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yè)聯(lián)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那跑的可不快嘛,她從南京出發(fā),追了整整兩年都沒追上。 而在仰臥起坐或者引體向上中獲得勝利的就更多了,基本上就是你剛超我一個,我就超你一個,那么多人同時參加,大家都是歷史上出名的,在運動上非常有天賦的人,光這兩項獲得第一名的就不下于六個。 臥推獲得第一名的倒是不多,但是項羽也赫然在榜上,再一看其他獲得第一名的人,基本上也都是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趙匡胤和梁紅玉也在這一項中拿到了第一名。 天幕為他們發(fā)放了獎勵,可能是考慮到來此地的多數不是皇帝,所以每一項的第一名可以獲得一份糧種——只要是在天幕商城中上架過的,便可以隨意挑選。 不少人都在感嘆著西楚霸王雖然未能獲得勝利,并且歷史上的風評也是好壞參半,但是他的勇猛還真是名不虛傳,光他一人就攬下了三項第一名。 反倒是讓人唏噓。 看來能當皇帝的,光是個人勇猛是不行的。 但卻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反對的不是說光靠個人勇猛當不成皇帝,而是反對項羽當皇帝這件事情。 “就算項羽打下了天下,他也治理不好。” 這人認為自己說這話不算是無的放矢,因為項羽初期的優(yōu)勢其實很大,但因為項羽在分封諸侯,處理義帝等問題的舉措皆不太得當,所以非常多的諸侯和將領都對項羽產生了疑惑和不滿。 比如世人皆知的九江王英布,他就是在受到項羽的猜忌和打壓后,選擇反叛項羽,投靠劉邦的一個典型。 而且項羽雖然為人勇猛,但卻十分專橫以及殘暴,在新安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以及進入咸陽后放火燒秦王宮,屠殺無辜百姓等暴行,使得他在失去將士以及諸侯信任時,又在民間失去了民心。 而且他還殺害了義帝,更是讓人質疑他的統(tǒng)治合法性。 所以說這話的人認為項羽連個霸主都當不好,又怎么能當皇帝呢,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是下一個秦朝而已。 但項羽不知道后世人是怎么評價他的,他只是非常開心自己奪得三冠。 天幕將所有人都送了下去,冠軍有冠軍的獎勵,沒得到冠軍的也有一包水果種子的安慰獎。 而嬴政他們也同時得到了天幕的獎勵。 徐雪筠夸獎他們這才是真男人。 跳cao大大方方的。 其實和許多人想象的不同,在古代尤其是秦漢時期,跳舞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并不會覺得羞恥。 樂舞在這一時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這種文化表現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所體現。 而到了秦漢之后的隋唐——在唐朝時期,宮廷中的舞樂盛行,甚至李世民這個受人尊敬,受人敬仰的帝王都喜歡舞蹈,甚至創(chuàng)立了‘秦王破陣舞’。 ‘秦王破陣樂’在歷史上留有名聲,被人稱之為為唐朝續(xù)命三十年的舞蹈,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和他相伴的就是‘秦王破陣舞’。 這足以見得,當時跳舞并不被認為是羞恥或者低賤的,上層貴族之間流行一種叫做‘打令’的交誼舞,甚至在在隋唐時期還有‘拜舞禮’。 這是古時最隆重的拜君禮儀,在兩次‘再拜’之間,加入一段‘舞蹈’,這就是‘拜舞禮’。 所以嬴政和劉邦幾人完全不理解林成雨和徐雪筠表現出來的詫異。 跳個舞怎么了,就算不說別的,君子六藝也包括舞蹈啊。 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 其中的六樂就涵蓋了音樂和舞蹈,具體是六套歌舞,即《云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朱棣倒有些明白徐雪筠是怎么想的。 因為到唐末宋初,勾欄和瓦舍的興起,這才讓人們心中對歌舞的觀念慢慢改變,歌舞也漸漸演變成了女性專屬,不過那個時候伶人的地位也并未太低,只是因為這些終究不是普通百姓的‘享受’,所以因為現實不可觸碰,所以才會在言語中更加貶低。 而又因為宋朝時期經濟開放,但風氣收縮,所以這一現象格外嚴重。 元朝的時候地位反而更高。 但是,這也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喜愛,自古以來上位者的喜好便是下位者追逐的風氣。 唐詩宋詞元曲,元曲中的曲便是因為在元朝時期,伶人地位并不低而成就的曲。 元朝伶人地位高,他爹從元末走來,又怎么可能會喜歡被元朝統(tǒng)治者喜愛的伶人,所以很是改革了一番。 戲子從禮樂戶歸到樂戶,并且管理的官員也從三品變成了九品。 但朱棣覺得也沒錯啊,因為當時的風氣甚至讓人不追求儒學,而追求伶人,就是該治一治這股歪風。 難不成與人辯經的時候要伶人去辯,難不成打仗的時候要伶人去打? 朱棣自己其實也喜歡看戲,在燕王府中的時候就有喜愛的戲曲家楊景賢和湯舜民,當了皇帝之后也把他們帶到了皇宮。 可是喜歡和提升伶人地位這在他看來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他爹和他還只是改變了伶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但等到清朝,朝廷甚至專門設置了相關規(guī)定,禁止伶人參加科舉考試。 就像是現代不能考公一樣,不能考公的都是什么人呢。 于是,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才會是清末所看到的伶人地位地下,并且大部分人在內心看不起唱歌跳舞的人,還是直到民國時期,受到國外影響,唱歌跳舞才又被人看作是一種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