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jié)
君瑤有些恍惚,他方才凝睇的眼神似專注,也似灼熱,這讓她不由有些失神。只待他出聲詢問,她才催促自己,斂神平靜下來。 幾乎只有遲疑了一瞬,她便清晰地說:“周家人當(dāng)中,有幾人是值得懷疑的。其一是周齊云,他近些年的風(fēng)頭逐漸勝過周齊越,可身份依舊不是嫡長子。若周齊越?jīng)]了,最大的受益人便是他。其二,是花匠曾。目前來看,他雖然沒有動機(jī),卻是最有可能掩埋周齊越隨從尸體的人。蓮花池平日里只有他接觸得最多且最熟悉,若他想將尸體藏在池子的淤泥中,是最容易的。其三,我還懷疑阮芷蘭?!?/br> 說到此處,她微微蹙眉,似有些猶豫。 “你懷疑阮芷蘭與周齊越之間有問題?”明長昱洞悉了什么。 君瑤微微點頭:“我從隋大人處得知,周齊越與阮氏曾經(jīng)感情不錯??蓮慕褚沟那闆r看,哪怕周齊越十天半月不回,阮氏也不怎么關(guān)心?!?/br> 明長昱蹙眉:“僅憑這些,無法確認(rèn)阮芷蘭就有嫌疑。她與周齊越的過往,我也了解一二,我會派人去俞洲打聽?!?/br> 她輕輕垂眸,說:“除此之外,還請侯爺查一查,唐延和周家是否有什么聯(lián)系。” “好,”明長昱不假思索地答應(yīng)。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真相或許已不如起初猜測的那般簡單。 得知唐延死訊時,他推測過唐延之死或許與朝中勢力變動有關(guān),也或許是唐延身后的人想要殺人滅口??扇缃裰芗冶粻砍哆M(jìn)來,要么說明他推測得不準(zhǔn),要么就是有人利用周家的事,設(shè)計了這場命案,來掩蓋唐延死亡的秘密。 可如若唐延并沒有死呢?這一切又該作何解釋? 所以君瑤的想法是可取的,調(diào)查唐延與周家的聯(lián)系,或許能順勢找到暗藏的原因。 “接下來你想怎么做?”明長昱問。 君瑤說:“先查一查花匠曾吧。” 明長昱輕笑:“嗯,不錯,柿子要挑軟的捏?!?/br> 的確,所有嫌疑人當(dāng)中,花匠曾是最容易查的。君瑤也正是看中了這點。 她暗暗乜了他一眼,咬牙道:“花匠曾要查,其他人也要先派人看著才行,以免在查案過程中,他們暗中做什么手腳?!?/br> “說得有理,明日你來大理寺一趟,可了解花匠曾的具體情況?!泵鏖L昱見她隱忍著不悅,微細(xì)的表情靈動可愛,不由笑意更深。 “隋程是個不靠譜的,你可想換一個上司?”他輕聲問。 君瑤愣了愣,只能無奈輕嘆。當(dāng)初選擇靠隋程入刑部,有巧合也有籌謀。而如今她還未完全在刑部站穩(wěn)腳跟,突然要換上頭的人,難免引人注意。隋程雖然不靠譜,但勝在刑部的人大多不把他放在眼里,如此反倒更安穩(wěn)些。 見她不語,明長昱說:“不如到大理寺來?” 她再次怔了怔,說:“多謝侯爺好意,隋大人是個體恤下屬的好人?!?/br> 明長昱輕哼一聲:“既如此,你想靠他接觸案子,怕會有些曲折?!?/br> 以隋程懶散的個性,讓他查案還不如讓他養(yǎng)貓。 君瑤眨了眨眼,還未說話,就聽到急促的馬蹄聲快速靠近。 循聲看去,見隋程騎著馬,一手拉著馬韁,一手拿著胡餅,滿臉笑容地跑過來。 君瑤還未反應(yīng)過來,手里就被塞了一個胡餅。 這胡餅外皮焦脆,熱燙十足,內(nèi)里包著多汁鮮嫩的rou餡,香味伴著熱氣騰騰地往外冒,勾得人垂涎三尺。 君瑤早已饑腸轆轆,立刻大大咬了一口,脆皮包裹著嫩軟入味的羊rou,咬一口十分滿足。 “我就買個餅的功夫,你們就走這么遠(yuǎn)了?!彼宄桃步o了明長昱一個胡餅,埋怨地看著他。 “公主呢?”君瑤問。 隋程咬著餅,含糊不清地說:“回府了。” 他本想邀請公主一起來吃胡餅,月下柳林,一□□好的人吃著美食,定然十分自在,永寧公主面色不冷不淡,給了他一個冷臉調(diào)轉(zhuǎn)馬頭輕哼一聲:“我懶得奉陪周旋!” 明長昱略微嫌棄地將胡餅用油紙包起來,看著隋程說:“大司空今日在朝中問我你近日的表現(xiàn)?!?/br> 隋程渾身一僵,“你……你說我壞話了?”他艱澀地咽下一口餅,說:“侯爺,你也知道,我根本不是當(dāng)官查案的料,我這輩子,只想好好養(yǎng)貓,我知道自己不濟(jì),大不了一輩子和貓一起過了。” 明長昱欲言又止,氣結(jié)片刻后,才說:“自己不會,善于用人也很好?!?/br> 隋程恍然大悟:“是,阿楚就很好,今后的案子就靠他了?!彼牧伺木幍募绨颍f道:“阿楚,這案子我交給你,全力去查吧,若是查明真相,我上書圣上,讓他提拔你?!?/br> “多謝大人,”君瑤嘴角微微一揚(yáng)。 “不謝?!彼宄毯芑砝剩拔沂呛苤匾暼瞬诺?。明日我就給你一份手書和令信?!?/br> 這么一來,解決了君瑤當(dāng)前的阻礙。今后查案,至少可以搬出隋程來,也更名正言順了。 第72章 賞花賞人 翌日清晨,隋程果然給了君瑤手書和令信,自然有了查案的名頭。 唐延一案,因牽連到皇家血脈永寧公主,已完全交由明長昱負(fù)責(zé),周家的案子與唐延一案錯綜關(guān)聯(lián)著,自然也歸了大理寺。 金芒籠著晨霧,蔚藍(lán)色天空,映襯著氣勢恢宏的京城。不過片刻光景,霧散云開,氣象變幻,猶如京城內(nèi)里涌流的暗潮。 君瑤去刑部點了個卯,便不緊不慢地前往大理寺。 時辰尚早,北方的宮墻還染著金色,與京城琳瑯鱗次的屋舍交相輝映著,磅礴與繁榮并存,威嚴(yán)與民風(fēng)交融。君瑤估摸著時刻,此刻明長昱大約還在早朝,便尋了一處店子吃早飯。 這店子外人潮絡(luò)繹不絕,店內(nèi)人聲鼎沸,食客談笑風(fēng)生,生意也頗為興隆。君瑤來了興致,聽了些七七八八的流言笑語,只當(dāng)暫做消遣,也未放在心里。 京城的風(fēng)味與蓉城頗不相同,習(xí)慣之后,倒也吃得津津有味。消磨了片刻時光,預(yù)計明長昱快下朝,君瑤便往大理寺走。 到大理寺后,與門口守衛(wèi)通傳一聲,君瑤便入了華堂。 明長昱已換下朝服,只著一身清爽直,簡雅如清透儒生。聽聞腳步聲,他稍稍起身,對她招手:“來,過來看看。” 君瑤繞過桌案,只見他身前已理出幾份卷宗,有唐延的腳色,也有從戶部調(diào)出的花匠曾的資料。 唐延雖未正式授予官職,可也在前大理寺卿許奕山手下做事,歸大理寺管理,自然是有腳色的。這腳色,便是官吏的履歷,腳色之中,需得寫明官吏個人的家庭情況,以及社會關(guān)系和立場,是查看官吏檔案的重要憑證。 君瑤湊在桌案前,翻閱著厚厚一疊資料,大致看了幾頁,暫且沒看出端倪來。 明長昱自浩繁的書頁中,抽出其中幾份,遞給她,說道:“唐延曾接過一起科舉官員受賄的案子?!?/br> “嗯?”君瑤抬眸,思索道:“這案子是唐延接的?” “是,”明長昱面色微冷,“這案子,起初是遞給刑部的,后來才轉(zhuǎn)了大理寺?!?/br> 這簡單幾句,便牽扯出大理寺與刑部過往的懸殊來。近些年,大理寺式微,人與權(quán)皆不如刑部,朝中的重案、要案,都會先往刑部,若刑部不愿接手,或案情可大可小,才交由大理寺。 本朝尤為重視科考,負(fù)責(zé)科考的官員也是德高望重之輩,若是被人檢舉受賄,只怕引起不小轟動??蛇@事刑部沒管,交給了大理寺……君瑤推測,當(dāng)初這事,只怕被壓了下來,或者這事并沒有太嚴(yán)重。 明長昱指點著略微泛黃的紙頁,說:“當(dāng)時受賄的,只是負(fù)責(zé)運(yùn)送考卷的官吏,官職并不大。且他剛收到賄銀,就被人發(fā)現(xiàn)了,行賄的人,還來不及從他那里得到好處。” 君瑤道:“還真是發(fā)現(xiàn)得及時啊。”她凝眉,又低聲道:“行賄受賄之事,自然要做得隱蔽,為何會這么容易被發(fā)現(xiàn)?難道是運(yùn)氣不好?” 明長昱笑了笑,意味暗潮,說道:“行賄之人,是周齊越,而檢舉的人,是周齊云?!?/br> 君瑤愣住,恍然思索,又覺得合情合理。 “當(dāng)年這事頗有些曲折,這起案子,也被周家人托了各種關(guān)系壓下來了,周齊越?jīng)]被問罪,可他也不知檢舉他的人是自己的兄弟。”明長昱悠然自在,斟了一杯清茶慢慢飲著。 君瑤若有所思,暗暗想通其中的關(guān)節(jié),試探著問:“所以……能將此案大而化小的人,是當(dāng)時負(fù)責(zé)此案的唐延?” “不錯,”明長昱頷首,“他若是從中斡旋,改了證據(jù)與證詞,自然就能讓涉案之人逃脫。” 細(xì)想之下,這小小的一起受賄案,當(dāng)真可理出不少線索來。 周齊越擔(dān)心考不上,于是想出行賄的計策,卻不料計策未行,卻被兄弟暗中檢舉。雖這事最終沒有鬧大,但周齊越在周家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 而唐延為何會幫助周齊越脫罪?唐延的死,難道與這起幾年前的舊案有關(guān)? 君瑤再將案情卷宗查案幾遍,但這案子本就作了假,這卷宗自然是粉飾過的,僅能當(dāng)做參考。 她用手托著下巴,思索著問:“當(dāng)年受賄的官吏還能找到嗎?” 明長昱與她對視,說:“很可惜,這官吏最后被流放了,若要找到他,得去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就算找到了,也不知猴年馬月了。案子可拖不了那么久。 君瑤失落,流眄的眼眸微微一暗。 他的心微微一蹙,一時恍然也被她黯然的眼眸所染。她的情緒一閃而逝,水痕般難以捕捉。她這些時日,褪去少女柔軟芳華,裙裳換成了胥吏常穿的衣襖,不大合身,卻恰巧能夠出她稚嫩的英氣。她那雙眼睛,靈動時流轉(zhuǎn)如水,沉靜時如云下山嵐。他人見了那副容顏,知覺平淡無奇,可看了她那雙眼,頓生神采。 乍一看,當(dāng)真是一個乳臭未干、青澀稚嫩的少年。 他輕蹙的心悄然舒展,唇角不知不覺地上揚(yáng)。 君瑤低頭看著卷宗,翻開花匠曾的那份。 花匠曾是與阮芷蘭一同入的京城,粗略計算也近七八個年頭了。 “阮芷蘭嫁給周齊越時,也才十六歲,”君瑤說。 “才十六?”明長昱微微挑眉,“你今年多大?” 君瑤詫異,不明所以但依舊如實回答:“十七?!?/br> 他凝眸正色,說:“你看,她婚配時比你還小一歲。若是你老實留在侯府,你也該嫁人了。” 君瑤似笑非笑:“侯爺,我現(xiàn)在可是以男子的身份在和你說話?!?/br> 明長昱笑意吟吟:“那又如何?以你所言,若你現(xiàn)在是以女子的身份,就可嫁給我了?” 君瑤心底泛起層層漣漪,似被風(fēng)吹皺了,難以自抑。她垂著眸子,睫羽覆著,在眼底暈出淡淡陰翳。 寧默間,忽而聽他清然一笑:“罷了,反正你是我未婚妻,男女的身份又如何呢?” 君瑤抬眼飛快地瞪他,耳朵和臉頰隱隱泛紅,她避開明長昱灼熱的眼神,快速撇開了這個話題:“花匠曾還開了一家花坊?” 明長昱噙著笑,心情似乎不錯,說道:“曾家花坊,在西市還頗有名氣。據(jù)說花坊之中不但賣花,還能為京中有需求的人培植花種。上至極北,下至南番,左至西域,右達(dá)東陽,各地的奇珍異草,都可讓曾家花坊培植?!?/br> “這么說來,曾家花坊進(jìn)花的路子很廣?”君瑤問。 “還行,”明長昱點頭。 君瑤喃喃地說:“那些在尸體胃中發(fā)現(xiàn)的樹皮,至今還沒人能辨認(rèn)出來。不知道曾家花坊那些人脈,是否能知道?!?/br> “或可一試?!泵鏖L昱說。 君瑤蹙眉,說:“那些樹皮比較細(xì)碎好吞咽,且被消化過,但愿能查出來吧?!?/br> 她繼續(xù)翻閱卷宗,發(fā)現(xiàn)花匠曾的資料比唐延簡略得多,只登記了籍貫、出生年份、家庭情況,人際關(guān)系,有何經(jīng)營等。 “花匠曾不是官吏,他的資料是從戶部調(diào)的,也只有這么多了。”明長昱說。 君瑤抿唇,她記得花匠曾說過自己曾受過阮芷蘭母親的恩惠,這一淵源,只怕要去詢問他本人才清楚了。 幾份卷宗已看完,她謹(jǐn)慎地整理好,整齊地放在一旁。 華堂的窗明凈透亮,窗外是一株榆樹,暮春的光澤嫩綠鮮活,光篩過,在屋內(nèi)投下碧綠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