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在線閱讀 - 第21頁

第21頁

    人難以超越時代,既然武器和盔甲都不夠強大,那么就應該在戰(zhàn)法上改進。薩爾滸之戰(zhàn)失敗的重要原因,在于明朝濫用分進合擊。分進合擊是不能隨便用的,得把以下七點考慮周全,才能使用:

    (一)地形因素制約部隊機動能力,在分進時要與友鄰部隊保持聯(lián)系,如果各分進隊伍消息不暢通,就會出現(xiàn)薩爾滸之戰(zhàn)的后果。與此同時,作為統(tǒng)帥,應盡量讓部隊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之地上分進。

    (二)不單純用人數(shù)衡量分進合擊的勝利概率,而應根據(jù)自己分進的每一隊在沒合擊前遇到一股敵人后的勝算來判斷勝利概率,決定是否用分進合擊。

    (三)從理論上講,分兵會造成一路或幾路弱勢,只有當各軍會合時弱勢才會小,所以要讓部隊提高機動性,快速進軍,縮短分進時間,為此最佳辦法就是加大騎兵比例。

    (四)分兵不是均分,如此戰(zhàn)明軍均分四路兵力,結果在任何一路都處于絕對弱勢。

    (五)分進合擊,重在合擊,要精確計算各部隊行進所需時間,然后精確安排各路人馬出擊時間。

    (六)明確各部任務。統(tǒng)帥要做的不是在地圖上畫個圈,然后說你去打吧,而應明確在多長時間行軍多遠距離,占領什么地方,需要注意什么,遇到敵人應追擊還是就地防御。

    (七)必須考慮行軍時與友鄰部隊保持聯(lián)系,這樣的話在友鄰部隊遭攻擊時就可去進攻敵人的縱深,來他個圍魏救趙,友鄰部隊脫離險境,自己也能立戰(zhàn)功。這些明軍一個都不考慮,不敗才怪!

    此戰(zhàn)明軍損失慘重,軍官310人殉國,士兵45870人殉國。大明的國威也受到極大挑戰(zhàn),這是明清歷史的轉折點。此戰(zhàn)后明與后金攻守易勢,明由進攻轉為防守,后金由防守轉為進攻。努爾哈赤在戰(zhàn)后放聲大笑,他說:大明皇帝以二十萬軍隊,號稱四十萬,兵分四路來戰(zhàn),蒙古、朝鮮各國聽到此戰(zhàn)我軍的勝利,如果他們以為是我們兵分四路來滅明軍,那么一定會說我們兵多將廣。如果以為我們就是以一支部隊分四次揍明朝,那么一定會說我們兵強馬壯。總而言之,勝報聞于四方,沒有不說我們強大的!

    乾隆說此戰(zhàn)使明之國勢益削,我之武烈益揚,遂乃克遼東,取沈陽,王基開,帝業(yè)定。嘉慶在來到自己祖先鏖戰(zhàn)的薩爾滸后賦詩一首:開基創(chuàng)業(yè)自興京,廿萬明師一鼓平。心膂股肱克大敵,父兄子弟肇皇清。據(jù)崖設伏選精騎,列陣飛馳盡勁兵。瞬間崖頭方破隊,斐勞山畔復摧營。八旗赫濯雷霆迅,四路奔逃風鶴驚。

    由于此番葉赫部出兵幫助明朝打自己,明朝大軍撤退后,努爾哈赤率大軍,集中力量進攻葉赫。努爾哈赤立下誓言:不克葉赫,誓不回師!

    葉赫部兩大貝勒金臺石、布揚古分別固守東、西二城。努爾哈赤命后金軍掘地為xue,挖空底下后葉赫部兩座城池的城墻倒塌,后金軍攻入城中。金臺石自焚而死。布揚古見東城已破,孤城無援,在得到努爾哈赤降后不殺的保證后,便出降。努爾哈赤為防止葉赫東山再起,就殺了布揚古,葉赫部遂告滅亡。至此努爾哈赤徹底統(tǒng)一女真,統(tǒng)一東北,吉林、遼寧東北部、黑龍江、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盡數(shù)成為努爾哈赤的地盤。

    葉赫部首領布揚古臨死前曾對天發(fā)誓: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二百四十年后,葉赫部的女子葉赫那拉杏貞垂簾聽政,主宰清國四十八年,死后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這是中國古代最長的皇后謚號,簡稱慈禧太后。慈禧死后三年,清朝滅亡,主流說法認為慈禧執(zhí)政無能最終導致近代中國喪權辱國,清國滅亡,真是因為慈禧嗎?這將是本書最后一卷要交代的。

    第四章 熊廷弼守遼

    德國陸軍元帥馮施利芬說:如果不把部隊分隔開就不能防御這個地區(qū)的話,最好堅決放棄這個地區(qū)。

    薩爾滸之戰(zhàn)三個月后,努爾哈赤對開原發(fā)動了進攻。而此時開原的防守卻十分松懈,主官韓原善不在開原,推官鄭之范看名字是個政治犯,但其實這廝是個貪污犯,他贓私巨萬,天日為昏,將領馬林是戴罪之身,他在薩爾滸之戰(zhàn)逃跑,朝廷正在追查此事,他根本沒心思守城。底下的官兵幾個月領不到軍餉,把總朱夢祥到開原領錢糧,一個月都領不到,各軍士兵于是把衣服賣了換錢買吃的。馬沒有草料,士兵沒有飯吃就殺馬充饑。士兵武器奇缺,有的拿著一根木頭棍子,這樣的軍隊戰(zhàn)斗力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直抵開原城下,馬林慌忙登城守衛(wèi)。后金八旗軍一面在西南北三面攻城,布戰(zhàn)車,樹云梯,魚貫而上,殺得城上守軍潰散,一面在東門布重兵,進行血戰(zhàn)。由于后金內(nèi)應在城內(nèi)開門,后金軍沖入城內(nèi),鄭之范倉皇逃竄,后因戰(zhàn)敗被捕,死于獄中。馬林在激戰(zhàn)中陣亡。城破后努爾哈赤在開原殺七萬人。

    據(jù)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開原城中最多節(jié)義之人,兵才及城,人爭縊死,屋無虛梁,木無空枝,至有一家全節(jié),五六歲兒亦有縊死者。

    努爾哈赤拿下開原后,與開原互為犄角的鐵嶺就成了下一個目標。那么努爾哈赤的對手,鐵嶺守將李如楨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有一次在北京,他喝多了后放槍放炮玩鬧,聲音驚動大內(nèi),因為他是李成梁的兒子,所以一個處分就過去了。這種人守鐵嶺能有什么好結果?這還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李如楨此時壓根兒就不在鐵嶺,他躲在沈陽,此時的鐵嶺根本沒有守將。努爾哈赤的勝利已成定局,他率后金軍猛攻鐵嶺,明軍用火炮和矢石給了后金很大殺傷,此時被后金策反成功的參將丁碧打開城門,后金軍蜂擁而入,鐵嶺失守,明軍殉國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