間便將這一艘艘試圖沖鋒的短小戰(zhàn)船擊穿。 恩里克很倒霉,一枚二十四斤的石質(zhì)炮彈落在了他的身旁,將甲板擊穿的同時,那飛濺的木屑也將他打成了一個刺猬。 木屑卡在了甲胄上,但更多是卡在了他的臉上。 “右滿舵!” “預(yù)備……放!” “轟轟轟——” 士兵們還沒將恩里克從木屑中拯救出來,明軍便已經(jīng)調(diào)整了船體,對阿維什王朝的艦隊發(fā)起了第二輪炮擊。 兩輪炮擊所展示的是一百二十余門火炮,這個火炮數(shù)量是整個歐洲所有海軍加在一起都達不到的數(shù)量。 恩里克還從未看見過如此多的火炮出現(xiàn)在一處戰(zhàn)場上,不過現(xiàn)在他看到了,代價則是他的生命…… 第523章 歲朝兆佳 “救救我!”“救命!” “開炮!” “轟轟轟——” 海浪呼嘯而來,一艘艘即將沉沒的戰(zhàn)船宣告著阿維什王朝艦隊的失敗。 他們在即將沉沒的戰(zhàn)船上、海面上不斷呼救,等來的卻并不是救援,而是明軍火炮打出了霰彈。 十幾萬枚鵪鶉蛋大小的石彈橫掃了這片海域,前一秒還在呼救的阿維什人被射殺。 面對阿維什王朝的艦隊,明軍并未付出什么傷亡,便擊沉了其主力艦隊。 除了有幾艘補給船趁亂突圍成功,其余大部分人都將性命留在了這片海域,包括下令發(fā)起進攻的恩里克。 這位歐洲十五世紀初的航海家用性命為他的愚蠢買單,而他所率領(lǐng)的艦隊與士兵則是永遠留在了此地。 “千戶,要收降幾個俘虜嗎?” “留幾個,其余的不用管他們,繳獲他們戰(zhàn)船的旌旗、火炮就足夠?!?/br> “是!” 在戚昇的命令下,八百名明軍海軍僅是抓了幾個阿維什王朝的俘虜,然后就開始了對阿維什王朝艦隊的各艘戰(zhàn)船開始回收旌旗。 海軍的評功有兩個,分別是海上的收繳敵艦旌旗記功,另一個是陸地上擊斃敵人,收繳敵人武器記功。 由于小船不可能掛大旌旗,所以用旌旗來評定敵艦大小還是比較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