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元卿渡劫,紫氣浩蕩九萬里3
似乎誰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剛才還坦然自若的鄭元卿居然會露出如此與他身形不符的表情,仿佛有人逼著他下跪,逼著他磕頭一樣。 連虛空中的意念都不明所以,在他們而言,天道是公平無私,無論對誰都是一樣,說是有意識,其實也并沒有意識,說是沒意識,卻又掌控了天玄的一切規(guī)則,忤逆規(guī)則都要受到天譴。 “恐怕是受到最強的天譴了,看他身上的那些符文與字體,全都飛入旋窩中了,即使成就至圣,也是廢人一個?!庇腥丝吹洁嵲渖砩系娘w出一個個古字,與一篇篇符文,這都是鄭元卿的學識與道理。 這一幕讓人驚悚,這可不是舉頭三尺有神明,而是舉頭三尺有天道,此時他們對天道的存在,感覺的是如此的深刻,狂妄如鄭元卿也不能抵擋。 “釜底抽薪,真可謂是釜底抽薪啊,這樣既不違背渡劫的規(guī)則,最后鄭元卿即使成至圣,也受到了最大的懲罰,日后只剩一具行尸走rou般的至圣身軀罷了?!庇行┤诵α?,不出手更好,因為大秦王朝的底蘊,可不是唬人的。 光是坐鎮(zhèn)在中央的大殿的秦王,就很難對付了,他的實力深不可測,沒有人見過這位秦王出手,卻無人敢小覷他,而大秦王朝除了他之外,還有一位武侯,這位武侯身居大秦王朝大將軍之職,封無上武侯,乃是這位秦王的老師。 “天道居然逆改規(guī)則,要阻止元卿渡劫!”秦王震怒,恐怖的殺機從他身軀中勃發(fā),秦王劍在他手中微微顫抖,似乎是要出鞘了,傳說中這把劍曾伴隨第一代秦王掃平了七國,劍一出鞘,便是殺伐天下之時,秦王的象征。 “嗡嗡嗡” 秦王拔劍,那股恐怖的威壓從那劍鋒中傳出,有無數強魂在怒嚎,這把劍承載著秦王朝的氣運,有龍騰其中,不到真正生死存亡,或是攻伐天下,一般都不會拔出,否則就是山河地動之時,而今日秦王要為鄭元卿拔劍,刺破天穹。 “秦九世怒了,居然要拔出秦王劍,即使他出手,又能阻擋天道不成?也好,將這秦王一起廢了,大秦王朝也就廢了。”有人看到了這一幕,似乎是在冷笑。 秦王劍事關重大,拔出秦王劍,中土山河嘯,到時候將是血染天下之時,現在的秦王雖然勇武,其統(tǒng)御下的大秦王朝能人輩出,強者無數,可若是想要征伐天下,卻還是不行,唯獨缺少一位能夠教化生靈的文圣,而這個人就是鄭元卿。 但現在鄭元卿的情況似乎并不怎么好,即使秦王拔劍,秦王朝九字營齊動,也將在諸勢力的聯(lián)合下,化為烏有。 “咚” 但就在此時,突然一位身穿黑色鎧甲的中年人落在了秦王身邊,擋住了秦王的手,這位中年人渾身血氣綻放,似是有踏破蒼穹之氣概。 “陛下,秦王劍不可拔,丞相定不會有事!”他躬身在秦王前,勸諫道。 此人雖是勸諫,卻帶著強硬之勢,似乎秦王若是定要拔劍,他甚至會以血阻擋。 看到此人,秦王身上的怒意,突然平息了,但他握著秦王劍的手,卻依舊在顫抖。 他臉色冷厲的望著天,充滿了無奈,一代大秦王朝的統(tǒng)御者,面對上蒼,卻只能嘆息。 但他的內心,此刻卻充滿了一種無可宣泄的怒意,這種怒意最終被埋藏在心中,隱而不發(fā)。 “丞相不會有事!”幾滴血落在地上,在這強勢的威壓下蒸發(fā)干凈,而剛才這人正是用手,握住了秦王的劍鋒,鮮血落下,秦王劍收。 而整個大秦王朝敢如此勸諫秦王的人,除了鄭元卿之外,只有一個,那就是那位神秘的武侯,他身穿漆黑的鎧甲,沉重的氣機透出,似乎也帶著怒意,因為他目視這一切,比秦王更憤怒,自從鄭元卿來到秦國之后,兩人一文一武,沒少爭斗。 但整個天底下,讓這位武侯尊重的人,只有鄭元卿,至于秦王,那是君臣的禮數罷了,見到鄭元卿如此,他比誰都憤怒。 但他的憤怒往往都會忍在心底,因為憤怒會讓人失去理智,而亂了方寸,這正是所有敵人所想看到的。 “希望不會有事,否則............”秦王露出了深深的殺機,表面上毫無動靜,秦王劍卻嗡嗡作響,仿佛代表著這位君王的怒意。 “居然收回去了,這位武侯在秦王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有他在,大秦王朝恐難滅亡。”虛空中的一些意念有些失望,若是剛才秦王拔出了秦王劍,刺破蒼穹,后果不僅僅是九字營出征,被剿滅那么簡單,整個大秦王朝,都要遭劫。 因為秦王劍代表的是秦王朝的氣運,褻瀆天道,將殃及整個秦王朝。 似乎是印證這位武侯的話,鄭元卿臉上突然露出冷笑:“脫去身上一層皮,道理萬世不消磨!哈哈哈哈?!?/br> “嗡嗡嗡” 隨著這狂放不羈的笑聲,仿佛一切就此定格,天地間只剩下他的笑聲,釋然而安寧,光芒一現之間,從他的身上突然飛出一幅圖卷,這圖卷中刻畫太極兩儀,三才四象,直達八卦九宮,古樸的光芒從中透出,將鄭元卿整個都包裹了起來。 他緩緩的起身,乾坤圖中突然綻放出一股恐怖的氣機,這股氣機統(tǒng)懾天下道理,仿若要教化世人,即使一介武夫,聞及這道理,都會變成飽讀詩書的文人。 虛空變色,鄭元卿身上的氣機越來越恐怖,似是要鎮(zhèn)壓一切,仿佛天地道理的化身,達到極致,天地變而道理變,天地滅,而道理存,這股氣機統(tǒng)懾整個人道。 “不好,他居然證道了!”這一幕變化的如此之快,被天道意志完全占據身軀的鄭元卿甚至連圣器都動用不了,但他只是一句話,仿佛刻在天地,記在人心口口相承的道理,言出法隨,圣器乾坤圖被引動了,另外一個世界的道,在這一刻,似乎抗住了這個世界的道。 而鄭元卿證道,一舉跨入圣人境,甚至朝至圣而去,這一幕是誰也想象不到的,因為來的太突然,太迅速,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鄭元卿身上已經出現了一股統(tǒng)懾一切道理的勢,這種勢只有至圣才能擁有。 “一力破萬法!”眾人準備出手之際,鄭元卿頭懸乾坤圖,定住了整個天道旋窩,乾坤圖中秦浩為鄭元卿留下的后手被他引動了,這是秦浩煉就這件圣器時,領悟的開天第一式,一力破萬法。 一位巨人從中乾坤圖中踏出,守護著鄭元卿,他單手劃開天地,清氣與濁氣分開,他手握巨斧,狠狠的劈落天穹。 “轟”驚天的炸響而起,那天地的旋窩直接被這一斧劈開,青天白日再次出現,仿佛太古之初,第一縷光灑落人間,是那樣美倫美幻,緊隨而至的,是無盡的紫氣灑落鄭元卿身上,這是成就至圣的異象,足足九萬里之多。 除了證道者,沒有人能吸收這紫氣,乾坤圖的氣機也越來越盛,似乎要捅開最后一層隔膜,進階至圣器,從此成為圣器之王,統(tǒng)懾天下道理。 九萬里紫氣浩浩蕩蕩,將整個天穹都染成了紫色,鄭元卿傲立虛空,仿佛西去的至圣,曾歷天下之劫,感悟蒼生。 整個大秦王都的人,都被這一片紫氣驚的目瞪口呆,這是祥瑞之兆,只有至圣出才有這樣的異象。 “先生,成就至圣了!”這一刻大秦王朝的子民,無數的人都望向天空,哪怕是看不到這紫氣,卻心中有感,因為在他們心中所尊崇的那個人,此刻變得虛無飄渺,更加神圣,這種神圣不是一味的崇拜,而是發(fā)自內心的期望,仿佛有他在,就有希望。 “丞相成圣了!”大秦王朝鎮(zhèn)守邊疆的九字營統(tǒng)帥,全都望向王都,似乎這一刻他們也感應到了什么,心中的那種鼓舞,幾乎難以言語,這將是大秦王朝真正建立不朽皇朝的盛世,除了武侯與陛下,丞相的地位在他們心中不可代替。 “至圣劫成,紫氣浩蕩九萬里?。。 边@九萬里紫氣,是象征人道氣運的紫氣,象征至圣氣運的紫氣,王都虛空中,其中一道意念生起了強烈的怨念。 “不能讓你吞了這紫氣,否則我儒門將置于何地?”一股恐怖的浩然之氣,突然在虛空中綻放,一位白袍書生迎面走來,他手持一本古書,古書中綻放著與鄭元卿一樣的氣機,這統(tǒng)懾千萬道理的氣機。 “儒門,至圣易!”最先忍不住出手的,是這位至圣易,若是乾坤圖與鄭元卿吞了這九萬里紫氣,那么就真正證道成就至圣,一不存二,至圣易將成為歷史,易書這件圣器之王也將成為歷史。 “不過一道意念而已,我來戰(zhàn)你!”這關鍵時刻,武侯動了,他手持一桿烏金長槍,帶著強烈的煞氣,腳踏虛空,朝至圣易殺去,他知道在這關鍵時刻,鄭元卿是絕對不能被打擾的,否則證道不成至圣,最多成就一位道理圣人而已。 若是真正的至圣易,武侯當退避三舍,但這不過是一滴血修煉出來的至圣易,真正的儒門至圣,早已埋骨。 “匹夫,受死!”幾乎同一時間,從虛空中再次遁出四道圣光,這都是道理圣器,九家除去三家之外,其他的都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