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家,天天盼望著師父回家住。結(jié)果捎帶著錦衣近衛(wèi)指揮使姜延天天往定國侯府跑,言官不參一個定國侯結(jié)黨營私都對不起他們這么明目張膽。那時候剛遷到京城,開朝不久,朝上很多官員并不清楚牧廉是個什么樣的人,只知道他是定國侯的嫡系,而且現(xiàn)在掌握了一個很要命很關(guān)鍵的位置。于是就有人對牧廉發(fā)難了。那日最后,整個朝堂被牧廉震驚得鴉雀無聲。言官質(zhì)問牧廉為何住在定國侯府。牧廉回答因為要給師父守門。言官質(zhì)問你堂堂一個右御史,為何甘當(dāng)定國侯的看門狗?牧廉回答看門狗好啊,忠心,您家那只叫阿黑的黑毛京巴,您不是也挺喜歡。言官大罵右御史徇私枉法,不然為何會知道自家養(yǎng)了什么狗?牧廉回答這可不怪我,誰讓您的同僚參您貪贓枉法呢,順帶一提,證據(jù)確鑿,您下了朝,受累往肅政臺走一趟吧,別讓我們浪費人力去逮你了。那言官當(dāng)場就癱了。另一位言官質(zhì)問牧廉,為什么姜延也天天往定國侯府跑?你們與定國侯是不是濫用權(quán)力私查官員?牧廉回答姜延是我媳婦,他不往我住的地方跑,難道往你家跑?滿朝皆靜,鴉雀無聲。牧廉回頭跟狄其野得瑟,問狄其野說,師父,我這算不算也是一戰(zhàn)成名?狄其野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該怎么說。被牧廉追著問回不回家,也是狄其野日常,狄其野今日想了想,道:“散朝再說吧?!?/br>大楚帝王駕到,滿朝文武山呼萬歲,禮罷,早朝開始,群臣還沒說話,顧烈先把折子的事說了。姜揚一聽,這是好事啊,趕緊支持道:“臣以為此乃利國利政之策!”大楚帝王用一種近乎與有榮焉的語氣告訴姜揚:“多虧了定國侯的建言。”姜揚一副老懷甚慰的模樣,慈愛地看著對面的定國侯,贊道:“定國侯甚好?!?/br>陛下和丞相都這么夸了,群臣趕緊跟上,對定國侯大肆稱頌起來。狄其野皮笑rou不笑地對龍椅上的顧烈遞了個眼神,氣得咬牙切齒。說話不算話!*所以下了朝,狄其野讓近衛(wèi)給顧烈?guī)Я藗€話,出宮去了。顧烈心道這脾氣是越來越大,沉聲問近衛(wèi):“他帶著右御史去哪兒了?”近衛(wèi)一后背的冷汗,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定國侯說,他說他要去花街喝酒?!?/br>顧烈非常鎮(zhèn)定:“近衛(wèi)都好生跟著?”近衛(wèi)趕緊點頭:“萬無一失。屬下看著定國侯也沒往花街去,是朝南大街走了?!?/br>顧烈擺擺手:“下去吧?!?/br>顧烈并不是裝的不急,他是真不著急。狄其野前世去過花街喝酒,別人去花街喝酒,是飲酒作樂輕薄姑娘,花錢如流水,狄其野在花街喝酒,是自帶酒杯碗筷,姑娘們蜂擁來看他,店家恨不得花銀子請他來坐著。也不知道是誰占便宜。就這樣還花街喝酒。顧烈嘖了一聲,照常去了政事堂。*狄其野那句話就是隨口一說,他又不愛被人盯著看,怎么會樂意去花街喝酒。但他沒想到,京城各大酒樓位置最好的廂房,都被訂了。“這是怎么回事?”比起生氣,狄其野更多的是好奇。半路追來的敖一松慷慨解答:“這我知道。是春闈的關(guān)系?!?/br>“春闈和酒樓廂房有什么關(guān)系?”狄其野不解。其實不僅有關(guān)系,還和狄其野有關(guān)系。大楚開朝,新貴遍地,不論是楚顧家臣還是武將功臣,家里都有幾個待字閨中的姑娘,這成了貴女,俗話說嫁女嫁高,自然更該往上嫁。然而,大楚第一貴人,他們的陛下顧烈,不僅宣布要為九族冤魂以帝王之身多守孝三年,而且因為深愛亡妻和小王子的緣故,并沒有要開后宮的意思。那么接下來,大楚第二貴人,自然就是定國侯狄其野。這就更別想了,陛下對定國侯又看重又防備,把人拘在東宮住著呢。第三個顧昭,王子還小。于是,楚顧家臣和外來武將間結(jié)了一波姻親,剩下這些沒找著合適的,謹(jǐn)慎小心不愿意與功臣通婚的,都還沒著落。顧烈這個春闈,就開的正是時候。開春闈,就有了青年才俊,就有了官場新貴,就有了乘龍快婿。所以這些酒樓廂房都早早被各家女眷訂下了,為了狀元郎打馬游街時,占個好位置。“而且,大家都說打馬游街該由定國侯領(lǐng)著,還有不少時為了看您來的,”敖一松幸災(zāi)樂禍道。狄其野失笑:“前三甲打馬游街,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與民同樂啊,”莊醉跟著姜延也來了,插嘴道,“打馬游街就是為了讓百姓賞賞俊男,現(xiàn)在百姓都這么想看定國侯,說不定陛下就順?biāo)浦哿?。?/br>狄其野環(huán)視一周,得,結(jié)黨營私實證了。第92章定國侯府顧烈在政事堂收到消息,說定國侯帶著右御史打算去酒樓吃飯,結(jié)果在街上又巧遇了吏部左侍郎、錦衣近衛(wèi)指揮使和指揮同知,于是帶著一幫人回了定國侯府。哦,回娘家去了。丞相姜揚看陛下忽然對著消息條子詭異地勾了勾唇,不知陛下看到了什么好消息,疑惑了一瞬,低下頭繼續(xù)聽通政使奏事。回娘家吃個飯,更沒什么可緊張的,顧烈把消息條子揣了,也繼續(xù)議事。大楚開朝來,因為之前的多年爭霸連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各地都有各種不足,因此楚初年間,遇到最多的不是人禍,而是天災(zāi)。顧烈用御史臺變相清退了一波不適合理政的功臣,此生用了牧廉這個誰都不給面子的右御史,效果比前世還要好得多,雖然一些位置上出現(xiàn)了空缺,但徇私舞弊等亂象是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朝堂也更快步入了正軌。前世這時候,雍州平川城一帶,有一次較為嚴(yán)重的旱災(zāi),那里本該是信州降將、立楚功臣杜軻管的地兒,因為此生及時換上了有識之士,將旱災(zāi)解決得很好,賬目清楚,賑災(zāi)及時,令顧烈很是欣慰。這位有識之士叫胡堂,正是當(dāng)年跳下奏豐城城墻的守軍將領(lǐng)他親弟,所以顧烈不僅下旨嘉獎他,還給他哥追贈了個不錯的英名。事多繁雜,這一議,就議到了夜飯之后。顧烈年輕,又是武將出身,他是一點都不覺得累,而且他還不愛吃飯,輕易都不覺得餓,這可就苦了六部九卿眾位大臣。尤其今日還開了早朝,雖然顧烈念在眾臣辛苦,沒有用那些讓眾臣在宮外苦等的下馬威規(guī)矩,但早朝畢竟是在天不亮的卯時就開了,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