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名師高徒
老者和吳玉剛說完這些話問道:“小朋友,你可記下了嗎?” 吳玉剛點點頭說道:“只是不知其妙在何處!” 老者言道:“此為內家參修不可外傳之法,修人德道必經(jīng)之途。豈可言傳。要自己領會。” 老者說罷,又對吳玉剛言道:“練習一下我傳授你的武功,讓為師看看?!眳怯駝傊缓谜镜揭慌裕懦s念從頭練了起來。 老者只見吳玉剛身形穿梭,如龍似虎,動如獵豹,精如靜鶴行如飛蛇。老者在一旁不住的點頭贊嘆。 而吳玉剛呢,則感覺到自己好像回到了自己以前龍?zhí)拥谋拘小}堃嗳f變,神通廣大,騰云布雨,無所不能。 練罷五行拳,吳玉剛收勢站定。 只聽老者在一旁說道:“洗去污濁才會成為人之圣賢,體之金剛。練下洗身如意心法,看看。” 吳玉剛只好屏氣凝神,調息入靜,只覺得一股強大的氣流從頭頂一下注入了全身,滌蕩驅逐著身體里渾濁的凡俗之氣,剎那間覺得自己好像改換了筋骨一般。一頓飯的功夫,吳玉剛收功站定。 老者在一旁問道:“感覺如何?” 吳玉剛言道:“不可言表,只覺得自己的身體輕快很多?!?/br> 老者看了看已經(jīng)西沉的紅日,對吳玉剛說道:“天也不早了,記住要勤加練習,不可對外人講,因為武功也是講究緣分的,無緣之人練了也不會有益處。” 吳玉剛點著頭,剛要問老者的尊姓,可是只見老者飄身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吳玉剛收拾起藥簍,往山下走去??墒窃趧傄叱隽肿?,不知從哪里飛落了一只小鳥在吳玉剛的眼前,這是一只受了傷的小云雀。 吳玉剛俯下身撿起受傷的鳥兒,說道:“太可憐了,我把你的傷治好后再放你回歸你的家?!闭f罷。吳玉剛把鳥兒放進了隨身的一個布口袋。 吳玉剛背著滿滿的一婁藥材走進了老中醫(yī)的家,此時天已經(jīng)黑了。 老中醫(yī)急切的對吳玉剛說道:“怎么回來這么晚!” 吳玉剛調皮的說道:“師傅別生氣,都怪我只顧在山上玩了,沒注意那么多,您看,這是我撿到的一只受傷的鳥?!?/br> 老中醫(yī)又是氣又是愛。關切的說道:“好了,把鳥上了藥放一邊,趕緊吃飯吧!”說著老中醫(yī)接過藥簍放到一旁,老中醫(yī)夫婦把可口的飯菜端到了吳玉剛的面前。 時光荏苒,吳玉剛在老中醫(yī)家里學習著中醫(yī)這門古老的醫(yī)學,在晚上偷偷的習練著所學的功夫。白天和老中醫(yī)探討學習著醫(yī)術,有時候,老中醫(yī)也會時常得把那些病人的情況讓吳玉剛自己去判斷診治記下來,然后和老中醫(yī)的方式做下比對。 吳玉剛在不斷地理論和實踐中摸索和積累著自己的感受。幾年過去了,吳玉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連最難懂的泊脈辨病也精記于心了。 說來也怪,不知道是吳玉剛從小就聰明還是學習了洗身之術得到了靈氣。就連吳玉剛在平時診治小鳥的時候,也和小鳥學會了些鳥的語言,了解了鳥的生活習慣。放飛的小鳥也成了吳玉剛的朋友。 老中醫(yī)在平時也教了吳玉剛很多常見病的療法,火療,拔罐子,刮痧。 吳玉剛進步的很快。有時老中醫(yī)也會帶吳玉剛去不太遠的集鎮(zhèn)上,把吳玉剛采回來的用不了的草藥賣掉,有時也會領著這個徒弟在村子里和村民聊家常話養(yǎng)生。 時間一長,村子里的很多人開始了解到吳玉剛也是可以給人治病的了。 雖說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可是平時的一些病人,老中醫(yī)已經(jīng)開始在一旁指點著吳玉剛,由這個徒弟來給人看病了。 說來也湊巧,有一天來了一位病人,嘴歪眼斜,老中醫(yī)去村子里串門了,不在。 吳玉剛自己讓病人做好,望聞問切,泊脈針灸。 吳玉剛把針扎在了此人的風池xue結合艾療,然后開了內服的藥物。 剛起下針,老中醫(yī)回來了,看了吳玉剛的病理分析問了病人的感受,此時的病人已經(jīng)好很多了。 送走病人,老中醫(yī)感到有些落寞。 吳玉剛看著落寞的師傅就小心翼翼的問道:“師傅,您怎摸了,是我沒診治對嗎?。俊?/br> 老中醫(yī)搖著頭說道:“不是,你診治的很對癥。現(xiàn)在你可以自己行醫(yī)了?!?/br> 吳玉剛聽了這話,又高興又難過,高興地是自己可以獨立行醫(yī)了,難過的是要離開這個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和傳授自己醫(yī)學的老大夫。 老中醫(yī)說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孩子也總會有長大和離開父母以及師傅的時候,以后你要認真鉆研細心研究,以德行醫(yī),不可被利益蒙蔽??!” 吳玉剛聽著老中醫(yī)這如同告別的教誨。對師傅說道:“您放心吧!我不會讓您失望的,我會好好行醫(yī)診治病人,為人們解決肌體之痛的。就是離開了您,我也會時常來看您的?!?/br> 老中醫(yī)這才欣慰的點著頭,從柜子里取出一個小包放在桌子上,對吳玉剛說道:“這是你在我這里這幾年,你采藥賣的錢,師傅沒舍得花,都給你攢著呢,以后你自己也可以開個診所,作為一些本錢,師傅也沒什么可以送你的了?!?/br> 吳玉剛難過的不想要,可是老中醫(yī)說道:“男孩子總要有自己獨立的那一天,這也是父母和師傅想看到的。父母和師傅想看到的就是能有個能夠獨立的徒弟和孩子。 師傅教你的不只是醫(yī)術,人更重要的是做人和如何生活,你應該要像個真正的男子漢那樣,勇于擔當起自己的人物和職責,不光是對父母師長,更重要的是對社會和自己的良心負責。” 此時的吳玉剛認真的聽著老中醫(yī)的教誨,已經(jīng)泣不成聲了。 因為吳玉剛在老中醫(yī)這里學習了七年之久,很少回家,老中醫(yī)平日里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已經(jīng)在吳玉剛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本書首發(fā)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