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擲
五點不到,牧浩洋收到了二部發(fā)來的消息,偵察衛(wèi)星拍下了布萊爾港的照片,確認轟炸非常成功。隨后楊禹方送來消息,機群正在返航,沒有作戰(zhàn)損失,二十架戰(zhàn)斗機將在天亮前返回。 一切都很順利,牧浩洋終于松了口氣。 這個時候,今井利村卻輕松不了。 雖然攻擊規(guī)模并不大,但是打擊效率非常高。布萊爾港徹底癱瘓,不但港口無法正常作業(yè),連機場都成了擺設。 更讓今井利村擔心的是,中國艦隊還有能力打擊布萊爾港。 在他看來,中國艦隊還在泰國灣里活動,沒有進入印度洋。這不由得讓他覺得,中國艦隊壓根沒有打算進入印度洋,而是一直在泰國灣活動,通過轟炸布萊爾港牽制印度艦隊。問題是,這么做有什么意義? 不來印度洋,中國艦隊就無法奪取制海權,也就無法確保通往巴基斯坦的海上航線不會被印度海軍切斷,更無法保證殲滅印度艦隊。至于攻占布萊爾港,更是不可能,因為印度空軍完全可以利用本土的基地,轟炸任何一支靠近布萊爾港的艦隊,而留在泰國灣里的中國艦隊很難為登陸艦隊提供空中掩護。 只要中國仍然打算通過海戰(zhàn)來扭轉局面,迫使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qū)放棄進攻,就得讓艦隊進入印度洋,還得主動尋找印度艦隊決戰(zhàn)。 那么,中國艦隊就得離開泰國灣。 想明白這一點后,今井利村開始考慮如何與中國艦隊決戰(zhàn)。 這時候,他不得不再次面對印度艦隊司令阿賈帕伊上將。 之前,阿賈帕伊就竭力反對主動尋找中國艦隊決戰(zhàn),而是應該保存兵力,讓艦隊返回孟加拉灣,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對抗中國艦隊,阻止中國海軍攻打布萊爾港。雖然他做出了讓步,答應讓艦隊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面會合,但是在如何打的問題上,阿賈帕伊仍然堅持以保存實力為主。 現(xiàn)在,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了。 之前印度艦隊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活動,還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護,布萊爾港的空軍基地遭到轟炸之后,就沒辦法指望印度空軍了,因此艦隊繼續(xù)留在外海,很容易遭到中國艦隊打擊。 在阿賈帕伊上將看來,中國艦隊很有可能已經(jīng)進入印度洋,離布萊爾港非常近,離印度艦隊也非常近。只要發(fā)現(xiàn)了印度艦隊,中國艦隊就會在第一時間發(fā)起攻擊,而印度艦隊卻無法組織起有效反擊。 為了避免步聯(lián)合艦隊后塵,阿賈帕伊堅持讓艦隊退回孟加拉灣。 現(xiàn)在就退回去,不是等于敞開大門,讓中國艦隊進入印度洋嗎? 今井利村肯定不會答應,而是堅持要讓艦隊留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面,找到中國艦隊后再做決定。 兩人僵持不下,讓今井利村非常尷尬。 天亮前,今井利村不得不再次給中島俊夫打電話,讓首相出面向印度施壓,讓印度總理去擺平阿賈帕伊。 直到上午十點,阿賈帕伊才在接到總理的電話后做出讓步。 不是印度總理懼怕中島俊夫,而是中島俊夫已經(jīng)按照之前簽署的秘密協(xié)議,讓三菱財團向印度國有銀行支付了一千五百億美元的抵押金,印度總理必須履行協(xié)議,由今井利村全權指揮艦隊作戰(zhàn)。 說得不客氣一點,日本拿一千五百億美元買下了印度艦隊的臨時使用權。 打贏了,什么都好說,雙方都能獲益??墒谴蜉斄?,日本就別想收回抵押金,印度等于把艦隊賣給了日本。 暫且不說這筆買賣在道義與政治上是否存在問題,至少今井利村如愿以償。 俗話說,好事成雙。 搞定阿賈帕伊后,今井利村收到了一條好消息:中國艦隊出現(xiàn)了,正在阿南巴斯群島南面向南高速航行。 中午之前,情報本部發(fā)來了更加準確的消息:中國艦隊已經(jīng)與登陸艦隊會合,航行速度達到二十二節(jié)。預計在天黑前進入爪哇海,在二十八日凌晨兩點左右進入巽他海峽。如果中國艦隊在天黑前轉向,則將在二十八日凌晨四點之前進入新加坡海峽,在天亮前到達較為開闊的海域。 只是,情報中仍然沒有提到中國艦隊會去哪條海峽。 如果偵察衛(wèi)星不能在下次通過的時候不能找到中國艦隊,那么只能到二十八日凌晨,中國艦隊進入海峽時才能收到消息。 顯然,等到這個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 今井利村不敢指望情報本部的偵察衛(wèi)星,因為在此之前,已經(jīng)連續(xù)數(shù)次跟丟目標,讓他做出錯誤判斷。 他必須提前判斷出中國艦隊的航向,才能及時完成作戰(zhàn)部署。 這個時候,今井利村帶來的參謀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下午兩點過,參謀提交了一份分析報告,對中國艦隊可能走的航線做了分析,并且給出了較為準確的結果。 在這份報告中,中國艦隊走巽他海峽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八十。 至于是怎么得出這個結果的,今井利村并不關心,他只知道,參謀依照的是美國海軍的評估標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海軍就采用了科學評估法,并且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蘇里高海戰(zhàn)中,美軍就對日本艦隊的航線做了評估,而實際結果與評估結果相差無幾。 如果這個評估結果沒有錯,印度艦隊就得盯住巽他海峽。 只是,有了評估結果,不等于取得勝利。 處理現(xiàn)實問題時,今井利村遇到了一個難以解決的麻煩,即“維克拉馬迪亞”號與“維克蘭特”號航母戰(zhàn)斗群最快只能在傍晚到達。因為三支航母戰(zhàn)斗群在海上活動數(shù)日,期間高速航行了數(shù)十個小時,燃油所剩無幾,所以要么立即進行海上補給,要么把巡航速度控制在十六節(jié)以內(nèi),不然沒有足夠的燃油在二十八日凌晨進行戰(zhàn)術機動,甚至無法保證在戰(zhàn)斗機起飛時全速航行。 別忘了,三艘印度航母采用的都是躍飛甲板。 要讓f-35c、mig-29m與lca以最大標準起飛,就得讓航母全速航行,不然就得降低起飛重量。 這個問題非常突出。 f-35c的情況還稍微好一點。按照今井利村的安排,f-35c是主力制空戰(zhàn)斗機,即便只攜帶三分之二的燃油,作戰(zhàn)半徑都超過了執(zhí)行打擊任務的mig-29m與lca。如果交換作戰(zhàn)任務,讓f-35c外掛反艦導彈,作戰(zhàn)半徑也比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mig-29m高一些,不存在起飛重量受限的問題。 可惜的是,mig-29m與lca的問題就嚴重了。 如果執(zhí)行打擊任務,在航母以二十節(jié)航行時,mig-29m只能在攜帶兩枚反艦導彈之后裝滿三分之二的內(nèi)部油箱,還無法攜帶副油箱與其他彈藥,作戰(zhàn)半徑只有可憐的七百五十公里,比f-35c短得多,更加比不上中國海軍的兩種戰(zhàn)斗機。在此情況下,印度艦隊必須到達蘇門答臘島南面,才能攻擊從巽他海峽出來的中國艦隊,而各艘戰(zhàn)艦上的剩余燃油,根本無法保證到達該海域。 這下,今井利村只能調(diào)整航空作戰(zhàn)安排。 可是,問題仍然突出。 讓f-35c外掛反艦導彈執(zhí)行打擊任務,不但會破壞隱身性能,而且護航的mig-29m很難擊敗中國艦隊的防空戰(zhàn)斗機。更重要的是,mig-29m在攜帶三具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作戰(zhàn)半徑也只有一千公里,而中國艦隊的戰(zhàn)斗機能達到一千五百公里,印度艦隊必須冒險進入中國艦隊的打擊范圍。 至于另外一個解決辦法,更加不可能,因為附近沒有補給艦。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今井利村要么孤注一擲,要么采納阿賈帕伊的建議,而他肯定不會選擇后者。 即便是孤注一擲,今井利村的把握都不大。 以當時的情況,印度艦隊只有一個機會,即在中國艦隊進入巽他海峽,無法出動艦載戰(zhàn)斗機的時候發(fā)起攻擊。只要讓中國艦隊進入印度洋,即便印度艦隊率先發(fā)起攻擊,也不見得能夠旗開得勝。 為此,就得把握好攻擊時機。 因為mig-29m與lca的作戰(zhàn)半徑都非常短,所以發(fā)起進攻的時間必須準確,不然戰(zhàn)斗機將在發(fā)動攻擊前耗光燃油。 問題是,要想準確發(fā)起攻擊,就需要十分精確的情報。 這是今井利村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能夠獲得足夠的情報支持,聯(lián)合艦隊也不至于全軍覆沒了。 想來想去,今井利村還是只能想阿賈帕伊求助。 按照他的要求,印度海軍應該出動遠程反潛巡邏機,監(jiān)視巽他海峽,最好能夠從巽他海峽進入爪哇海,找到中國艦隊。 可惜的是,阿賈帕伊當即就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沒有戰(zhàn)斗機掩護,反潛巡邏機根本沒有生存機會,甚至沒有機會靠近中國艦隊。 今井利村不得不改變方式方法,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印度海軍出動反潛巡邏機。 問題是,今井利村的指揮權只限制于艦隊,沒有權力調(diào)動岸基航空兵,更無權對印度海軍說三道四。 只是,今井利村已經(jīng)命令艦隊南下。 沒有反潛巡邏機配合,艦隊肯定無法完成作戰(zhàn)任務。 傍晚,阿賈帕伊不得不做出妥協(xié),讓海軍派遣兩架p-8i前往巽他海峽,一架在海峽南面巡邏,一架沿海峽進入爪哇海。 不管怎么說,艦隊是印度的,真要有個三長兩短,一千五百億美元也替代不了。(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