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系統(tǒng)教我談戀愛、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長命百歲、年代文女配一心只想咸魚躺平[七零]、修仙大佬的男人[年代]、大哥救我,爹爹救我、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y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
洛襄淡淡道: “我本就無父無母。父親廢了我母親的后位將她幽禁。母后在冷宮一生下我,便將我拋棄送去西域。我此生,從無親緣?!?/br> 李氏勾唇笑了起來,拍了拍手,道: “你竟是那冷宮廢后之子。沒想到,當(dāng)年那廢后產(chǎn)下的竟是一雙生子?!?/br> “雙生子在大梁視為不祥,你母后自保都難,只能將一子拋下。從出生就為父母所厭棄,流落西域。你可知,烏茲王救你,是因?yàn)槟闶种杏心菈K大梁皇室的玉玦,他以為你是那個(gè)女子的孩子?!?/br> “一切陰差陽錯(cuò),你總是被拋棄的那個(gè)。如此看來,你的仇恨,本該不比我少啊?!?/br> 洛襄平靜地道: “不必挑撥。你欲成之事,我來助你。望你信守承諾。朝露一女子,于你大業(yè)無用,不要將她卷入此局。” 李氏輕描淡寫道: “我的人將她囚禁在敦煌郡,重兵把守,只要你乖乖聽話,我必不會(huì)動(dòng)她。我知你心機(jī)深重,但你最好不要耍什么花樣。這里可不比你呼風(fēng)喚雨的西域,現(xiàn)下你獨(dú)身一人,無人來援。京畿全十八營,營營戒嚴(yán),你若是逃出去,只會(huì)被亂箭射死。反正,你只是個(gè)贗品,死不足惜?!?/br> “況且,我已派人繞長安城埋了一圈火藥?!崩钍下唤?jīng)心地?cái)n起袍袖,袖口鑲繡的鸞紋在燭下金光游動(dòng)。 “若是兵諫落敗,大家都別想活。我要全長安人的血,為我父兄,為我死去的親族陪葬?!?/br> “當(dāng)年這筆賬,早就該好好算算了?!?/br> 洛襄看眼面前幾近瘋魔的女子,她眼中是淬了毒一般的怨憎之意。 他向天外望去,夜色濃重,層層密云,如同化不開的墨跡。 洛襄雙手扣緊,垂眸不語,起身跟著李氏朝帳外走去。 …… 京畿大營的中軍帳,燭火通明。 帳內(nèi),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一眾鎧甲裝束各異的將士,各自簇?fù)碇鴥擅碇鴨务阶吓郏駧У姆酢?/br> 年紀(jì)稍長的是晉陽王李亙,統(tǒng)領(lǐng)長安東北的晉地兵馬。另一名是最年輕的藩王,定襄王李奎,守衛(wèi)長城以北,防范北匈。 二人本是一道在堂前正襟危坐等候。李奎是武將,心浮氣躁,頗有幾分不耐,下座來回踱著步子,抬手反復(fù)摩挲著微須的下頷。 李亙則慢條斯理地飲茶。 帳簾一開,風(fēng)涌進(jìn)來,人語聲登時(shí)停了下來。 一道玉白的身影,披星戴月,步入帳中。 帳中所有人不由凝神屏息了半刻有余。 來人不過一身尋常錦袍,腰配玉銙革帶,身姿清瘦,眉眼淡漠,卻透著一股凜然的威儀,竟將滿堂武將的甲胄明光壓了下去。 細(xì)看之下,男子俊眉朗目,輪廓分明,如白玉般明潤,如雪松般清正。果真是謫仙一般的人物。 李奎大步走過去,望著他一時(shí)有些許張口結(jié)舌,道: “你、你就是?……” 未等他說完,李亙已從座上起身,凝視著眼前的男子,一邊走一邊嘆道: “想不到,整整二十年,竟真可得見故人之子?!?/br> 洛襄向二人行了晚輩禮,微微躬身道: “十王叔,十九王叔?!?/br> “等一下,”李奎勁臂一揚(yáng),甲胄锃然,道,“先別急著認(rèn)親。你如何能證明自己就是吳王遺孤?” 一旁的李氏行至堂前,冷冷道: “他的身世,你去西域一查便知。當(dāng)年叛逃的吳王親軍將他帶到西域,托付給烏茲王撫養(yǎng),而后遁入空門為僧。時(shí)間、事件,都完全對得上。還有何可疑慮的?” 李奎嘴角一扯,冷笑一聲,并不把李氏放在眼里。李奎身旁的親衛(wèi),紛紛將腰間的刀鞘抽出一半,面露震懾。 洛襄一言不發(fā),雙眸如夜色般漆黑遼闊,映著滿目刀光,倒顯得越發(fā)清冷。 他從袍袖中取出一枚玉玦,放于掌中,示予二人看。 李亙和李奎望向他手中的玉玦。 玉面色澤清潤,無一絲雜色,可見上面細(xì)細(xì)密密地雕有五爪蟠龍的紋路。 大梁祖制,皇子、親王只可佩四爪龍,唯有天子服制,龍有五爪。 此玉玦,形同皇室玉牒,確是天子之物。 見之,如見天子。 燭影微微晃動(dòng)。帳內(nèi)寂靜無聲。 一剎那,李亙、李奎一同撩起衣擺,朝著玉玦,屈膝半跪。滿堂所有人見狀,沒有半刻猶豫,一道跟著下跪,一時(shí)間甲胄兵戟相觸,切切嘈嘈不斷。 唯有洛襄立在正中,身姿如松,面色如玉,毫無波瀾。 他扶起二人,道: “兩位王叔為大梁戍邊多年,勞苦功高,保長安數(shù)十年太平安穩(wěn)。這等大禮,恕我受不起?!?/br> 李奎眼前一亮。直到此時(shí),他才真真正正看了洛襄一眼。 別人見他封王封侯,不過敬畏他藩王的尊榮,世襲的頭銜,而此人卻以守邊之軍功敬他重他。 李亙則是一直默聲觀察著洛襄。不僅只身入營,不帶一兵一卒,面對一眾兇厲的將士,還有李奎的挑釁,他絲毫不見懼色,泰然自若。 此時(shí),兩名位高權(quán)重的藩王朝他下跪,旁人定是受寵若驚,面露喜色,而他仍是從容應(yīng)對,不卑不亢。 言行舉止,淡然之中透著一股清貴之氣,說是天潢貴胄,亦不為過。 由此可見,此人膽識(shí)和氣度,確實(shí)不同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