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漢末年梟雄志在線閱讀 - 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里有些刺痛

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里有些刺痛

    驟然聽到諸葛亮提起鹽水拌飯的事情的時候,司馬懿還有些驚訝。

    他覺得不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

    筑路工地上的伙食從來都是統(tǒng)一的,天子規(guī)定的,給三頓飯,一頓稀兩頓干,五天還給一頓rou,作為天子的恩德賞賜筑路民夫。

    為的就是讓他們稍微吃得好一點。

    鹽水拌飯又是什么鬼?

    “真的有這種事情?”

    司馬懿面色緊張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則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我不曾想過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是真的,敦煌縣征集的壯丁們在修路之時只能吃到鹽水拌麥飯,而且一天只有兩頓,一頓稀一頓干,rou什么的更是完全見不到?!?/br>
    諸葛亮把這段時間里他所經(jīng)歷的事情告訴了司馬懿。

    諸葛亮下轄敦煌縣的壯丁們在集體被征調(diào)去敦煌郡的某個筑路工地上修路回來之后,有人受傷有人生病,諸葛亮便去探望他們,看看他們的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這一探望,就出了事情。

    一個年齡在三十多歲的莊稼漢子頗有些小心翼翼的詢問諸葛亮,看看諸葛亮能否和管理工地伙食的吏員們商量一下,讓他們多給一點鹽水。

    他告訴諸葛亮,他們覺得工地上給的鹽水太少了,都拌不濕麥飯,讓麥飯干巴巴的,沒什么味道。

    他希望工地上的吏員在放飯的時候多給他們一點鹽水,不然吃下肚子里的鹽不夠多,他們偶爾會有頭暈目眩氣力不支的感覺。

    諸葛亮當時就震驚了。

    那莊稼漢子看到諸葛亮的表情還以為自己說的過分了,于是趕快說不是餓肚子。

    肚子倒是不太餓,但是吃不到什么鹽的話,總覺得缺少力氣,干不動重體力活,這樣下去的話給朝廷修路不也修不好嗎?

    莊稼漢子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看的諸葛亮心里有些刺痛。

    諸葛亮定了定心神,詢問莊稼漢子他們修路的時候都吃些什么。

    莊稼漢子老實回答,說一天兩頓飯,一頓稀的一頓干的,還行,不會餓肚子,就是覺得鹽太少了,嘴里沒味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問他吃些什么下飯菜。

    莊稼漢子有點不明所以,說粥飯里有點鹽味,干飯的話就是正常的麥飯,放飯的時候會給飯里面加一點鹽水,攪和攪和就吃了。

    “其實也不是不好,咱們也不會餓肚子,有些時候能吃到兩頓干的,雖然吃兩頓干飯的日子不多就是了,但是咱們大家伙兒也很滿足了。

    用鹽水拌拌麥飯其實也不難吃,但就是鹽水有點少,飯都拌不濕,沒什么味道,不過總歸還是有飯吃的,不是沒飯吃,有飯吃?!?/br>
    漢子露出憨憨的笑容:“要是能多給點鹽水,咱們吃起來也舒服一些,干的活也能多一些?!?/br>
    看到漢子憨憨的笑容,諸葛亮忽然覺得自己的喉嚨有點干澀,有些想說的話不知為何卻說不出口。

    頓了一會兒,諸葛亮開口了。

    “好,交給我,我去跟他們說,讓他們多給你們一些鹽水,放心吧。”

    諸葛亮安撫了這個莊稼漢子,漢子憨憨地笑著,對著諸葛亮好一陣感謝。

    回到縣衙之后,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記得自己曾經(jīng)親自帶領(lǐng)一批壯丁,送他們?nèi)ビ耖T關(guān)附近的筑路工地,正好還拜見了當時正在工地上協(xié)助辦事的鎮(zhèn)西將軍曹仁。

    當時他記得很清楚,曹仁留他吃了一頓飯,吃的還不錯,麥飯,還有醬菜。

    曹仁告訴他,說郭鵬給這些筑路壯丁的伙食標準是一天三頓飯,一頓稀的兩頓干的。

    平時吃鹽菜、醬菜,然后每五天給一頓rou吃,算是補充補充肚子里的油水,長長力氣。

    而且凡是來干活兒的都管飯,強壯的女子和一定年歲的孩子也管,這樣能在農(nóng)閑時節(jié)給當?shù)匕傩諟p少一些負擔。

    這是皇帝特批經(jīng)費,給這些為了國家筑路的壯丁的一些恩德。

    諸葛亮還特意詢問,問是不是全國統(tǒng)一標準,曹仁給與了肯定的回答,說這就是全國統(tǒng)一標準。

    筑路工地上的工人因為是大體力活,所以是給三頓飯,每五天一頓rou的待遇,是皇帝親自規(guī)定下發(fā)地方要求執(zhí)行的。

    當時諸葛亮還感嘆皇帝的恩德之光已經(jīng)照耀到了帝國西陲邊境了。

    結(jié)果現(xiàn)在忽然發(fā)現(xiàn),情況好像并非如此。

    皇帝的意志是很明確的,可是當執(zhí)行的時候,卻出了一些問題。

    為什么曹仁所在的工地就能按照標準吃到三頓飯,還能出到五天一頓rou,而他送去其他地方工地的壯丁就吃不到呢?

    鹽水拌飯,這是什么cao作?

    鹽水都給不給夠?

    不僅如此,三頓飯還變成了兩頓飯?

    怎么會這樣?

    朝廷標準改變了?

    諸葛亮最開始知道的時候曾想過立刻去找曹仁詢問這個事情,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

    先是安排人去郡里面打聽筑路民夫的伙食待遇問題是否有了改變,并且又派人分頭去各段筑路工地上打聽他們的伙食情況。

    路是分段修筑的,一般以一個縣為單位,一個縣區(qū)域內(nèi)的路算做一段,每一段路又會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地形分作數(shù)節(jié)。

    并且為了更好的顧及到筑路民夫的利益,朝廷的政策是縣級地方官僚只負責征集民夫送到工地,然后在完工輪換的時候把舊人接走,換上新人再來干活,如此循環(huán)。

    其他的事情都是郡級官員和州級官員負責。

    比如物資的安排,食物的安排,筑路工程進程的安排之類的。

    這些都是中央工部牽頭,地方州、郡兩級政府負責管理安排,工地上也是他們派人盯著,軍隊協(xié)助管理治安,調(diào)動軍隊火頭軍負責做飯。

    縣級以下政府管不到物資調(diào)配的問題,諸葛亮就完全觸碰不到物資調(diào)配的問題,只負責征集民夫。

    朝廷的意思是少一些經(jīng)手官員,就少一些貪污腐敗的可能,為了管住官員的手,朝廷也是煞費苦心。

    但是情況似乎并不那么簡單。

    諸葛亮派去明察暗訪的人很快回來了。

    從敦煌郡府回來的人告訴他,他所打聽到的結(jié)果是政策沒有改變,還是一天三頓飯,五天一頓rou的伙食標準,朝廷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執(zhí)行的,一應物資也是照這個標準下發(fā)的。

    這讓諸葛亮很吃驚。

    也就是說,有人從中作梗,中飽私囊,把朝廷下發(fā)的物資貪污了?

    接著,去各處工地秘密調(diào)查的人則帶回了更加讓諸葛亮感到驚訝的事情。

    他們一共去了從敦煌到廣至縣的七節(jié)筑路工地上觀察工地上的情況。

    然后發(fā)現(xiàn)七節(jié)筑路工地上都是一樣的情況。

    一天兩頓飯,鹽水拌飯,別說吃rou了,rou皮都見不到蹤影,鹽水還給不多,就和商量好的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地方要么沒有軍隊管理治安,要么做飯的也不是火頭軍,而是不知道什么地方找來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