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大流寇在線閱讀 - 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

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

    降,免死。

    不降,玉石皆焚。

    許定國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城,屠城的威脅對許部是致命的,對汝州城中的士紳更是要命。

    面對強(qiáng)勢的淮軍,許定國只有選擇歸降一途,否則以他孤軍獨(dú)守汝州,根本不可能守住。

    縱是許定國堅(jiān)持不降,其部下也未必肯隨之赴死。

    午時,汝州的城門被緩緩打開,代表許定國出降的汝州知州、前明工部主事馮煥龍等人前往淮軍營中商洽歸順之事。

    “既降,莫說城中百姓,便是花草樹木,我軍都要保全!”

    張國柱給出保全全城軍民的承諾,又叫那馮煥龍帶話給許定國,其降之后仍將為大順的總兵,所部兵馬亦仍由其統(tǒng)帶。不過需要許定國派其子赴西安聽監(jiān)國選用。

    這同清方要求許定國派兒子為質(zhì)一個意思,也是應(yīng)有之義,至此,許定國再無顧慮,當(dāng)下以汝州城及所部八千余官兵降順。

    淮軍入城之后迅速控制整個汝州城,各處城門也被淮軍牢牢控制。明軍于城中的營盤都被淮軍接手,正如淮軍方面表示的那般,城中軍民人等一律不侵犯,各安本營(居所)。

    申時一刻,淮軍第五鎮(zhèn)帥張國柱在部將張士儀、楊祥、鄭隆昌、毛得林、馬三寶等將領(lǐng)的簇?fù)硐逻M(jìn)入汝州城。

    許定國同兩個兒子及部下諸將及汝州知州馮煥龍等人于城門跪拜,知州馮煥龍手捧汝州黃冊,許定國的長子許爾安手捧汝州明軍花名冊。其余人等都是城中的士紳。

    “老將軍快快請起!”

    張國柱翻身下馬,極其熱情的扶起許定國這位前明老將與他交談起來,說自家從前也是明軍,乃山東總兵劉澤清麾下。說著又將部下張士儀、鄭隆昌、馬三寶等人一一介紹給許定國。

    許定國人老成精,自不會多嘴問這幫明將從前的頭頭劉澤清去了哪,在那也是一番好話,說什么大順代明乃天數(shù),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之類的話。

    “從前老將軍與我各為其主,如今既是一家,往后還要老將軍多多幫襯才好。”

    同許定國一起步入城中時,張國柱提出希望許定國部能與他一同北征懷慶,將清軍從河南徹底逐走,甚至說要許定國領(lǐng)所部以后就駐在懷慶,畢竟汝州這邊窮困,懷慶那里相對好些。

    一番話讓還有些忐忑不安的許定國定下心來,繼而說伊陽那邊仍有前明余逆作亂,可派兵討伐。

    “監(jiān)國有令,我大順當(dāng)前大敵乃是滿洲,與前明各方都可商談...畢竟,中國不可淪于異族之手,華夏更不可遍地胡膻?!?/br>
    張國柱笑著將中央傳達(dá)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同許定國等仔細(xì)說了。許部諸將連同馮煥龍等官員自是附和連連,獨(dú)許定國心中郁悶,暗道順賊既是要和大明聯(lián)手,怎的就來打他的?難道自家暗中降清之事叫順賊知道了不成?

    郁悶歸郁悶,如今已經(jīng)出降,想其它的也沒用,當(dāng)下笑容洋溢請淮軍張大帥往他住處酒宴款待。

    許定國于汝州的住處是前明一工部侍郎的園子,這園子仿了江南園林,占地幾頃,很是好看。園子主人一家卻是叫許定國命人以棒捶死拖于城外亂葬崗埋了。

    張國柱先是煞有介事的在許定國等人的陪同下游了園子,爾后來到酒宴處,入席之后卻是正色看向許定國,問道:“老將軍可是真心投我大順?”

    許定國自是趕緊點(diǎn)頭。

    一眾降將也是不迭點(diǎn)頭,唯恐說錯了什么話惹得這位淮軍張大帥不快。

    “好啊,好啊,”

    張國柱連說兩個好字,拍了拍屁股下的椅子,像是在試試這椅子是否結(jié)實(shí)般用力拍了拍扶手,然后感慨道:“老將軍這椅子我怎么覺得坐得不踏實(shí)?就怕一不留神這椅子哪條腿斷了,摔張某一個屁股朝天?!?/br>
    這話讓許定國心中一突,隱約有些不妙。其余降將見狀也是局促,忐忑不安。

    “都坐吧?!?/br>
    張國柱擺了擺手,示意許部諸將領(lǐng)分坐兩側(cè)。

    許定國他們卻不敢坐,張國柱笑了一笑,道:“這汝州城本就是你們的地盤,這里的椅子也本是你們坐的,如今怎么一個個倒拘束起來的?若非你們,這汝州不知要死多少人呢。來來來,都坐,都坐?!?/br>
    “多謝張帥賜座!”

    許定國等人這才局促不安地坐下。

    張國柱顯得很平和,像聊家常一樣地問他們道:“諸位以前都在前明都是做的什么官?”

    “這...”

    許部諸將除了許定國這個被前明判了死刑的總兵外,其余無一不是土匪賊盜出身,哪在前明做過什么官,一個個都是訕訕,不知如何回答。

    “難不成諸位都是土匪?”

    張國柱驚詫。

    許部諸將更是面紅耳赤,無人敢答話。

    “哼,本帥堂堂男兒,豈能與爾一幫土匪為伍!”

    張國柱猛的拍案,喝道:“來啊,將這幫匪類給本帥拖出去砍了!”

    此言令許定國及部將吃了一驚,不等他們反應(yīng)過來,堂外已然沖進(jìn)數(shù)十甲衣執(zhí)刀勁卒,將許部眾人團(tuán)團(tuán)圍住。

    “張帥,這是何意!”

    許定國已知發(fā)生何事,但卻未怒斥張國柱背信棄義,而是一臉困惑且吃驚的樣子。

    “張帥容稟,我等是一片真心棄暗投明,絕無反復(fù)!”

    “我等投誠一片真心,蒼天可鑒!”

    “......”

    許部一幫降將嚇掉了魂,紛紛跪下叩頭。

    汝州知州馮煥龍等文官也是駭?shù)檬帜_冰涼,不知所措。

    張國柱卻是不為所動,只冷笑道:“本帥饒過你們,那些叫爾等禍害的冤魂又到哪訴苦!”

    言罷,堅(jiān)決揮手:“拉下去,砍了!”

    “張國柱,你背信棄義,你言而無信,沒有我許定國,你淮賊能進(jìn)這汝州城!”

    許定國再不偽裝,驚怒叫罵起來。

    “張賊,你殺了我們,往后誰還信你!”

    “賊人無信,卑鄙無恥,張國柱,你不得好死!”

    “.......”

    被淮軍勁卒按住的一眾許部降將破口大罵,他們是看出來了,張國柱這是真的翻臉要?dú)⑺麄儯?/br>
    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早知淮賊言而無信,他們寧可戰(zhàn)死,也斷不會開城投降。

    席間尚有十?dāng)?shù)名許定國及諸將親兵,這會都是駭然變色,正要拔刀時,邊上有一淮軍將領(lǐng)朝他們喝了一聲:“此事與你們無關(guān),回頭俱有賞賜?!?/br>
    說話的是馬三寶。

    眾親兵聞言,彼此互看,無人敢動。有心想反抗救人的,也得思量他們能不能干過滿堂鐵甲衛(wèi)士。

    見部下無人敢搭救,一眾降將更是驚懼絕望,有數(shù)人竟是失聲痛哭起來。許定國的長子許爾安、次子許爾吉更是在那嚎哭叫爹。

    許定國苦苦求饒,張國柱不為所動,眾甲衣勁卒一擁而上,將許定國連同麾下十?dāng)?shù)將領(lǐng)盡數(shù)拖到廳外。

    早就待命的行刑隊(duì)大刀舉起,轉(zhuǎn)瞬就是十幾顆人頭落地。繼而這些人頭又被拎起提進(jìn)廳內(nèi)。

    “爾等莫慌,這汝州百姓還要爾等來撫...”

    張國柱掃了一眼死不瞑目的許定國首級,舉起酒杯示意汝州知州馮煥龍等人舉杯。

    馮煥龍等人叫十幾顆首級駭?shù)猛榷级哙铝?,半天才把酒杯舉起。

    .........

    襄陽城外。

    一身戎裝的吳三桂同謀士方光琛看著眼前的襄陽城,二人心中俱是感慨萬千。

    “夏分天下為九州,今襄陽于當(dāng)年分屬荊、豫二州之域。商周時期,封國林立,至春秋,有強(qiáng)楚據(jù)此。楚不敵秦,襄為南陽...縱觀古今,這南陽寶地,出了多少英雄啊?!?/br>
    因剃發(fā)易服原因,方光琛如今是一身滿洲男子裝扮,光禿禿的腦袋配著他手中握著的羽扇看起來很是不倫不類。

    其父方一藻是崇禎年間的禮部尚書,當(dāng)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力主同滿洲議和,于是和崇禎帝商議后決定派方一藻赴盛京同滿洲接觸。

    可方一藻深知議和之事干系太大,不敢瞞著朝堂偷偷去盛京,就派了一個“瞽人賣卜者”周元忠出關(guān)到滿洲洽談。

    滿洲方面,洪太并沒有因?yàn)槊鞒蓙淼闹皇且粋€算命的而大怒輕視,反要下面隆重接待這個周元忠,對周帶來的明清議和條件也基本上答應(yīng)。

    可惜,明朝反對議和聲太大,崇禎不敢最終拍板。為了逼迫明朝簽約,洪太遂發(fā)起第三次入關(guān)。此役,殲滅了明朝主戰(zhàn)派盧象升,但仍是沒能讓明朝簽訂和約。

    方光琛早年游歷關(guān)外,對滿洲習(xí)俗了解頗多。

    當(dāng)初崇禎死后關(guān)寧軍三位主腦分別是薊遼總督王永吉、遼東巡撫黎玉田、山海關(guān)總兵吳三桂,在繼續(xù)抗清還是降順的關(guān)鍵抉擇時,同知童逵行向王永吉提出“借師助剿”建議。

    吳三桂拿不定主意,便問方光琛,方建議“莫若請北兵進(jìn)關(guān),共殲李賊,事成則重酬之?!?/br>
    隨后,借兵助剿一事在關(guān)寧高層達(dá)成一致。

    后來多爾袞要關(guān)寧軍剃發(fā),吳三桂等人還頗猶豫,還是方光琛加以勸說這才全軍剃發(fā),吳三桂正式接受清廷封賞成為大清的平西王。

    但方光琛雖勸吳三桂剃發(fā),可對滿洲人骨子里卻又十分厭惡,其當(dāng)初的真正目的也真的就是借師助剿,并非讓吳三桂率領(lǐng)關(guān)寧軍真的為滿洲人征服中國。

    可事態(tài)的發(fā)展遠(yuǎn)超出了方光琛的謀斷,如今,他與吳三桂等人不為漢jian也要是漢jian了。

    相比發(fā)現(xiàn)滿洲人是真的要竊占中國,遂果斷從間道南下的薊遼總督王永吉,吳三桂、方光琛于氣節(jié)之上又差了許多。

    如今李自成已死,大順眼看就要分崩離析,吳、方二人再看這大順從前的襄京,自然感慨良多。

    “這襄陽也是塊風(fēng)水寶地,李自成據(jù)此為襄京,建號新順,方有后來之勢。若非滿洲入關(guān),這天下恐怕就是李自成的了?!?/br>
    吳三桂也是有感而發(fā),想那李自成未建新順之前不過是一流賊,于襄陽建了新順之后方才真正有了王霸氣象。所以這還真是塊風(fēng)水寶地,起碼讓那李自成稱了一回皇帝。

    方光琛搖頭道:“襄陽是個好地方,可惜如今這寶地已然氣泄,從寶地淪為兇地了?!?/br>
    吳三桂聽了這話,有些不解,問道:“廷獻(xiàn)何以如此說?”

    方光琛拿扇子一指襄陽,給吳三桂解釋道:“王爺,李自成興于襄陽,然其死也于襄陽。興于襄陽之時為王,死于襄陽之時為帝,故而這襄陽的王氣已然不存,日后不會再有人據(jù)此成事了??上В上?。”

    “俗話說,人杰地靈。人非地靈而來,地因人杰而靈。廷獻(xiàn)說這襄陽從此為兇地,我是不贊成的。事在人為,豈可以氣數(shù)來定。若說氣數(shù),這明朝本該亡了,何以如今卻能在南京又續(xù)其國?!闭f這番話時,吳三桂臉上有些異樣。

    方光琛見狀,直言問道:“王爺莫不是還念著明朝?”

    “唉?!?/br>
    吳三桂輕嘆一聲,沒有說話。

    自隨英親王阿濟(jì)格從陜西一路追趕李自成至荊襄后,吳的軍中便常有前明官紳秘密前來勸說歸明,對這些人,吳三桂倒也沒有擒了送給英親王處斬,而是叫方光琛替他打發(fā)。

    除了這些前明官紳份量不足外,也與吳三桂根本沒有歸明的心思有關(guān)。雖然崇禎太子是他放走的,但不代表他這個大清的平西王愿意去做明朝的薊國公。最重要的是,他吳三桂手下的關(guān)寧軍只有一萬三四千人,真要反正恐怕轉(zhuǎn)眼就會被阿濟(jì)格大軍剿滅。

    正如方光琛從前所言,實(shí)力不濟(jì),無可奈何。

    不過昨天有湖南巡撫何騰蛟派人秘密前來吳的軍中,勸說吳反正,稱吳若反正歸明,則大明必以王爵相酬。

    吳三桂當(dāng)然不可能因何騰蛟的勸說就反正歸明,但心中難免有些想法,陡然一時感慨,也是正常不過。

    其部現(xiàn)正奉阿濟(jì)格之命攻掠承天、荊州一帶,天氣太過炎熱,滿洲兵馬不耐酷暑,戰(zhàn)馬生病、掉膘的也多,故而只能由關(guān)寧軍來做。好在這一帶的明軍左良玉部早早就棄了武昌東下,使得清軍可以不費(fèi)力氣就占領(lǐng)荊襄數(shù)府,若不然,炎熱天氣不管是行軍還是攻城,都是清軍的噩夢。

    “英王不該將李自成的尸體送往北京的,”

    當(dāng)初阿濟(jì)格說要將李自成的尸首送往北京,吳三桂是表示反對的,認(rèn)為李自成縱是中國大賊,但也是梟雄,如今身死,即便不予厚葬也當(dāng)于襄陽某處秘密安葬。

    這般將尸體于酷暑中北運(yùn)至京,半道必然發(fā)臭腐爛,實(shí)非正人君子所為。且此舉極易刺激李自成的余部,對日后招撫這些人不利。

    “英親王是急于在京中表功,其論序乃攝政王兄長,于朝中卻無攝政王的權(quán)勢,如今有此大功,豈能不加以利用...”

    方光琛正說著,耳畔有蹄聲響起,扭頭看去,來的是副將楊坤。

    “王爺,方先生,你們在這啊,末將找的好辛苦!”

    楊坤翻身下馬,連氣都顧不得喘,連走帶跑的奔了過來,不及近前,就急聲道:“王爺,后方出事了!”

    “出什么事?”

    吳三桂驚詫,抬手接過楊坤手中的塘報(bào),是南陽守將郭云龍發(fā)來的。

    郭云龍是吳三桂舅父祖大壽的親兵出身,當(dāng)初同楊坤一起出關(guān)向多爾袞求的援軍。

    李自成從新野脫困后,吳三桂隨阿濟(jì)格南下追擊時,讓郭云龍帶了一部兵馬留駐南陽。

    撕開郭云龍的塘報(bào),吳三桂迅速掃去,隨后大驚失色,失聲道:“怎么可能!”

    模樣讓一邊的方光琛也是眼皮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