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第2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又被哥哥強(qiáng)制愛了、穿成反派親娘后,她每天都被兒子教育蘇緲謝忱、那我先走一步、最后一件事、先給死對頭咬咬、大佬護(hù)航:他在模特圈殺瘋了、被腹黑大佬盯上后逃不掉了、主角蘇緲謝忱、他跟死對頭玩感情、此情深入骨
李楹想了想,說道:“那個壞人,有時候,是挺可怕的,但是有時候,又挺好的,他并沒有那么喜歡殺人,如果你阿婆什么都沒做的話,他會放你阿婆出來的?!?/br> “真的么?” 李楹點頭道:“真的。” 虎奴松了口氣:“我阿婆什么都沒做,她就是給人去燒了點紙錢,就被他們抓走了?!?/br> “那你阿婆為什么要去給人燒紙錢呢?” “不知道,阿婆說,那是她的朋友,她不管她的話,她在地府會很可憐的?!?/br> 孩童之言,質(zhì)樸天真,李楹聽后,卻想到了很多,她抿了抿唇,微微笑了笑:“虎奴,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br> “什么好消息?” “那個壞人,他不會殺你阿婆的。” “為什么?” “因為,他也有很多朋友,他心里,也很想在寒食節(jié),給他們燒燒紙錢?!?/br> 第041章 41 典獄房中, 崔珣對嚴(yán)三娘道:“只要你把知道的說出來,某不會為難你。” 典獄房外,李楹對虎奴道:“只要你阿婆把知道的說出來, 他不會為難她?!?/br> - 嚴(yán)三娘出宮以來受盡艱辛,很少被人以禮相待,她感動的有些眼眶泛紅, 但仍然道:“崔少卿, 我可以說出我所知道的事,但是, 我有一個請求?!?/br> “請說?!?/br> “我想請你,幫我重新安葬晚香的尸骨?!?/br> 她似乎是生怕崔珣不同意,于是很快速繼續(xù)說道:“這長安城只有你,敢安葬晚香尸骨了,晚香命苦, 家中只有一個瞎眼阿娘, 她死了之后, 我都不敢告訴她阿娘,過了幾年,她阿娘也死了,我想將她的尸骨,重新安葬在她阿娘身邊,假如你答應(yīng)我,我就什么都說, 你不答應(yīng)我,就算打死我, 我也不說。” 嚴(yán)三娘的麻布衣衫上處處都是補丁,看起來過的十分窮苦, 但是就算再怎么窮苦,她還是竭盡全力,將晚香的阿娘養(yǎng)老送終。 崔珣將視線從她身上那些補丁上移開,他看向她滿是風(fēng)霜的面容,平靜道:“你那孫兒,很是聰慧,若有錢帛讀書,以后會有大出息,你選錢帛?還是選為晚香遷墳?” 嚴(yán)三娘愣住了,她內(nèi)心似乎有些掙扎,但最后還是道:“晚香是我的朋友,我……我選為她遷墳。” 崔珣默然,他點了點頭,道:“好,我答應(yīng)你,讓她的尸骨,不必再埋在亂葬崗中?!?/br> 嚴(yán)三娘大喜過望,她拼命叩首:“多謝崔少卿,多謝,多謝?!?/br> 崔珣制止住她的叩首:“把你知道的,都一五一十,說出來吧?!?/br> - 二十九年前,嚴(yán)三娘還只是鄭皇后宮中一個打掃宮女,人微言輕,因為性子木訥,一直不太得鄭皇后喜歡,晚香比她大一些,進(jìn)宮時間也比她早,人也要機(jī)靈很多,在嚴(yán)三娘被鄭皇后打罵的時候,晚香并不會和其他宮女一樣落井下石,反而對她十分照顧,總會在沒人時偷偷給她塞點傷藥,嚴(yán)三娘十分感激,一來二去,便與晚香成了好友。 隨著姜貴妃的得寵,鄭皇后的脾氣也越來越差,嚴(yán)三娘動輒得咎,苦不堪言,正在這時,姜貴妃的jiejie,沈國夫人卻找上了她。 崔珣問道:“她找你做內(nèi)應(yīng)?” 嚴(yán)三娘點頭:“是的,她給了我很多銀錢,她說鄭皇后對我不好,讓我?guī)退k事,她不會虧待我?!?/br> “那你答應(yīng)她了?” “沒有?!眹?yán)三娘說:“如果被鄭皇后發(fā)現(xiàn),她一定會打死我,我沒那個膽子,我不想有了錢沒命花?!?/br> “所以你拒絕她了?” “對?!眹?yán)三娘頓了頓,神情有些黯然:“可是我沒想到,她轉(zhuǎn)頭就去找了晚香?!?/br> “晚香答應(yīng)她了?” 嚴(yán)三娘語氣十分痛苦:“我勸過晚香的,我跟她說,這種貴人之間的爭斗,我們不要參與,像我們這種人,能平平安安過日子就行了,但是晚香家中有瞎眼阿娘要養(yǎng)活,她需要錢帛,所以,她應(yīng)下了沈國夫人,做姜貴妃的內(nèi)應(yīng)?!?/br> “她把鄭皇后宮中事宜都密報給了姜貴妃?” 嚴(yán)三娘猶豫了下,道:“如果只是這樣,晚香就不會死。” 崔珣微微皺起眉頭:“那是怎樣?” 嚴(yán)三娘咬牙:“她不止將鄭皇后宮中,發(fā)生過的事情密報給了姜貴妃,她還將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也密報給了姜貴妃。” - 當(dāng)嚴(yán)三娘旁敲側(cè)擊詢問晚香,得知一切時,她嚇到魂不附體,鄭皇后說過的話,沒說過的話,晚香全部稟報給了姜貴妃,晚香告訴姜貴妃,鄭皇后時常在宮中詛咒她與永安公主,希望兩人盡快殞命,還說有朝一日,要讓姜貴妃變成第二個戚夫人,但其實,鄭皇后根本沒有這樣說過。 崔珣皺眉:“晚香為何要這樣做?” “我當(dāng)時也不明白。”嚴(yán)三娘苦笑道:“后來我才明白,晚香不是姜貴妃的內(nèi)應(yīng),而是,沈國夫人的內(nèi)應(yīng)?!?/br> - 在晚香的挑唆之下,姜貴妃愈發(fā)厭惡鄭皇后,其實鄭皇后此人,雖然驕縱跋扈,但并非狠毒之人,面對先帝對姜貴妃的寵愛,她嫉妒,惱怒,不忿,她不明白,她出身滎陽鄭氏,是先帝發(fā)妻,在先帝是太子時就一路陪伴,而且長相美麗,知書達(dá)理,除了生不出孩子,到底哪一點比不上出身貧賤的姜貴妃?奈何先帝對姜貴妃就是萬般寵愛,卻看都不愿看她一眼。 鄭皇后想不通,她確實在宮中時常咒罵姜貴妃,也確實總是找尋機(jī)會給姜貴妃氣受,但她從來沒想過要姜貴妃和李楹的性命。 嚴(yán)三娘道:“晚香還曾經(jīng)向姜貴妃稟報,說鄭皇后送給永安公主的參湯有問題,后來她才知道,沈國夫人在參湯中下了毒,又假意掀翻了那碗?yún)?,自此,姜貴妃對鄭皇后想殺她和永安公主,深信不疑。” 崔珣沉聲問道:“晚香這般做,就不怕東窗事發(fā)嗎?” “她怕?!眹?yán)三娘嘆道:“她怕的不得了,可是,她已經(jīng)上了沈國夫人的船,又怎么下的來呢?她只能硬著頭皮按照沈國夫人的命令,繼續(xù)挑撥鄭皇后和姜貴妃的關(guān)系,姜貴妃對鄭皇后恨之入骨,鄭皇后卻一無所知,反而還張羅著她侄兒鄭筠與永安公主的婚事,但在姜貴妃看來,鄭皇后的張羅,絕對沒安好心。” 崔珣沉吟不語,嚴(yán)三娘繼續(xù)道:“太昌二十年,永安公主落水而亡,姜貴妃自然而然,就認(rèn)為是鄭皇后殺了永安公主,先帝大怒,下令徹查,最后查出是駙馬鄭筠所為,鄭皇后被廢,我也被驅(qū)逐出了宮,但是晚香反而升為了尚食局司膳,我勸晚香,及早抽身,和我一起出宮,但是晚香卻說,她走不了了,她似乎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她的結(jié)局,她把身上所有的錢帛都給了我,還對我說,若她有個萬一,讓我?guī)兔φ疹櫵⒛??!?/br> 嚴(yán)三娘神情愈發(fā)黯然:“一年之后,大概姜貴妃發(fā)現(xiàn)了晚香一直在欺騙她,她將晚香活活杖殺,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 短短一段話,說盡了一個可憐女子的一生,一念之差,便是萬劫不復(fù)。 其實這個故事中,除了嚴(yán)三娘,并沒有無辜之人,欺騙姜貴妃的晚香不無辜,嫉恨姜貴妃的鄭皇后不無辜,而姜貴妃,在一年后,明明知曉一切是晚香的挑撥,鄭皇后并無殺害李楹的心思,卻還是派人在冷宮之中,勒死了鄭皇后,她更不無辜。 姜貴妃當(dāng)時的心思,并不難猜,鄭皇后已廢,她不可能讓鄭皇后卷土重來,她不會選擇與鄭皇后和解,她只會選擇殺了鄭皇后,以絕后患。 這般心機(jī),其實與先帝,也沒什么兩樣,當(dāng)年薛太后對先帝殺母奪子,先帝雖早就知曉真相,卻一直隱忍不發(fā),和薛太后裝得母慈子孝,直到羽翼豐滿,才對薛氏一舉發(fā)難,薛太后被囚寢宮饑渴而亡,娘家也被屠殺殆盡,城府之深,讓人膽寒。 姜貴妃入宮之時,連個大字都不認(rèn)識,她的所有謀略可以說都是先帝一手所教,所以,她就算知道錯怪了鄭皇后,她都不可能放過她。 崔珣想,大概帝妃二人的所有溫情,都給了女兒李楹,或許,也只有在李楹面前,他們才不是時刻算計的皇帝貴妃,而只是李楹的阿耶阿娘。 崔珣問嚴(yán)三娘:“沈國夫人,為什么要挑撥她的meimei和鄭皇后?” 嚴(yán)三娘搖頭:“我不知道,或許,她不想看到meimei重復(fù)戚夫人的結(jié)局,所以想激她和鄭皇后爭斗?或許,還有其他原因,但已經(jīng)不是我這種人能知道的了?!?/br> 崔珣點了點頭,他最后問一句:“蔣良,你認(rèn)識嗎?” “認(rèn)識,他是晚香的對食,先帝征討黔州苗蠻的時候,他作為俘虜被凈身送進(jìn)宮,晚香很可憐他,一直對他很好,但我被逐出宮后,他的事,我就不了解了?!?/br> 崔珣沒有再問,他只說:“晚香,她應(yīng)該是個挺好的人吧?!?/br> 否則,嚴(yán)三娘不會給她燒了二十九年的紙錢,蔣良也不會籌謀了二十九年,只為給她復(fù)仇。 嚴(yán)三娘默了默,只道:“她在我這里,是個好人?!?/br> - 崔珣將嚴(yán)三娘送出察事廳的時候,李楹正在陪虎奴說話,虎奴聽到阿婆聲音,他回頭,飛快撲到阿婆懷中:“阿婆,你出來了?” 嚴(yán)三娘將他摟在懷中,眼淚也不由自主流了下來:“阿婆出來了,出來了?!?/br> 虎奴仰頭警惕看著崔珣:“阿姊說,你不會為難阿婆的,她說的是真的。” 嚴(yán)三娘不解:“阿姊?什么阿姊?” 虎奴還沒回答,崔珣就側(cè)過頭,定定看向李楹方向,李楹正含笑看著他,夕陽西下,金色余暉灑在她的臉上,光華燁燁,猶如天際的朝霞般,在她臉上繪出一道溫柔的神采,片刻后,崔珣才移回目光,從袖中拿出拜帖,對嚴(yán)三娘道:“你拿我的拜帖,帶你的孫兒,去宣陽坊,找崔頌清崔相公,他剛開始見到你的時候,可能會臉色不太好,但你不需害怕,你就說,你這有進(jìn)士之才,問他要不要?接下來,就讓你孫兒回答他問題即可,回答完后,他會好好栽培你孫兒的?!?/br> “崔相公?”嚴(yán)三娘膽怯道:“那么大的官,我們這么窮,他會栽培虎奴嗎?” 崔珣頷首:“崔相公一生都在為大周訪才,無論窮富,他都會一視同仁,你的孫兒,是個人才,他會喜歡他的。” 嚴(yán)三娘默默接過拜帖,她不由道:“崔少卿,你好像和別人說的,不太一樣?!?/br> 崔珣只道:“去吧,崔相公寒食清明休假五日,他應(yīng)在府中。” 嚴(yán)三娘點了點頭,她牽著虎奴,一步三回頭,虎奴也一直在和李楹招手,祖孫二人,互相攙扶,消失在崔珣和李楹視野之中。 第042章 42 嚴(yán)三娘和虎奴走后, 崔珣才走到李楹面前,他剛想告訴她晚香之事,李楹卻忽道:“崔珣, 今日是寒食節(jié),我想去踏青,你陪我去好不好?” 寒食節(jié), 休假五日, 長安臣民除了會去祭掃外,還會游春、踏青、插柳、賞花、饋宴、蹴鞠, 時人有詩句言:“寒食權(quán)豪盡出行,一川如畫雨初晴。誰家絡(luò)絡(luò)游春盛,擔(dān)入花間軋軋聲”,細(xì)細(xì)描摹了寒食出游的歡鬧風(fēng)光。 崔珣看著李楹,頷首道:“好?!?/br> - 出城的路上, 落英繽紛, 柳絮紛飛, 崔珣和李楹走在山間小道,俯瞰山下斗雞蹴踘,童稚紙鳶,李楹看著那些錦衣華服放著鷹狀紙鳶的稚童,紙鳶造價昂貴,在大周盛行于貴族門庭,貧苦人家玩之甚少, 李楹道:“我方才和虎奴閑談,我忽然理解了太昌新政的意義?!?/br> “哦?” “我以前只知道太昌新政是阿耶推行的一項國策, 是他的畢生心血,這個新政, 能讓大周物阜民熙,長治久安,但其實,我并不了解里面有哪些舉措,也并不清楚這會給這個國家?guī)硎裁锤淖?,可現(xiàn)在,我漸漸明白了?!崩铋嚎粗诳罩恤骠嫫鹞璧募堷S:“如果不施行新政,虎奴永遠(yuǎn)放不起紙鳶,虎奴的兒子、孫子也永遠(yuǎn)放不起紙鳶,他們只能世世代代做窮苦的田舍郎,人生沒有半點希望,但施行了新政,虎奴就可以去參加科舉,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的命運會改變,他的子孫命運也可以改變,這,或許就是太昌新政的意義。” 紙鳶越放越高,猶如巨大的雄鷹一般翱翔于天際,崔珣道:“太昌新政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廢九品中正制,開創(chuàng)科舉,廣選人才,寒門學(xué)子也可以通過科舉封侯拜相,自此大周朝堂再不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了,可以說,太昌新政,改變了千千萬寒族的命運?!?/br> 李楹點了點頭:“你知道,虎奴他真的很聰明,小小年紀(jì),就好像什么都懂,這樣的孩子,如果一直做田舍郎,我想,那不僅是他的損失,更是大周的損失。” “有了科舉,他不會一直做田舍郎的,像他一樣聰慧的寒門才俊,也不會一直做田舍郎的?!?/br> 李楹莞爾笑了笑:“我覺得也是,所以,阿耶和阿娘,他們倆,真的很了不起?!?/br> 她提到太后,崔珣遲疑了下,說道:“方才,嚴(yán)三娘告訴了我,晚香到底是為何被你阿娘杖殺?!?/br> 他將嚴(yán)三娘在察事廳中說的話,原原本本,向李楹轉(zhuǎn)述了一遍,李楹逐漸蹙眉:“所以,晚香是受了我姨母的指使,故意挑撥鄭皇后和阿娘的關(guān)系,事情敗露后,被阿娘杖殺的?” 崔珣頷首,李楹又問:“我姨母為何要這么做?” “嚴(yán)三娘說,她不知道。” 李楹想起是有一次,鄭皇后賜高麗國進(jìn)貢的野參湯,她剛想喝,姨母就匆匆忙忙趕來,不小心打翻了那碗?yún)?,之后又找借口將她打發(fā)走了,她當(dāng)時還不太明白是什么事,只記得阿娘后來見到她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神情也是她很少見過的慍怒,想必,那次就是姨母設(shè)局,讓阿娘徹底打定主意,要和鄭皇后不死不休吧。 一陣風(fēng)起,柳絮順風(fēng)飄飛,如大雪彌漫,李楹幾乎都看不清前方道路,她用衣袖遮住面部,等柳絮散去,她才放下衣袖,茫然道:“我姨母,在我出生之后,每年都為我做一雙鞋履,她少時家中貧窮,于是為人納鞋補貼家用,但又沒有錢帛購買火燭,所以納鞋納壞了眼睛,阿娘說,她眼睛不好,不讓她做,她卻說,她以前納鞋的時候,阿娘都眼巴巴的在一旁看著,問她,‘阿姊,你什么時候也能給我做一雙漂亮的鞋呀’,這句話,她記在心里,記了很多年,如今她有了錢帛,想買多少針線,就買多少針線,所以就想將對阿娘的虧欠,彌補在我的身上?!?/br> 崔珣默了默,道:“太后只有沈國夫人這一個jiejie,沈國夫人也只有太后這一個meimei,她們姐妹倆,以前,的確是互相扶持?!?/br>