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36節(jié)
東邊的太陽升起來,紅彤彤的,映得旁邊的草木帶著金邊。地上都結了冰,堅硬如鐵。在樹木的背陰處,甚至還掛著冰凌。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冰層正厚,道路堅硬。 一切準備妥當,張岊回頭看了看大軍,沉聲道:“時間已到,全軍啟程!” 一聲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在廣漠的平原上面嗚咽,驚起無數(shù)飛鳥。 前鋒部隊踏上了拒馬河的冰面,沒有遇到任何阻擋,進入了契丹境內。 此時路面結冰,宋軍多用騾馬馱運,不必走既有大道,可以沿小路而行。張岊直向東北方向,進攻百里之外的永清。那里沒有多少駐軍,城池在軍中的火炮面前,也沒有多大用處。 中午時分,張岊道:“前方有一處鎮(zhèn)子,且歇息一下,用些茶飯。一路急行,不能餓了肚子。” 親兵領命,騎馬到前方傳軍令。 張岊帶著中軍,不急不徐,到了鎮(zhèn)子前。未進鎮(zhèn)子,就見路邊跪著百姓,約有兩三百人,都是老弱婦孺??此麄兠嫔?,人人都面黃肌瘦,好似多少日子沒吃飽飯的樣子。 張岊派親兵上前,問問這些人是做什么的。此時除了一些主要城鎮(zhèn),契丹在幽州的兵馬,都已經(jīng)南下。宋軍行軍實際沒什么阻礙,只管前行就是。 不多時,親兵回來,叉手道:“太尉,這是本鎮(zhèn)居民。聽說王師來了,在鎮(zhèn)口迎接?!?/br> 張岊點了點頭,下了馬,口中道:“既是如此,你們隨我上前。燕云本故地,收復這里,不只收復境土,也要收復人心。對于本地百姓,不可寒了他們的心?!?/br> 到了人群面前,張岊上前,道:“我是張岊,此次進軍的主帥。你們哪個是首領?起來說話?!?/br> 一個老人顫顫巍巍站起身來,拱手道:“小老兒嚴四郎,見過太尉?!?/br> 張岊看老人六七十歲,灰白頭發(fā),皮包骨頭的樣子,道:“不必客氣。契丹竊占幽州,已經(jīng)一百余年。圣上念這里本是漢人故土,特命我等前來,恢復舊時河山。你們都是良善百姓,不必驚疑。只管安心在家里,軍兵過境,必不驚擾你們?!?/br> 嚴四郎拱手道:“小民南望天師,不知多少日子。今日太尉前來,正是天降甘霖,怎么會有驚疑之心呢?只是最近幾個月,契丹人搜刮太甚,人人家中無余糧,青壯全部刺字為兵。本想宰牛置酒,迎接太尉前來。奈何實在沒有,唉——” 說完,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后面跪著的百姓,也都個個沮喪。 張岊看著他們的樣子,心中一動,問道:“你們大多面上都有菜色,是家中無糧嗎?” 嚴四郎道:“現(xiàn)在哪個家中還有糧食? 兩個月來,都是靠著出去挖些樹根之類,勉強存活。這鎮(zhèn)子里本來有四百余戶,過千人口?,F(xiàn)在除了被刺字征到軍中的,就只有這些人了。” 張岊看著眾人,想了想,道:“我大軍出行,糧草不多。這樣吧,給你們幾石糧,勉強吃上幾頓飽飯。其他事情,等后邊朝廷大軍來了再說。只要你們遵從朝命,不助契丹人,朝廷不會不管你們的?!?/br> 聽了這話,一眾百姓歡呼。自從契丹大軍南下,附近的百姓都被搜刮了不知多少次,民間的糧食被搜刮一空,連來年的種子都沒有了。冬天過去,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張岊看看天色,命親兵去取幾石糧,給這些百姓。同時寫了一封文書,寫了看到的情況,送回去給杜中宵。怎么救濟,要帥司做主,他一軍遠行,可沒多余的糧食。 讓百姓領了糧食各自回家,張岊帶著親兵坐在鎮(zhèn)口,用些茶飯。此時一天兩餐,雖然官宦人家大多中午會吃些東西,卻不是正常的飲食。中午這頓飯,一邊稱茶湯,類似于后世西邊傳來的下午茶之類。 看著眼前的鎮(zhèn)子,張岊一時眼前出神?,F(xiàn)在契丹的情況,雖然出發(fā)之前,有李璋的情報,現(xiàn)在還是覺得出乎想象。契丹數(shù)十萬大軍,已經(jīng)南來幾個月,把幽州徹底榨干了。哪怕宋軍不來攻,他們來年準備怎么辦?或許,他們就完且沒有想過? 搖了搖頭,張岊嘆了口氣。這一戰(zhàn)結束,幽州還能剩多少人口?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時間越長,人口減少的規(guī)模越是讓人驚心。平民百姓,怎么跟軍隊搶糧食?還不是只能予取予求。 就在同一天,賈逵兵分兩路。一路三千余人,去取容城縣。另一路是賈逵主力,取新城縣。 這兩城實際上就是宋朝的容城和歸信二縣,雄州治下。宋朝的兩縣都寄治在雄州城里,縣城都在契丹境內。雄州大量的兩輸戶,實際上就是這兩縣的百姓。不過現(xiàn)在,契丹境內的百姓,青壯都已經(jīng)被刺字當兵,去運糧食,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 容城縣城在拒馬河邊,三千余兵馬渡河,兵臨城下。只開了十幾炮,便就開了城門,舉城投降。 新城縣在數(shù)十里外,天近傍晚,賈逵大軍才到了城下??戳丝刺爝叺男标?,賈逵命大軍扎營,明日再攻城。一座小城,應該擋不住自己的在軍。 天還沒有黑下來,就見城門打開,兩騎到了正在扎營的賈逵軍前。 士卒上前,把兩攔下,道:“你們什么人?敢來闖軍營?” 兩人急忙拱手。一個道:“在下是本城縣尉劉越,這是縣令之子陳林衙內。奉縣令之命,特來與你們主帥相商。還請通報一聲,我們在這里等。” 士卒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番,便就派了一個人,去知會賈逵。不多時回來,帶著兩人進了軍營。 此時賈逵的帥帳還沒有搭好,他在旁邊坐在交椅上,看著來人。心中思量,自己剛來,便就來了這么兩個人。來干什么?想來想去,好似也保有獻城了。 兩人隨著親兵上前,向賈逵拱手:“劉越和陳林,見過太尉?!?/br> 賈逵點了點頭,看著兩人道:“你們出城見我,有什么事情盡管說。若是等到明日,我架好了大炮攻城,便就不必說話了。數(shù)萬大軍兵臨城下,一日就把這城轟個粉碎!” 劉越道:“太尉數(shù)萬人,軍容整齊,自是非同小可。縣令知道不可抵敵,意欲獻城。只是怕太尉一時手滑,把城里的人都殺了,是以心中憂疑。” 賈逵笑了笑,原來這縣令是怕投降了自己,自己反倒把他殺了,說來好笑。不過想一想,契丹的軍隊都已經(jīng)調走,城里只有些鄉(xiāng)勇,糧草不足,這仗也沒法打。 看著劉越,賈逵道:“只要你們愿意獻城,我必秋毫無犯。這里本是中原故土,治下全是漢人,朝廷自然愛惜。此次大軍前來,只是取城,并不會荼毒百姓?!?/br> 一邊的陳林忙道:“只要太尉開恩,不大肆殺戳,家父自然愿意獻城。城中備了酒菜,還請?zhí)具@便入城,家父為太尉接風洗塵?!?/br> 賈逵看了看城池,淡淡地道:“天色已黑,何必著急。等到明日再入城又不誤了什么?!?/br> 陳林道:“現(xiàn)在天冷,太尉歇在城外多有不便。這便就開了城門,太尉帶著兵馬入城就是。城里沒有兵馬,只剩一百余鄉(xiāng)勇,何敢阻攔大軍!” 見兩人神情不似作偽,賈逵起身,道:“好??h令如此深明大義,我不進城,反倒不美。這里兩千兵馬,都是我?guī)浰舅?,便就一起進城歇息好了。兩位稍等,我吩咐大軍一聲。” 劉越和陳林聽了拱手稱是。 新城實際是座空城,根本沒有阻擋大軍的條件。賈逵數(shù)萬大軍前來,不獻城只有死路一條。這些日子附近的地方官,都被契丹征糧征得怕了,哪里會死命守城? 第69章 南線出兵 雄州新設的帥司,杜中宵、富弼和趙滋坐在一起,看著前線發(fā)回來的公文。今天全軍出動,數(shù)十萬人越過拒馬河,直向契丹而去。景泰一軍離得遠些,公文明日才到。其他幾軍都是從雄州附近出發(fā),當日就有公文回來,報告行軍的狀況。 把公文放下,杜中宵道:“張岊向永清去,一路未遇阻擋。他公文里說,路上所見百姓,由于契丹征糧之故,極是困苦。行軍數(shù)十里,民間無一粒余糧,百姓多是吃樹根存活。聽說最近的幾個月,對岸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百姓見到本朝的大軍,盡皆跪迎,以為王師,可以拯他們于水火?!?/br> 富弼嘆了口氣:“只知道契丹征糧不易,卻沒有想到到了這個程度。一州之地,民間無余糧,連來看的種子都已經(jīng)被征光了。如此境況,倒是出人意料?!?/br> 趙滋道:“大軍出征,最方便的其實是就地征集糧草。靠從后邊運糧,三五百里還好,千里之遠就難了。雖然們準備得充足,也有無數(shù)難處。幽州這個樣子,民間無余糧,豈不是可比本朝的堅壁清野?” 杜中宵點了點頭:“還真是如此??磥恚@一戰(zhàn)范圍不能太大,不然糧草壓力讓人受不了。本來想的,如果戰(zhàn)事順利,便就乘勝北進,直取契丹的中京道。還是算了,能占住幽州,已經(jīng)足夠?!?/br> 富弼道:“是啊,要想北進,必須要在幽州休整一年。雄州到幽州,一共兩百余里,糧草我們倒是能支撐。若是過燕山,那可就難得多了?!?/br> 杜中宵搖了搖頭,只能放下了前些日子的雄心萬丈。這一戰(zhàn)的作戰(zhàn)范圍不能擴大,還是就以幽州和滄州為戰(zhàn)場,盡全力把契丹主力消滅。其他地方,還是等來年再說吧。如果有鐵路修到幽州,再北進就易得多了。這個年代的技術條件,鐵路只能夠修到幽州,再向北,就很難了。 趙滋道:“賈逵來報,容城縣開了幾炮,城里的軍隊便就獻城了。新城就更加順利,大軍一到了城下,城里縣令便就派了人出來獻城。一日之間連下兩城,便就如同行軍一般。” 杜中宵道:“契丹把軍隊都調到滄州了,幽州各城守軍很少。這不奇怪,契丹本來想的是大軍南下無可阻擋,根本沒有本朝反攻的應對??磥?,幽州現(xiàn)在就是一棟破房子,上去踢一腳,這房子就塌了?!?/br> 富弼和趙滋聽了大笑。本來今天是第一天出兵,大家都很緊張,擔心吊膽了一天。聽了杜中宵的這句話,氣氛才輕松下來。 現(xiàn)在的契丹確實是如此,已經(jīng)透支,只等著宋軍上前去取他們性命了。 這個時代,交通慢,信息流通得也慢。人們的思想,很難跟上劇烈變化的時代。契丹人眼里,自己還是那個戰(zhàn)無不勝的大帝國,宋朝的軍力絕比不上自己。哪怕有懷疑的,也會被大環(huán)境帶到這種固有的認識中來。其實以宋軍這些年來的戰(zhàn)績,契丹根本就不該南下。但種種因素糾結在一起,就是沒有人提出這一點,依然選擇興舉國之兵。 在南下的時候,契丹人就知道,幽州是支撐不了幾十萬人的。他們的打算,就是快速南下,進入宋境之后劫掠,支撐自己大軍。哪怕攻不下開封府,如同澶州之戰(zhàn)一樣,最后退回來,也可以劫掠大量的財物。怎么算,也不會是虧本生意。卻沒想到,宋軍堅壁清野,城池又特別難攻破,幾十萬大軍在宋境一無所獲。需要的糧草,全部都要從本土運來,最近的幽州遭災最重。 現(xiàn)在的幽州,除了很小一部分的契丹忠臣,大多數(shù)都早巴不得宋軍快來。宋軍不來,供應契丹軍需的難度,也實在讓人受不了。 永靜軍城外,十三郎對劉渙道:“太尉,此去滄州,按說我們該分兩路。只是我為騎兵,你部為步兵,兩軍分開,都沒有好處。不如就合兵一處,我的騎兵為你左右翼,直取契丹如何?” 劉渙道:“如此最好。滄州有契丹二十余萬兵馬,我們合兵一處,才可與他們抗衡。帥司命我們拖住契丹人,不讓他們的主力北回,做到也不容易?!?/br> 十三郎道:“也未必。依以前在河曲路作戰(zhàn)的例子來看,到了五萬大軍這個數(shù)目,似契丹大軍,兵力再多也沒有用處。無非是我們難消滅他們,他們要打敗我們也是妄想?!?/br> 劉渙道:“河曲之戰(zhàn),契丹和黨項不知火炮威力,一時大意,才能如此順利?,F(xiàn)在不同,契丹不但深知火炮威力驚人,自己也制了炮,不一樣了。” 十三郎笑笑,不再反駁。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對于杜中宵開拓河曲路,立下的驚人戰(zhàn)功,總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解釋。就是不想承認,杜中宵有那樣的能力。 永靜軍到滄州一百余里,契丹在五十里外,有一座五萬人的軍營,專門防十三郎等人。 兩軍啟程,天近傍晚的時候,到了契丹軍營的十里之外。 劉渙道:“我們何不再趕一些路,到契丹軍營附近。明日一早,便就可以進攻?!?/br> 十三郎搖了搖頭:“太尉,此戰(zhàn)帥司的要求,是讓我們纏住契丹大軍,不讓他們北返。沒有那那么緊爭,不差一日兩日。今夜我們在這里歇營,明日等大軍到得齊了,商量過如何作戰(zhàn),再前進不遲。” 十萬大軍,不是十個人趕路,不可能一起啟程,一起到某個地方。等上一日,其實軍隊也不可能全部到達,只是大致齊了而已。十萬人的軍隊展開,包括非常大的范圍,布置不是一天兩天。下面的小股軍隊可以作戰(zhàn),大軍必須要有周密計劃。 劉渙說的,今天趕到,明日作戰(zhàn),必然非常粗疏。跟以前的禁軍一樣,沒有周密計劃,倉促投入作戰(zhàn),很多事情要靠運氣?,F(xiàn)在不同,要先偵察,要了解地理,了解敵情,各師團布置任務。戰(zhàn)爭之前要布置炮位,設立營壘,許多事情。 扎下營來,十三郎與劉渙坐在帥帳里,商量戰(zhàn)事。本軍的游騎和偵察人員,緊急出去偵察,了解本地地理,觀察敵軍布置。旁邊的參謀人員,連夜商量作戰(zhàn)計劃。 上了茶,劉渙道:“現(xiàn)在作戰(zhàn),與以前不同,事情實在太多。依我看,似這般準備,沒有兩日是布置不完的。如果契丹人心急,明日便來挑戰(zhàn),又該如何?” 十三郎道:“那便防守便是。你的布兵列開陣勢,五萬契丹人做得了什么事?旁邊有我騎兵,他們威脅不了側翼。只是正面進攻,有多少人夠你的火炮轟的?” 劉渙點了點頭,還是有些不放心。從軍校出來,這是他一次帶兵作戰(zhàn)。對于軍校學的內容,很多都是將信將疑。真正讓劉渙放心的,反而是以前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 不過雖然將信將疑,劉渙學得倒還扎實。戰(zhàn)爭要做哪些準備,要了解什么情況,都一清二楚。速個帥司,井井有條,并不顯得慌亂。這幾支軍隊是打散了京城軍校編成,里面的很多軍官,本就是原來軍校的教官,專業(yè)知識不用懷疑。 第70章 試探 契丹軍營,迭里得與幾位主將一起飲酒,商量戰(zhàn)事。他們本是契丹的前鋒,想以最快速度,攻到宋朝還沒有堅壁清野的地方。結果軍糧用盡,前方宋朝堅壁清野了,只能餓著肚子退回來。十三郎和劉渙到了永靜軍后,耶律洪基給迭里得增加了數(shù)萬兵馬,讓他們在這里防守。 帳中的火堆燒得正旺,上面架了一只羊,已經(jīng)熟了,整個帥帳都彌漫著rou香。雖然糧草艱難,數(shù)萬大軍的主帥還不至于餓肚子,迭里得這里有酒有rou。 親兵把rou切好,放到盤子里,端到幾位主將面前。 迭里得拿起rou吃了一口,端起酒碗,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放下酒碗,道:“今日傍晚,南邊永靜軍的宋軍突然北來,離我們十里處下營。莫不是,宋軍要反攻?” 涅魯古道:“那不正合我們的心意!南下兩個多月,宋軍一直躲地城里,仗也打不成。此次宋軍來了,正好大戰(zhàn)一場!沒了城池,這些宋軍如何是我們的對手!” 一邊的謝十道:“說的是。數(shù)百年來,南人都是靠著城池,才能與我們草原大軍作戰(zhàn)。他們既然自己出城,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的厲害!” 迭里得搖了搖頭:“我看沒這么簡單。北邊的乾寧軍城外,古匿與戰(zhàn)了半個多月,還不是在那里對峙?不斷上報,消滅了多少宋軍,卻連乾寧軍城都沒有摸到?!?/br> 涅魯古道:“古匿不足十五萬人,宋軍卻增兵二十余萬,哪里那么容易?” 迭里得端起酒碗,喝一口酒,沒有說話。他非常懷疑古匿報的數(shù)字。增兵二十多萬?加上乾寧軍城下原來的宋軍,宋軍在那里就有三十萬。三十多萬大軍在那里,跟古匿就這樣玩游戲?與其他人不同,迭里得帶著一萬兵為前鋒,結果宋軍堅壁清野,被餓了回來。吃過苦頭,認識自然就不一樣。如果真像其他人說的,宋軍不善長野戰(zhàn),只能守城,契丹軍隊應該不會這么難受。 一邊的塔不也突然道:“宋軍突然北來,會不會,他們要反攻了?” 涅魯古聽了大笑:“宋軍就只是躲在城池里,指望著時間長了把我們耗走呢。出城反攻,本朝四十余萬大軍在這里,十萬人,反攻什么!” 塔不也道:“要不是反攻,他們守在永靜軍就好,突然前出干什么?依剛才所說,若是乾寧軍并沒有二十余萬大軍的話,宋軍的主力哪里去了?滄州一座城池,城里應該沒多少兵馬?!?/br> 謝十道:“滄州如此難攻,數(shù)十萬大軍幾十日也沒有辦法,城里的兵馬怎么會少了?依我看,城里怎么也得有幾萬大軍。如若不然,早就攻破了?!?/br> 塔不也道:“滄州城并不大,如果有數(shù)萬大軍,糧草從哪里來?那樣一座城池,沒有聽說建有大糧倉,這么長的日子,沒有外部運糧進去,不是早就被餓死了? ” 涅魯古道:“縱然滄州沒有數(shù)萬大軍,宋軍主力也躲在其他城里。四十萬大軍南來,宋軍沒有百萬人,如何敢來反攻?你們不信,明日一早我去宋軍營前求戰(zhàn),看一看就知道了?!?/br> 迭里得看著涅魯古,緩緩道:“如果宋軍不戰(zhàn)呢?他們火炮眾多,僅僅是用炮,你也近不了身?!?/br> 涅魯古搖頭:“宋軍的火炮哪里那么厲害?而且火炮價值不菲,前方十萬宋軍未必有多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