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314節(jié)
奧馬爾一時沉默,想了一會,也沒什么可說的,一撥馬頭,向回走去。宋軍看見,一起大笑。 回到軍陣,剛才的事情玉素甫已經看見,不必再說。見周圍的將領都顯得緊張,顯然對與宋軍作戰(zhàn)有些害怕,玉素甫道:“宋軍縱然贏了一陣,總不能陣陣皆贏!說明白了,這是惟一北去的路,過不去我們只能回頭?;仡^的話已經沒有了,如之奈何?今天只有決一死戰(zhàn),再無他途!” 說完,抽出腰刀,高聲道:“列陣,隨我殺上前去!” 軍令難違,一眾軍兵列成軍陣,看著玉素甫。 玉素甫一咬牙,猛踢馬腹,道:“其他一切不管,只要沖入宋軍陣中,與之拼殺!”說完,當先沖了出去,身后的黑汗軍士鼓起勇氣,大聲叫喊,隨在他身后。 彭林在望遠鏡里看見,離著還有兩百步的時候,吩咐旁邊的臼炮開炮。隨著炮聲,大量的炮子向來的黑汗軍隊打去。最前面的玉素甫聽見炮響,直嚇得心提到嗓子眼上。 臼炮的炮子不大,打的距離也近,并沒有給黑汗軍隊造成什多少損失,只是傷了幾個人。眾人鼓起勇氣,一路向前,不想第二輪炮打來,由于距離近了,一下倒下幾十個。 到了第三輪炮,玉素甫被一個炮子打中,小腿血流如注。此時再也忍不住,大喝一聲,舉著刀不管不顧,直向宋軍沖去。總不多久,就聽見一陣槍響,后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放了兩輪槍,一個反沖鋒,黑汗軍隊就全部逃回去了。彭林不由得搖頭,今天的黑汗軍隊,比布告爾那一次,可是差得太遠了。見對方再列不起軍陣,吩咐兩翼騎兵上前,結束了戰(zhàn)斗。 黑汗軍隊損失了五十余人,其實戰(zhàn)力尚在,只是心無斗志,被宋軍的槍炮一嚇就投降了。就連玉素甫自己,由于沖在最前面,竟然死在了排槍下。 收攏了俘虜,略一審問,聽說于闐來的高官貴族還在后面,彭林大喜:“五百余人的隊伍,若只是如此,今天有些虧了。沒想到后面還有大魚,必然好功勞!” 派了一百騎兵,卻把后面的人押了過來,一一仔細審問。 疏勒城主府里面,杜中宵坐在書房,正在看書。富弼從外面進來,道:“節(jié)帥,一個好消息。我們布置在白玉河入塔里木河處的軍兵來報,截住了于闐撤退的軍隊,大獲全勝,把他們抓起來了!” 杜中宵放下書本,道:“ 現(xiàn)在的黑汗軍隊,哪里還有勇氣作戰(zhàn),勝是應當?shù)摹!?/br> 富弼道:“戰(zhàn)勝倒沒有什么,他們抓住了黑汗原駐于闐的高官踐族,截獲了他們的贓物。說起來真是幸運,這些人逃路,竟然還帶了原來搶的于闐王室之寶。本來于闐滅國已逾五十載,這些東西,說起來能留下就不錯,卻正好被他們得到?!?/br> 杜中宵道:“哦,這倒是一大功。命他們速速送到疏勒來,看看到底都有什么?!?/br> 說到這里,杜中宵道:“副使,眼看就是新年,我們離開勝州已過半年。依你看,是平定了于闐再回去,還是先回去,把這里留給軍兵們呢?” 富弼道:“當然是留下來,等到平定了于闐再走。張岊已帶兵入于闐,黑汗軍隊逃走,只是去占領地方而已,沒有大仗打了。后面無非是克里雅和約昌城,打通到青唐的道路而已,花不了多少時間?!?/br> 杜中宵道:“說地名是花不了多少時間,說起地方來,那可就遠了。于闐到約昌一千余里,路上走就要十幾日。等到平定于闐,我們回河曲路的時候,已經春暖花開?!?/br> 富弼道:“西域就是這樣的地方,地方特別大,兩地之間動輒數(shù)百里,有什么辦法?春天回就春天回吧,疏勒這里暖一些,不似勝州冬天寒冷?!?/br>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既然決定下年再回,那便多做幾件事。我上書幾次,朝廷同意了,重建于闐國。既然不走,那就讓朝廷把尉遲三郎送回來,另派官員、僧侶,幫他建國。” 富弼道:“張岊回報,這五十年來黑汗壓制佛教,為當?shù)赝林菨M。當?shù)氐娜?,倒是懷念以前于闐國的時候。派尉遲三郎回來,倒是可以暫時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們的官員不夠,朝廷里的官員,也不愿到這么偏遠的地方為官,建于闐國也是一個辦法?!?/br> 杜中宵道:“還有一點,黑汗滅于闐五十余年,這里的佛教被壓制得厲害。如果不是于闐國,對我們是難事。不重興佛教,黑汗的影響去不掉,以后會更麻煩。重興佛教,官府如何主持?” 宋朝對佛道兩教的管理,是通過功德司,地方上設僧錄。西域這里不同于內地,佛教派系復雜,地方上信眾極多,這種管理是不合適的。高昌等地還好說,那里漢人和粟特人多,于闐就不一樣。于闐是西域土著最多的地方,漢人較少,沒有于闐國緩沖,很容易出矛盾。 于闐國重建,也只是管理民政,有一些治安力量,不會允許有真正的軍隊。朝廷只要駐少量兵馬就可以管理,大大減輕了朝廷負擔。其他地方的土著,也可以到這里來。 漢唐時候,西域的小國眾多,大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距離過于遙遠,地方廣大,朝廷實際沒有辦法直接統(tǒng)治,只能依靠土著?,F(xiàn)在鐵路到了伊州,如果加緊向疏勒修,那一帶應該沒有問題。于闐這里太過遙遠,又沒有軍事上面的必要,修鐵路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 富弼本來是不愿意重建于闐國的,從伊州一路到疏勒,見識了西域的地廣人稀,改變了想法。想在這里直接用朝廷官員治理,比河曲路困難多了。漢唐時候這里實際上是軍管,派來的是武人,文官也是在武將的幕府里。杜中宵引起的軍訓,要求的是軍政分離,無法再延續(xù)那時的辦法。而要派文官來,朝廷有多少官員愿意到這種地方? 建個于闐國,緩和這里的地方矛盾,作為土著的精神家園,應該是必要的。至于以后,于闐一千余年都沒反叛過,這個地方太過封閉,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第196章 尉遲三郎 尉遲三郎下了火車,看著雖然破敗,卻活力四射的伊州,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車站是新建的,還沒有完全建好,顯得有些簡陋。許多小販在站門外面叫賣,聲音噪雜。 在站前迎接的,除了趙滋帶的將領,還有附近幾個大寺的主持等僧侶。車站的外面,則聚集了大量信眾,沿著長街,擺了香案。 隨在尉遲三郎后面的是一位和尚,大相國寺的知客僧智明,奉圣諭,送尉遲三郎回國。 趙滋帶著將領上前,向尉遲三郎行禮:“大王路上辛苦。到了伊州,且先歇息幾日?!?/br> 尉遲三郎雙手合十,道:“不敢。來時圣諭講得明白,于闐無主,諸事無著,讓我們速速前去?!?/br> 趙滋道:“既是如此,那便歇息一日,明天便就趕路吧。此去于闐,有數(shù)千里之遙,大王和大師到了那里,已經春暖花開。聽聞大師前來,伊州信眾虔誠供奉。今夜便住于城外的寶成寺,為信眾講法?!?/br> 智明合十:“正該如此。貧僧此次前來,正是奉圣上之命,為信眾講經。” 作為相國寺的知客僧,智明當然不是佛法精深者,更多的本事是左右逢源。派他來,是因為尉遲三郎出身奴仆,雖然在中原住了不少日子,學習佛法,依然不脫本性。為了順利建立起于闐國,需要一位耳聰目明,會來事的高級人物在他身旁。西域一帶俱是佛國,當然是僧人合適。 智明官方的身份是于闐國師,在京城是右街鑒義,本就有官方身份,不是普通僧人。他到底是大相國寺高僧,佛法差一些,依然足以講經。按照以前留下來的規(guī)矩,到了伊州,就該到大寺講經。 出了車站,街面上突然靜了下來,兩旁擺香案的信眾紛紛跪下,點起香火。一時間煙霧繚繞,仿如是在寺廟里一般。智明上前,雙手合十,施禮答謝。 尉遲三郎和趙滋等人隨在智明的身后,一路步行,進了城主府。 分賓主落座,智明道:“人說西域是佛國,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信眾既多,又格外虔誠。將軍可以揭榜,今夜我到寶成寺,講解佛經,諸信眾可以前去。” 趙滋稱是。命令士卒上了酒來,為尉遲三郎和智明接風。 當晚智明講經,第二日便離了伊州,取道高昌,一路向疏勒而行。一個多月后,到達疏勒,雖然桃花沒開,春天的氣息已經非常濃郁了。 杜中宵帥人迎出城外,親自迎接尉遲三郎和智明入城。到了城主府,分賓主落座。 請了茶,杜中宵對尉遲三郎拱手:“自勝州一別,不知不覺已是兩年,大王一向可好?” 尉遲三郎回禮:“自入中原,圣上安排得當,甚是安樂。我本是奴仆之子,能夠有今日,全靠節(jié)帥成全,謝過了。于闐國滅已經五十余年,節(jié)帥得自黑汗,甚是不易。今重建于闐國,節(jié)帥功德無量?!?/br> 杜中宵見尉遲三郎經過在中原的時間,人變了許多。不再像上次見他樣舉止輕浮,什么事情都無所謂,說話也有條理。心里知道,這兩年在中原的時間,沒有白費。 尉遲三郎在中原,大多是在佛寺,特別是五臺山。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在西域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信者極多。尉遲三郎在那里居住,對于日后好處多多。就是智明,也是五臺山出來的。 說了一會閑話,杜中宵道:“于闐自己人推舉,有些頭面人物,現(xiàn)在鴉兒看。三天之后,我與大王一起去于闐,順便去見他們?,F(xiàn)在于闐城里,雖然商賈不興,市面有些冷清,大體還平靜?!?/br> 現(xiàn)在在于闐的是張岊和張昇,除了維持秩序,其余基本不管,相當于自治。所謂推舉的頭面人物也都是當?shù)卮笞?,有了他們,地方秩序也就穩(wěn)定了。于闐全國,不過兩萬余戶,地方又大,沒有商業(yè)實際沒有多少收入。黑汗占領于闐后,以于闐的名義多次上貢,占有商業(yè)利益。不過于闐境內還有商隊,靠從大山以南販運印度貨物,而后運到中原牟利。黑汗人走了,這些商隊還在,只是到中原商路未通,還沒有大規(guī)模經商?,F(xiàn)在鐵路到了伊州,他們可以從大漠以南,到伊州,而后坐鐵路入中原。 尉遲三郎拱手:“自于闐國滅,王室星散,許多事情都不復以前。我去重建于闐國,實話說,尚需節(jié)帥和駐軍大力協(xié)助才是。我孤身一人,沒有人協(xié)助,如何做得來這種大事?” 杜中宵道:“大王放心,朝廷在于闐的駐軍,只要知會將軍一聲,自然會幫著大王。于闐是朝廷治下王國,萬事自有朝廷。其余一切制度,等我們到了于闐,見了當?shù)匕傩赵僬f,如何?” 尉遲三郎道:“如此多謝節(jié)帥。一國新立,諸事紛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節(jié)帥在,一切就好辦了。只要有朝廷大軍在,什么事都不是大事?!?/br> 富弼道:“大王回于闐,朝廷必然有交待。只要按著旨意而行,能有什么大事!” 尉遲三郎拱手:“副使說的是。于闐到底是千年古國,縱然國滅五十年,只要用心,一切都可以恢復起來。只是最開始的這幾年,必然不容易。” 富弼道:“有這么多人幫你,又有什么難的。大王且安心,只要用心做事,善待百姓,一切都并不難?,F(xiàn)在火車到了伊州,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到高昌了。以后朝廷用力,一路修到和闐,那個時候向中原做生意就不難了。只要財政不愁,就一切容易?!?/br> 尉遲三郎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在中原兩年,他不是先前那個奴仆的兒子,沒心沒肺。富弼說的不錯,只要政權手中有錢,就一切不難。可自己一個空頭王室,帶著宋朝皇帝的一紙詔書,憑什么回去之后就會萬民敬仰。黑汗在于闐,除了收稅幾乎萬不管,自己又該怎么過得更好呢? 想收獲民心,就必然對付豪強。可對付豪強,自己在初期又怎么得到大戶的支持?總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宋軍,依靠宋軍打擊本地土豪,那可真就坐實成為傀儡了。 真的要回去做國王了,尉遲三郎很興奮。可想起建國需要面對的事情,他又很迷茫。這兩年他見了很多人,學會了人情世故。在寺廟中住了很久,學會了佛法,知道跟人怎么相處??稍趺唇⒄?,卻是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人教過的。 杜中宵道:“這些事情以后再說,一時哪里說得清楚?大王難得來疏勒,今夜設酒筵,為你們一行接風。疏勒這里熱鬧,大王在這里住上兩三天,熟悉一下西域的地理人情,三日后我們一起去于闐?!?/br> 尉遲三郎拱手稱是。自己本就是在高昌長大,對西域的地理人情有什么好熟悉的。 (今天只有一更,祝大家重陽節(jié)快樂。) 第197章 鴉兒看 看著路邊桑樹成片,小河潺潺,杜中宵有些恍惚,好似回到了中原的樣子。于闐國滅五十年,社會基本已恢復,比其他地方看起來更加祥和。疏勒是黑汗的副都,綠教氣息濃厚,于闐有些不同。 鴉兒看是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莎車國,歷史悠久,地方繁華,是西域的大城。到了這里,才算是進入于闐境內,于闐本地的大族,都聚在這里,迎接尉遲三郎。 尚未進城,就見到城外聚了大量人群,各頂香案,在那里頂禮膜拜。一眾員外站在人前,焦急地看著路口。宋軍入于闐后,原來黑汗的統(tǒng)治被推翻,本地土著翻身,幾個月的時間,人心已經不一樣了。隨著經濟和社會地位的改變,被壓制五十年的佛教突然復興,到處都在建佛寺。不過長時間壓制,于闐國內沒有高僧,沒有大寺。智明的到來,代表著中原佛法,受到了特別推崇。 杜中宵對尉遲三郎道:“大王且看,站在那里迎接的,就是于闐大族。他們等在這里月余,日日等著你回來,你切不能讓他們失望?!?/br> 尉遲三郎道:“地方治理,本就依賴他們,自該善待?!?/br> 幾個月的時間,張昇已經對本地的豪族進行了甄別,選出可以使用的豪族,送到這里。這里的人實際上是經過挑選的,能夠配合朝廷,幫助尉遲三郎。他孤家寡人一個,沒有這些人,怎么治理地方。 到了跟前,一個五十多歲的綢衣漢子,伴著一個宋軍將領,上前施禮:“在下龍突蒙,是本地鴉兒看大族,受眾人推舉,來迎接節(jié)帥和大王。” 杜中宵道不敢,與尉遲三郎下馬,上前與眾人相見。在這里的,多是各地首屈一指的大族,還有于闐城里的實力人物。能在這里迎接,說明他們是將來于闐的統(tǒng)治人員,是尉遲三郎的官員。 敘禮畢,智明上前,眾人再次施禮。現(xiàn)在的于闐,智明就是佛教最重要的人物,宗教事務,要看他如何安排。道路兩旁的信眾,點起香火,紛紛高呼佛號,對智明膜拜。 智明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對這種場面不陌生,一切應對得法。口中呼著佛號,向信眾回禮。 行禮畢,眾人簇擁著杜中宵和尉遲三郎向城中行去。 杜中宵冷眼旁觀,看這里的風土人情。感覺上,鴉兒看比疏勒輕松許多,民風更淳樸一些,民眾對于佛法,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尊重。疏勒是黑汗副都,盛行的是綠教,與其他地方不同。 在旁邊維護秩序的是駐這里的宋軍,由于管治嚴格,看起來地方上對宋軍有特別的尊敬。最開始陪著龍員外上前的,就是本地駐軍首領曹奔,眾人都把他當作地方首領。這是杜中宵特別在意的事情,軍隊是朝廷臉面,不靠武力,僅靠著自己的言行就受到地方尊重,是了不起的事情。于闐國建立,軍隊常駐這里,其形象如何,直接影響著統(tǒng)治效果。 宋軍是從五代軍隊延續(xù)而來,以**和社會閑散人員為主,作為實在不堪。隨著時間過去,雖然受到歷史影響,有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但大多都和光同塵。杜中宵對整訓后的軍隊一直擔心,便就是擔心**的毛病改不掉,不堪大用。西域一戰(zhàn)看來,現(xiàn)在的軍隊確實與以前不一樣,自己過于擔心了。 一個政權,對內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文官系統(tǒng)的治理,另一個就是軍隊的表現(xiàn)。于闐建國,宋朝相當于把文官系統(tǒng)讓出去了,只留下軍隊威懾。軍隊表現(xiàn),直接代表著朝廷地位?,F(xiàn)在看來,張岊的軍隊在于闐還不算糟糕。既能穩(wěn)住場面,又不會讓百姓怨恨。 到了城主府,作為地方大族的龍突蒙擺了酒筵,為杜中宵等人接風。因為智明守葷戒,席間沒有葷菜。不過菜品做得精美,賓主盡歡。 用了酒筵,各自安歇。杜中宵略作收拾,便到客廳,喚了富弼過來。 分賓主落座,杜中宵道:“從現(xiàn)在起,便進入于闐境內了。尉遲三郎是于闐之王,將來這里的政權是他的。他做得怎樣不管,當?shù)睾兰潓λ膽B(tài)度,當要特別留意才是。” 富弼道:“今日那個龍突蒙,席間看起來把自己當作這里城主了,是不是有些不妥?” 杜中宵道:“這可能是張昇和張岊的安排,我們先不管,到了于闐再說?,F(xiàn)在各位官員都在,尉遲三郎無法發(fā)展自己勢力,于闐的官員,應該是張昇和張岊安排的,他也不能說什么。到了王城,于闐國中央的官員,才可能聽尉遲三郎的意見。尉遲家重掌于闐,不是一朝一夕,不然朝廷不白打下了此地?需要他做上一段時間,看對朝廷如何,才能慢慢放權。” 富弼點了點頭,道:“看節(jié)帥的意思,對于闐的事情,不打算管了?” 杜中宵笑道:“我有什么好管的?此事結束,等我們回到河曲,西域必然重新設官,是他們頭痛的事情。我們只要保證一切順利,不要有亂子發(fā)生,便就萬事大吉。再者說,現(xiàn)在的整體布局,是朝廷聽從我們意見的結果。朝中真正的想法,我們也不知道,做太多安排不好?!?/br> 富弼想了想,這倒也是。主要是西域之戰(zhàn)過于順利,基本沒有大戰(zhàn),便就全取其境。軍隊忙著占地方,也實在沒有精力,仔細管理這里。 杜中宵前面對宋軍的實力擔心的太多了,也是受前世影響太大,對現(xiàn)在的軍隊不滿意。其實宋軍全用槍炮,軍陣是長時間試出來的,相對周邊實力太強。除了交通的原因,過遠實力難達,周邊勢力已經完全不是對手了。西域雖然只有高昌和黑汗兩股勢力,實力不弱,但與中原相比,就弱小了許多。 于闐建國之后,宋朝的主要精力,應該就會放到黨項和契丹身上。不滅黨項,西域過于遙遠,雖然有鐵路,沿線都是大漠,附帶的收益太低?,F(xiàn)在這條鐵路,條件差一些,作為軍用鐵路,維持邊疆的穩(wěn)定意義是足夠的,但作為經濟帶,則沒有多大價值。 西域之戰(zhàn),一時提升國內士氣,重建宋朝對自己軍事實力的信心。再一個,就是檢驗整訓之后的軍隊戰(zhàn)力,不與自己比,而跟其他的軍隊作戰(zhàn)?,F(xiàn)在看來,整訓的效果是明顯的。 數(shù)十萬軍隊換裝槍炮,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完成。接下來的兩年間,應該會加快速度,完成換裝。全部完成之后,對黨項的戰(zhàn)爭應該會開始。有了實力,作為中原大國,不會容忍周邊的這些勢力。一個大一統(tǒng)的時代,即將到來。只是杜中宵,很可能不會再參加這場戰(zhàn)爭,以消解其對軍隊的影響。 (這兩天有事,今天還是一更,明天恢復正常,見諒。) 第198章 內部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