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435節(jié)

風雨大宋 第435節(jié)

    杜中宵點了點頭,沉吟一會。道:“如此看來,契丹人只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了。此時反攻,也不能說錯。今天是閏臘月初六,離著過年也沒有多少日子了?!?/br>
    說到這里,對一邊的親兵道:“去請富弼、劉幾和李璋、李復圭來,說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時,幾個人進來,向杜中宵行禮,各自落座。

    杜中宵道:“乾寧軍的馬懷德,來文說契丹人的攻勢已衰,請求反攻?!?/br>
    富弼道:“現(xiàn)在只是閏臘月初,此時反攻,是不是早了一點?”

    杜中宵道:“我本來也是這樣的想的。但仔細想想,也未必早。此次契丹南下,實際上準備得很不充分。兩帝爭立,打了數(shù)年,幽州早已經(jīng)疲備不堪。契丹又調(diào)集了傾國之兵,四十萬大軍南下,四十萬簽軍運糧,一共八十萬大軍。八十萬人,幾個月人吃馬嚼,要多少糧草?”

    富弼一怔:“太尉的意思,是契丹人可能沒有糧草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契丹能調(diào)糧草的地方,本來就沒有多少。兩帝爭立數(shù)年,積蓄也早已經(jīng)消耗光了。他們本來打的主意,是南下之后搶掠,需要糧食不多。結(jié)果本朝堅壁清野,搶不到糧食,還能夠堅持多久?耶律洪基率大軍攻滄州,打到現(xiàn)在沒有結(jié)果。如果乾寧軍出于下風,契丹人再待下去已經(jīng)沒了意義。近些日子,契丹運了近萬石糧食到武清,估計就是最后的軍糧?!?/br>
    李璋道:“最近得到的消息,契丹確實再難搜刮到糧食。還有,東北的女真人因為征糧太多,趁這個機會,已經(jīng)起事了。從契丹國內(nèi)的消息來看,契丹人很可能會很快撤軍?!?/br>
    杜中宵道:“如此看來,我們以前對契丹估計得過高了。原來準備過了新年反攻,現(xiàn)在看來,必須把時間提前。諸位說一說,到底什么時候反攻合適。”

    劉幾道:“如果契丹兵勢已盡,就不必一定要等到新年?,F(xiàn)在反攻,不利的因素無非是河流池沼依然結(jié)冰,怕契丹人逃走。只要我們以重兵,搶先一步奪取契丹軍糧,就不怕他們會逃?!?/br>
    富弼道:“契丹的軍糧在武清,如果能在南運之前,我們搶過來,契丹無糧能逃到哪里?”

    劉幾對李璋道:“現(xiàn)在的幽州,能不能征到軍糧?”

    李璋道:“南邊的一些州縣,應該城中還有一些存糧。至于百姓,應該是征不到了。這些日子,契丹境內(nèi)許多人依靠樹皮充饑,哪里還有糧食?”

    李復圭道:“契丹千里運糧,打了兩個多月,搶不到糧食,確實難以支撐?!?/br>
    杜中宵想了想,搖了搖頭:“我最擔心的,是給契丹留下了退路。大好局勢之下,讓契丹人最后逃了出去,如何向朝廷交待?必須萬無一失,把契丹的退路徹底封死。”

    趙滋道:“太尉,契丹要逃,無非兩一條路。一條是過燕山去中京,另一條是去平州,而后到東京去。東京道被搜刮得太狠,跟幽州一樣沒有余糧。數(shù)十萬大軍過去,一樣找不到吃的。且還不說,現(xiàn)在女真作亂,沒有糧草契丹人怎么平亂?至于去中京道的路,就好防的多了?!?/br>
    杜中宵看看眾人,道:“如此看來,都同意近期反攻了?如此也好,一直等下去,等得心焦。我會向朝廷上奏,近期大軍直接攻契丹。趙滋,你會同屬下,以最快的速度,把進攻的計劃做出來?!?/br>
    趙滋叉手應諾。計劃實際做了很多份,時間改了,只要把舊計劃修改一番即可。

    杜中宵道:“此次反攻,大軍分為三部分。一部攻武清,奪取糧草之后鎮(zhèn)守,并且分兵北進攻取平州,徹底斷絕契丹的退路。另一部直攻析津府。幽州契丹的軍隊不多,不必管那些小城鎮(zhèn),大軍直進,把析津府圍住,震懾契丹的揮心。還有一部,則北上攻取州縣,特別是要把契丹去中京的退路封住。至于滄州和乾寧軍的契丹軍隊,則由劉兼濟、馬懷德兩軍,加上南線的軍隊圍剿。”

    富弼聽了,皺了皺眉道:“進攻契丹主力的軍隊,約二十余萬人。對四十萬契丹大軍,夠不夠?”

    杜中宵道:“只要不被他們擊潰就足夠了。而后北上的軍隊,可以回來支援。最關(guān)鍵的,是要把契丹的退路封死。縱然前期辛苦些,也是值得?!?/br>
    眾人一起唱諾。

    杜中宵道:“這是關(guān)系國運的一戰(zhàn),都打起精神,不可有任何疏忽!這一戰(zhàn)勝了,不只是收回了燕云,天下一統(tǒng),還可以重創(chuàng)契丹,大軍北上。自唐時,契丹乘勢而起,雄居草原幾二百年,中原無力與其作戰(zhàn)。滅他四十萬主力,就形勢大變?!?/br>
    說到這里,在座的人都覺得有些興奮。以前的中原也不是沒有打過勝仗,但對契丹,最多就是擊退而已。契丹人敗回草原,休養(yǎng)生息幾年,養(yǎng)好傷口,依然是中原大敵。此次不同,相當于把契丹的生力軍全部殲滅,不讓他們回去了。

    草原人口才多少?四十萬大軍,只怕要百年才恢復得過來。這一戰(zhàn)之后,宋軍可以從容北上,不只契丹,而是掃蕩草原的所有勢力。漢唐的偉業(yè),已經(jīng)在招手。

    富弼吸了一口氣:“自太尉北上救唐龍鎮(zhèn)起,便就軍威復興,連戰(zhàn)連勝。如果這一戰(zhàn)勝了,天下間再無強敵,武功可邁漢唐。我等眾人,可比衛(wèi)霍,是何等功業(yè)!”

    千年來,武帝時衛(wèi)青和霍去病擊敗匈奴,建功立業(yè),是何等的榮耀。功比衛(wèi)霍,對于軍人來說,是最高的榮眷。在這一刻,杜中宵離著那個距離格外的近。

    第66章 力求全殲

    崇政殿里,趙禎看著幾位大臣,道:“河北杜太尉來奏,近些日子契丹似有不支。擔心其退去,擬出動大軍,傾全力征討。眾卿以為如何?”

    文彥博捧笏:“不知杜太尉的征討,是意欲如何?”

    趙禎道:“全殲四十萬契丹大軍于幽州,不使其只馬北還!”

    聽了此話,崇政殿里的幾位大臣有些發(fā)蒙。雖然多次聽過要全殲契丹大軍的話,但直正到了這一刻的時候,還是感到震驚。對于眾人來說,打敗契丹人并不騎怪,要想全殲,實在難上加難。

    文彥博道:“陛下,契丹戰(zhàn)兵四十萬,皆虎狼之師。杜太尉欲要將其全殲,談何容易。當然,真能做到,可謂蓋世之功。不過,前線只有四十余萬人,能不能做到?”

    趙禎道:“依杜太尉所說,雖有難處,總要爭取做到。不過,相公說的是,前線四十萬人,要做到著實難了。是以,我欲命龍衛(wèi)軍張玉,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雄州,聽杜太尉指揮。契丹人是騎兵,騎兵不足難以全殲?,F(xiàn)在捧日軍和神衛(wèi)軍在德州一帶,一時之間,趕不到北方。”

    眾臣一起捧笏:“陛下圣明。”

    龍衛(wèi)是原來的上四軍,屬騎兵司,整訓之后依然是騎兵。杜中宵手下有不少騎兵,不過都是分散在各軍之下,沒有單獨的騎兵部隊。如果契丹人敗退,追趕并不容易。

    現(xiàn)在前線部隊,除了杜中宵所部,還有在京東路堵截契丹南下的十三郎所部的捧日軍和劉渙所部的神衛(wèi)軍。如果杜中宵北進,這兩支軍隊必然要立即北上,配合馬懷德等人圍剿契丹軍隊。

    杜中宵直接指揮的軍隊三十萬,加上十三郎和劉渙的十萬人,還有馬懷德的約九萬人,兵力已經(jīng)超過契丹。雙方戰(zhàn)力相差甚遠,實際處于絕對優(yōu)勢。

    不過,殿中的群臣卻不這樣想。在他的眼里,軍隊的實力主要還是人數(shù),甚至某種程度上,契丹軍隊哪怕人數(shù)少一些,也依然是強軍。杜中宵要用四十余萬人,全殲契丹四十萬大軍,令人吃驚。

    趙禎看著眾人,一時間沒有說話。自己也沒有想到,真有這樣一天,不只是收復燕云,而是要全殲契丹大軍。這些日子趙禎很清楚,契丹的四十萬大軍,是北方草原的全部戰(zhàn)力。如果一次全殲,后邊進攻草原就是勝利大進軍。自中唐以來,壓在中原頭上的草原勢力,從此就一掃而空。

    這是怎樣的功業(yè)?自己會成為歷朝歷代武功最盛的帝王,無人可比。十幾年的時間,平滅黨項,恢復西域,再北上草原,這樣的戰(zhàn)果無人作到過。

    田況捧笏:“杜太尉言,幽州被契丹刻剝尤苦,民間已經(jīng)無余糧。大軍北上之后,朝廷要給予救濟才行。不然,民間無糧,數(shù)十萬人饑寒交迫,只怕會出大亂?!?/br>
    文彥博聽了連連搖頭:“太尉,數(shù)十萬大軍在河北路幾個月了,加上原來的河北路禁軍,不知費了多少錢糧。再要給幽州百姓救濟,哪里變出糧來?”

    曾公亮道:“到了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是要有糧的。如若不然,朝廷重占幽州,治下百姓卻沒有糧吃,會出現(xiàn)什么事?相公,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須有糧食?!?/br>
    文彥博只覺得頭大如斗,一時間沒有說話。最近幾年戰(zhàn)事不斷,供應軍糧已讓政事堂頭痛。如果再救濟幽州,實在太難。

    韓琦道:“如果這樣,只能從兩浙和江南路想辦法。讓那里盡快把糧食運來,運到河北路。兩浙路和江南路并沒有征糧,民間應該還有余糧?!?/br>
    趙禎點頭:“那便如此,從兩浙和江南路征調(diào)。前些日子印了債券,朝廷還有余錢,可以用錢向民間和買?,F(xiàn)在只要能買到,就是大事?!?/br>
    學會用債券,一下子很多事情就簡單了。戰(zhàn)爭再花錢,提前借一年的不能吧?以現(xiàn)在宋朝的經(jīng)濟實力,每年的財政收入,一年的錢,足夠應付戰(zhàn)事了。

    商量了戰(zhàn)事,幾位大臣告辭出來。出了垂拱門,文彥博對田況道:“太尉,剛剛月初,杜太尉怎么就要進攻契丹?以前說的,不是等到年后,天氣暖和的時候,再大舉開戰(zhàn)嗎?”

    田況道:“沒有辦法,現(xiàn)在看來,契丹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能打。再不開戰(zhàn),只所他們堅持不下去要退兵了。四十萬大軍南來,可不是容易碰到的事情,不可放過?!?/br>
    韓琦道:“說的也是。此次契丹人南下,連一座城都沒有攻破,說起來難以置信。哪怕是野戰(zhàn),在乾寧軍城外,打了十幾日,反倒是我軍越戰(zhàn)越強?!?/br>
    曾公亮點頭:“確實如此。特別是乾寧軍城外一戰(zhàn),可以看出契丹軍力確實不是對手。剛開始的時候,馬懷德防得異常辛苦,幾次差點被契丹打散。等到五六天后,就能防住了。到了十幾天后,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占據(jù)上風,不把對面的契丹人放在眼里了。此次也是馬懷德不耐煩,要求反攻的。”

    文彥博道:“這又是什么道理?雖然向乾寧軍派了援軍,可他們連番戰(zhàn)事也死了不少人,人數(shù)并沒有增加。怎么十幾天后,就穩(wěn)穩(wěn)壓住了契丹人?”

    田況道:“相公,我們的軍隊用槍用炮,訓練精良,豈是契丹人能比?只不過最開始,河間府軍校只開了一年,軍官不足,才有破綻。等到十幾天后,能用的軍官出來,軍隊編制齊全,契丹人自然就不是對手了。此事并不稀奇,我軍本就要強于契丹人才是?!?/br>
    文彥博點了點頭道:“若是如此,此次反攻,豈不穩(wěn)cao勝券?”

    田況笑道:“相公,契丹四十萬大軍,打了兩個月,攻不破滄州。乾寧軍城下,十幾萬大軍,戰(zhàn)不勝馬懷德八萬兵馬。打到現(xiàn)在,本朝的主力還沒出兵,契丹人已經(jīng)難以支撐。此戰(zhàn)當然穩(wěn)cao勝券?!?/br>
    文彥博想了想道:“杜太尉在河間府,一直不出大軍,就是為了全殲契丹主力?”

    田況點頭:“不錯,若不是為了全殲契丹人,何至打到今日?,F(xiàn)在的契丹,軍隊已經(jīng)與本朝無法相比。不過他們生于草原,天生騎兵,不是這樣的機會,想殲滅也難就是了?!?/br>
    韓琦嘆了口氣:“當年杜太尉救唐龍鎮(zhèn),連戰(zhàn)連勝,我就看他不凡。只是沒有想到,數(shù)年之后,會強到這個樣子。若是十年前,契丹四十萬大軍南下,必然天下震動?,F(xiàn)在卻波瀾不驚,只想著讓他們有來無回。十年時間,真地是天翻地覆!”

    第67章 數(shù)路齊出

    河間府,景泰、張岊、竇舜卿、賈逵、劉兼濟、劉幾和馬懷德六人,分坐兩側(cè)。杜中宵坐在中間帥位上,旁邊是富弼、趙滋、李復圭和李璋。朝廷已經(jīng)同意反攻,今日幾位主帥來,分配任務(wù)。

    杜中宵道:“朝廷已回復奏章,同意我們立即反攻。今日叫諸位來,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反攻,各軍怎么進軍。商量罷了,各自回去,不得延誤!”

    眾將一起叉手稱是,都有些興奮。契丹已是強弩之末,這誰都看得出來。等了這么多日子,終于到了大規(guī)模反攻的時候。此一戰(zhàn),對兩國格外重要。

    杜中宵道:“這一戰(zhàn)能到今天,很大的原因,是契丹明知不可為,偏偏就來。兩帝爭立,契丹打了數(shù)年,國內(nèi)已經(jīng)十分疲憊。去年馬邑一戰(zhàn),數(shù)十萬大軍,面對數(shù)萬人無所作為。可他們偏偏就是不信,就是認為自己軍力強盛,本朝不堪一擊。點起傾國之兵,大舉南來。這是個好機會啊,這種機會,不靠對方犯錯,很難碰到。我們碰到了,不能抓住,就無法交待?!?/br>
    富弼道:“確實如此。自太尉帶兵救唐龍鎮(zhèn),本朝連戰(zhàn)連勝,滅黨項,收西域,武功赫赫。只是契丹自立國時,就對中原占盡優(yōu)勢,一直不信。”

    杜中宵笑了笑:“其實,若說他們不信,也不全對。現(xiàn)在契丹很多將領(lǐng),應該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們的軍力不如本朝。只是這種事情,心里明白,卻不能說出來。哪怕耶律洪基,也未必不明白。但他剛剛擊敗重元登擊,還缺人望,這仗必須打。對于契丹人來說,他們需要一個退兵的機會。只要能說得過去,哪怕是實際敗了,能堵人口的機會?,F(xiàn)在契丹缺糧,如果我們不立即進攻,缺糧可能就是個借口?!?/br>
    說到這里,杜中宵看了看眾人,道:“這兩個多月,都是我們在守,契丹人一直在攻。接下來的日子,就輪到我們攻了?,F(xiàn)在由趙滋布置進攻路線,各位仔細聽好?!?/br>
    趙滋叉手,朗聲道:“帥司定于,閏十二月初九,對契丹全面反攻。各軍任務(wù)如下。張岊所部進攻永清、武清。武清縣是契丹轉(zhuǎn)運糧草之地,收集來的糧草大多存于那里。攻下武清之后,留一萬五千人守城,其余人馬北上,取平州。這一路上都是荒地池沼,行軍不易,要早做準備?!?/br>
    張岊起身叉手稱諾。道:“太尉,現(xiàn)在幽州糧草已盡,無法證集。我五萬大軍,糧草何來?”

    趙滋道:“糧草自雄州出。你軍配兩萬運糧兵,兩萬馱畜,隨軍運糧。到平州近千里,運糧不是容易的事。具體如何安排,由李太尉與你商量?!?/br>
    張岊點頭,坐了下來。兩萬人馬運送糧草,相當于他的軍隊全是戰(zhàn)兵,不用擔心糧草。

    趙滋道:“景泰所部,率軍從保州北上,取易州。攻破之后,沿太行山麓,會攻析津府。太行山下的所有契丹城寨,要盡皆拔除。所用糧草,由李太尉安排。”

    景泰叉手唱諾。

    趙滋道:“賈逵所部,北上取新城縣,攻涿州。攻破涿詐之后,沿路掃蕩契丹城寨,會攻析津府。”

    賈逵起身叉手唱諾。契丹大軍東移,涿州已經(jīng)空虛。雖然城池修過,應該擋了軍中重炮。

    趙滋又道:“竇舜卿、劉兼濟、劉幾三軍,北上取固安、安次,而后攻析津府。這是主力,三軍以劉幾為帥,不顧一切,要以最快的速度,包圍析津府。只要我們?nèi)×宋鼋蚋头庾×似醯ご筌娀刂芯┑耐寺?,此是關(guān)鍵?,F(xiàn)在析津府的駐軍不多,不過那是大城,墻防堅固,你們要加倍用心?!?/br>
    三人起身稱諾。析津府就是幽州城,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城,自古以來就是這一帶的中心。占領(lǐng)了那里,就堵死了契丹過燕山的路,而且控制周邊。現(xiàn)在的析津府是契丹南京,城中有宮室,還有龐大的官僚機構(gòu)。一部契丹的中央衙門,本就是設(shè)在析津府,地位不是其他地方可以相比的。

    三人落座,趙滋道:“馬懷德一軍,盡量吸住乾寧軍的十五萬契丹大軍。如果他們退走,要立即追上去,不讓他們跑丟了。南邊的武松和劉渙十萬人馬,已經(jīng)到了永靜軍,會向北進攻。你軍等到兩軍到來后,與他們一起,夾擊契丹大軍。只要把契丹人吸引住,不讓他們北逃就是成功?!?/br>
    馬懷德起身稱諾。到了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是真正的主帥,手下大軍,不再是一個月前,那支東拼西湊起來的部隊了。別說是吸引住對面的契丹軍隊,他感覺,自己如果放手進攻,贏也不難。

    布置了各軍進攻路線,趙滋向杜中宵叉手唱諾,坐了下來。

    杜中宵道:“此次四十余萬大軍,與契丹全面開戰(zhàn),非同小可。此戰(zhàn)的關(guān)鍵,是以最快的速度占領(lǐng)析津府和平州,斷了契丹歸路。占領(lǐng)這兩處,大軍就可以回頭,與契丹決一死戰(zhàn)。除此之外,圣上已經(jīng)派了龍衛(wèi)軍來雄州,估計很快就到了。契丹大部是騎兵,我們騎兵不多,與們作戰(zhàn)就吃力。有了龍衛(wèi)五萬騎兵,加上南邊五萬捧日軍,十萬鐵騎,契丹人想跑也跑不了了?!?/br>
    富弼道:“十萬鐵騎,縱然契丹想逃,也逃不了。此戰(zhàn)契丹是傾國之兵,我們也是傾國之兵,是國運之戰(zhàn)。諸位軍主,這一戰(zhàn)打好了,契丹從此不再是一時強權(quán)。若是打不好,哼——”

    說到這里,面色嚴厲起來,眾將看了心中一冷。龍衛(wèi)軍來后,宋朝的軍隊主力大部已到,可以說差不多是傾國之兵了。兩軍對決,真的是國運之戰(zhàn)。誰輸了,很可能就此倒下。

    杜中宵看著眾人,道:“這是一場大戰(zhàn),許多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你們都在這里留兩天,把戰(zhàn)時的方案仔細討論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參戰(zhàn)。還有,各軍糧草、物資,也要跟李復圭商量。四十余萬大軍齊出,后勤如何保證是個大學問,絲毫馬虎不得?!?/br>
    李復圭起身道:“此次北上的糧草物資,主要從兩地運出。一是保州,一是雄州。兩個月來,已經(jīng)在這兩城儲存了不少物資,足供全軍一月之用。還有三十多萬匹馱畜,從河北路征調(diào)了二十余萬民夫,為各軍運送糧草物資?,F(xiàn)在的計劃,是運輸分為兩部分。一是各軍自己的運輸,再一個就是我指揮民夫的運輸。兩者之間如何配合,要萬無一失,還要跟諸位多商量?!?/br>
    聽了這話,張岊道:“如此多的民夫,還有馱畜,運送糧草應該不難。只是,我大軍去平州,這一路去得太快,怕不怕契丹來斷糧道?”

    杜中宵道:“契丹大軍要封在武清以南,不讓其北上。幽州其他地方的契丹兵力,不值一提。我們已經(jīng)查得清楚,此番南下,契丹幾乎集中了全部兵力,后方極是空虛。在他們眼里,估計根本就沒有考慮我們會反攻??v然我們反攻,他們的騎兵也可以快速回援,必然不會失敗。只是仗到這里,許多事前的估計已經(jīng)沒用了。再者,我們的兵力如何布置,契丹人只怕也搞不清楚?!?/br>
    杜中宵對契丹的情況一清二楚,反過來,契丹對宋軍的布置就不清楚了。便如乾寧軍,古匿越打越吃力,報給耶律洪基的,就是宋軍已比增兵二十萬,信口胡說的。

    宋朝堅壁清野,沒有消息來源。契丹對情報又不重視,就成了單向透明。當然,李璋這幾年管理情報不說多么出色,最少中規(guī)中矩,不是契丹可比的。

    到了這個時候,契丹對宋朝的判斷,不是隨時可以反攻,而是守得出色。各座城池,契丹人都認為有大軍駐守,并沒有力量北進。至于宋軍一直保持強大的機動兵力,契丹人不清楚。就是偶有消息,也都當作笑談。四十萬重兵之下,宋軍怎么輕松?

    第68章 反攻

    閏十二月初九,張岊騎在馬上,看著遠方,面色沉重。手下的各營指揮使以下,在做最后的戰(zhàn)前動員。五萬大軍,今日北攻契丹,開始了宋軍的全面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