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哥兒才不兇、明明可以靠臉吃飯、末世作精指南、金絲雀變鳳凰、對瘋狗A始亂終棄后、卷王小獅子的異世界奮斗史、六十年代之糙漢寵妻、死去的白月光出土了、閨蜜是綠茶怎么辦?[穿書]、末世重生,靠養(yǎng)成大佬躺贏了
與伏樗相熟的兩人,皆已確定鼓面之上的皮是伏樗的人皮。 儋耳老祖的四位弟子齊齊看向他,“老祖,為何?” “不知幾位施主,可知曉廬郡三十年前的那場旱災(zāi)?” 崔子玉點頭,“我知曉。廬郡大旱,足足兩年沒下雨,致莊稼無收,赤地千里,餓殍遍地?!?/br> 元光三十三年五月,天赤如血,至三十五年六月,無雨下,種粒皆絕。 百姓饑死過半,流亡者眾,鄉(xiāng)鄉(xiāng)幾斷人煙,時現(xiàn)易子而食。 儋耳老祖笑道:“當(dāng)年,老僧居少咸山,常帶著弟子去廬郡救濟災(zāi)民。往日繁華如煙的城池,那時流民載道,路邊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老僧不忍生靈涂炭,便遍尋諸法,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下雨的法子?!?/br> “何法?” “不眠不休敲響守神鼓,足三日,上感動天,可得雨下?!?/br> 他敲了三日,到第三日午時,神跡現(xiàn)世,天降大雨。 自那日起,甘霖連下半月,干涸的河床里蕩起清波,龜裂的土地重新泛起綠意。 百姓得救。 可惜,鼓也開始壞了。 他翻了不少古籍,終于窺見修鼓之法,“此鼓乃西域羯石族之物。典籍中記載,他們愛以人皮制鼓,尤以道心純粹的女子之皮為佳?!?/br> 孟厭:“所以你哄騙伏樗,騙她自盡后,再將她做成鼓?” 儋耳老祖皺眉答不是,“施主,此事是伏樗自愿的?!?/br> 十年前的新歲后,發(fā)鳩山的幾位高僧使計毀伏樗名聲,斷她修行之路。 伏樗悲痛幾日后,再次綻顏找到他。 他看出伏樗又心生死意,便與她提起三十年前的那場神跡,祈望能幫她重振生機。 誰知,伏樗聽完,反而問他,“老祖,神鼓日漸衰敗,你可找到那位道心純粹的女子?” 他答未曾,伏樗開心地指指自己,“若以已身,助守神鼓再佑人間,當(dāng)不負老祖救命之恩?!?/br> “你同意了?” “嗯,”儋耳老祖勉力扯出一絲笑意,“她意已決。” 自那日起,伏樗重拾佛法,力圖在二月二十二的吉日前,成為世間道心最純粹的女子。 她沒日沒夜的參悟佛法,在二月二十二走進山洞。 儋耳老祖上山后,通過房中密道來到山洞,以小刀切開其頭皮,再將流珠慢慢灌入。 當(dāng)流珠填滿伏樗皮rou下的每一處縫隙,一張人皮就此剝下。 崔子玉環(huán)顧四周,“她的尸身呢?” 儋耳老祖走到洞口,看向萬丈山崖下,“伏樗為世人修好守神鼓,想來已得道成仙。皮囊,不過是她的身外之物。” 洞中眾人悲泣,儋耳老祖卻笑得滿足。 他修好了守神鼓,若世間再遇旱災(zāi),有鼓便有生機。 念念為眾生,他與伏樗,佛為心,道為骨。 今世來生,以已之身,終成大道。 孟厭聽完他所說,撲哧笑出聲,“你錯了。” “何錯之有?” “那日的神跡,與你無關(guān),更與鼓無關(guān)?!?/br> 三十年前,孟厭入地府方一年,廬郡餓死的游魂,將鬼門關(guān)堵的水泄不通。 她辛苦熬著孟婆湯,苦惱游魂何時才能不來。 泰媼好心寬慰她,說再等三月,廬郡便會下雨,自此風(fēng)調(diào)雨順,太平百年。 她當(dāng)時問了一個傻問題,“泰媼大人,雨師大人不能今日便下雨嗎?那些游魂瞧著有些可憐?!?/br> “一切皆有定數(shù)?!?/br> 時至今日,孟厭仍記得當(dāng)日泰媼所說的六字,“你心中篤信的道,只是定數(shù)安排。即使你那日沒有敲響守神鼓,日升月落,斗轉(zhuǎn)星移。三日后,天依然會下雨,百姓依然會得救?!?/br> 儋耳老祖緩緩搖頭,一雙慈目和煦地看著孟厭,“旱災(zāi)之后,卻無蝗災(zāi),此乃上天保佑之兆。” 孟厭:“不是的。是因為石復(fù)州,他是從前廬郡的太守?!?/br> 儋耳老祖輕輕應(yīng)了一聲,“原是石太守,老僧知曉他??蛇@事與他有何關(guān)系?” 廬郡旱災(zāi)后一年,有廬郡游魂入地府。 那些游魂面上帶笑,說他們是石復(fù)州手下的巡視打捕者,專捕蝗蟲,“旱災(zāi)之后,蝗蟲初生。石太守帶著他們一行打捕者,沒日沒夜設(shè)法撲捕蝗蟲以焚之。這些未留下姓名的打捕者,才是廬郡蝗蟲未現(xiàn)之因。” 儋耳老祖聽完,仍固執(zhí)地說是守神鼓之功,“守神鼓確有神力,此鼓甚小,卻能傳音千里?!?/br> 孟厭抱起鼓,走到洞外一處崖邊。 手起鼓槌落,往日清脆悅耳的鼓聲,眼下聲音似悶雷。別說傳音千里,留在洞中的溫僖都擺手說聽不見。 儋耳老祖不信,自己抱著鼓敲。 連敲三下,守神鼓再不復(fù)往日風(fēng)采。 他無力地倒在地上,鼓從他的懷中滑出,滾到孟厭腳下。 “我認識一人,是制鼓的好手?!泵蠀挸HS泉路找游魂顯擺官位。有時遇到有趣之人,便會與他們多說幾句,“他與我說,若要鼓聲清脆,傳之甚遠,可找一四面有高窗的空曠山洞?!?/br> “如此,便可響徹云霄?!?/br> 她抱著鼓走進原先的山洞,大力敲響。 鼓響,眾人扭頭看去。 守神鼓所在的山洞,四面有高窗,洞中一片空曠。 儋耳老祖沒錯,他所作所為,從不是為自身積善,而是為蒼萌億億。 伏樗亦沒錯,她一心向佛,奈何世間人皆不容她。 世人輕她謗她辱她,她仍回以一片赤心。以生受剝皮之刑,希望為百姓修好守神鼓。 若他日大災(zāi)又臨,守神鼓在,生機便在。 伏樗。 因道生,因道死。 第8章 花事了(一) “伏湫呢?” 孟厭急著問道:“有人看見她也進了山洞?!?/br> 儋耳老祖指指洞中的左邊,“那邊有一間密室,她在里面。” 眾人沖進洞中救人,誰都沒有發(fā)覺,儋耳老祖抱著守神鼓,趔趔趄趄走到了崖邊。 密室暗門打開的一瞬,洞外傳來一聲悶響。 四個弟子沖去崖邊,凄聲哀嚎:“老祖!” 伏湫被救出,懵懵懂懂地問他們,“難道這里便是極樂之地?雁姐,為何你也在?” 雁姑一掌拍到她背上,嗚咽罵她,“你不過多學(xué)了幾本佛法,怎敢妄談犧牲?” 伏湫鼓著嘴,“樗姐留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她為世人修好了守神鼓。我便央求老祖,也把我做成鼓。” 正巧,因伏樗那塊燙傷的印記,守神鼓出現(xiàn)裂痕。 儋耳老祖思索多月,才在前幾日答應(yīng)她。 孟厭拉起她,“有一位高僧曾說,修行無需犧牲。救濟眾生,多的是法子?!?/br> 雖然他也為了救萬千僧尼之命,不停奔走,最后勞心而死。 從洞外走進來的崔子玉告訴孟厭,“山神朝我們招手呢?!?/br> 山神在儋耳老祖跳下后,守在他的尸身旁邊。 因他落下之地,已非金門峰。山神以山中精靈為路引,引導(dǎo)眾人下到崖地,找到一具尸身與遠處的一副裹著黃布的骸骨。 “不如將他們葬在一處吧?!?/br> 孟厭提議道:“他們是師徒,更是世間難得的知己?!?/br> 下山路上,三人身后憑空多了一老一少兩個游魂。 伏樗知曉來龍去脈后,自責(zé)不已,“老祖,到頭來,卻是我連累了你?!?/br> 儋耳老祖回望金門峰,“道心破碎,老祖再無顏茍活于世。伏樗,黃泉路不好走,老僧陪你一起吧?!?/br> “真可惜,這人不是惡魂。” 孟厭走在前面,忽然聽見有人在道“可惜”。她猛地回頭,看向身后唯一一人,“溫僖,你可惜什么?” 溫僖攤手,“我沒說話?!?/br> 只是片刻后,他的心底有一個聲音幽幽響起,“這個傻子,她若是早些開竅,我豈會白跑一趟?” “別說了?!?/br> “溫僖,你嘀嘀咕咕,定在罵我!” 三人帶著游魂回到地府,結(jié)案卷宗一交,月浮玉大手一揮,給孟厭加了二十分。 之后,朱砂筆一轉(zhuǎn),又扣了十七分。 孟厭攥緊拳頭,“月大人,下官做錯了何事?為何要扣十七分?” “查案司孟厭,焚毀《地府為官手札》,視為大不敬?!?/br> “燒一本破書,就要扣十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