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意難直
吳玉剛對崆峒的弟子講述著太極之道,這些絲毫沒有逃出廣成子的目光,不光是那個分身,還有遠在九仙山的廣成子亦是有所知曉了。因為就自己門內(nèi)的事情來講是很難逃出仙祖的關(guān)注的。 “人修煉之道在于氣息,而氣息只用在于五臟的統(tǒng)領(lǐng)。人身之為太極即是內(nèi)臟皆有統(tǒng)領(lǐng)而且相互融合,這些有機的促成了道法的成功。吸納百川之氣會于氣海之中,人便可以將其化為自身之用。混沌之氣包含了人體器官所需的各種氣息,這也是太極包含萬物的真諦所在。神功之妙顯于出道入道之中,更深的體會在于收功之妙。此**收發(fā)開合盡顯神奇,這也是太極動靜之真意所在?!眳怯駝傡o靜地訴說著太極的真意,絲毫沒有保留的意思。 這些細致的說法,很多崆峒弟子是聞所未聞的,并不是崆峒沒有這樣的**,而是實在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大多是大同小異,可是這些區(qū)別也只有修煉過的人才能切身的體會到,而從未接觸過的人只能是得一而足了。而那些雖然不知道很多,卻想一辯高下的人往往是自鳴得意的。因為一個人修為的高低往往在于一個人的基礎(chǔ),而非所學**的深奧與否。那些故弄玄虛的反而不一定有多高的修為。 胡非子聽著吳玉剛的訴說,怒氣難捱。忍氣吞聲的感覺是任何人難以忍受的,更何況是個年輕氣盛的道童了?!岸际翘珮O之道,難道還有區(qū)別嗎?我崆峒古八式太極,已經(jīng)包含萬物八方之理,難道還用這樣的解釋嗎!?”胡非子高聲言到。 吳玉剛聞之哈哈大笑道:“所言極是,可是這太極發(fā)展到如今已經(jīng)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歲月,其玄妙的含義早已不知被多少人理解的更加深刻和明晰。難道只限于八法那樣籠統(tǒng)之中嗎???” 吳玉剛這樣的問話令廣成子頗感震驚,這些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崆峒弟子沒有預料到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那太極神功是至高無上的,是很難更改的,況且修煉的人只是極少數(shù),修煉此法本就不易了,有誰還去將其發(fā)展和系統(tǒng)化呢?老祖宗的東西是一成不變的,豈容后世之人胡亂修改呢! “崆峒太極雖有八方之意,可我太極門之,鵬捋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八方五行皆在其內(nèi),人之內(nèi)外神意盡在其內(nèi)。豈不是更加完善了嗎!此太極十三篇已經(jīng)包含了古往今來所有的太極奧義,難道不如你這簡單的崆峒太極不成。雖說修煉之道源于自然,可這崆峒太極也未免太依托自然了吧!太極亦不離吸納導引之法,而其深意盡在開合之間。如若定力不深,就像那些失去魂魄的弟子,發(fā)而不可收了。這些皆是修煉應(yīng)該注意的漏洞之處,豈能不吸取。”吳玉剛心中氣恨,卻又意味深長。這些卻也為廣成子嘆為觀止。 呂洞賓看著吳玉剛毫無保留的傳藝,心中深感欣慰。雖說這徒弟還未脫離紅塵劫難,可是僅有如此寬闊的濟世之心,這些是很多到家門派的掌門都少有的。因為道家作為華夏本土的學問影響是深刻的,道家的學說滲透在人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即使是儒家也沒有脫離道家的影子。雖說百家爭鳴,但大多都是有起源的。 吳玉剛作為世間太極門的傳人,有著很多掌門沒有的長處。因為很多道派掌門大多隱居深山,雖說出家修道的原因各異??墒呛芏嗳艘仓皇窍抻谘凶x經(jīng)典,修煉武功。而對于紅塵中的俗世卻知之甚少。這些卻也是道家濟世度人的一大障礙。雖說也有很多人打著道教的幌子傳言道法,但大多是欺騙人的游方之人罷了。 廣成子看著呂洞賓滿意的神色,微笑著言到:“好個敢作敢為的徒弟。道門雖說是一家,可是塵世之中門戶之見頗深。這弟子竟然直言不諱的將那些迷不傳人的神功秘法合盤講出,這也是世間少見的。并非這徒弟沒有心機,而是心機太大了。連我這金仙也自愧不如!” 呂洞賓很感安慰,不過意味深長的言到:“你這崆峒的規(guī)矩好像也該改一改了。那些等級的劃分未免太繁瑣了些。這些看起來如同科舉,而現(xiàn)實中很多人往往會用掌握的晉升權(quán)利謀私利,這些致使很多人不能考取功名,因此而遺憾終生的以不在少數(shù)!” 廣成子深深地思索著,這些古舊的規(guī)矩仿佛已經(jīng)不合時宜了。而那些修煉的弟子如若深信科舉,可是又哪有科舉成仙的道理呢!雖說修煉到最高境地可以飛升天界??僧吘惯@樣修煉得道的微乎其微。長此下去,門派內(nèi)的修煉之法豈能繁榮興盛。 石鏡之內(nèi),吳玉剛講述著氣息的妙處。可是這些并未修煉到結(jié)丹境界的弟子哪里懂得呢?崆峒知曉此中奧義的也只有少數(shù)人。而那些修為尚淺的弟子聽到吳玉剛的訴說,無不如獲至寶般的專心吸收著。生怕漏掉每一個含義深刻的字眼,也就不得其意了。 胡非子雖然時常插話,可是這些并未影響到這些人的興致。因為畢竟敢于插話的還是少數(shù)。沒有爭論也就沒有真理。這些早已在經(jīng)常研讀道家經(jīng)典的道童心中根深蒂固。其他人很少了解著被崆峒視為神物的玄空門神術(shù),而這胡非子正好可以將這些透露給那些不曾知曉的弟子。 “氣息說起來玄妙,可畢竟難以見到其神用之處?!焙亲哟藭r已經(jīng)被吳玉剛的大道所感染,疑惑的詢問著。 吳玉剛微笑著言到:“氣息之神用皆在于修煉,定力深厚,便可化氣息為萬形。也可得氣息中那長生之數(shù)。不過這些畢竟很難理解。你來看!”吳玉剛說著,單手向前推出,一道氣息沖出吳玉剛的手臂,進而化成了一條舞動的飛龍,這飛龍在崆峒弟子的頭上盤旋著,張牙舞爪,噴云吐霧。崆峒弟子觀之,無不大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