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買的,保質(zhì)期是十二個月,他們買了不到半年,打開包裝想吃的時候,發(fā)現(xiàn)燒雞變味了。 一只燒雞七塊錢,可不便宜,人家當然得找來了。 李留柱看了包裝,確定是自己家的燒雞,連連給人賠不是,賠了十塊錢,又送了三只現(xiàn)做的燒雞,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可過了不久有客商來拿貨,也拿來了兩袋燒雞,他賣的客人也是過年的時候沒舍得吃,等兒女都來了,打開一看,燒雞也壞了。 這樣的事一共出了三起,都是五個多月前買的燒雞,現(xiàn)在吃口味變了,甚至還有一袋燒雞長毛了。 這事雖然過去了,可李留柱總覺得心里不踏實。 壞了的燒雞李留柱給客商換了,可這事在心里怎么想怎么覺得不對,爹娘一回來,他就跟進把事情說了。 劉大銀問道:“留柱,那壞了的燒雞你還留著嗎?” 李留柱點點頭:“我都留著呢?!?/br> 當時李留柱就多了一個心眼,這燒雞雖然壞了,但是萬一有用呢,他就留了下來。 現(xiàn)在劉大銀這樣說,李留柱趕緊去把那三袋燒雞找了來。 劉大銀接過燒雞,打開包裝袋,一股臭味傳了出來。 這味道一聞,就知道這燒雞不是別的毛病,就是放的時間太長了,壞了。 劉大銀打開包裝袋,燒雞都已將長毛了,一看果然就是放的時間太長了。 李三順也拿了一包燒雞仔細查看,“大銀啊,這燒雞不是別的毛病,就是放的時間長了。可咱們的燒雞是真空包裝的,保質(zhì)期一年,不應該壞啊,難道是包裝出了什么毛???” 劉大銀把燒雞放下,手一揮:“咱們?nèi)ドa(chǎn)車間看一看。” 雖然家里只有一臺真空包裝機,可劉大銀就喜歡說這是生產(chǎn)車間。 王一祥和兩個工人正忙活著,看到劉大銀和李三順回來了,他開心地沖劉大銀打了個招呼。 劉大銀笑了笑,拿起一袋生產(chǎn)好的燒雞看看摸摸,這也沒什么毛病啊。 劉大銀圍著機器轉(zhuǎn)了一圈,問正干活的一個工人:“老李,咱們這機子沒什么事吧?” 老李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聞言說道:“沒什么事啊,劉姐,怎么了?” “沒什么事,你們干活吧?” 劉大銀出了車間,邊走邊想,這燒雞都是放的時間長了才出毛病的,難道是包裝不對,放不了這么長的時間嗎? 可省里的檢測結(jié)果明明說保質(zhì)期是十四個月,劉大銀為了安全,保質(zhì)期才寫了十二個月啊。 難道是省里的檢測錯了。 可雞爪和鹵蛋的檢測結(jié)果,保質(zhì)期也都是這么長啊。 劉大銀想了又想,決定再去省食品安全檢測站一趟。 李三順要和她一起去,劉大銀本來想說自己一個人就行的,可看到李三順擔憂的眼神,她把話又咽了下去。 她拿上了三袋壞了的燒雞,又拿了三袋好的燒雞,十袋雞爪,十袋鹵蛋。 省食品安全檢測站不算熱鬧,李三順很快就排上了隊。 跟技術員說明了來意和要求,技術員也很重視,這檢測安全的東西,怎么會突然壞了呢。 技術員讓劉大銀李三順在外面等著,又去打了個電話。 劉大銀等待的功夫,又想起了一件事,這家里的機器還轉(zhuǎn)著呢,來的時候就應該把機器給停了,等到毛病找出來再重新開始生產(chǎn)。 “三順,你先回去,跟一祥他們說一聲,先不要生產(chǎn)了?!?/br> 李三順沒問為什么,站起來說道:“那我先回去,你在這里先等著結(jié)果。大銀,你不要著急,咱們家的燒雞不會有問題的?!?/br> 劉大銀頹然的點點頭,她家的燒雞自己都吃,當然不會有問題了,劉大銀怕有問題的是包裝。 這包裝不好,燒雞就保存不了那么長的時間,和普通的燒雞還有什么不同,還能有競爭力嗎? 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特別艱難。 劉大銀本來就剛從火車上下來,疲乏的很,回家就聽說燒雞的事,心里著急上火自然不覺得累了,到了這里,心里一放松下來,身體就開始鬧意見了。 劉大銀無奈笑了笑,這上了年紀身體就是不行了,年輕那會兒,她做了一天苦力,晚上回家還得做孩子的活到半夜,也沒覺得累啊。 這會兒在火車上只不過是兩天沒睡好,眼皮就快睜不開了。 這里是政府的地方,不會有什么壞人,不冷不熱又清凈,燒雞的檢查報告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來呢,劉大銀往后面的墻上一靠,瞇了過去。 劉大銀是被人喊醒的。 喊醒她的是剛才的那個技術員。 “大姐,醒一醒,大姐,醒一醒?!?/br> 劉大銀剛醒來,迷糊著睜開眼,就看見那個技術員穿著白色的衣服站在她的面前。 劉大銀很不文雅地打了一個哈欠,問道:“同志,結(jié)果這么快就出來了嗎?” “同志,你來這里一下,我們找了一個老教授,大概找到原因了?!?/br> 技術員帶著劉大銀到了一間屋子里,里面坐了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頭。 剛才技術員說這是教授,劉大銀趕緊鞠躬說道:“同志好?!?/br> “同志你好,”老人指了指椅子,“你先坐?!?/br> 坐下后,劉大銀就迫不及待地問:“同志,我家的燒雞到底是什么問題?” 老教授沒說話,技術員在一旁說道:“我們檢查數(shù)據(jù)都是按照規(guī)定來的,按說不應該出錯,你家的壞燒雞送來了,我們很重視,就找來了陳教授,他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專家,經(jīng)過他的檢查,終于找到了問題?!?/br> “燒雞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包裝里的溫度會上升,真空包裝里的細菌并沒有完全被殺滅,溫度一高,細菌繁殖的速度自然快了起來,保質(zhì)期當然會縮短了?!?/br> 劉大銀聽明白了技術員話里的意思,她一臉焦急地問道:“那這燒雞就不能賣了是吧?” 老教授:“同志,你不要著急,燒雞要再做一次實驗,看看它的保質(zhì)期到底是多長,等到數(shù)據(jù)出來以后,把保質(zhì)期改一下,基本就沒有大問題了?!?/br> “那這次的實驗要多長時間?” “檢測站新到了一臺設備,這次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四天左右就行了。” “那行,我回去先把生產(chǎn)線停一下,等到報告出來再做打算?!爆F(xiàn)在也只能這樣了,劉大銀又道:“那個,教授,您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專家嗎?” 技術員在一旁說道:“陳教授不但在我們省里很有名,在全國都很有名的。這次他是帶著學生來我們食品安全檢測站來參觀的,要不我們可請不到他?!?/br> 陳教授笑道:“誰讓你們這里有全省唯一的一臺設備呢?!?/br> 劉大銀站起來,搓搓手道:“教授,您看,您是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