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孩子最初愛他們的父母, 等大一些他們評判父母;然后有些時候, 他們原諒父母?!獖W斯卡王爾德 老王爾德下葬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因為他對本地的貢獻, 他的葬禮由地區(qū)主教親自主持。醫(yī)院的下屬,痊愈的病人,多年的老友……人們聚集在他的墓碑前, 手持白色的玫瑰。王爾德夫人黑紗覆面, 由長子威廉?dāng)v扶著。已快從牛津畢業(yè)的次子對上前的賓客一一致意,既讓人驚嘆他的穩(wěn)重,也讓人驚嘆他的年輕。 王爾德就站在手持玫瑰的人群里,一步步向前走去。棺蓋還未合上, 已經(jīng)脫形的老人如同白雪下的枯枝, 被芬芳的花朵覆蓋。 他的枕邊有一個銀質(zhì)的小盒子, 里面是王爾德夫人年輕時的陶瓷小像。還有一疊薄薄的手稿,第一頁用花體字寫著——道林.格雷的畫像。 王爾德高瘦的背脊微微佝縮,他脫下帽子, 和魅影握過手之后, 小心地把白玫瑰放在了老王爾德的胸前。 這一刻, 身為王爾德的46年呼嘯而來,撞入他法式大衣下的胸口。老王爾德的面容仿佛豐滿起來, 變成了那個帶著他到效外挖羅馬金幣,讀他的第一首小詩,校正他第一篇短文的父親。 即使他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世人生, 更換了骨rou血皮, 依然能夠認出他來的父親。 眾人互換目光, 竊竊私語,看著這個丑陋的法國佬跪在棺前,嚎啕痛哭。 '父親,我還是王爾德,我也只能是王爾德。瞞得過別人,瞞不過你。' ------我是鍵盤終于來了的分割線------- 我的玫瑰,你在找什么? 在英國這個名叫齊澤爾赫爾斯特的小地方,一對來自異國的夫婦帶著他們的男孩安頓了下來。這家人很少出門,也不參加當(dāng)?shù)氐慕浑H。他們的院子周圍時常有幾個身材高大的男人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據(jù)說是穿著便服的憲兵。 我在找那條黑瑪瑙黃金項鏈。今天那位小卡特要來,應(yīng)當(dāng)穿得正式些。 啊,那條項鏈戴在你白皙的胸膛上真是美極了。曾統(tǒng)治了法蘭西22年的男人從后面攬住妻子的肩膀,低聲說道:歐仁妮,會有一天,我們將回到凡爾賽宮,你會重新得到你的首飾間,無數(shù)來自世界各地的項鏈被侍女捧到你面前,任你挑選。 夏爾,我不需要那些項鏈。只要有你,有歐仁(eugene)(1)我就心滿意足了。想想之前的那些日子,那些可怕的事情,現(xiàn)在我們是多么幸運啊。法蘭西帝國的玫瑰反手握住拿破侖的手,低聲說道:答應(yīng)我,你不要再見那些激進派了。 拿破侖側(cè)頭吻了吻妻子的長發(fā):忘了那些事,相信我,一切都會好的。 我當(dāng)然相信您。 這時,女仆叩響了臥室的門,用有些生硬的法語說道:先生,夫人,早餐準備好了。 真受不了這些英國佬的法文。拿破侖嘟噥了一句,歐仁妮給了他一個笑容。 早安,父親。早安,母親。他們下樓時,一個的少年已經(jīng)等在餐桌旁。他有一雙帶著憂郁的眼睛,臉龐十分像他的母親。微笑的時候,就好像照亮了塞納河的晨曦。 早安,我親愛的。歐仁妮貼了貼兒子的前額:你看起來好極了。 ---------------------- 卡特伯爵府的馬車就說在這時候駛?cè)肭霸旱?。這輛充滿了異國風(fēng)情的馬車一路穿過狹小的土路,引得小鎮(zhèn)上的人們頻頻窺視。只和劣馬打過交道的馬夫一路小跑地迎上來,看到那四匹高大得多的白馬,顯得有些不知所措。這里的馬廄顯然招呼不了這位佳客。 一個灰白頭發(fā)的英國管家揮開了馬夫,親自上前拉開車門。早安,閣下。希望您的旅程順利。 你的法語說得很好。王爾德扶著他的手下了馬車。 是的,在下有一點法國血統(tǒng),我的表親在普羅旺斯有一個小莊園。 那太巧了,我在普羅旺斯也有產(chǎn)業(yè),也許下次會遇見你的表親。王爾德對他微微一笑。他的神情有點疲憊,似乎還沒有完全擺脫異國旅行的不適。這個小鎮(zhèn)看起來很寧靜啊,希望我沒有來得太早。 兩位陛下正在等您。管家直面他的相貌,卻沒有露出一點異色:請隨我來。 這棟房子外觀普通,內(nèi)部卻布置得頗為舒適,顯示出了維多利亞女王對于這昔日的高盧皇室的優(yōu)容。王爾德看到了那一對坐在沙發(fā)上的帝后時,就看到了這種優(yōu)容的效果。顯然,他們依然把這詞會面當(dāng)作臣子的覲見,不肯放下已經(jīng)摔碎了的王冠。 他就像一個臣子一樣行禮——這還是他第一次行這個禮,因為從他在巴黎歌劇院醒來開始,法國就缺少一個國王。 請坐下,卡特伯爵。非常感謝你的到來,我會記住你的忠誠。拿破侖三世開口道。他還記得老卡特,雖然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但是光看外表也儀表堂堂。這個奧斯卡,還真如巴黎傳過來的小道消息那樣,自幼流離在外,沒受過貴族教育,也完全不像他的父親。 對于貪圖權(quán)勢的人,可以許以厚爵,對于貪圖享受的人,可以贈予重禮。但是眼前這個人讓他有一種違和感。他白手起家,熟悉各個階層的法國人,卻看不透眼前這個相貌有瑕的青年。 閣下,我一聽說你到了英國,就托人請你前來,想必閣下亦知因由。法蘭西正在混亂之中。她的未來,需要像閣下這樣的年輕人。就好像卡特家族的命運,也正在您手中一樣。 --------我是晚上摸鍵盤的分割線------- 王爾德之前一直垂眼端坐,聽到這一句,才抬起頭來。對面的男人消瘦,蒼老,眉宇之間有著遮掩不了的頹唐,然而他的目光依然銳利。他確信自己的每一個儀態(tài)都做對了,也確信對方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本質(zhì)。 陛下,您是想說王權(quán)的衰落后,就將是貴族的衰落嗎? 歐仁妮王后雙肩一抬,望了這個素未謀面的伯爵一眼,神情有些不安。 陛下雖然隱居,但是消息靈通,想必已經(jīng)聽說了巴黎'君主立憲制'的提案了。抵觸它的第一王儲失去了繼承權(quán),未來的法皇無條件用戶共/和,愿意開這個制度之先河。今后共/和與帝制和平共存,也是一件美事。 王爾德直視拿破侖三世,含笑說道。雖然接到了一位侯爵轉(zhuǎn)送的信函,他本來是完全不用來這一趟的。根據(jù)上一世的經(jīng)歷,無論新的法皇多么軟弱,拿破侖時代已經(jīng)終結(jié)。這個維持了法國最長治世的政客注定在異國默默終老,再也無法左右時局了。 他來,是為了一個實驗,為了一個只聽說過名字的人。 ------------------- 由于兒時母親定期帶他去法國居住,巴黎那種遠勝于都柏林的奢靡多彩又很合他的口味,法國相當(dāng)于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上一世拿破侖夫婦逃亡英國的時候,王爾德就對他們的消息十分關(guān)切。待到他進入牛津大學(xué),更是去探訪過幾個傳聞中法皇夫婦居住的地點,想要一睹真容。但是真正讓他印象深刻的是1879后報紙上的一則短訊:拿破侖·歐仁·路易·讓·約瑟夫·波拿巴殿下在對祖魯蘭戰(zhàn)役中犧牲。 一個法國的皇太子,竟然會以英國士兵身份的死在戰(zhàn)場,也可以說是空前絕后了。當(dāng)時輿論嘩然,法國人既不滿于'拿破侖四世'為它國效死,又認為整件事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陰謀。英國方面則舉出種種理由,證明這位年輕的皇太子死于法蘭西特有的輕狂自負。 報紙上還刊登了歐仁太子的畫像——一個看起來十分年輕,又相當(dāng)年邁的青年,頭部高昂,雙目低垂,仿佛在仰頭迎接磅礴的大雨,等待下一輪閃電的到來。 王爾德把這張照片保留下來,也就深深記住了這個小自己一歲有余的法國人。 當(dāng)他開始動筆寫童話時,又時筆下會出現(xiàn)這個王子的某些特質(zhì)。《星孩》,《少年國王》,都依稀有他的影子。藝術(shù)模仿生活,更甚于生活模仿藝術(shù)。這一點在拿破侖四世身上證實了,后來也在王爾德本人身上證實了。 當(dāng)那雙低垂的眼睫抬起時,露出會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呢? -------------------------- 共存?在這里,在英國,他們也許能做到。但是在法國,那些議員的胃口早已經(jīng)被養(yǎng)大了。他們要的不是民主,也不是分權(quán),他們要的是整個國家。梯也爾提出的君主立憲只是他集權(quán)下的一塊遮羞布,他拿下了那兩個路易家的小馬駒,接下來會把目光投向何處? 拿破侖侃侃而談,卻非常清楚自己言語的無力——法國不同于英國,英國皇室樹大根深,法國卻已經(jīng)反復(fù)經(jīng)歷過共和和帝制,路易家族和后起的拿破侖家族各有擁簇,把帝制的擁護力量一分為二,遠比不上在一次次變革中依然健在的老牌貴族們。這一點,從異國專門為貴族設(shè)立席位,卻根本不給皇帝多少發(fā)言權(quán)就可以看出了。 卡特家族不需要他,他卻不能沒有卡特家族。普法戰(zhàn)爭把他的有生力量都耗盡了,只剩下一些空有頭銜的庸才。犯下如此大錯,他已經(jīng)沒有可能被迎回凡爾賽宮了。但是他還有皇太子,皇太子清白無瑕。 卡特伯爵一定熟悉梯也爾和菲利普王子。他們之中,無人有穩(wěn)定國家的力量。菲利普懦弱,梯也爾老邁,其他人更無法成事。法蘭西需要一面高揚的旗幟——我的兒子歐仁,正是這樣一面旗幟。 他說著,一個身穿宮廷禮服的少年已經(jīng)從套房的門內(nèi)走了出來。他對拿破侖和歐仁妮行了個禮,轉(zhuǎn)身面向王爾德:日安,伯爵閣下。 自幼接受王儲教育,法蘭西之子的儀態(tài)遠不是亨利王子或菲利普王子可比的。曾經(jīng)在法蘭西,歐仁皇子聲名遠播,倍受擁戴,并不只是因為他是拿破侖唯一的兒子。 日安,殿下。 王爾德抬起頭來,對上了一雙完全不像是少年的眼睛。 to be tinued ※※※※※※※※※※※※※※※※※※※※ 王爾德出關(guān)了,某藍又要像寫《木乃伊》那篇一樣抱著世界地圖算東南西北了。 今天博物館之行失敗了一半,只看到了匈牙利館,要看大英博物館的藏品要出去重新排三個小時隊。 要看大英的游客可以繞博物館三圈。雖然其他青銅器,玉器等藏品開著館,人群都集中在匈牙利館和英國博物館那邊。 想起曾經(jīng)有個作家寫一次埃及藏品到中國展出,場面火爆,隔壁的青銅器卻幾乎沒幾個人看 魚腸劍對埃及修甲刀叫 :跟我比! 跟我比! 真的好形象^_^某藍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